《可能性》教学设计与思考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is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在教学“可能性”的相关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知识与实践有效融合设计实践活动,贯彻“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究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与玩的过程中探究数学问题,掌握新知。
  【关键词】《可能性》 事件转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A-0083-02
  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思考提供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的本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感受最基本的知识,掌握“可能性”的几种情况。牢固掌握“可能性”的知识,对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步探究,体验事件的发生
  兴趣是学习新知的前进动力,教学初始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践创设与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首先由学生熟悉的摸奖活动导入:
  假日将至,某超市为吸引顾客,增加人气,准备举办摸奖活动。活动的规则是:在一个箱子里放若干等大的小球,购物满一定金额后可以获得一次摸奖的机会。如果摸到红球则会获奖,摸到白球则没有获奖。如果让大家来设计,你有几种放球的方案?
  课堂模拟,可以准备一个口袋,白球和红球若干,让学生思考:
  (1)如果在口袋里放入5个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完放回,连续摸5次,结果如何?
  (2)如果在口袋里放入5个红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完放回,连续摸5次,结果又如何?
  (3)如果向口袋里放入白球和红球各5个,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怎样?摸完后放回连续摸10次,结果如何?
  根据生活实际设计摸球活动,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拟的活动,整个过程安排学生记录试验结果。通过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反思试验结果及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如果袋子里只放了红球,则一定只能摸到红球,不可能摸到白球;如果两种颜色的球都放了,则可能摸到红球,也可能摸到白球。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等探究活动,开展实验、对比、分析和猜想,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一定性,然后再引导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事件的发生,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能力。
  二、深入引导,探究事件的转化
  知识的抽象性常常會导致学生理解的困难,“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这样的认知对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因此教师有必要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抽象的知识。教师设计了如下摸球活动:
  活动一:展示摸球的袋子,分别放入2个红球和2个白球,摸球之前请学生猜测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是否可以确定。然后让学生从袋子中连续进行有放回的摸球活动,当学生前一次摸到白球后,让学生思考是否能确定下一次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并进行验证。
  活动二:同样在袋子中放入2个红球和2个白球,继续进行猜球和摸球活动。当学生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后,不放回,再猜球,然后进行摸球;第二次摸出一个球后,依然不放回,再进行猜球,再摸球……连续进行四次,让学生记录猜球的颜色和实际摸到球的颜色。
  可能性是作为随机事件发生的,不受人的意志支配。但学生通常有这样的错误认识,即第一次摸到红球,那么第二次一定会摸到白球。为了帮助学生纠正这样的错误观念,建立正确的随机概念,教师设计摸球活动一,让学生在摸球之前先行猜球,然后进行摸球验证,多次摸球后使学生感受到前一次摸球并不会影响到后一次摸球,事件的发生是无法事先确定的。为使学生感知事件的发生可以转化,教师设计了活动二,不放回的摸球,在连续摸球活动中,如果前两次都摸出了红球,则下一次一定会摸出白球,而不可能摸出红球。不放回的摸球活动使学生感悟到在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能”也会变成“一定”或者“不可能”,“一定”或者“可能”也可能会变成“不可能”。
  三、拓展练习,强化知识的应用
  掌握知识还需要经历针对性的拓展应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在感悟中形成能力。教师设计了如下练习:


  练习一:准备4张梅花、4张红桃、4张黑桃、4张方块。
  1.如果选取2张梅花、2张红桃放在一个盒子里,任意抽取一张,判断是梅花、红桃、黑桃、方块的可能性。
  2.如果选取4张梅花放在一个盒子里,任意抽取一张,判断是梅花、红桃、黑桃、方块的可能性。
  3.如果从梅花、红桃、黑桃、方块中各选取一张放盒子中,每次从中抽取一张,不放回,连续抽取4次,判断是梅花、红桃、黑桃、方块的可能性。
  练习二:出示一个小的正方体,其中2个面写“0”,2个面写“1”,2个面写“2”。
  1.任意投掷一次,判断“0”朝上、“1”朝上、“2”朝上的可能性,是否可能出现“3”朝上。
  2.再投掷一次,分析第一次投掷的结果是否会影响后一次的投掷。
  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两个练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巩固。活动一创造了事件发生的“不可能”“一定”“可能”的条件,使学生深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活动二让学生感悟抛正方体出现的三种情况,并进一步分析相连两次投掷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影响。
  四、教学反思,深入思考
  本节课的设计是基于“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中感知数学知识”的教学理念。教学中首先设计商场的抽奖活动,从生活实例中引入,让学生感知“可能性”事件就在我们生活中。然后创设了摸球、摸纸牌、掷小正方体等活动,在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一定性。在理解事件的三种情形可以相互转化时,首先设计实践活动纠正学生理解的误区,让学生明白可能性是随机发生的,是无法确定的,然后通过条件的变化使学生理解“一定”“不可能”和“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最后通过实践练习,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的记忆。整个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直观呈现、活动探究的形式为主,融合了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营造了积极活跃的探究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过程中将情感与知识有效融合,学生的情感变化与思维发展也是小学数学教学关注的重点。教学初始设计的商场抽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摸球活动的设计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先猜球,再摸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思维和情感上对知识产生深刻的认识。但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则以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为重点,让学生从思维和情感上理解可能性并不受人的意志所支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深刻理解生活中存在的可能性事件,而且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
  总之,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思维角度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将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融合,用直观具体的活动形式来讲解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实践探究,重视知识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课堂更具生命力。
  (责编 林 剑)
其他文献
随着高职学生层次的差异化,对学校建设与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问题。在当前社会高度关注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条件下,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如何提升
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与改革,并且,在这个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许多传统的英语教学弊端也都受到了教师与院校领导的充分关
【摘 要】分析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提出提升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质量的办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就业竞争力 应用能力 主题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16-02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中国教育报》2016年2月26日的报道,2015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
胰岛细胞癌临床少见。常出现多种多样神经精神症状,但诱发精神运动性癫痫及镜像书写尚未见报道。现将我科所见一例报道如下: 邓××,男,41岁,司机。住院号:48375。近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要上好习作讲评课需在“趣”字下功夫,通过课前导入、题目展示、片段展示、情境表演等途径,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和写作积极性。  【关键词】习作 讲评课 激趣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A-0083-02  當前,小学习作讲评课存在几个问题。有的教师改完习作后,只是简单地讲一讲本次习作好的方面有哪些,不好的方面是什么;有的则重
在推进“1158”教改实验的过程中,为参赛课集备(集体备课的简称)磨课已经成为我校语文教研组协作教研惯例,并执行以下五步流程:第一步,授课教师自备选题;第二步,授课教师试讲,年级备课组集备研讨;第三步,授课教师第二次试讲,全校语文教研组集备研讨;第四步,指导老师和授课教师一起修改教案,定型;第五步,正式赛课后,授课教师反思。需要说明的是,授课教师选题自备,要求根据自己的任务确定上课的课题内容,并对
【摘 要】本文针对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分析立足于工作过程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教学流程,并从丰富教学资源、建立专门教学场所、优化教学内容体系等方面提出立足于工作过程的理实结合一体教学在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中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工作过程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记者团队缺乏专业知识背景、缺乏系统训练、缺乏严谨的矫正过程、报道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高校在培养学生记者团队时,可以采用树立“由上至下”的新闻长效责任
23例高血压丘脑血肿的核团水平CT分析,发现丘脑血肿多发生于外侧核和内侧核,前核较少见。发生于内侧核及血肿体积大于2×2×2cm者易于穿破脑室,导致病情严重,应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