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羽是我国历史以及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其形象是立体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多方位地调动素材,穿插书本之外的史料,如此方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两千多年前的人物形象。同时,要进行横向的对比,譬如项羽与刘邦的比较,不能简单地“以成败论英雄”,破除平面化、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分析常态,务求人物形象分析鲜活客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史记;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同时也是大多数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现行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九第 13 课便选取了《项羽本纪》(节选)这一篇。长期以来,大众对项羽这个人物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因此,如何评价项羽的形象成为了深入解读本篇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史记》作者——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和评价入手,并进一步将项羽与楚汉战争历史事件联系,然后分析项羽的形象,对项羽形象所表现出的文化意义和后世影响进行评析,进而使项羽的形象在语文教学视域下得到立体化呈现。
《项羽本纪》是《史记》十二“本纪”之一,而“本纪”通常被后世理解为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十二“本纪”中的第一篇是《五帝本纪》,夏、殷、周、秦四代分列其后,真正比较详细的人物本纪只有七篇,分别是秦始皇、项羽、高祖、吕太后、孝文、孝景、孝武。很明显,除了吕太后和项羽之外,其他的都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帝王天子。而《吕太后本纪》实因惠帝一朝实由吕太后专权,并且时间上也能弥合惠帝之后、文帝之前的空白,因此,为吕太后以本纪立传也算得上名正言顺。然而,司马迁将并非是帝王天子的项羽也以本纪之名立传,不能不说是饶有意味的。《项羽本纪》中写道:“楚怀王初封项藉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这是刘邦为项羽主持的葬礼,这也就表明了官方只承认项羽是鲁公,而不是“霸王”,更不是天子。尽管项羽叱咤风云,但是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毕竟还是汉朝,而项羽是对立面的敌人,并非正统,司马迁如此,可想而知是要承担一定政治风險的。与此不同的是,班固在《汉书》中将项羽置于“列传”,后世文人学者多认为司马迁、班固如此不同的做法实则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其中褒贬不言而喻。我们再结合司马迁的文笔去看,尽管项羽最终起义失败,他的身上有着包括性格缺陷在内的种种不足,可仍旧应该是“瑕不掩瑜”,至少可以说是褒贬参差各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讨论其优点,而不讨论其缺点,更不能只抓住他的缺点不放,忽视甚至抹杀他的优点,要辩证地去分析人物形象,如此方能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情感,用心品悟,感知司马迁笔下这一经典的人物。
一、冲动鲁莽、凶狠残暴
《项羽本纪》中记载“项藉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从这里不难看出,项羽家族是楚国将门,对暴秦有着国恨家仇,秦灭楚不仅杀死了项燕,同时也让项氏家族失去了先祖基业,一代将门,世代贵族,到了项羽就只能流落四散,颠沛流离,可以说在项羽心中从小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秦王朝有着非比寻常的愤恨,以至于后来入关屠城、坑杀降卒,甚至杀掉已经投降了的秦王子婴,火烧咸阳。项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必事出有因,点燃这怒火的,正是长期压抑已久的国恨家仇。正因为耳濡目染的国恨家仇,铸就了项羽性格上致命的缺点:冲动鲁莽、凶狠残暴。项羽久攻外黄不下,几天后,外黄投降,项羽竟然想坑杀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后来虽然没有实施,但也由此可见,项羽残暴屠城的事情没少干。脱离节选的课本去翻阅原著,项羽曾经进行过襄城屠杀、城阳屠杀、新安屠杀、破齐屠杀、咸阳屠杀,等等。如此虽令人闻风丧胆,但同时也尽失民心,为其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四面楚歌败逃时,项羽行至阴陵,迷失道,受一田父之骗,陷于大泽之中,最终落入绝境,一个无名无姓的小人物还坑了楚霸王项羽一把。此段故事很是荒诞,给人一种十分滑稽的感觉,其真实信度不高,换一句话说,可能只是传闻,未必真实,或者不完全真实。口耳相传中难免有一定艺术成分,但是司马迁在选材的时候依然将其放入文中,司马迁的笔意在于突出项羽不得民心。
二、刚愎自用、妇人之仁
历史的天平曾经向项羽倾斜,“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风光一时,然而细想来,项羽是在开历史“倒车”,犯下了诸多致命的错误。首先是行分封。周王室行分封,以至于分崩数百年,天下生灵涂炭,最终一统于秦,历史到了转折点,统一不过三十载,项羽却再一次行分封之制,岂有不败之理。其次是定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依靠崤函之固,定都于关中大地,他却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而拒绝,最终落得个沐猴而冠的“美名”。再者,在鸿门宴上,不听范增劝告,心慈手软导致刘邦逃脱,这是最有希望杀死刘邦的一次机会。猜忌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致使范增郁郁而终。反观韩信,大丈夫千金之躯不死于市,宁愿受胯下之辱,而项羽太过刚直,难免易折;刘邦在危急关头将其儿女抛下独自逃生,虽然可鄙,不过也可见其成熟心智;而垓下悲歌之时,项羽还在上演一曲霸王别姬,妇人之仁可见一斑。
三、英武非常、豪气凌云
项羽勇猛好武,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歼灭秦军主力,威震天下,破关中,封诸侯,号为霸王。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人马,攻破汉军五十六万人,《史记》记载:“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璧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正如李晚芳所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史记》中描述项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可见,项羽是一个自带光环的人,在观秦始皇帝游会稽时,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
在军壁垓下,覆败的前夕,率领八百骑直夜溃围,最后剩下二十八骑,仍能在百倍于我的敌军中取上将首级,溃围、斩将、刈旗,三战三胜,瞋目叱人,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如此史传,如此描写,不可谓不精彩,让千百年后的读者心中无不感佩莫名。尽管,项羽自言道“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不被认同,但不可否认,项羽是一个悲剧的英雄。再看其独白:“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杜牧说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对项羽怜悯,这其中有深深的遗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李清照对项羽气节的肯定和敬佩。项羽的英雄气概在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气节形成过程中,亦是不可磨灭的浓重一笔。再加上赠送宝马于亭长,临死之际尚能以“吾为若德”的姿态给予叛徒吕马童恩惠,英雄形象便立于纸上,悲情也愈加浓厚。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余跃.《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11):71-72.
[3]姚霖.浅析《史记·项羽本纪》立纪的合理性[J].考试周刊,2011(17):44.
责任编辑
【关键词】高中语文;史记;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同时也是大多数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现行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九第 13 课便选取了《项羽本纪》(节选)这一篇。长期以来,大众对项羽这个人物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因此,如何评价项羽的形象成为了深入解读本篇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史记》作者——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和评价入手,并进一步将项羽与楚汉战争历史事件联系,然后分析项羽的形象,对项羽形象所表现出的文化意义和后世影响进行评析,进而使项羽的形象在语文教学视域下得到立体化呈现。
《项羽本纪》是《史记》十二“本纪”之一,而“本纪”通常被后世理解为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十二“本纪”中的第一篇是《五帝本纪》,夏、殷、周、秦四代分列其后,真正比较详细的人物本纪只有七篇,分别是秦始皇、项羽、高祖、吕太后、孝文、孝景、孝武。很明显,除了吕太后和项羽之外,其他的都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帝王天子。而《吕太后本纪》实因惠帝一朝实由吕太后专权,并且时间上也能弥合惠帝之后、文帝之前的空白,因此,为吕太后以本纪立传也算得上名正言顺。然而,司马迁将并非是帝王天子的项羽也以本纪之名立传,不能不说是饶有意味的。《项羽本纪》中写道:“楚怀王初封项藉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这是刘邦为项羽主持的葬礼,这也就表明了官方只承认项羽是鲁公,而不是“霸王”,更不是天子。尽管项羽叱咤风云,但是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毕竟还是汉朝,而项羽是对立面的敌人,并非正统,司马迁如此,可想而知是要承担一定政治风險的。与此不同的是,班固在《汉书》中将项羽置于“列传”,后世文人学者多认为司马迁、班固如此不同的做法实则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其中褒贬不言而喻。我们再结合司马迁的文笔去看,尽管项羽最终起义失败,他的身上有着包括性格缺陷在内的种种不足,可仍旧应该是“瑕不掩瑜”,至少可以说是褒贬参差各半。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讨论其优点,而不讨论其缺点,更不能只抓住他的缺点不放,忽视甚至抹杀他的优点,要辩证地去分析人物形象,如此方能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情感,用心品悟,感知司马迁笔下这一经典的人物。
一、冲动鲁莽、凶狠残暴
《项羽本纪》中记载“项藉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从这里不难看出,项羽家族是楚国将门,对暴秦有着国恨家仇,秦灭楚不仅杀死了项燕,同时也让项氏家族失去了先祖基业,一代将门,世代贵族,到了项羽就只能流落四散,颠沛流离,可以说在项羽心中从小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对秦王朝有着非比寻常的愤恨,以至于后来入关屠城、坑杀降卒,甚至杀掉已经投降了的秦王子婴,火烧咸阳。项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必事出有因,点燃这怒火的,正是长期压抑已久的国恨家仇。正因为耳濡目染的国恨家仇,铸就了项羽性格上致命的缺点:冲动鲁莽、凶狠残暴。项羽久攻外黄不下,几天后,外黄投降,项羽竟然想坑杀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后来虽然没有实施,但也由此可见,项羽残暴屠城的事情没少干。脱离节选的课本去翻阅原著,项羽曾经进行过襄城屠杀、城阳屠杀、新安屠杀、破齐屠杀、咸阳屠杀,等等。如此虽令人闻风丧胆,但同时也尽失民心,为其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四面楚歌败逃时,项羽行至阴陵,迷失道,受一田父之骗,陷于大泽之中,最终落入绝境,一个无名无姓的小人物还坑了楚霸王项羽一把。此段故事很是荒诞,给人一种十分滑稽的感觉,其真实信度不高,换一句话说,可能只是传闻,未必真实,或者不完全真实。口耳相传中难免有一定艺术成分,但是司马迁在选材的时候依然将其放入文中,司马迁的笔意在于突出项羽不得民心。
二、刚愎自用、妇人之仁
历史的天平曾经向项羽倾斜,“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风光一时,然而细想来,项羽是在开历史“倒车”,犯下了诸多致命的错误。首先是行分封。周王室行分封,以至于分崩数百年,天下生灵涂炭,最终一统于秦,历史到了转折点,统一不过三十载,项羽却再一次行分封之制,岂有不败之理。其次是定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依靠崤函之固,定都于关中大地,他却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而拒绝,最终落得个沐猴而冠的“美名”。再者,在鸿门宴上,不听范增劝告,心慈手软导致刘邦逃脱,这是最有希望杀死刘邦的一次机会。猜忌忠心耿耿的亚父范增,致使范增郁郁而终。反观韩信,大丈夫千金之躯不死于市,宁愿受胯下之辱,而项羽太过刚直,难免易折;刘邦在危急关头将其儿女抛下独自逃生,虽然可鄙,不过也可见其成熟心智;而垓下悲歌之时,项羽还在上演一曲霸王别姬,妇人之仁可见一斑。
三、英武非常、豪气凌云
项羽勇猛好武,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歼灭秦军主力,威震天下,破关中,封诸侯,号为霸王。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人马,攻破汉军五十六万人,《史记》记载:“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璧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正如李晚芳所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史记》中描述项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可见,项羽是一个自带光环的人,在观秦始皇帝游会稽时,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
在军壁垓下,覆败的前夕,率领八百骑直夜溃围,最后剩下二十八骑,仍能在百倍于我的敌军中取上将首级,溃围、斩将、刈旗,三战三胜,瞋目叱人,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如此史传,如此描写,不可谓不精彩,让千百年后的读者心中无不感佩莫名。尽管,项羽自言道“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不被认同,但不可否认,项羽是一个悲剧的英雄。再看其独白:“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杜牧说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对项羽怜悯,这其中有深深的遗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李清照对项羽气节的肯定和敬佩。项羽的英雄气概在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气节形成过程中,亦是不可磨灭的浓重一笔。再加上赠送宝马于亭长,临死之际尚能以“吾为若德”的姿态给予叛徒吕马童恩惠,英雄形象便立于纸上,悲情也愈加浓厚。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余跃.《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11):71-72.
[3]姚霖.浅析《史记·项羽本纪》立纪的合理性[J].考试周刊,2011(17):44.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