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在生活中到处都有体现,意义重大。在当前新形势下,随着教育机制的深化改革,语文教改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改质量,应采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的方法。首先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固有的语文教育教学进行改革,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我国语文教育水平不断上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研工作;语文教改;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对其人格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际教育工作中,许多教育者都对教研工作十分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坚持以教研促进教改,以教改促进教学,将教研和教改工作进行紧密衔接,从而保证教改质量,提升教改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随之变化,效果十分显著,但不可否认其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
一、语文教改的发展史及其现状
1.语文教改的发展史
在还未引入西方教育时,私塾馆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内容多为识字、读书、讲学,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能够因人而异,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过高,且教学范围狭小。洋务运动之后,西学东渐促进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改进。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白话文逐渐普及,语文再次改革,与时代相融,思想方法皆有所改变,实用性更强。解放初期,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趋于大众化,但缺乏灵活性。十年“文革”,语文多被政治化,陷入低谷。直到实行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碰撞,语文教学不得不再次改革。而受高考的影响,语文变得固定化、机械化,带有功利倾向,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变得乏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改的呼声更为强烈。
2.语文教改现状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的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广泛,知识零碎,需要灵活掌握,除了人文关怀,语文还体现出浓浓的科学、哲学以及民族精神。近些年来,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批判之声愈发强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种有益的思考和方法的提出,使得语文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的讨论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使得现代化语文教育日臻成熟。
在肯定这些成果的同时,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在语文教育的探索中,过于注重内部而对外部有所忽视,以细节为主,而整体性不强,且视野较窄,力度不够。从实际教育中可看出,近些年语文教育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模式却难以改变,虽然正朝着现代化改进,总体的思维方式仍难以完全放开。此外,语文教改的不足还体现在创新和整体性的缺乏,许多学校照搬成功实例,而没有结合自身状况考虑,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加上教师的教改意识薄弱,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以教研促进教改,将教研教改相结合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借助合理可行的方法,围绕各教育学科的理论内容,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索活动,这是当前教研工作的基本工作和重要宗旨。鉴于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在开展各项语文教研活动时,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教师的困惑,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的语文教研活动。
在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的地位应得到充分尊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能够积极对待语文教改,同时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教改活动,以免他们对教研工作毫不了解。由于教研工作和教改工作联系紧密、密不可分,教改工作往往是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教研所探讨和扩展的知识内容需借助教改方能实现。所以,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三、以教改促进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必须将其改变,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同时教师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起引导辅助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实践,对学生多加鼓励、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给学生留以足够的讨论时间。
而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吐故纳新,紧跟时代变化,把握时代所需,更新、调整知识结构。而且当下学科交叉的状况十分明显,语文又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其次,教师应加强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大对教育理论的重视。此外,语文也算是一门语言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语言艺术修养,幽默诙谐、生动凝练的课堂语言能够营造一个轻松优雅的教学环境,进而吸引学生。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改以来,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学习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生活化教学,在讲《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可提前令学生收集生活中所遇各种桥梁的信息,或以白娘子的故事吸引学生,引出“桥”这一话题,再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中去,以提升学习效果。或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民俗文化,如在讲授《陈涉世家》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为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教师可通过秦汉时期“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故事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可借助猜谜的形式吸引学生,如拆解“春”字,可说为“春雨绵绵妻独宿”,有雨就是没有太阳,妻子独宿就是没有丈夫,如此可将“春”字去掉一个日、一个夫,就剩下“一”,通过这种教法可使学生对汉字的组成了解更深,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趣,而且实用性极强,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3.注重语文的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关于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课堂只是一个平台,学生将来还要面对更为广阔的社会。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外延性和实践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的范围扩及美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必须具备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人格,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总而言之,语文的意义不言而喻,要想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根据时代所需,不断对语文教育进行优化调整。而教改的前提,必须做好相关的教研工作,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只有对语文进行全面的剖析,才能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然后具体落实到教学上,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梅英.抓住课改实质促进语文教改[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8):178—179.
[2]唐 魁.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改刍议[J].山东青年,2013(3):214—215.
[3]时静波.谈谈语文教改中应强化的几个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152—153.
[4]王茂胜.关于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7):137—138.
[5]雷晓霞.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小学语文教改问题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10).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陈集镇第一初级中学)
关键词:教研工作;语文教改;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对其人格素质的培养也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际教育工作中,许多教育者都对教研工作十分重视,并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坚持以教研促进教改,以教改促进教学,将教研和教改工作进行紧密衔接,从而保证教改质量,提升教改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随之变化,效果十分显著,但不可否认其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
一、语文教改的发展史及其现状
1.语文教改的发展史
在还未引入西方教育时,私塾馆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内容多为识字、读书、讲学,优势在于针对性较强,能够因人而异,不足之处在于成本过高,且教学范围狭小。洋务运动之后,西学东渐促进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改进。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白话文逐渐普及,语文再次改革,与时代相融,思想方法皆有所改变,实用性更强。解放初期,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前苏联的教学模式,趋于大众化,但缺乏灵活性。十年“文革”,语文多被政治化,陷入低谷。直到实行改革开放,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碰撞,语文教学不得不再次改革。而受高考的影响,语文变得固定化、机械化,带有功利倾向,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变得乏味。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教改的呼声更为强烈。
2.语文教改现状
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的综合性较强,涉及范围广泛,知识零碎,需要灵活掌握,除了人文关怀,语文还体现出浓浓的科学、哲学以及民族精神。近些年来,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批判之声愈发强烈,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各种有益的思考和方法的提出,使得语文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形势下的语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的讨论对语文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教育观念、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标准、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使得现代化语文教育日臻成熟。
在肯定这些成果的同时,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着某些问题。如在语文教育的探索中,过于注重内部而对外部有所忽视,以细节为主,而整体性不强,且视野较窄,力度不够。从实际教育中可看出,近些年语文教育的改革将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模式却难以改变,虽然正朝着现代化改进,总体的思维方式仍难以完全放开。此外,语文教改的不足还体现在创新和整体性的缺乏,许多学校照搬成功实例,而没有结合自身状况考虑,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加上教师的教改意识薄弱,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以教研促进教改,将教研教改相结合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借助合理可行的方法,围绕各教育学科的理论内容,展开相应的实践探索活动,这是当前教研工作的基本工作和重要宗旨。鉴于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在开展各项语文教研活动时,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全面了解并准确把握教师的困惑,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的语文教研活动。
在语文教研活动中,语文教师的地位应得到充分尊重,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能够积极对待语文教改,同时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语文教改活动,以免他们对教研工作毫不了解。由于教研工作和教改工作联系紧密、密不可分,教改工作往往是在教研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教研所探讨和扩展的知识内容需借助教改方能实现。所以,为了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
三、以教改促进教学
1.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要求,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必须将其改变,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标。同时教师不再占据主体地位,而起引导辅助的作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实践,对学生多加鼓励、予以肯定,增强其自信,给学生留以足够的讨论时间。
而做到这一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首先,在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吐故纳新,紧跟时代变化,把握时代所需,更新、调整知识结构。而且当下学科交叉的状况十分明显,语文又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其次,教师应加强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加大对教育理论的重视。此外,语文也算是一门语言学,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语言艺术修养,幽默诙谐、生动凝练的课堂语言能够营造一个轻松优雅的教学环境,进而吸引学生。
2.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改以来,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学习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生活化教学,在讲《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可提前令学生收集生活中所遇各种桥梁的信息,或以白娘子的故事吸引学生,引出“桥”这一话题,再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中去,以提升学习效果。或在课堂上穿插一些民俗文化,如在讲授《陈涉世家》一课时,学生可能会提不起兴趣,为使课堂氛围变得活泼,教师可通过秦汉时期“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故事的讲解,活跃课堂气氛。在小学的识字教学中,可借助猜谜的形式吸引学生,如拆解“春”字,可说为“春雨绵绵妻独宿”,有雨就是没有太阳,妻子独宿就是没有丈夫,如此可将“春”字去掉一个日、一个夫,就剩下“一”,通过这种教法可使学生对汉字的组成了解更深,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趣,而且实用性极强,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联想能力。
3.注重语文的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关于语文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毕竟课堂时间是极其有限的,课堂只是一个平台,学生将来还要面对更为广阔的社会。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语文的外延性和实践教学,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的范围扩及美学、艺术、哲学等各个领域。同时,必须具备语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而且,除了传授知识外,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培养高尚的人格,如何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身价值。
总而言之,语文的意义不言而喻,要想学好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根据时代所需,不断对语文教育进行优化调整。而教改的前提,必须做好相关的教研工作,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只有对语文进行全面的剖析,才能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然后具体落实到教学上,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魏梅英.抓住课改实质促进语文教改[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8):178—179.
[2]唐 魁.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改刍议[J].山东青年,2013(3):214—215.
[3]时静波.谈谈语文教改中应强化的几个问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7):152—153.
[4]王茂胜.关于语文教改的几点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7):137—138.
[5]雷晓霞.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教学——小学语文教改问题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3(10).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陈集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