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有效教学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其实,笔者觉得这并不是新课程下的产物,自从有了教学,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受着教育者的关注,当我们一次次地提及“减负”“增质”时,其实不正是在要求课堂的有效性吗?只有实现了有效教學,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应该说,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课堂的预设和生成,活动的选择和组织,材料的提供和结构,教师的评价和点拨,时间的分配,等等。而且我们也一直在这些方面做着努力,经过这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提高科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科学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科学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一、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产生的行为予以描述,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因此,在写教案之前,在分析教学内容之时,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只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我们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而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其中,“知识和技能”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都需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本校教学比武“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几乎每一位执教教师都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这一环节,这正是源于“理解与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一目标的设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演示,甚至一味地告诉学生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很大,不但使学生学得没有乐趣,而且割裂了知识和技能。而施教者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活动,感受吸盘的拉力,覆杯实验的成败,充分展示了实验的过程,也就展示了思维的过程。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合作,以及融合在实验过程中的讨论、表达、交流、感悟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在一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二、以人为本,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的唯一主题是:使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教师备课时把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作为一个重点,在这基础上来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才能“随机应变”,使之更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关注不到学生的发展需求,课堂的价值就只会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在实施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出发,把课堂演绎成学生从未知到已知、探寻真理的乐土。
如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内容,教材在安排了电生磁的教学之后学习磁生电,得出电磁感应现象,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因素等。层层递进,浑然天成。若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那就会枯燥乏味、艰涩难懂,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的做法是:以逻辑为暗线,以问题为明线,以活动为载体,步步为营,水到渠成。
环节1:(认识灵敏电流计):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反接电源,指针反偏;去掉电源,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没有电流。
师:老师不用电源也能让电流计指针偏转,你信吗?
环节2:(猜想磁生电):把磁铁放在一个黑盒子里面,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师:想知道盒子里的秘密吗?
揭开谜底,你能自己来尝试着让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吗?
环节3:(感悟磁生电):学生分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也模仿着老师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由于不知道切割,有的运动始终无法让指针偏转,有的在一次次偶然中看到了指针偏转,感受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时的喜悦。
师:你能再现磁生电给同学和老师看吗?这电和电源产生的电有什么不同吗?
环节4:(再现磁生电):成功演示磁电生。
从学生的成功再现中发现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切割磁感线方向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和切割速度有关等,并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围绕问题展开的环环相扣的活动环节,学生始终处于“欲知后事如何”的期待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磁生电的几个条件。特别是到了“感悟磁生电”这一环节,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有了新发现,思维激发了,注意力集中,学习情绪高涨,进而更加会学、好学、乐学了。
三、创设情境,突出探究,还课堂于学生
科学课的精华有三个方面,一是情境创设,二是实验探究,三是师生互动。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教学目标都应该准确地从这些方面去定位,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1.情景创设
我们的科学源自于自然与生活,本来就是活生生的,而学习科学的本意就是要揭示科学现象的规律,或运用前人总结的规律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探索与运用是人类的兴趣与欲望所具有的一种本能,用好情景对于科学教学意义深远,特别在情景导入方面,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置冲突点,学生就能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学习本节内容。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在许多新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许多导入情景。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用“抽气机抽出饮水桶的空气使怎么用力也压不扁的饮水桶形变”导入新课;在教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用“一张纸可以干什么”导入;教学“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用“让学生比赛谁吹的气球最大”导入,等等。良好的情景导入使课堂情趣盎然,效果事半功倍。
2.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科学教学中的闪光点,一堂优秀的科学课都有其独特的科学探究,这也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因为好的探究最能展现出科学过程中真实的内涵,并以一种震撼力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对科学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如笔者在《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为达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感受观察、比较、推理的科学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案例:
激趣引课:首先,利用“发光机器人”玩具创设探究情景,引入新课,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教师介绍实验器材、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学生的探究打下基础。同时提出物距u、像距v、实像、虚像、焦距等概念。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在什么情况下物体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呢?
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学生分组探究,得出实验初步结论:
u>v缩小的像,u 多媒体课件辅助,得出凸透镜成实像规律。
师:如果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收集更多的数据,也许可以获得更多、更准确的结论。让我们把你的实验数据输入电脑,再现成像情况,分析得出:
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笔者注重突出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设置探究情境、多媒体模拟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将有利于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目标。“科学探究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效教学的目标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所以科学课程应当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3.师生互动
教学流程好似剧情发展的主线,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课的流程主线干净利落,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师生的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堂好课,看似轻松的提问,施教者其实处处有伏笔,由于思维通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教学目标,学得轻松愉快。
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教学是糊涂的教学,没有重点目标的教学则是低效率的教学,目标错误的教学是害人的教学。有效教学需要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来支撑,否则,有效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责任编辑 袁 妮)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把握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与关键,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科学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科学教学实施的有效性。
一、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产生的行为予以描述,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因此,在写教案之前,在分析教学内容之时,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只有明确的目标指引,我们的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而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其中,“知识和技能”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和方法”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都需切实整合并落实三维课程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本校教学比武“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几乎每一位执教教师都设计了学生分组实验探究这一环节,这正是源于“理解与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一目标的设计。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演示,甚至一味地告诉学生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很大,不但使学生学得没有乐趣,而且割裂了知识和技能。而施教者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活动,感受吸盘的拉力,覆杯实验的成败,充分展示了实验的过程,也就展示了思维的过程。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合作,以及融合在实验过程中的讨论、表达、交流、感悟等,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维目标有效地整合在一块,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二、以人为本,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有效性课堂教学目标的唯一主题是:使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教师备课时把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作为一个重点,在这基础上来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才能“随机应变”,使之更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关注不到学生的发展需求,课堂的价值就只会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在实施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时,我们应该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出发,把课堂演绎成学生从未知到已知、探寻真理的乐土。
如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电磁感应现象》这一节内容,教材在安排了电生磁的教学之后学习磁生电,得出电磁感应现象,探究影响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因素等。层层递进,浑然天成。若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那就会枯燥乏味、艰涩难懂,使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的做法是:以逻辑为暗线,以问题为明线,以活动为载体,步步为营,水到渠成。
环节1:(认识灵敏电流计):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反接电源,指针反偏;去掉电源,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没有电流。
师:老师不用电源也能让电流计指针偏转,你信吗?
环节2:(猜想磁生电):把磁铁放在一个黑盒子里面,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师:想知道盒子里的秘密吗?
揭开谜底,你能自己来尝试着让电流计的指针偏转吗?
环节3:(感悟磁生电):学生分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也模仿着老师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由于不知道切割,有的运动始终无法让指针偏转,有的在一次次偶然中看到了指针偏转,感受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时的喜悦。
师:你能再现磁生电给同学和老师看吗?这电和电源产生的电有什么不同吗?
环节4:(再现磁生电):成功演示磁电生。
从学生的成功再现中发现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切割磁感线方向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和切割速度有关等,并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围绕问题展开的环环相扣的活动环节,学生始终处于“欲知后事如何”的期待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磁生电的几个条件。特别是到了“感悟磁生电”这一环节,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有了新发现,思维激发了,注意力集中,学习情绪高涨,进而更加会学、好学、乐学了。
三、创设情境,突出探究,还课堂于学生
科学课的精华有三个方面,一是情境创设,二是实验探究,三是师生互动。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其教学目标都应该准确地从这些方面去定位,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1.情景创设
我们的科学源自于自然与生活,本来就是活生生的,而学习科学的本意就是要揭示科学现象的规律,或运用前人总结的规律来解决当前的问题。探索与运用是人类的兴趣与欲望所具有的一种本能,用好情景对于科学教学意义深远,特别在情景导入方面,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置冲突点,学生就能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学习本节内容。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在许多新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可创设许多导入情景。如在教学“大气压强”时,用“抽气机抽出饮水桶的空气使怎么用力也压不扁的饮水桶形变”导入新课;在教学“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用“一张纸可以干什么”导入;教学“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用“让学生比赛谁吹的气球最大”导入,等等。良好的情景导入使课堂情趣盎然,效果事半功倍。
2.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科学教学中的闪光点,一堂优秀的科学课都有其独特的科学探究,这也符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因为好的探究最能展现出科学过程中真实的内涵,并以一种震撼力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对科学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如笔者在《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为达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感受观察、比较、推理的科学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案例:
激趣引课:首先,利用“发光机器人”玩具创设探究情景,引入新课,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接着,教师介绍实验器材、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为学生的探究打下基础。同时提出物距u、像距v、实像、虚像、焦距等概念。
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在什么情况下物体通过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或倒立、缩小的实像呢?
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学生分组探究,得出实验初步结论:
u>v缩小的像,u
师:如果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收集更多的数据,也许可以获得更多、更准确的结论。让我们把你的实验数据输入电脑,再现成像情况,分析得出:
凸透镜成像规律: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笔者注重突出的是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设置探究情境、多媒体模拟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将有利于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目标。“科学探究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效教学的目标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所以科学课程应当把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3.师生互动
教学流程好似剧情发展的主线,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课的流程主线干净利落,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师生的互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堂好课,看似轻松的提问,施教者其实处处有伏笔,由于思维通畅,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教学目标,学得轻松愉快。
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的教学是糊涂的教学,没有重点目标的教学则是低效率的教学,目标错误的教学是害人的教学。有效教学需要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来支撑,否则,有效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