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翻译作为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在世界文化交流沟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翻译在单纯的语言转换的基础上对原文也进行了一定的再创作。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下的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文化误读,为了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世界文学的发展,必须要慎重对待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因而文化误读也是目前翻译理论界的研究重点。本文结合文学翻译的特点,就文化误读的产生及接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误读;产生;接受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文学翻译经历巨大的变革,在以往文学作品语言学层面翻译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于文学作品文化层面的内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原作文化的正确解读成为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在其负面影响之余对于文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了解文化误读的产生与接受对于文学翻译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产生
读者对于文学作品内容、思想、意蕴的理解会存在正确的解读与错误的解读,与之类似,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将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变异进而产生正读或误读的情况。文化的差异、译者对于原作个人感知的偏差、译本读者对原作文化背景的陌生等都有可能造成文化误读。
(一)文化误读的理论内涵
“误读”本来是阅读学中的一个范畴,意思是与阅读对象本身内容含义的偏差性理解认知。国内的诸多学者对于“误读”也进行了研究,乐黛云教授曾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会影响其对于世界的认知,在对不同的文化进行解读时,也会以自身所熟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对文化误读的内涵进行了扩充,提出了“影响即误读”的著名文学理论。他认为人们在阅读时无法完完全全地复原原文本的内容和思想,也就是说,只要是阅读就都会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也就是对原文本的“误读”。布鲁姆的理论打破了传统过分注重吸收和接受的阅读理念,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批评、创新和改写,读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创造。布鲁姆的“误读”理论引入文学翻译研究中后,使得文学翻译的视角得到了开阔,翻译的模式也得以突破和创新。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作为读者对原文本进行理解和再创作,因而误读也是无法避免的。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成因
文学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语言与文字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翻译也应当视作最直接的文化交流。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必须要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和对照,进而在原作的基础上完成译作。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客观差异的存在,译者必须正确对待与自己所处文化背景不同的异域文化,秉持客观、尊重的态度去深入理解不同的文化,以达到文化交流传递的目的。但是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转换十分困难,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误读的情况也无法完全消除。学术界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分为无意误读和有意误读两种,前者是翻译人员由于对文学作品原语文化不了解,在无意中造成的,这种误读是可以避免的。而有意误读则是译者以本民族的心态对原文的文学意境和形象进行刻意的改变,或者是完全不理会本民族的文化审美,完全照搬其他地区的文化模式,使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文学翻译。例如美国诗人庞德为了推动诗歌形式的改革,在当时美国推崇浪漫主义诗歌形式的背景下,翻译了大量简约直白的中国诗歌。文化语境会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符号的内涵形成制约,而当这种具体的语言符号引入到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时,其内涵也会发生改变,在其原本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可能会被其他文化语境所过滤掉。例如梅兰竹菊等意象在中国的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但是当这种意象利用其他语言所转换出来时,其原本的内涵也就减弱甚至是消失了。汉语中的“红人”一词指的是官运亨通、事业有成的人,如果翻译成“red person”,那么英美读者不会明白是什么意思。再比如英语中的“wine”,一般是指用葡萄和其他水果酿制的酒,而汉语中的酒指的是含酒精的白酒、啤酒、葡萄酒。文学翻译中这种文化的差异难免会造成特定意象文化内涵的过滤,进而造成文化误读。除了这种无法避免的文化过滤外,在引入异域文化时,本土相对较为独立稳定的文化在接受异域文化过程中,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对一些文化意象进行限制或者改变,从而进行文化过滤。利用翻译对不同的文化语言符号进行转换的过程中,一种文化符号难免会失去一部分,而另一种语言中的文化内容则会大量进入,进而造成文学翻译中信息的变异和误读。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接受
基于接受理论,接受者主观的价值理念会影响个体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期待视野。与简单的阅读相比,文学翻译的过程更为复杂,会受到译者对原作的价值理解和译文读者的理解的双重影响,文化误读情况也会随之产生。接受者期待视野、接收语境都会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产生影响,同样的文学意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接受个体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解读。
(一)接受者期待视野
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接受者受到社会环境、知识结构及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其与文学作品原语读者存在不同的“期待视野”,也可以称为“文化先结构”。也就是说,接受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前的思想、价值观念、兴趣等主观因素会对其理解文学作品时,带有主观的情感对原文进行再创造,进而出现对异质文化文学作品的误读。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作进行再创造。同样的一部文学作品由于期待视野不同,对其内容和思想的具体理解也必然会有所差别。译者与译本的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都有其期待视野,带有这种期待视野进行文学的阅读难免会产生误读。例如同样是《哈姆雷特》,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人物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别,浪漫主义时代的读者大多认为哈姆雷特善于幻想而不愿行动,伊丽莎白时代的读者认为他为了复仇而疯狂,感伤主义时代的读者则认为他可爱而又温情,这种不同个体对于同一文学形象的理解正是文学作品误读最为直接的表现。译者的期待视野也会造成文化的误读,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首先要对译文读者的审美需求、价值观念、文化水平等进行综合的考虑,使译文的视野与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相适应是译者进行文学翻译的重要目标。但是译者很难对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行准确的把握,因而译者在翻译工作开始前必须要对大众的期待视野进行准确的判断。不同时代大众的期待视野有所不同,因而同一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也应当进行再次的翻译修订。比如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将哈姆雷特这个形象处理为“罕木勒特”,对于这一形象,怕读者不理解,又加了几个字,“罕木勒特,孝子也”。这是由于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困难,译者为了消除这种接受障碍,故意对原作进行了“曲解”。 (二)接受语境
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会受到接受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包括目的语民族的文化環境、国家的社会形态、民族心理等,这些因素会对译者的文学翻译活动造成巨大的支配作用,直接影响翻译文学作品内容和翻译方式等的选择。尽管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接受语境的影响也是无法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翻译中往往会基于特殊的目的进行有意的文化误读。例如梁启超、严复等我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国家存亡之际翻译了大量的有关资产阶级先进思想的文学作品来促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译者的创造性活动,文化误读这个角度可以说是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改动。对于文学作品创造性的解读,也就是误读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十分普遍。文学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接受,并合理利用误读对原作进行二次创造。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译者会根据他自身的价值理念、文化背景、文学观念等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文学翻译这一创造性的活动,因而相较于原作,译作往往会体现出译者对于文本内容的创造性接受和阐释。当文学作品开始进行跨时代、跨地域、跨语言、跨民族的传播时,就必然会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是误读的产生,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审美观念都会对作品的接受打上特有的印记,这种文学作品在 传播中所产生的创造性叛逆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文学接受的范畴,反映出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在不同的文化接受语境下对于异域文化所产生的误读和误解。
三、接受理论背景下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影响
文学翻译是两种文化进行交流沟通的桥梁,文化误读作为一种对原作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除了负面影响之外,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学翻译作品有利于译本读者进行理解和消化。
(一)文化误读的消极影响
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文化误读对原作内容思想的改变和误解有可能造成读者对原作理解的偏差,导致译本读者无法正确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和作品内涵,进而使文化解读失真和文化传播失败。文学作品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两种文化通过交流有利于展现和诠释各自特色和优势,而文化误读的情况则会导致交流内容的不真实,使得原作品的内容以及文化内涵无法得到准确的诠释和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翻译应当与原作相统一,以促进原作内涵价值的表达。
(二)文化误读的积极影响
民族文化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学作品展现了本民族文化的积淀,通过文学翻译得以实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三点:首先,文化误读往往是基于本民族文化对于原作理解的偏差,从这个层面来说,文化误读有利于促进作品在本民族的流通和影响范围的扩大,进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这种文化误读并非是对其内涵的曲解和改变,而是利用新的观点和文化背景对原文的内涵进行诠释和理解;其次,译者对于原作的文化误读并不都是负面的,译者可以通过对原作的创新理解,对作品尚未体现出的内在含义和价值进行挖掘和解读;最后,文化误读承载着译者和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文学翻译中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十分常见,基于接受理论背景文化误读现象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而产生的发展形态。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再创造活动,主动或者是被动的文化误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原作品在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生命力的焕发。译者在对原作内容进行还原传达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进行再创作,以实现文学翻译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全功.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5).
[2]姜琴,王琴.意识形态影响下《汤姆·索亚历险记》汉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规范描写研究[J].海外英语,2016(21).
[3]赵明丽,刘宇慧.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以北京地区高校校园标识语翻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6(21).
[4]曹秀萍.也谈“误读”与“乱译”——以美国《独立宣言》汉译本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38).
[5]陈莉.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翻译研究——“文本的历史性”与文学翻译文本[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
[7]周桂芳.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产生与接收[D].中山:中山大 学,2010.
[8]龙云.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类型剖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附 注
本论文为201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15WX2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蕗,女,1984年生,江西上饶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研究。
(编辑:陈岑)
【关键词】文学翻译;文化误读;产生;接受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文学翻译经历巨大的变革,在以往文学作品语言学层面翻译的基础上,学者们对于文学作品文化层面的内涵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原作文化的正确解读成为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在其负面影响之余对于文学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了解文化误读的产生与接受对于文学翻译质量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产生
读者对于文学作品内容、思想、意蕴的理解会存在正确的解读与错误的解读,与之类似,文学翻译中译者在将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转换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变异进而产生正读或误读的情况。文化的差异、译者对于原作个人感知的偏差、译本读者对原作文化背景的陌生等都有可能造成文化误读。
(一)文化误读的理论内涵
“误读”本来是阅读学中的一个范畴,意思是与阅读对象本身内容含义的偏差性理解认知。国内的诸多学者对于“误读”也进行了研究,乐黛云教授曾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思维模式会影响其对于世界的认知,在对不同的文化进行解读时,也会以自身所熟悉的文化传统为基础。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对文化误读的内涵进行了扩充,提出了“影响即误读”的著名文学理论。他认为人们在阅读时无法完完全全地复原原文本的内容和思想,也就是说,只要是阅读就都会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也就是对原文本的“误读”。布鲁姆的理论打破了传统过分注重吸收和接受的阅读理念,强调阅读过程中的批评、创新和改写,读者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创造。布鲁姆的“误读”理论引入文学翻译研究中后,使得文学翻译的视角得到了开阔,翻译的模式也得以突破和创新。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首先要作为读者对原文本进行理解和再创作,因而误读也是无法避免的。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成因
文学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转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语言与文字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價值,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学翻译也应当视作最直接的文化交流。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必须要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和对照,进而在原作的基础上完成译作。由于不同文化之间客观差异的存在,译者必须正确对待与自己所处文化背景不同的异域文化,秉持客观、尊重的态度去深入理解不同的文化,以达到文化交流传递的目的。但是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转换十分困难,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误读的情况也无法完全消除。学术界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分为无意误读和有意误读两种,前者是翻译人员由于对文学作品原语文化不了解,在无意中造成的,这种误读是可以避免的。而有意误读则是译者以本民族的心态对原文的文学意境和形象进行刻意的改变,或者是完全不理会本民族的文化审美,完全照搬其他地区的文化模式,使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文学翻译。例如美国诗人庞德为了推动诗歌形式的改革,在当时美国推崇浪漫主义诗歌形式的背景下,翻译了大量简约直白的中国诗歌。文化语境会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符号的内涵形成制约,而当这种具体的语言符号引入到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时,其内涵也会发生改变,在其原本语境下的文化内涵可能会被其他文化语境所过滤掉。例如梅兰竹菊等意象在中国的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但是当这种意象利用其他语言所转换出来时,其原本的内涵也就减弱甚至是消失了。汉语中的“红人”一词指的是官运亨通、事业有成的人,如果翻译成“red person”,那么英美读者不会明白是什么意思。再比如英语中的“wine”,一般是指用葡萄和其他水果酿制的酒,而汉语中的酒指的是含酒精的白酒、啤酒、葡萄酒。文学翻译中这种文化的差异难免会造成特定意象文化内涵的过滤,进而造成文化误读。除了这种无法避免的文化过滤外,在引入异域文化时,本土相对较为独立稳定的文化在接受异域文化过程中,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对一些文化意象进行限制或者改变,从而进行文化过滤。利用翻译对不同的文化语言符号进行转换的过程中,一种文化符号难免会失去一部分,而另一种语言中的文化内容则会大量进入,进而造成文学翻译中信息的变异和误读。
二、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接受
基于接受理论,接受者主观的价值理念会影响个体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期待视野。与简单的阅读相比,文学翻译的过程更为复杂,会受到译者对原作的价值理解和译文读者的理解的双重影响,文化误读情况也会随之产生。接受者期待视野、接收语境都会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产生影响,同样的文学意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接受个体会得到截然不同的解读。
(一)接受者期待视野
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接受者受到社会环境、知识结构及思维模式的影响,使其与文学作品原语读者存在不同的“期待视野”,也可以称为“文化先结构”。也就是说,接受者在阅读文学作品前的思想、价值观念、兴趣等主观因素会对其理解文学作品时,带有主观的情感对原文进行再创造,进而出现对异质文化文学作品的误读。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原作进行再创造。同样的一部文学作品由于期待视野不同,对其内容和思想的具体理解也必然会有所差别。译者与译本的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都有其期待视野,带有这种期待视野进行文学的阅读难免会产生误读。例如同样是《哈姆雷特》,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人物的看法也会存在差别,浪漫主义时代的读者大多认为哈姆雷特善于幻想而不愿行动,伊丽莎白时代的读者认为他为了复仇而疯狂,感伤主义时代的读者则认为他可爱而又温情,这种不同个体对于同一文学形象的理解正是文学作品误读最为直接的表现。译者的期待视野也会造成文化的误读,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首先要对译文读者的审美需求、价值观念、文化水平等进行综合的考虑,使译文的视野与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相适应是译者进行文学翻译的重要目标。但是译者很难对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行准确的把握,因而译者在翻译工作开始前必须要对大众的期待视野进行准确的判断。不同时代大众的期待视野有所不同,因而同一文学作品在不同时代也应当进行再次的翻译修订。比如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将哈姆雷特这个形象处理为“罕木勒特”,对于这一形象,怕读者不理解,又加了几个字,“罕木勒特,孝子也”。这是由于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会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困难,译者为了消除这种接受障碍,故意对原作进行了“曲解”。 (二)接受语境
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会受到接受语境的影响和制约,包括目的语民族的文化環境、国家的社会形态、民族心理等,这些因素会对译者的文学翻译活动造成巨大的支配作用,直接影响翻译文学作品内容和翻译方式等的选择。尽管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接受语境的影响也是无法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翻译中往往会基于特殊的目的进行有意的文化误读。例如梁启超、严复等我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国家存亡之际翻译了大量的有关资产阶级先进思想的文学作品来促进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译者的创造性活动,文化误读这个角度可以说是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改动。对于文学作品创造性的解读,也就是误读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十分普遍。文学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接受,并合理利用误读对原作进行二次创造。从接受理论的角度来说,译者会根据他自身的价值理念、文化背景、文学观念等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文学翻译这一创造性的活动,因而相较于原作,译作往往会体现出译者对于文本内容的创造性接受和阐释。当文学作品开始进行跨时代、跨地域、跨语言、跨民族的传播时,就必然会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是误读的产生,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审美观念都会对作品的接受打上特有的印记,这种文学作品在 传播中所产生的创造性叛逆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文学接受的范畴,反映出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在不同的文化接受语境下对于异域文化所产生的误读和误解。
三、接受理论背景下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影响
文学翻译是两种文化进行交流沟通的桥梁,文化误读作为一种对原作的误解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除了负面影响之外,以本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文学翻译作品有利于译本读者进行理解和消化。
(一)文化误读的消极影响
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二度创作的过程,文化误读对原作内容思想的改变和误解有可能造成读者对原作理解的偏差,导致译本读者无法正确理解原作的文化背景和作品内涵,进而使文化解读失真和文化传播失败。文学作品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两种文化通过交流有利于展现和诠释各自特色和优势,而文化误读的情况则会导致交流内容的不真实,使得原作品的内容以及文化内涵无法得到准确的诠释和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翻译应当与原作相统一,以促进原作内涵价值的表达。
(二)文化误读的积极影响
民族文化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学作品展现了本民族文化的积淀,通过文学翻译得以实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三点:首先,文化误读往往是基于本民族文化对于原作理解的偏差,从这个层面来说,文化误读有利于促进作品在本民族的流通和影响范围的扩大,进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这种文化误读并非是对其内涵的曲解和改变,而是利用新的观点和文化背景对原文的内涵进行诠释和理解;其次,译者对于原作的文化误读并不都是负面的,译者可以通过对原作的创新理解,对作品尚未体现出的内在含义和价值进行挖掘和解读;最后,文化误读承载着译者和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文学翻译中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误读在文学翻译中十分常见,基于接受理论背景文化误读现象是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碰撞而产生的发展形态。文学翻译作为一种再创造活动,主动或者是被动的文化误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原作品在新的语言文化环境中生命力的焕发。译者在对原作内容进行还原传达的基础上,还应当积极进行再创作,以实现文学翻译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全功.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5).
[2]姜琴,王琴.意识形态影响下《汤姆·索亚历险记》汉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规范描写研究[J].海外英语,2016(21).
[3]赵明丽,刘宇慧.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以北京地区高校校园标识语翻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6(21).
[4]曹秀萍.也谈“误读”与“乱译”——以美国《独立宣言》汉译本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38).
[5]陈莉.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翻译研究——“文本的历史性”与文学翻译文本[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
[7]周桂芳.翻译中文化误读的产生与接收[D].中山:中山大 学,2010.
[8]龙云.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类型剖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附 注
本论文为2015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15WX204)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蕗,女,1984年生,江西上饶人,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英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研究。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