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语文基本知识.听说读写能力固然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但仅强调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而不从整体上、情感上去把握,去感知,则可能造成对课文整体内容情境割裂肢解的后果,尤其是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如诗词、古文、散文、小说等等。因此,融入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将使语文学科的教学达到知情结合或情理交融这样一种与学生心灵相通,细致深入,感人动人、移情默化的教育陶冶过程。
【关键词】高中语文 陶冶情操 审美教育 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30-01
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讨。
1 赏析人物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茹志鹃的《百合花》写得清新俊逸,十分动人。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例如,分析小通迅员在护送路上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分析小通迅员在护送路上腼腆害羞的神情,在枪筒上插树枝和野菊花的天真淳朴的样子,以及他挂破衣服,赠送馒头和掩护伤员光荣牺牲等场面,使学生真正窥视到小通迅员那颗金子般的心灵。又如,分析新媳妇拿被、铺被和缝衣以及献被等几个感人的细节,学生就能被新媳妇的纯朴、善良、洁白无瑕的崇高感情深深打动。这样让学生在包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无产阶级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2 鉴赏文章的情景美
语文中的“美”,象珍珠一样撒落在教材的篇目、章节、词句里,附着在形象、意境、事理中。只有科学地分析,才能把这些珍珠用一条线串起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先描绘了一幅“秋江月夜送客”的图画;枫叶红醉,荻花飘飘,秋风瑟瑟,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沉郁之美”,接着以较大篇幅描绘琵琶女高超精湛,出神入画的弹奏技艺和“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叫人欲喜欲悲,欲思欲泣的音乐效果,以诗句的形式尽情挥洒着“音乐美”。然后以枝叶巧生、虬枝盘旋的笔法铺设明暗相生的两条线索,忽分忽合,浓墨重彩地交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何必曾相识”这一点上,表现了较高层次的“人性美”。可以说:诗歌本身感人至深的契机也正在这儿。其实,催人思考的应在于是谁造成了诗人和歌女的悲剧。回答还是“封建制度”。诗作是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朝政和民间生活的动荡不安),对那个造成这许多人间悲剧的制度提出强烈的控诉。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文中先用一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逸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
3 挖掘文章的情感美
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即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由于现行的中学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佳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以外,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一文时,先请学生说说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代表作,并请学生回忆一下初中学过哪些朱自清的文章。这样很自然的由朱自清的《背景》引出朱自清的生平。由其生平介绍讲到毛泽东对其的评价,经过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引导,顺理成章地由其散文作品的朴素清新,引出其人格的崇高伟大,明白了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品德和智慧结合的特征,明白了美不但在形式更在内容。
总之,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不少,举不胜举。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本领,更在于鼓动、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作为现代人,如果不懂得美,不追求美,不会欣赏和创造美,那么可以说在精神气质或在能力上是有着严重缺陷的人。美与文明、美与人类幸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利用这些好教材,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为祖国未来培养有智慧的感情丰富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高中语文 陶冶情操 审美教育 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30-01
美能生乐,美能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文质兼美、美感洋溢的语文不感兴趣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师不注意发掘文章的美感因素,单纯地向学生讲枯燥乏味的字词句段篇,忽略了美对学生的吸引。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它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运用正确有效的做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自身富有的美育效能,加强对学生的美感教育,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即为当今语文教学急需探究的课题。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美感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教学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讨。
1 赏析人物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文章中宣泄奔腾着感情的激流,描绘塑造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给人以动感和艺术魅力的美感意蕴。教师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通过自身的感知、联想、想象,深入剖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感受到作者浓烈情感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美,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痛作者之所痛,恨作者之所恨,爱作者之所爱的同化境界。这样学生才能把情感移进人物的内心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去爱,一同去恨,产生共鸣。正如古人所言:“披之以情,以情悟文”。茹志鹃的《百合花》写得清新俊逸,十分动人。教学时我们应抓住文章的细节描写,进行深入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例如,分析小通迅员在护送路上的剖析,用作品中真挚深厚的感情打动学生。分析小通迅员在护送路上腼腆害羞的神情,在枪筒上插树枝和野菊花的天真淳朴的样子,以及他挂破衣服,赠送馒头和掩护伤员光荣牺牲等场面,使学生真正窥视到小通迅员那颗金子般的心灵。又如,分析新媳妇拿被、铺被和缝衣以及献被等几个感人的细节,学生就能被新媳妇的纯朴、善良、洁白无瑕的崇高感情深深打动。这样让学生在包含感情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无产阶级最崇高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2 鉴赏文章的情景美
语文中的“美”,象珍珠一样撒落在教材的篇目、章节、词句里,附着在形象、意境、事理中。只有科学地分析,才能把这些珍珠用一条线串起来。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人先描绘了一幅“秋江月夜送客”的图画;枫叶红醉,荻花飘飘,秋风瑟瑟,悲凉的气氛衬托出“沉郁之美”,接着以较大篇幅描绘琵琶女高超精湛,出神入画的弹奏技艺和“如听仙乐耳暂明”的叫人欲喜欲悲,欲思欲泣的音乐效果,以诗句的形式尽情挥洒着“音乐美”。然后以枝叶巧生、虬枝盘旋的笔法铺设明暗相生的两条线索,忽分忽合,浓墨重彩地交织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何必曾相识”这一点上,表现了较高层次的“人性美”。可以说:诗歌本身感人至深的契机也正在这儿。其实,催人思考的应在于是谁造成了诗人和歌女的悲剧。回答还是“封建制度”。诗作是从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下(朝政和民间生活的动荡不安),对那个造成这许多人间悲剧的制度提出强烈的控诉。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文中先用一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逸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
3 挖掘文章的情感美
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即以教材为主线,充分挖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内容,使德育以情感为引导,智育以形象为先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
由于现行的中学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佳作,其中除考虑到语文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以外,许多课文本身就具有鉴赏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者首先必须具有丰富的鉴赏经验,在保证“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下,调动各种手段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例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一文时,先请学生说说朱自清先生有哪些代表作,并请学生回忆一下初中学过哪些朱自清的文章。这样很自然的由朱自清的《背景》引出朱自清的生平。由其生平介绍讲到毛泽东对其的评价,经过这样一环紧扣一环的引导,顺理成章地由其散文作品的朴素清新,引出其人格的崇高伟大,明白了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品德和智慧结合的特征,明白了美不但在形式更在内容。
总之,语文教材中这样的例子不少,举不胜举。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本领,更在于鼓动、唤醒、鼓舞。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要给学生留有想象的余地。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作为现代人,如果不懂得美,不追求美,不会欣赏和创造美,那么可以说在精神气质或在能力上是有着严重缺陷的人。美与文明、美与人类幸福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看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利用这些好教材,对学生进行“熏陶渐染、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为祖国未来培养有智慧的感情丰富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