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三重耻辱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_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大热,反映了现代中国人对于历史反思达到了争先恐后的热烈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中有一些摆脱了写实主义的传统,不再从战争曾经“是”什么样来反思这段历史,而是开始从战争“应该”是什么样来进行重构与反思。《我的团长我的团》、《南京!南京!》等都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团长龙文章的一席话可谓道出了这些影视作品编导者的心声:“我只是想让事情变成它该有的那个样子。”
  对于中国人来说,战争年代最惨痛的回忆莫过于“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带来的痛苦和愤怒有多深重,它带来的耻辱就有多深重。日本人造成的这道伤口,却因为日本政府至今的拒不反省,日本老兵的罕有悔悟,最终在中国人心中造成了无法愈合的伤口。
  当今中国人对于当代文明的普遍期望是,曾经在战争和屠杀中受害的人们能够在当代普世价值系统中得到道德上的补偿。在大屠杀中受害的犹太人已经获得了这样的补偿——德国总理勃兰特的下跪,德国人年复一年的忏悔,以及其他无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补偿。事实证明,这一补偿对于犹太人修复自身的创伤,重建与德国人的关系,不无裨益。然而,同样受日本法西斯侵害的中国人,却未能得到同样的道德补偿。这一补偿一天不能获得,中国人作为受害者的耻辱就一天不能消失,中国人作为受害者的愤怒与仇恨就一天不能消解。不仅如此,耻辱是双重的:在国际社会中,遭到如此不公正的待遇,难道中国人真的不如犹太人吗?不仅如此,南京大屠杀还带给中国人第三层耻辱:国人麻木和不抵抗地被屠杀。日本人为了削弱自己的罪孽,百般渲染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的不抵抗,成了中国人难以承受之重。
  对这三重耻辱的不干,成就了“荒腔走板”(崔卫平语)的《南京!南京!》。陆川导演说,他觉得中国导演一味地“哭诉”“南京大屠杀”的残酷和中国人的受难,并没有“在国际上造成什么影响”。所以陆川导演从一个侵略者的普通士兵角川的角度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故事。而中国人的不抵抗、中国人的麻木,也应该有别的解释可能。所以,陆川导演描述了在战争中精神崩溃的角川,缺乏安全感而滥杀的日本士兵,还有日本人为战争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影片结尾的那场惹起众多非议的祭祀。而中国人中,则有勇敢地抵抗,最后勇敢地带着弟兄们去死的陆剑雄;有勇敢地不剪头发,组织妇女当慰安妇的江淑云;有勇敢地出来当慰安妇、勇敢地被蹂躏至死的妓女小江;有勇敢地为了家人不惜当汉奸,最后又为了救一个不相干的人,抛下怀孕的妻子勇敢就戮的小市民唐先生;还有为了活命勇敢地向一个女人求救的八尺大汉。
  于是,在陆川的南京,日本人在残酷但沮丧地杀戮着,中国人在英勇但无力地抵抗着。陆川导演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想必他心里一定和龙文章一样在念叨着:“我只想让事情变成它应该有的那个样子。”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在这场战争中,没有胜利者,只有失败者”。一场胜利者和失败者都是受害者的景象,在陆川导演看来,似乎可以化解中国人的三重耻辱了。
  陆川导演拍摄这部虚拟的“南京”的初衷,在于“当日本人已经忘记了,而中国人还记着仇恨”,让他难以释怀。《南京!南京!》首映迄今,引起的批评远远多于认可,不是观众没有领会陆川导演四年的良苦用心,而是恰恰就在于日本人想忘记,甚至“日本人已经忘记了”,而中国人还没有忘记,也不能忘记。这不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喜欢仇恨和报复的民族,而是因为日本人还没有向中国人作出道德上的补偿。在日本人还没有作出道德上的补偿之前,中国人是不能忘记的,否则,中国人就真的永远不如犹太人,永远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日本人当然愿意忘记,甚至如陆川导演所说,“已经忘记了”,日本教科书里不是把日本人二战时的所作所为一再删改乃至删除吗?陆川导演既然知道日本人“已经忘记了”,怎么不询问一下日本人为什么愿意忘记甚至已经忘记的原因?因为日本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祖先是邪恶的杀人魔王,为了忘记,日本人甚至不惜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也就是说,日本人的“忘记”,是有着充分理由的:忘记了,甚至否认事情发生过,就无须承担祖先是恶魔的道德耻辱,无须承担身为恶魔的后代的痛苦。但是,如果中国人也和日本人一样选择“忘记”,那么中国人就太愚蠢了。因为,中国人从南京大屠杀中继承的耻辱,不是道德上的耻辱,而是中国人身为受害者不能获得相应的道德补偿的双重耻辱,以及中国人曾经“不抵抗”的耻辱——然而中国人毕竟不是因为“不抵抗”而被屠杀的。所以,请问陆川导演,中国人有什么必要像日本人一样“忘记”呢?!
  中国人可以忘记,中国人的伤口可以愈合、结痂,像中国人曾经有过的无数伤口一样。但是,这需要日本人首先“记得”他们的祖先做过的一切,需要日本人首先“记得”他们的道德责任并履行这种道德责任。如果日本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人性的,而不是恶魔,那么他们有必要通过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来确证这一点,并且反思,自己的祖先既然是人,何以会作出恶魔的行为。如果日本人不希望、不愿意“记得”这一切,而想要“忘记”,那么,作为战争中的另一方,中国人有必要“记得”这一切并且时刻提醒日本人这一切。即使这种“记得”,让中国人不得不时时记起祖先曾经“不抵抗”的耻辱——中国人的先哲说过,“知耻而后勇”,记得自己的耻辱,是为了将来不会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中国人“记得”这一切并时刻提醒日本人这一切,不是为了仇恨,而是我们自身的道德人物,是为了日本人最终能够理解,作为人,是需要承担道德责任的。
  《南京!南京!》的末尾,精神崩溃的日本人角川自杀了。我的理解是,陆川导演为了让中国人也能“忘记”,于是让一个虚构的日本人在一个虚构的银幕上反思并承担了自己的道德责任。这样一种偷换概念——将现实中冥顽不化、千方百计否认历史的日本人偷换为虚构的银幕上人性的、有道德责任感的角色角川,来代替日本人向中国人作出道德补偿——实在是超出了人的理智能够接受的范围。至此,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人自甲午战争以来的精神阳痿乃至自主意识的丧失,在陆川这部电影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这一偷换概念试图让中国观众获取虚拟的、或者说意淫的道德补偿,从而弱化中国人对自己应得的道德补偿的坚持。如果有观众据此认为陆川导演是“汉奸”,那么这一判断显然不是没有道理。没有比一个中国导演代替日本人向中国人作出虚构的道德补偿,要求中国人“忘记”“仇恨”与“汉奸”、更令人出离愤怒了。
  除非观众从另一个角度解读:陆川导演是在以人性的角川为范例,督促日本人承认历史,并且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这样一种解读因为陆川导演雄心勃勃的宣言——要让这部电影在日本上映,最后“日本人成群结队”地来道歉——而变得合理起来。然而,当德国导演佛罗瑞·加仑伯格正面表现南京大屠杀的《拉贝日记》在日本被禁的消息传来时,陆川导演对此的回答竟然是:“日本没有一个机构可以禁止一部影片的上映。”《拉贝日记》中的日本影星香川照之已坦承:“在日本,南京题材的电影不能上映,日本人也不会拍这样的影片。”业内人士亦承认,日本对所有“南京”题材的电影都一律封杀。“像停战等都是可以使用的战争用语,但日本人唯独不能接受南京这个词”。那么,陆川导演为什么会认为《南京!南京!》可以例外呢?为此甚至不惜公开否认早已众所周知的日本封杀一切“南京”题材电影的事实?
  陆川导演的侥幸心理并非毫无理由。毕竟,他的《南京!南京!》中,可没有《拉贝日记》中南京下关煤炭港、草鞋峡数万中国人被集体屠杀、毁尸灭迹的历史事实,也没有在“清街运动”和“难民登记”中上万人头落地的镜头,更不用说日军视屠杀中国人为戏的“百人斩竞赛”;相反,却有一个人性的士兵角川。日本人或许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祖先是杀人恶魔,却有可能意淫自己的祖先如角川这样“人性”。甚至片名《南京!南京!》的英文名,都被修改成了A City of Life and Death。陆川导演一再强调自己的作品尊重历史事实,然而他的历史事实显然只是臆想中日本人或许可以接受的“历史事实”。为日本人设想了这么多,不惜歪曲历史事实得罪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日本人总该领这个情吧?
  若《南京!南京!》能在日本上映,陆川导演就打破了日本封杀一切“南京”题材电影的惯例,能够让日本人第一次正面南京罪孽,尽管是弱化了的南京罪孽,那么在目前的形式下,陆川导演仍可算得中国人攻克日本人的“南京堡垒”之功臣。若《南京!南京!》不能在日本上映,陆川导演一厢情愿的绥靖示好,就只能停留在表达以他为代表的部分中国人从南京梦魇中解脱出来的渴望的层面。而这样一种对中国人“耻辱”的恐惧,对“忘记”的渴望,除了说明这些人内心的软弱与精神上的阳痿,实在说明不了任何别的问题。这不过是急于摆脱南京大屠杀记忆的另一个极端,而不是什么新的态度。因为,如果真的对南京大屠杀有新的认识,那么我们应当坦承: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心中血淋淋的伤口,我们每个人都背负着三重耻辱的烙印。我们必须承担自己的道德任务,而不能以幻想或意淫来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在中国教育史上,香港达德学院因为办学的时间较短而鲜为人知,可是她辉煌的业绩、办学的教育方针和先进的理念却不容小觑。该学院创办于1946年10月,1949年2月23日遭港英当局取消注册而被迫封闭。虽然她只存在了两年半多一点的时间,但是她就像划过黑夜长空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使人眼前为之一亮。这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中国共产党和许多民主党派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在达德学院的讲坛上,汇集了一
在笔者的印象中,“传统”一词时常与“现代”相对应,有时甚至成为守旧的同义语。好比说一个人守旧似不太好听,于是就委婉地说他“很传统”。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界颇以“反传统”为时髦,许多中青年作家开口闭口“现代派”,动不动就批评一些惯用的表现手法太传统,不屑一顾。可自九十年开始,忽然掀起一股读经热,传统又逐渐吃香起来;如今就连发表文章申报课题,若涉及传统文化也格外容易通过。  其实,世界上二百多个国
2012年2月23日上午8时38分,一代古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享年一百零一岁。作为活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的五位“掌眼人”之一,徐邦达与谢稚柳、启功、杨仁恺、刘九庵合称为“全国古书画鉴定五人小组”,与谢稚柳合称“南谢北徐”。随着各位鉴定家的一一作古,徐邦达的离世堪谓一个时代的终结,留给业内的是永远的怀念和传说。  徐邦达,浙江海宁人,1911年农历
李方桂  李方桂山西昔阳县人,1902年出生于广州,1987年8月病逝。先生中学入的是北京师大附中,1921年就读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4年以优异成绩进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由于在该校医预科也读拉丁文、德文,引发他对研究语言学的浓厚兴趣,遂改学语言学,取得学士学位。他随即进入芝加哥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师从该校最著名的人类语言学家Edward Sapir及结构语言学派的开山大师Leonard Bloom
1977年恢复高考,是牵动千百万中国人的重大事件。我这个长期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因此奉调去了当地一所中学,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那年各地中学涌进了大批社会青年参加复习班,当时的学校还不像今日的教育界这样有经济头脑,并不向新来的社会青年收费,学校都是无偿地为这些一度失去高考机会的青年提供热心帮助,指导他们复习功课。由于那时的中学很少,所以沿海某市郊区的一所中学,一下子增加了二百多名参加复习、准备高考的
一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中国当代文学,我选择用“匮乏”二字。这种“匮乏”和当今市面繁荣的文学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乏优秀的作家作品,还有很多作家获得过很多国际大奖,甚至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都无法掩饰其“匮乏”的实质,那就是精神上的蘼顿和使命上的缺失。  中国当代作家们大多是一群“饥饿的儿女”,先天的“匮乏”注定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起点是低的,特别是那些当今文坛上占据主流位置的五零后、六
捧读这册厚重的《100个人的中国梦》,不禁想到了1932年底《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士发出的四百多封征稿信,主题为“新年的梦想”,共有一百四十多位知识分子应征,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关于未来中国及个人生活的集体“梦游”与畅想。  八十多年过去了,又有一百个人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开始了一场新的集体“梦想”。这些做梦之人,与上次身份较为单一的知识分子相比,他们来自全国各个领域——农民、教师、军人、
传播是基本的社会现象。尽管人类对作为社会存在基本条件之一的传播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和思考,但真正的传播学学科则形成于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的美国。其间,传播学“四大先驱”即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心理学家卢因和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对传播学的理论学说、体系架构和学科萌生产生了直接影响,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被推崇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的美国传播学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施拉姆,则建立了最早的
一位诗人听了《黄河大合唱》曾说:“从歌声中可以听出一个民族的命运。”这首歌成于两大作家——词作家和曲作家的激情与思想火花。1939年,冼星海应邀来到延安西北旅社一间宽敞窑洞与来自延安第二战区抗敌演剧三队的同志聚集一堂,聆听三队诗人光未然的新作。《黄河大合唱》是他两渡黄河及在黄河南岸行军打仗的感受,四百多行的诗句,二十五岁的诗人一气呵成。朗诵完后,冼星海一把抓过诗稿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
与人们积极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热情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冷清的。无论是专业的学术论著、一般的大众读物,还是电视、电影,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相比之下,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读物却寥寥无几。也许,我们可以列出千百种理由来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但无论如何,忽视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不应该的。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得对,若不认识战争,就无法了解二十世纪这短暂历史的本质。战争是这个时代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