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y2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文言文,可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培养语感和发展思维,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文言文在初中课本上占教材的30℅左右,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块“心病”,相当学生对文言文也是谈“虎”色变。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得到了一点收获,今在此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商讨。
  一、培养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便产生极大的好奇,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是什么使他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原因自然是有很多,但最基础的莫过于他从小便产生兴趣。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保持积极、愉快的学习状态。
  1.巧导入。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如教学《岳阳楼记》时,我用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导入,这样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多竞赛。争强好胜是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如朗读竞赛,背诵竞赛,把课文改成故事及其它文体的演讲竞赛等等,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
  3.重激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用赞赏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发言,或做出激励性评价,都能促使学生更加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法指导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针对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能持久的实际,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不失为一良策。
  1.重视读注。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阅读时也需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认真阅读注解的习惯,那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课后浅易而详尽的注解,就能自己解决生字、难词,初步达到“了解内容”的要求。
  2.勤查阅工具书,尤其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学生在预习新课时除了看课文的注释外,遇到疑难问题,还应自己查阅工具书,这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3.反复诵读,培养语感。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此,教文言文,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背诵竞赛等多种诵读方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学《小石潭记》时,先配乐范读,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再接力读,指名读,齐读。
  三、整体把握,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事实上有些问题也只有熟悉全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结构布局、文体特征,做到胸中有全局后才能解答。如我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首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你觉得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怎么样?”学生认为小石潭很美,水清,石奇,境幽。接着追问:“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很快得出是“石奇”,再让学生在文中找根据说理由。然后我根据学生讨论归纳小结: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如鸣配环”形容声音清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凄神寒骨”不仅是石的冰凉,还含蓄地表达出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写法特点:写景时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写法,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拓展迁移,延伸课外增强实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方法与角度,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与看法,对同一情境刺激反映与表现,应提倡“百花齐放”,自然地体现各自的特色与风采,尊重他人的独到之处,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表现个性、张扬外性的过程。
  1.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实质上是强调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如在教学《马说》一文,我便抛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当今社会这种等“伯乐”去发现“千里马”的想法还值得提倡吗?学生思考后,踊跃发言。有的说:不值得,因为当今是竞争的社会,应毛遂自荐,等别人找上门来永远没机会;有的说:值得,刘备三顾茅庐不是提高了诸葛亮的声望吗?……
  2.形成立体情感体验。有位专家说得好:“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是置身于使用那种语言的环境中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结合时代背景,发挥想象,通过听、说、读、写、画,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的情感。如在《醉翁亭记》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配乐诗朗读中感受作者巧妙的用词,接着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深入体会作者借山水抒别样怀抱的情感,然后谈谈自己的感触,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体会出出作者的喜与悲、爱与憎。
  3.重视课外阅读。要切实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仅仅依靠课文和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学生在感受文言文学习趣味的同时,选择一些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有代表性的课外作品阅读,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把学过的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这也是增强教学实效的有力方法。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重语言品味和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能力水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课外文言文的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勇于质疑,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才能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武陵镇马王初中)
其他文献
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盐类的水解是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水解平衡是化学平衡知识的延伸、是本章的重点,是高考的热点,以后的高考中继续出现。现将盐类水解知识归纳如下:  一、盐类水解的条件、定义、实质、特征  1.条件:可溶性盐中必须有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  弱酸根阴离子:CH3COO-、SO32-、HSO3-、F-、ClO-、CO32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以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落脚点的,从应用语言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为了完成一项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学生在大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活动中应用语言,领悟各种语言规律,巩固语言知识,获取语言技能。课堂内,虽然学生能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但不是每个任务都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学
【摘 要】近几年来,教学改革在我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新的教学方式标新立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这股浪潮更重视培养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对话关系。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新方式,构建共同发展,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思维能力,塑造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互动式教学;分析  一、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互动
一、前言:  作为体育考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体育术科成绩,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无论误了哪一头都将是白辛苦——不上线,所以考生肩挑重担,要平衡好两头的关系。而传统的观点认为体育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矛盾,即体育训练会影响学习成绩,如何处理好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两者的关系,在时间、精力方面如何更科学合理的安排,且收到意想中的效果,是我们每个考生和教练值得反复思考,认真去对待,并处理好它。  二、研究
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行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通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教学方式与师生是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鉴于此,我把“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运用”作为研究课题。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问题。    一、认识信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地、快乐地学习,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形成健全的性格。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教师;学生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人们都会感到课堂上气氛浓郁,生动活跃。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师生之间的默契和谐,给观摩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证明,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金沙江中游上江坝址河床覆盖层中分布因下游堰塞坝堵江而形成的湖相低液限粘土层,埋深49.7~79.6m,厚度9.3~24.0m,左岸厚右岸薄,分布连续稳定,该层多呈可塑状,具强度较低、透水性微弱等特点,为坝基的一条相对软弱带。坝址河床覆盖层深厚,最大厚度206.2m,除分布低液限粘土层外,还分布有漂卵石、砾卵石、碎块石、砂砾石等强度相对较高的物质成份。坝址初拟布置心墙堆石坝,以覆盖层为基础持力层,大
济南市区内广泛分布着第四纪岩土地层,从市区南部到北部,其地势分别为山前坡地和倾斜平原。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分析,揭示了该市区内岩土层的时空分布和力
翔安隧道是我国第一条大跨度公路海底隧道,其两端陆域段位于富水的强风化岩层中,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设计采用分部开挖法施工,并在隧道施工期间,利用振弦式钢筋计对隧道初期支护及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