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思想、体裁特点等仍然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其选文以儿童为中心,符合认知特点、“深入浅出”的编写思想,体裁多樣,注重实用性,“短小精悍”。
关键词: 《开明国语课本》 小学语文 选文特点 新文化运动
作为民国时期富有特色的小学语文课本,《开明国语课本》自1932年出版以来走过了八十多个春秋,至今为止被反复印刷四十余次仍然供不应求。《开明国语课本》初小教材共分为八册,由现代语言艺术家叶圣陶先生编写、画家丰子恺先生书写并绘制插图,一改当时语文课本与语文教学呆板乏味的模式。其选文将儿童为本位作为语文教育的起点,以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因此,研究《开明国语课本》选文的主题类型对当今的语文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与叶圣陶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掀起了一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刻的文学革命运动。这场文学革命不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其中,胡适先生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此外,叶圣陶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批评道:“我国文字之难习,言文之异实为其主因。方为文之际,初则搜索材料,编为先后,其所思考与口一致,然欲笔之于纸,则须译为文言,于是手之所写非心之所思。其问移译之手续殊为辛苦。”[1]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人们的口头用语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在上层社会与底层人民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垄断了知识的传播,阻碍了文化的下渗。于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叶圣陶等社会活动家纷纷呼吁打破文言的枷锁,推广白话文。叶圣陶先生在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版了多部小说集,《稻草人》、《蜜蜂》等儿童文学作品都对我国的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部分文学作品选入了《开明国语课本》,正如时人所说:“功力不足者无法写,文坛高手又往往不屑写。”叶圣陶先生开创作课文之先声,堪称时代典范。
二、选文的特点
(一)以儿童为中心,符合认知特点。
1.从儿童视角出发
新文化运动之后,叶圣陶先生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在小学任教的他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与心理特点相结合,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观察世界撰写文章,思儿童之所思,想儿童之所想。例如,《开明国语课本》初小第一册的第四课《小黄狗》(小黄狗/你玩皮球/像吃馒头/哈哈)、第十二课《窗子外》(窗子外/月亮圆/像个球/像个盘/像个球/我来玩/像个盘/我来端)、第三十六课《雪花》(窗外雪花飞满天/弟弟说他好像糖/妹妹说他好像盐/不是糖/不是盐/雪花不甜也不咸)、第三十七课(大家捧雪堆雪人/雪人的身子又大又肥/妹妹对雪人说/好笑/好笑/你有眼有鼻没眉毛)等。“万事开头难”,初小第一册课本很难写,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刚进入初小阶段的儿童仍然带着稚气,叶圣陶先生凭借长期在小学任教及与孩子们接触的经验,在教材中编入儿童“玩耍”的细节和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张小云”、“黄大文”小朋友,感受到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物。
2.编排有序
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加,一方面,叶圣陶先生在课文主题的安排上涉及从自我感知、自我体验延伸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人与科技等各方面。例如,《开明国语课本》初小第一册,《晚上》描写哥哥弟弟的对话;初小第二册,《可爱的泥人》描写小伙伴的交往;《店柜和招牌》描写伙伴之间的“过家家”;初小第三册,《白小羊最好看》描写三只动物比美,白小羊强壮、干净,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孙中山先生》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初小第四册,《黑人》、《他们快乐极了》关注外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初小第六册,《秦始皇》描写历史人物;初小第八册,《留声机》描写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可见课文在选材上逐渐由生活中的与人交往、生活体验扩大到对卫生健康、国家历史、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课文的文字数量逐渐增加,由开始的寥寥几字逐渐增加到几十字、几百字。为了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从第三册的第六课开始,对于个别复杂的生字,叶圣陶先生采用“注音符号”进行辅助识记。
(二)“深入浅出”的编写思想。
1.原创性
叶圣陶先生始终个人创作、个人改编教材,每篇选文的长度、出现生字的频率都由夫人胡墨林女士列表统计。他在《我和儿童文学》中说:“在儿童文学方面,我还做过一件比较大的工作。在1932年,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一共十二册,四百来篇课文。这四百来篇课文,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是抄来的。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度。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2]
2.时代性
用21世纪的眼光审视《开明国语课本》不免认为教材已经过时,但是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下仍然可以感受到跳动的时代脉搏。
(1)节日与领袖
教材中有部分选文描写当时社会的景象,例如,第三册的《孙中山先生》,介绍了孙中山及其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的丰功伟绩;第六册的《孙中山先生和农人》描写了孙中山先生出生农家、一心为广大农民争取权利、不忘本的革命精神。叶圣陶先生将艰涩难懂的政治术语转换成亲切易懂的白话文,告诉孩子们时事政治,将爱国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里。
(2)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
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开明国语课本》将科学技术的进步描绘得生动形象,如,第六册《一封电报》中记叙了先生父亲病重,弟弟通过电报将消息告诉先生,这说明当时电报传递信息已经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第七册《望远镜和显微镜》中提到我们“除了一双眼睛外,我们还有两种眼睛”,用“望远镜”看月亮、看星星;用“显微镜”看微生物,这不仅说明科技走进了当时的国民生活,还表明当时的科技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第八册的《爱迪生的故事》介绍了电灯、电车、电影、留声机是由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这些课文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用科学技术改造社会。 3.生活性
叶圣陶先生的“大语文教材观”提倡“主宾关系论”,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主”,教材是“宾”,启发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聯系实际,服务实际。叶圣陶先生将这个观点落实到《开明国语课本》中,整套教材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看完这套教材,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例如,教材反映生活中的父母有:《爸爸种菜》,《妈妈裁衣》,描绘儿童“过家家”玩游戏场景的有:《我们开店吧》、《大家开店》、《店柜和招牌》、《你做买客》;讲述生活道理的有:《来得太早了》、《原来没有用的》。这些课文中我们看到的是母亲做衣服、父亲种菜、小朋友玩游戏、听音乐会的生活场景,看似简单又耐人寻味。
(三)选文体裁多样,注重实用性。
新文化运动之后,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将国文改为白话文,叶圣陶先生在白话文的文体方面提出了划分标准,分为文艺类和非文艺类,前者包括童话、故事、散文、小说、诗歌等,后者包括普通文(记叙文)与应用文。《开明国语课本》选文包含丰富多样的文体,但是在不同的学段各类文体所占的比例各有不同。
在第一、第二册中,童话、故事、诗歌较多,即文艺类选文占据主要篇幅。例如,《小小房子》、《小牛画图》、《这像个皮球》、《帮小羊烧茶》、《南风吹》、《一箩麦》等。这类选文充分关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特点,使用学生熟悉的词语编写,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在第三、第四册中,童话、故事雷文艺类选文仍占数量较多,但是非文艺类文体数量也逐渐增多。例如;《新年庆贺会》、《骑马》、《三头小羊》、《赛猪会》等,在童话故事的选文中穿插部分记叙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在第五、第六册中,诗歌、对话、历史故事说明文、记叙文、日记、书信等各类文体分布较为均匀,即文艺类选文与非文艺类选文数量相差不大。
在第七第八册中,历史故事逐渐增多并且形成连载。例如,《晏子》、《蔺相如》、《景阳冈(一)》、《景阳冈(二)》、《火烧赤壁(一)》、《火烧赤壁(二)》、《木兰(一)》、《木兰(二)》等。
这类选文在中年段逐渐出现并增多,展现了我国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特点,学习内容由周围的生活逐渐扩散到了社会,教材编写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诠释。
(四)选文“短小精悍”。
《开明国语读本》初小教材共分为8册,每册42课,一共有336篇课文。其中课文的字数最初只有寥寥几字,第一课《先生早》(先生/早/小朋友/早)七个汉字,简短的对话构成了学习的素材,却充满学习的趣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段课文的字数逐渐增加到几百字,字体由手写体变为印刷体,与同时期的其他教材相比,课文相对简短,内涵却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请看初小第六册课文《比虎更凶猛的东西》:
比虎更凶猛的东西
孔子经过泰山旁边,看见一个妇人对着一个坟墓在那里哭,非常哀伤。他听了很感动,就叫他的学生子路去问她说:“听你的哭声,猜想你遇到了非常伤心的事了,究竟为什么呢?”
妇人呜咽着说:“不错,我遇到了非常伤心的事。这里有凶猛的虎,常常跑出来害人。从前我的公公被它害死了,我的丈夫被它害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被它害死了!”
孔子说:“既是这样,为什么不离开这里,住到别的地方去呢?”
妇人说:“这里的捐税还轻,劳役还少,所以不想离开。别的地方虽然没有凶猛的虎,但是那捐税和劳役实在担当不起。”
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记着,世间还有比虎更凶猛的东西呢!”
课文写孔子在泰山旁遇到妇人哭得很伤心,经过询问才知道妇人的亲人被虎害死了,但妇人宁愿在危险的地方居住也不愿去捐税、劳役重的地方生活,意在写“苛政”比“虎”还凶猛。简短的篇幅,便让学生明白此中的道理,这些历史故事的叙写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借鉴与启示
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而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印证着时代的民主与科学,渗透着叶圣陶先生对儿童的爱与人文关怀,至今仍然受到家长们的“热捧”。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鉴《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经验,完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对当代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文编排的系统化。
叶圣陶先生常说“编教材不能用拿到篮里就是菜的办法”,按照千篇一律的方式将各种选文生硬地编为一个单元组。在单元的编排上,叶圣陶先生别具匠心,将主题相近或文体相同的选文有选择性地编排成一个单元,集中3至7课之后统一编写练习系统。
通过对《开明国语课本》的分析,叶圣陶先生将部分较长的选文按照连载的形式分为两课,或者叙写同类事物的叙事文分为两篇或多篇,形成单元系列组合。这在当今的教材选编上,是十分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叶圣陶先生既是我国的著名作家,又是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特点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适应儿童的学习,给儿童营造单纯快乐的童年生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观察身边的事物、人物,少一些“假大空”主题的选文,多一些“真善美”的题材。
编者应放下本身的“高姿态”,选编一些类似《妈妈裁衣》、《轻气球》一类的选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母亲平凡真挚的爱、看到与自己相仿的同龄人的生活,而不是强行给孩子灌输功利心的母亲,或者是成人化的同龄人,使得学生在道德陷阱中泥足深陷。
(三)注重实用,读写结合。
选文的各类体裁增加了《开明国语课本》的实用性。除了常见的文艺类文体外,教材中还包含笑话、剧本、传说等文体。非文艺类选文中除了常见的记叙文文体外,还包含书信、新闻、演讲稿、意见书、书籍提要、辩论稿等。学生既是学校中的“人”,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学习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有利于学生成长合格的公民。
(四)关注生活,以小见大。
《开明国语课本》就像民国时期小学生的生活向导,引导学生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在选文中,告诉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常识、生活习惯、生活礼节,树立学生人生初期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先生早》、《我讲话》,教育来到学校要向先生问好,与先生交流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学生打开书看到第一课,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幕,便会在生活中慢慢养成习惯,与人问好,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再如,《种痘》、《脏东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让学生知道种痘对健康的重要性,苍蝇这类害虫对日常生活的危害。这类生活常识会成为一颗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养成伴随一生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绍春.新文化运动对文化转型的影响[J].湖湘论坛,2009(03).
[2]叶圣陶.叶圣陶集(第9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23,324.
关键词: 《开明国语课本》 小学语文 选文特点 新文化运动
作为民国时期富有特色的小学语文课本,《开明国语课本》自1932年出版以来走过了八十多个春秋,至今为止被反复印刷四十余次仍然供不应求。《开明国语课本》初小教材共分为八册,由现代语言艺术家叶圣陶先生编写、画家丰子恺先生书写并绘制插图,一改当时语文课本与语文教学呆板乏味的模式。其选文将儿童为本位作为语文教育的起点,以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育的立足点。因此,研究《开明国语课本》选文的主题类型对当今的语文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与叶圣陶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掀起了一场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刻的文学革命运动。这场文学革命不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更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其中,胡适先生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此外,叶圣陶先生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批评道:“我国文字之难习,言文之异实为其主因。方为文之际,初则搜索材料,编为先后,其所思考与口一致,然欲笔之于纸,则须译为文言,于是手之所写非心之所思。其问移译之手续殊为辛苦。”[1]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言与人们的口头用语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在上层社会与底层人民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垄断了知识的传播,阻碍了文化的下渗。于是在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叶圣陶等社会活动家纷纷呼吁打破文言的枷锁,推广白话文。叶圣陶先生在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版了多部小说集,《稻草人》、《蜜蜂》等儿童文学作品都对我国的教育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部分文学作品选入了《开明国语课本》,正如时人所说:“功力不足者无法写,文坛高手又往往不屑写。”叶圣陶先生开创作课文之先声,堪称时代典范。
二、选文的特点
(一)以儿童为中心,符合认知特点。
1.从儿童视角出发
新文化运动之后,叶圣陶先生受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潮影响,在小学任教的他将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与心理特点相结合,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观察世界撰写文章,思儿童之所思,想儿童之所想。例如,《开明国语课本》初小第一册的第四课《小黄狗》(小黄狗/你玩皮球/像吃馒头/哈哈)、第十二课《窗子外》(窗子外/月亮圆/像个球/像个盘/像个球/我来玩/像个盘/我来端)、第三十六课《雪花》(窗外雪花飞满天/弟弟说他好像糖/妹妹说他好像盐/不是糖/不是盐/雪花不甜也不咸)、第三十七课(大家捧雪堆雪人/雪人的身子又大又肥/妹妹对雪人说/好笑/好笑/你有眼有鼻没眉毛)等。“万事开头难”,初小第一册课本很难写,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刚进入初小阶段的儿童仍然带着稚气,叶圣陶先生凭借长期在小学任教及与孩子们接触的经验,在教材中编入儿童“玩耍”的细节和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张小云”、“黄大文”小朋友,感受到生活中有血有肉的人物。
2.编排有序
随着学生的年龄增加,一方面,叶圣陶先生在课文主题的安排上涉及从自我感知、自我体验延伸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化、人与科技等各方面。例如,《开明国语课本》初小第一册,《晚上》描写哥哥弟弟的对话;初小第二册,《可爱的泥人》描写小伙伴的交往;《店柜和招牌》描写伙伴之间的“过家家”;初小第三册,《白小羊最好看》描写三只动物比美,白小羊强壮、干净,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孙中山先生》纪念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初小第四册,《黑人》、《他们快乐极了》关注外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初小第六册,《秦始皇》描写历史人物;初小第八册,《留声机》描写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可见课文在选材上逐渐由生活中的与人交往、生活体验扩大到对卫生健康、国家历史、科学技术等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课文的文字数量逐渐增加,由开始的寥寥几字逐渐增加到几十字、几百字。为了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从第三册的第六课开始,对于个别复杂的生字,叶圣陶先生采用“注音符号”进行辅助识记。
(二)“深入浅出”的编写思想。
1.原创性
叶圣陶先生始终个人创作、个人改编教材,每篇选文的长度、出现生字的频率都由夫人胡墨林女士列表统计。他在《我和儿童文学》中说:“在儿童文学方面,我还做过一件比较大的工作。在1932年,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一共十二册,四百来篇课文。这四百来篇课文,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一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是抄来的。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度。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2]
2.时代性
用21世纪的眼光审视《开明国语课本》不免认为教材已经过时,但是放在当时的背景之下仍然可以感受到跳动的时代脉搏。
(1)节日与领袖
教材中有部分选文描写当时社会的景象,例如,第三册的《孙中山先生》,介绍了孙中山及其推翻帝制、成立中华民国的丰功伟绩;第六册的《孙中山先生和农人》描写了孙中山先生出生农家、一心为广大农民争取权利、不忘本的革命精神。叶圣陶先生将艰涩难懂的政治术语转换成亲切易懂的白话文,告诉孩子们时事政治,将爱国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里。
(2)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
新文化运动期间,科学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开明国语课本》将科学技术的进步描绘得生动形象,如,第六册《一封电报》中记叙了先生父亲病重,弟弟通过电报将消息告诉先生,这说明当时电报传递信息已经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第七册《望远镜和显微镜》中提到我们“除了一双眼睛外,我们还有两种眼睛”,用“望远镜”看月亮、看星星;用“显微镜”看微生物,这不仅说明科技走进了当时的国民生活,还表明当时的科技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第八册的《爱迪生的故事》介绍了电灯、电车、电影、留声机是由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这些课文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用科学技术改造社会。 3.生活性
叶圣陶先生的“大语文教材观”提倡“主宾关系论”,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主”,教材是“宾”,启发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必须聯系实际,服务实际。叶圣陶先生将这个观点落实到《开明国语课本》中,整套教材都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看完这套教材,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学不是让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知识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例如,教材反映生活中的父母有:《爸爸种菜》,《妈妈裁衣》,描绘儿童“过家家”玩游戏场景的有:《我们开店吧》、《大家开店》、《店柜和招牌》、《你做买客》;讲述生活道理的有:《来得太早了》、《原来没有用的》。这些课文中我们看到的是母亲做衣服、父亲种菜、小朋友玩游戏、听音乐会的生活场景,看似简单又耐人寻味。
(三)选文体裁多样,注重实用性。
新文化运动之后,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将国文改为白话文,叶圣陶先生在白话文的文体方面提出了划分标准,分为文艺类和非文艺类,前者包括童话、故事、散文、小说、诗歌等,后者包括普通文(记叙文)与应用文。《开明国语课本》选文包含丰富多样的文体,但是在不同的学段各类文体所占的比例各有不同。
在第一、第二册中,童话、故事、诗歌较多,即文艺类选文占据主要篇幅。例如,《小小房子》、《小牛画图》、《这像个皮球》、《帮小羊烧茶》、《南风吹》、《一箩麦》等。这类选文充分关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特点,使用学生熟悉的词语编写,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
在第三、第四册中,童话、故事雷文艺类选文仍占数量较多,但是非文艺类文体数量也逐渐增多。例如;《新年庆贺会》、《骑马》、《三头小羊》、《赛猪会》等,在童话故事的选文中穿插部分记叙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在第五、第六册中,诗歌、对话、历史故事说明文、记叙文、日记、书信等各类文体分布较为均匀,即文艺类选文与非文艺类选文数量相差不大。
在第七第八册中,历史故事逐渐增多并且形成连载。例如,《晏子》、《蔺相如》、《景阳冈(一)》、《景阳冈(二)》、《火烧赤壁(一)》、《火烧赤壁(二)》、《木兰(一)》、《木兰(二)》等。
这类选文在中年段逐渐出现并增多,展现了我国的民族智慧和文化特点,学习内容由周围的生活逐渐扩散到了社会,教材编写理念得到了进一步诠释。
(四)选文“短小精悍”。
《开明国语读本》初小教材共分为8册,每册42课,一共有336篇课文。其中课文的字数最初只有寥寥几字,第一课《先生早》(先生/早/小朋友/早)七个汉字,简短的对话构成了学习的素材,却充满学习的趣味。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段课文的字数逐渐增加到几百字,字体由手写体变为印刷体,与同时期的其他教材相比,课文相对简短,内涵却十分丰富,耐人寻味。请看初小第六册课文《比虎更凶猛的东西》:
比虎更凶猛的东西
孔子经过泰山旁边,看见一个妇人对着一个坟墓在那里哭,非常哀伤。他听了很感动,就叫他的学生子路去问她说:“听你的哭声,猜想你遇到了非常伤心的事了,究竟为什么呢?”
妇人呜咽着说:“不错,我遇到了非常伤心的事。这里有凶猛的虎,常常跑出来害人。从前我的公公被它害死了,我的丈夫被它害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被它害死了!”
孔子说:“既是这样,为什么不离开这里,住到别的地方去呢?”
妇人说:“这里的捐税还轻,劳役还少,所以不想离开。别的地方虽然没有凶猛的虎,但是那捐税和劳役实在担当不起。”
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们记着,世间还有比虎更凶猛的东西呢!”
课文写孔子在泰山旁遇到妇人哭得很伤心,经过询问才知道妇人的亲人被虎害死了,但妇人宁愿在危险的地方居住也不愿去捐税、劳役重的地方生活,意在写“苛政”比“虎”还凶猛。简短的篇幅,便让学生明白此中的道理,这些历史故事的叙写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借鉴与启示
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而编写的《开明国语课本》印证着时代的民主与科学,渗透着叶圣陶先生对儿童的爱与人文关怀,至今仍然受到家长们的“热捧”。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鉴《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经验,完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对当代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选文编排的系统化。
叶圣陶先生常说“编教材不能用拿到篮里就是菜的办法”,按照千篇一律的方式将各种选文生硬地编为一个单元组。在单元的编排上,叶圣陶先生别具匠心,将主题相近或文体相同的选文有选择性地编排成一个单元,集中3至7课之后统一编写练习系统。
通过对《开明国语课本》的分析,叶圣陶先生将部分较长的选文按照连载的形式分为两课,或者叙写同类事物的叙事文分为两篇或多篇,形成单元系列组合。这在当今的教材选编上,是十分值得借鉴的方法。
(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叶圣陶先生既是我国的著名作家,又是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特点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适应儿童的学习,给儿童营造单纯快乐的童年生活,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观察身边的事物、人物,少一些“假大空”主题的选文,多一些“真善美”的题材。
编者应放下本身的“高姿态”,选编一些类似《妈妈裁衣》、《轻气球》一类的选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母亲平凡真挚的爱、看到与自己相仿的同龄人的生活,而不是强行给孩子灌输功利心的母亲,或者是成人化的同龄人,使得学生在道德陷阱中泥足深陷。
(三)注重实用,读写结合。
选文的各类体裁增加了《开明国语课本》的实用性。除了常见的文艺类文体外,教材中还包含笑话、剧本、传说等文体。非文艺类选文中除了常见的记叙文文体外,还包含书信、新闻、演讲稿、意见书、书籍提要、辩论稿等。学生既是学校中的“人”,又是社会的“一份子”,学习各类应用文体的写作有利于学生成长合格的公民。
(四)关注生活,以小见大。
《开明国语课本》就像民国时期小学生的生活向导,引导学生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在选文中,告诉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常识、生活习惯、生活礼节,树立学生人生初期的人生观、价值观。
例如,《先生早》、《我讲话》,教育来到学校要向先生问好,与先生交流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学生打开书看到第一课,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幕,便会在生活中慢慢养成习惯,与人问好,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再如,《种痘》、《脏东西》,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让学生知道种痘对健康的重要性,苍蝇这类害虫对日常生活的危害。这类生活常识会成为一颗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养成伴随一生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绍春.新文化运动对文化转型的影响[J].湖湘论坛,2009(03).
[2]叶圣陶.叶圣陶集(第9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