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分析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相关教育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小学教育目标是让学生具备读写两种基本能力,而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语文学习以及语言应用是读写能力的核心价值体现。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其最终成果由读写两种方式表述出来。而写作能力是院校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进行考核的主要方式。所以,本文对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提出,相关教育单位也随之提升了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因此,各小学院校要求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以及写作能力,应将读写结合法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以保证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紧密性。因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萌芽中,并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所以,本文对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并根據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以保证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1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必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提高课堂整体学习氛围,教师在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应主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又一定的提升,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实践性以及理论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对知识运用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引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可以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提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可以改善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及使学生充分了阅读文章中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
  2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阅读文章解读不透彻,学生没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活动开展效果较低,课堂教育整体效果较低等都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理解能力普遍偏低,因此,教师应对其做好相应的引导工作,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书本知识进行一味的讲解,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并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因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时间而导致学生的读写能力较低。教师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以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教学活动,由于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并没有做好相应的活动策略,而导致教学活动占据课堂大部分时间,而漫无目的课堂活动将打乱课堂的整体教学结构,从而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以及课堂整体学习氛围。
  3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对策
  3.1调整读写顺序,强化读写效果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通常会以作业的方式将写作练习布置给学生,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学生的思维模式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固定,导致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维模式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教室布置的大部分作业都是围绕某个中心思想进行的,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从而加强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应先为学生布置相关内容的作业,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对即将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长城》之前,为学生们布置练笔作业,并让学生从课本、课外以及网上进行资料查找,并用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用语言表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写作空间以及对即将所学知识内容进一步了解,从而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2培养用心观察,加强阅读积累
  用心观察与阅读积累是提升学生自身读写能力的重要基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因缺乏对生活的阅历,而无法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写作情感,所以不能与文章中描述的生活故事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应将对学生“读”生活的引导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及现象,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与此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内容时,还应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引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加强学生的阅读累计,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3.3培养学生仿写与续写练习
  在小学语文作业教学中仿写与续写练习极为重要,由于学生处于初级写作阶段,无法掌握具体的写作结构,所以,让学生通过仿写与续写的练习对作文整体写作结构进行掌握,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而这种练习方式还可以提升学生在写作时的思维。比如,通过有趣的题材让学生们对其进行仿写与续写练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4结束语
  由此可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为了使学生的读写能力获得一定的提升,教师应增加对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视程度,并采用读写结合教育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进行运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从而保证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莉媛.读写结合教学法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研究[J].汉字文化,2018(06):69-70.
  [2]王艳萍.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0):66-67.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各大高中对于在高中生物的教学活动当中应用思维导图有了更多的重视,要求学生们除了掌握最为基础的生物知识以外还能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思维导图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们快速记忆并理解高中生物当中极易混淆的知识难点,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对此,本文着重研究现阶段我国高中生物课堂当中所存在的典型问题,并就在高中生物课堂当中有效
◆摘 要: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学手段在不断地得到更新,教学观念也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专业人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提高学生交流的素养,使得学生会用英语交流说话,讲究说话的方式,才能显示自身的素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素养;研究  新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中英语能够在教学上持续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培养教育人才的需要,英
◆摘 要:互联网作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库,能够对文字、声调、绘图、视频等实施收集和编辑,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电脑进行相应的信息输出和输入以及一些相关资料的保存和修改。随着电子信息的蓬勃发展,电脑的功能越来越智能化,网络和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来说,互联网所带来的丰富教学资源,对创新教学新思路、推动中职学校教研教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保障。因此,本文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方式的有效手段。希望能够给更多的数学老师提供一
一、实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有效课堂,是从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度来评价教学行为,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目标的达成、学生获得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常见有如“放羊式”、“灌输式”、“表演式”等多种“低效”现象,牵制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影响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些低效课堂,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要求,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预设好主要的教法学法;需要教师积极创设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
期刊
自主探究作为新型的上课模式,通过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相应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提高了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展开,学科综合能力和学生素养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重视,阅读能力作为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考核指标,也从阅读能力向阅读素养嬗变。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笔者通过对仁爱版7年级下册Unit 7 Topic 3 Section C Everyone had a good time的深入分析和理清思维脉络的设计,达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对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当今教育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从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课改提出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融入生活和应用于生活中,与生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学习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应用道德与法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基于此,本文主要浅析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用生活的意义和策略。  ◆关
新课改给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教学改革,使初中语文教学满足学生与教育发展的需求.而信息技术在现今社会已经被普遍应用于教
◆摘 要:數学素养的提升已成为当下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它囊括了学生数学思维、解题能力等全方位的意识和水平,既包含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存储,又强调数学理论的实践和运用。因而,在“以生为本”理念影响下的解题教学,要与核心素养培育挂钩,与传统相比,应当在思路、方式和目标等方面有所进步。本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以生为本  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