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有效课堂,是从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度来评价教学行为,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目标的达成、学生获得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常见有如“放羊式”、“灌输式”、“表演式”等多种“低效”现象,牵制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影响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些低效课堂,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要求,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预设好主要的教法学法;需要教师积极创设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努力做到精讲、善导,努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懂得让学生即及时练习巩固,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课堂教学“低效”列举
1.放羊式课堂。片面理解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教师放弃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放手自主变成了放任自流,非教学活动过多、教学秩序混乱,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导致教学的低效。有效的課堂教学首先是目标明确的教学,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并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努力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2.灌输式课堂。满堂灌的讲解、传统的讲授。在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习惯于“讲课”,试图努力把书中的知识交给学生,教师始终主宰着整个课堂,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忽略学生思维的启迪,忽略学生能力的生成与发展。有的课堂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参与,但“问题”不具备启发性、“活动”不具备主动性、“讨论”不具备探究性,到最后,还是由教师将知识生硬地灌给学生。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效教学应当是: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3.表演式课堂。这种课堂因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表现而脱离于“常态课堂”,常见于教学公开课,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导演的,课堂中看不到学生发展性思维火花的迸发,其有效性不言而喻。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常态课来实现,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应建立在常态课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让常态课去除表演课的刻意雕琢、华而不实,同时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目标明确——为有效的课堂导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顶“表”,即为课堂有效教学导航。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把重点完全放在确定教学目标上,导致确定的教学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或是照搬教参中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我们应该从教学三维目标出发,在英语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全面,具体,系统地考虑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多维、立体的动态目标,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因此,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示的认知目标,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当然,新课标强调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的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只要我们因势利导,点播导航,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因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二)活动有效——为有效课堂铺路
教师要在遵循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使活动形式多而不乱,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动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动真实,并体现开放性;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多种因素,使每个活动在目标下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评价适度——为有效课堂助推
评价是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和赏识。”但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适度、客观、公正。
(四)持续反思——为有效课堂服务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并把反思导向深入,最终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提升育人的质量。因此,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们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更有效?”“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一般的说,一堂课后教师应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们的参与程度高吗?
2.学生的表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吗?
3.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或还没掌握?为什么?
4.教学过程中哪些活动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5.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活动?
6.学生在反馈检测中出现了哪些差错?为什么?
7.对教学中的问题和失误该采取什么措施?
8.我的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追寻的目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勤奋、认真、钻研,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我们在不断研磨的过程中提高了自我,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有效课堂,是从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完成度来评价教学行为,重点关注的是课堂目标的达成、学生获得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常见有如“放羊式”、“灌输式”、“表演式”等多种“低效”现象,牵制了课程改革的推进,影响力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改变这些低效课堂,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和领会课标要求,确定好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预设好主要的教法学法;需要教师积极创设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努力做到精讲、善导,努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懂得让学生即及时练习巩固,保证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课堂教学“低效”列举
1.放羊式课堂。片面理解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教师放弃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放手自主变成了放任自流,非教学活动过多、教学秩序混乱,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导致教学的低效。有效的課堂教学首先是目标明确的教学,教师必须按照课程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当好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并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努力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2.灌输式课堂。满堂灌的讲解、传统的讲授。在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习惯于“讲课”,试图努力把书中的知识交给学生,教师始终主宰着整个课堂,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忽略学生思维的启迪,忽略学生能力的生成与发展。有的课堂表面上体现了学生的参与,但“问题”不具备启发性、“活动”不具备主动性、“讨论”不具备探究性,到最后,还是由教师将知识生硬地灌给学生。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效教学应当是: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3.表演式课堂。这种课堂因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表现而脱离于“常态课堂”,常见于教学公开课,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导演的,课堂中看不到学生发展性思维火花的迸发,其有效性不言而喻。教学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常态课来实现,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应建立在常态课的基础上,我们应当让常态课去除表演课的刻意雕琢、华而不实,同时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目标明确——为有效的课堂导航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精准的教学预设,必须首先顶“表”,即为课堂有效教学导航。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把重点完全放在确定教学目标上,导致确定的教学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或是照搬教参中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形同虚设。我们应该从教学三维目标出发,在英语总体目标的指导下,全面,具体,系统地考虑分析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点,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多维、立体的动态目标,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年龄段的特点,不可越位,也不可缺位。因此,我们在“定标”时,不仅要看到教材所显示的认知目标,还要明确教材所隐含的能力,更要挖掘教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目标,这样,课堂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当然,新课标强调生成,呼唤生成的课堂。但预设和生成,并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或水火不容,而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生成离不开的科学的预设,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只要我们因势利导,点播导航,巧妙解决生成,就不会因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反而能使教学沿着更佳的轨迹运行,体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二)活动有效——为有效课堂铺路
教师要在遵循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和不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的前提下,依据所学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使活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关,能为目标服务:使活动形式多而不乱,有语言知识作支撑;使活动动而有序,具有可操作性;使活动真实,并体现开放性;同时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自主性、探究性和延展性多种因素,使每个活动在目标下有机的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评价适度——为有效课堂助推
评价是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体现尊重和赏识。”但要注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适度、客观、公正。
(四)持续反思——为有效课堂服务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并把反思导向深入,最终实践教育教学的创新,提升育人的质量。因此,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们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更有效?”“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一般的说,一堂课后教师应反思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们的参与程度高吗?
2.学生的表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吗?
3.哪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或还没掌握?为什么?
4.教学过程中哪些活动效果好/不好?为什么?
5.为什么有的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活动?
6.学生在反馈检测中出现了哪些差错?为什么?
7.对教学中的问题和失误该采取什么措施?
8.我的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老师追寻的目标,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勤奋、认真、钻研,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我们在不断研磨的过程中提高了自我,这对我们自身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