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细“观察点”,让观察有的放矢。比如,为盆栽设计一张记录表,包括日期、植物浇水状态、花朵个数、叶子数量和状态等等。由于小班幼儿还不能熟练地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可以采用贴纸。当然,每次孩子向我要贴纸的时候,我都会给两张,一张用于做记录,一张用于奖励他的细致观察。这样,孩子们的观察兴趣极大增强,并且坚持不断。在这过程中,他们的学习不再止步于表层的欣赏,而是慢慢学会了照顾小花,学会了细致观察、计数和分类,甚至后来还发明了用不同颜色的贴纸来表示对应颜色的花朵。
妙用“意外点”,借机会因势利导。自然角可以放在室外,这样常常一阵风、一场雨、一群蚂蚁都会引起突发状况,引发幼儿的关注。比如,中班时,我们在鞋盒里种植了整根的玉米棒,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猜测玉米能否发芽,观察叶子上的露珠,探究棒子上的根须……一天早晨,楠楠惊奇地发现玉米盒里的土表面出现了许多细细小小的、像沙子一样的颗粒状泥土,还有许多蚂蚁在窗台上、地面上、鞋盒里来回穿梭。孩子们掀开盒子的底部,发现有许多蚂蚁;观察上面的泥土,发现有凹进去的洞口,于是确定:一夜之间,蚂蚁把家搬来了这里。我顺着孩子们的想法,和他们讨论起来:为什么蚂蚁要把家搬到这个盒子里?端端说:“因为盒子里有玉米呀,它看到有吃的,所以搬过来。”辰辰说:“因為前两天一直下雨,蚂蚁要搬家呀,我们们这个盒子高(在走廊的窗台上),蚂蚁搬过来就不会淋到雨啦。”土豆说:“蚂蚁喜欢吃甜甜的东西,我猜想这个盒子里的玉米一定是甜蜜蜜的。”琪琪说:“我觉得是蚂蚁生小宝宝了,它的家太小了,住不下了,所以搬到我们这里来造新房子。”从此,我们的自然角热闹起来,孩子们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蚁穴,查看玉米叶有没有被吃掉,并围绕蚂蚁进行了许多猜想:蚂蚁会吃玉米吗?它们的家是什么样的?它们有着怎样的分工……为了探寻答案,他们自发地收集关于蚂蚁的各种书籍、图片资料,辰辰妈妈还特地买了一个蚂蚁工坊放到班上。孩子们在教师与家长的支持下,真切地观察到蚂蚁挖洞的忙碌,了解了蚁穴的纵横交错,发现了蚂蚁食物的多样,理解了蚂蚁团队的分工与合作。而这仅仅源于孩子的一次意外发现以及教师的细心呵护与推进。
巧抓“兴趣点”,促学习不断深入。这学期,我们开展了水培洋葱的活动,一颗小小的洋葱在玻璃罐中生根、发芽、长出茂盛的葱管。一天,诗书尖声叫道:“我的洋葱长得太长、太重了,都把它自己压倒了。”我走过去一看,他的洋葱侧躺在瓶口,整个横了过来。我问:“那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会儿,说:“我需要剪刀,我要给它剪剪,这样它就能竖起来了。”说着,径直到教室,拿了把剪刀,把每根洋葱叶子都剪掉了一半。佑佑看见了,问:“你在干嘛呀?你剪断了,它不会死吗?”诗书说:“它长得太长了,上面太重,就倒了,根吸不到水,我把它剪短一点,它就能直起来了。没事,在家里我妈妈剪过的,剪了它还会再长的。”佑佑说:“我觉得你像是在给它剪头发。”诗书说:“是呢,我在给它剪头发。”剪完之后,诗书把洋葱扶好:“看!我的洋葱又立正了。”面对佑佑的质疑,诗书一再肯定:“我妈妈就是这样剪洋葱的,剪完后它还会再长的。”但孩子们还是持怀疑态度,一连几天,他们都去自然角观察被剪了“头发”的洋葱。看他们如此感兴趣,我请诗书把家里被妈妈剪过的洋葱带来,放在自然角供孩子们做对比观察。看到他带来的植物,立刻有孩子认出这是葱,不是洋葱。我鼓励他们用写生的方法记录下对比观察两者的结果。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洋葱剪掉的截面部分干枯、停止生长,其他部分的叶子依然在生长,而葱剪下来的部分又重新生长出来,从而发现了植物再生的奥秘。进而,我们把“兴趣点”放大,不仅限于植物的再生功能,还将探究的眼光转移到动物及自己的头发、指甲上,找到了许多再生的秘密。
保护“生成点”,以问题引领探究。天气渐渐转凉了,孩子们发现自然角水培红薯的叶子开始枯黄,担心红薯被冻死,于是决定给红薯造一个暖房。面对自然情境中生成的问题,我用一系列的追问引发了孩子的讨论:暖房是什么样的?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做多大呢?怎样进行固定?经过商讨,孩子们自发组成了暖房建构小组,通过查阅蔬菜大棚的相关资料,设计出暖房建构图,带来搭建所需的材料:铅丝、保鲜膜、卷尺等,开始搭建。他们把暖房建在向阳、避风的窗台上,用卷尺测量出暖房的长和宽,用乐高积木做支撑柱,用夹层结构把保鲜膜固定住,成功搭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暖房,把红薯搬了进去。
但是,参观以后,许多孩子提出质疑:暖房不够高,有些红薯被压弯了;暖房的保鲜膜中间有缝隙,会漏风的;暖房的推拉门不灵活,保鲜膜在铅丝上容易缠住,不好推拉……于是,建构组的孩子用图画的形式把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进行了回应与解释,同时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与反思,拟定并尝试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用部分重叠的方法弥合保鲜膜中间的接缝。虽然一夜之后风又把缝吹开,但他们没有放弃,改用透明胶贴。由于保鲜膜“屋顶”悬空,很难贴牢,最终他们更换了材料,用一次性桌布把暖房三面包住;把推拉门换成卷帘门,更方便照顾植物;并且加高了暖房的高度,预留了红薯生长的空间。暖房终于建成了,孩子们把红薯搬进去。小智还带来了温度计,测试暖房的保温功能。这一次的生成活动让我们的红薯安然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植物生长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就像一汪静静的清泉。而孩子们的观察、兴趣、意外发现,以及师幼互动后的课程生成便是投入这汪清泉的石子,激荡起涟漪,吸引着孩子们继续主动探究、深入学习。
妙用“意外点”,借机会因势利导。自然角可以放在室外,这样常常一阵风、一场雨、一群蚂蚁都会引起突发状况,引发幼儿的关注。比如,中班时,我们在鞋盒里种植了整根的玉米棒,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猜测玉米能否发芽,观察叶子上的露珠,探究棒子上的根须……一天早晨,楠楠惊奇地发现玉米盒里的土表面出现了许多细细小小的、像沙子一样的颗粒状泥土,还有许多蚂蚁在窗台上、地面上、鞋盒里来回穿梭。孩子们掀开盒子的底部,发现有许多蚂蚁;观察上面的泥土,发现有凹进去的洞口,于是确定:一夜之间,蚂蚁把家搬来了这里。我顺着孩子们的想法,和他们讨论起来:为什么蚂蚁要把家搬到这个盒子里?端端说:“因为盒子里有玉米呀,它看到有吃的,所以搬过来。”辰辰说:“因為前两天一直下雨,蚂蚁要搬家呀,我们们这个盒子高(在走廊的窗台上),蚂蚁搬过来就不会淋到雨啦。”土豆说:“蚂蚁喜欢吃甜甜的东西,我猜想这个盒子里的玉米一定是甜蜜蜜的。”琪琪说:“我觉得是蚂蚁生小宝宝了,它的家太小了,住不下了,所以搬到我们这里来造新房子。”从此,我们的自然角热闹起来,孩子们每天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蚁穴,查看玉米叶有没有被吃掉,并围绕蚂蚁进行了许多猜想:蚂蚁会吃玉米吗?它们的家是什么样的?它们有着怎样的分工……为了探寻答案,他们自发地收集关于蚂蚁的各种书籍、图片资料,辰辰妈妈还特地买了一个蚂蚁工坊放到班上。孩子们在教师与家长的支持下,真切地观察到蚂蚁挖洞的忙碌,了解了蚁穴的纵横交错,发现了蚂蚁食物的多样,理解了蚂蚁团队的分工与合作。而这仅仅源于孩子的一次意外发现以及教师的细心呵护与推进。
巧抓“兴趣点”,促学习不断深入。这学期,我们开展了水培洋葱的活动,一颗小小的洋葱在玻璃罐中生根、发芽、长出茂盛的葱管。一天,诗书尖声叫道:“我的洋葱长得太长、太重了,都把它自己压倒了。”我走过去一看,他的洋葱侧躺在瓶口,整个横了过来。我问:“那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会儿,说:“我需要剪刀,我要给它剪剪,这样它就能竖起来了。”说着,径直到教室,拿了把剪刀,把每根洋葱叶子都剪掉了一半。佑佑看见了,问:“你在干嘛呀?你剪断了,它不会死吗?”诗书说:“它长得太长了,上面太重,就倒了,根吸不到水,我把它剪短一点,它就能直起来了。没事,在家里我妈妈剪过的,剪了它还会再长的。”佑佑说:“我觉得你像是在给它剪头发。”诗书说:“是呢,我在给它剪头发。”剪完之后,诗书把洋葱扶好:“看!我的洋葱又立正了。”面对佑佑的质疑,诗书一再肯定:“我妈妈就是这样剪洋葱的,剪完后它还会再长的。”但孩子们还是持怀疑态度,一连几天,他们都去自然角观察被剪了“头发”的洋葱。看他们如此感兴趣,我请诗书把家里被妈妈剪过的洋葱带来,放在自然角供孩子们做对比观察。看到他带来的植物,立刻有孩子认出这是葱,不是洋葱。我鼓励他们用写生的方法记录下对比观察两者的结果。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洋葱剪掉的截面部分干枯、停止生长,其他部分的叶子依然在生长,而葱剪下来的部分又重新生长出来,从而发现了植物再生的奥秘。进而,我们把“兴趣点”放大,不仅限于植物的再生功能,还将探究的眼光转移到动物及自己的头发、指甲上,找到了许多再生的秘密。
保护“生成点”,以问题引领探究。天气渐渐转凉了,孩子们发现自然角水培红薯的叶子开始枯黄,担心红薯被冻死,于是决定给红薯造一个暖房。面对自然情境中生成的问题,我用一系列的追问引发了孩子的讨论:暖房是什么样的?需要哪些材料?需要做多大呢?怎样进行固定?经过商讨,孩子们自发组成了暖房建构小组,通过查阅蔬菜大棚的相关资料,设计出暖房建构图,带来搭建所需的材料:铅丝、保鲜膜、卷尺等,开始搭建。他们把暖房建在向阳、避风的窗台上,用卷尺测量出暖房的长和宽,用乐高积木做支撑柱,用夹层结构把保鲜膜固定住,成功搭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暖房,把红薯搬了进去。
但是,参观以后,许多孩子提出质疑:暖房不够高,有些红薯被压弯了;暖房的保鲜膜中间有缝隙,会漏风的;暖房的推拉门不灵活,保鲜膜在铅丝上容易缠住,不好推拉……于是,建构组的孩子用图画的形式把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进行了回应与解释,同时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与反思,拟定并尝试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用部分重叠的方法弥合保鲜膜中间的接缝。虽然一夜之后风又把缝吹开,但他们没有放弃,改用透明胶贴。由于保鲜膜“屋顶”悬空,很难贴牢,最终他们更换了材料,用一次性桌布把暖房三面包住;把推拉门换成卷帘门,更方便照顾植物;并且加高了暖房的高度,预留了红薯生长的空间。暖房终于建成了,孩子们把红薯搬进去。小智还带来了温度计,测试暖房的保温功能。这一次的生成活动让我们的红薯安然度过了寒冷的冬天。
植物生长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就像一汪静静的清泉。而孩子们的观察、兴趣、意外发现,以及师幼互动后的课程生成便是投入这汪清泉的石子,激荡起涟漪,吸引着孩子们继续主动探究、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