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目的、有计划、适量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训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这样的课堂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当然,在学生的分享讨论中,有些奇思妙想会存在思维严谨性和思维方法上的欠缺,或是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应给予鼓励性指导和点拨。
【关键词】一题多解;数学思维;思维教学
正值期末复习,数学课大多都是试卷讲评课,为了让笔者执教的数学课堂不枯燥、不乏味,笔者常常放手让学生“掌管”课堂,分配任务“承包到组”,班里的八个小组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让数学课堂呈现一片生机盎然。当然,笔者也常常收到惊喜的“教学意外”。
一、例题呈现
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C点在x轴上,A点在y轴上,D点坐标是(0,0),B点坐标是(3,4),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点A落在边上的G处,E、F分别在AD、AB上,且F点的坐标是(2,4)。
(1)求G点坐标;(2)求直线EF解析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完成了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对中点坐标以及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有一定了解。这道题的出题意图在于复习直角坐标系中的折叠问题,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和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三、解题思路
(1)由题意可知,FG=AF=2, FB=1,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B=90°,BG=,所以点G的坐标为(3,4-)。第一问的解法几乎是一致的,意外的是第2问,在第1小组分享完后,每个小组陆续提出自己的想法及优化解法,也有小组另辟蹊径,惊喜连连。
第一小组分享:利用股定理及方程思想
解法一:如图1,过点E作EH⊥BC,构造直角三角形EGH,设0E的长度为x,则AE=4-x,因为△AEF沿直线EF折叠,所以EG=AE=4-x,GH=4--x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G2=EH2 GH2 ,(4-x)2=
32 (4--x)2,求得E(0,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二小组分享:利用含有30○ 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解法二:上述方法计算量大,特别是解(4-x)2=32 (4--x)2,计算步骤繁琐,第二小组观察的到FB:FG=1:2,联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 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的逆应用,因此,判断∠FGB=30○,则∠BFG=60○,因为折叠,所以∠AFE=∠EFG=60○,∠AEF=30○,由此得出AE=AF=2,E(0, 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三小组分享:利用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优化解法一
思维敏捷的第三小组受解法二的启迪,若是在作辅助线EH后,结合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辅助,会大大减少计算量,让过程变得更简便。于是乎就有了改良版解法三:如图1,由FB:FG=1:2,∠FGB=30○,因为折叠,∠FGE=∠FAE=90○,所以∠EGH=60○,∠GEH=30○,根据GH:EH=1:,得GH=,HC=4-2,所以E(0, 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四小组分享:构造全等三角形
解法四:如图2,延长直线GB交直线EF于H点,因为FB:FG=1:2,∠FGB=30○,则∠BFG=60○,因为折叠,∠AFE=∠EFG=60○,∠AFE=∠HFB=60○,等量代换可得∠BFG=∠HFB=60○,∠FBH=∠FBG=90○,FB为公共邊,可证△HFB≌△GFB,求得H(3,4 ), 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五小组分享:利用互相垂直的两直线K值相乘为-1
解法五:已知F(2,4),G(3,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FG的解析式为y=-x 4 2。因为折叠,∠FGE=∠FAE=90°,FG⊥EG,根据互相垂直的两直线K值相乘为-1,设直线EG的解析式为y=x b,已知G(3,4-),解得直线EG的解析式为y=x 4-2。因而得到E(0, 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六小组分享:作辅助线构造两直线互相垂直
解法六:如图3,连接AG,交EF于H,因为折叠AF=FG,∠AFH=∠GFH,FH为公共边,可证△AFH≌△GFH,所以∠AHF=∠GHF=90○,AG⊥EF 。由A(0, 4),G(3,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AG的解析式为y=-x 4。根据互相垂直的两直线K值相乘为-1,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b,已知F(2,4),代入求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七小组分享:巧用对称的性质及中点坐标优化解法四
观察仔细的第七小组发现,由于△AEF沿直线EF折叠到△GEF,连接AG,直线EF其实是A点关于G点的对称轴,根据对称的性质,直线EF垂直且平分线段AG,两直线的交点O则是线段AG的中点。于是乎就有了改良版解法七: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得O(,),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不得不说,改良后的解题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第八小组分享:相似三角形
听完前七个小组的精彩分享,第八小组跃跃欲试,一个学生犹豫地举起手说:“老师,我也想到一种方法,但不知对不对?”“没事,上台说说你的想法”,在笔者的鼓励下,这位学生讲起了自己曾自学过相似三角形,解法八:如图4,过点E作EH⊥BC,构造直角三角形EGH,因为折叠,∠FGE=∠FAE=90○,所以∠FGB ∠EGH=90○,又因为∠EGH
∠GEH=90○,可得∠FGB=∠GEH,且∠FBG=∠EHG=90○,可证△FBG∽
△GEH, BG:EH=FB:GH,求得GH=,则OE=4-2,E(0, 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随着八个小组分享结束,下课铃声响起,这节课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与收获,就连平日里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的学生也瞪大了好奇的双眼,连连为每个小组鼓掌,感叹同学们的发散思维,纷纷点赞这节“头脑风暴课堂”。
四、结语
这让笔者更加坚定,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目的、有计划、适量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训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这样的课堂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当然,在学生的分享讨论中,有些奇思妙想会存在思维严谨性和思维方法上的欠缺,或是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应给予鼓励性指导和点拨,保护思维的“火花”不被冷水浇灭,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思维教学,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敏锐地捕捉并利用生成,让学生的思维“满地开花”。
责任编辑
【关键词】一题多解;数学思维;思维教学
正值期末复习,数学课大多都是试卷讲评课,为了让笔者执教的数学课堂不枯燥、不乏味,笔者常常放手让学生“掌管”课堂,分配任务“承包到组”,班里的八个小组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让数学课堂呈现一片生机盎然。当然,笔者也常常收到惊喜的“教学意外”。
一、例题呈现
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C点在x轴上,A点在y轴上,D点坐标是(0,0),B点坐标是(3,4),矩形ABCD沿直线EF折叠,点A落在边上的G处,E、F分别在AD、AB上,且F点的坐标是(2,4)。
(1)求G点坐标;(2)求直线EF解析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完成了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学习,能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对中点坐标以及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有一定了解。这道题的出题意图在于复习直角坐标系中的折叠问题,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和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三、解题思路
(1)由题意可知,FG=AF=2, FB=1,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B=90°,BG=,所以点G的坐标为(3,4-)。第一问的解法几乎是一致的,意外的是第2问,在第1小组分享完后,每个小组陆续提出自己的想法及优化解法,也有小组另辟蹊径,惊喜连连。
第一小组分享:利用股定理及方程思想
解法一:如图1,过点E作EH⊥BC,构造直角三角形EGH,设0E的长度为x,则AE=4-x,因为△AEF沿直线EF折叠,所以EG=AE=4-x,GH=4--x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EG2=EH2 GH2 ,(4-x)2=
32 (4--x)2,求得E(0,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二小组分享:利用含有30○ 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解法二:上述方法计算量大,特别是解(4-x)2=32 (4--x)2,计算步骤繁琐,第二小组观察的到FB:FG=1:2,联想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 角所对的边是斜边的一半”的逆应用,因此,判断∠FGB=30○,则∠BFG=60○,因为折叠,所以∠AFE=∠EFG=60○,∠AEF=30○,由此得出AE=AF=2,E(0, 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三小组分享:利用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优化解法一
思维敏捷的第三小组受解法二的启迪,若是在作辅助线EH后,结合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辅助,会大大减少计算量,让过程变得更简便。于是乎就有了改良版解法三:如图1,由FB:FG=1:2,∠FGB=30○,因为折叠,∠FGE=∠FAE=90○,所以∠EGH=60○,∠GEH=30○,根据GH:EH=1:,得GH=,HC=4-2,所以E(0, 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四小组分享:构造全等三角形
解法四:如图2,延长直线GB交直线EF于H点,因为FB:FG=1:2,∠FGB=30○,则∠BFG=60○,因为折叠,∠AFE=∠EFG=60○,∠AFE=∠HFB=60○,等量代换可得∠BFG=∠HFB=60○,∠FBH=∠FBG=90○,FB为公共邊,可证△HFB≌△GFB,求得H(3,4 ), 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五小组分享:利用互相垂直的两直线K值相乘为-1
解法五:已知F(2,4),G(3,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FG的解析式为y=-x 4 2。因为折叠,∠FGE=∠FAE=90°,FG⊥EG,根据互相垂直的两直线K值相乘为-1,设直线EG的解析式为y=x b,已知G(3,4-),解得直线EG的解析式为y=x 4-2。因而得到E(0, 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六小组分享:作辅助线构造两直线互相垂直
解法六:如图3,连接AG,交EF于H,因为折叠AF=FG,∠AFH=∠GFH,FH为公共边,可证△AFH≌△GFH,所以∠AHF=∠GHF=90○,AG⊥EF 。由A(0, 4),G(3,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AG的解析式为y=-x 4。根据互相垂直的两直线K值相乘为-1,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b,已知F(2,4),代入求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第七小组分享:巧用对称的性质及中点坐标优化解法四
观察仔细的第七小组发现,由于△AEF沿直线EF折叠到△GEF,连接AG,直线EF其实是A点关于G点的对称轴,根据对称的性质,直线EF垂直且平分线段AG,两直线的交点O则是线段AG的中点。于是乎就有了改良版解法七: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得O(,),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不得不说,改良后的解题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第八小组分享:相似三角形
听完前七个小组的精彩分享,第八小组跃跃欲试,一个学生犹豫地举起手说:“老师,我也想到一种方法,但不知对不对?”“没事,上台说说你的想法”,在笔者的鼓励下,这位学生讲起了自己曾自学过相似三角形,解法八:如图4,过点E作EH⊥BC,构造直角三角形EGH,因为折叠,∠FGE=∠FAE=90○,所以∠FGB ∠EGH=90○,又因为∠EGH
∠GEH=90○,可得∠FGB=∠GEH,且∠FBG=∠EHG=90○,可证△FBG∽
△GEH, BG:EH=FB:GH,求得GH=,则OE=4-2,E(0, 4-2)。已知F(2,4),根据待定系数法,解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y=x 4-2。
随着八个小组分享结束,下课铃声响起,这节课学生们的脸上写满了喜悦与收获,就连平日里对数学课提不起兴趣的学生也瞪大了好奇的双眼,连连为每个小组鼓掌,感叹同学们的发散思维,纷纷点赞这节“头脑风暴课堂”。
四、结语
这让笔者更加坚定,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有目的、有计划、适量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训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同时,这样的课堂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当然,在学生的分享讨论中,有些奇思妙想会存在思维严谨性和思维方法上的欠缺,或是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应给予鼓励性指导和点拨,保护思维的“火花”不被冷水浇灭,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思维教学,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敏锐地捕捉并利用生成,让学生的思维“满地开花”。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