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注释和非同义注释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结构上看,文言文的注文多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提示部分,如“〔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中的“〔子犯请击之〕”,用括号作了标记;二是注释部分,如“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文言文注释有两个方式,一是同义注释,二是非同义注释。同义注释是采用同义语言单位对被注释语言单位进行字面的解释,非同义注释是采用非同义语言单位对被注释语言单位进行字外的解释。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注释也存在着同义和非同义两种注释方式。中学语文教材承载着对中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任务,分析教材中文言文注释的两种方式及其不同表现形式,将有助于文言文的注释、教学和阅读活动的进行。现以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注文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注文中有许多同义注释,例如“〔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注释部分“子犯请求袭击秦军”和提示部分“子犯请击之”具有同义关系,二者意思一样,而且句法结构也一致。又如“〔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和“晋军函陵”意思也一样,而且都是主谓补结构,对应严谨,只是注文部分多了一个介词“在”。再如“〔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这是我的过错”和“是寡人之过也”也是同义注释,虽然注释部分比提示部分多了一个判断词“是”,形成古今汉语的表达差异,但是二者都是判断句式。词的注释中也存在着许多同义注释,如“〔许之〕……许,答应”,用“答应”来解释“许”,以今语注古语,二者意义相同。其他如“〔是寡人之过也〕……是,这。过,过错。”“〔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它们用同义词或同义词组来解释正文的词。
  在正文的某个语言单位出现理解障碍的情况下,这种注释方式对读者快速、等值地理解正文某些单位的字面意义具有直接的帮助。
  和以上例子不同,有的同义注释提示部分和注释部分命题或理性意义一样,但是句法结构和句法意义却不尽相同。例如“〔肆其西封〕往西扩大边界。……”提示部分“肆其西封”的字面意思应该是“扩大他们西边的边界”,解释为“往西扩大边界”便改变了原来的句法结构,同时,注释部分又漏掉了对“其”的解释。又如“〔许君焦、瑕〕(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许君焦、瑕”的字面意思应该是“答应您焦、瑕两城”,其句法是双宾语结构,所以,这个注释的注释部分和提示部分的句法结构和句法意义是不同的。再如“〔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注释部分用“使……成为……边境”来解释正文的“封”,而使注释部分和提示部分的句法结构出现差异,并产生不同的结构意义。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注文中还存在着许多非同义注释。例如“〔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没有直接进行同义注释,而是使用注释术语“指”解释了“其无礼于晋”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所指。又如“〔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修筑防御工事。……”“修筑防御工事”和“设版”也非字面同义,“设版”字面上应该是“设置筑土墙的夹板”,它和“修筑防御工事”是方式和目的的关系。再如“〔越国以鄙远〕……。远,指郑国。”“远”即远方的国家,这里指出了它的具体所指“郑国”。
  这种注释方式对读者具体理解某语言单位在特定语境中字外的特定意义和特定所指有直接帮助。但是,非同义注释有时使用特定的注释术语,如“指”“指代”等,有时没有使用这样的术语,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非同义注释会被误以为同义注释,例如“设版”的注释。这是注者、教者和读者需要留心的。
  教材中同义注释和非同义注释常常结合在一起。有时是同义注释中附加非同义注释的内容。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招待过客”是加在同义注释上的非同义注释,并且也使用了括号标记。又如“〔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它所贪求的”是附加在同义注释上的非同义内容,只是没用括号标记。再如“〔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两个“势力”都是附加的非同义注释,其实“邻之厚”即是“邻国的雄厚”,“君之薄”即是“您秦国的削弱”,不必加“势力”。
  为正文附加字外意义的非同义注释,会使文言文的阅读在等值内容之外获得许多字外信息,但是在没有标记的情况下非同义注释常常会被误解为同义注释,如此也会给文言文的教和学带来麻烦。
  有时候,编者对被注释单位的一半进行同义注释,另一半进行非同义注释。例如“〔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是对“朝济”的同义注释,而“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则是对“夕设版”的非同义注释。这时如果不加注意常常会把非同义注释部分当作同义注释,从而造成对正文的误解,这是读者需要格外留心的。
  有时是先进行同义注释后再进行非同义注释,即同义注释和非同义注释同时存在。例如“〔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这句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是对“尝为晋君赐矣”的同义注释,“这句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则是对“尝为晋君赐矣”的非同义注释,表明被注部分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所指和意义,并且用“指”来体现这种注释意图。又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晋文公”之前是同义注释,之后是非同义注释。再如“〔肆其西封〕往西扩大边界。意思是晋国灭了郑国以后,必将灭秦。……”“意思是”标记非同义注释,它是同义注释和非同义注释的界限。这种注释方式对读者同时理解正文的字面和字外两种意义有直接帮助。
其他文献
“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可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因此,班主任要想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人,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班里的“刺头”  依稀记得初为人师的那份紧张与忐忑,也是在这份忐忑中,我初识了万钢(化名)同学
这是一节研讨课。内容源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间真情”,这个单元教材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开展一次活动。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说(写)具体、抒真情。执教者为李华明老师。    [教学流程]    一、教学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懂你》,在轻缓的音乐声中,师生互致问候,开始上课。  2、背诵古诗《游子吟》。  我们学过一首
【教材分析】  《风景优美的地方》是人教版三年级册语文“园地六”中的口语交际训练,安排在《美丽的西沙群岛》、《“东方之珠”》和两首描写祖国美丽山河的古诗之后。因为有前面几篇课文作铺垫,学生的交际情感更易激发。从话题上看,这一内容既可以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体验,也可以与综合性实践活动相结合,属于“介绍”类话题。展开这一话题需要老师创设有趣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从学情来看,三年级学生介绍一处景
在陇原大地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妇女,她们不仅掌握一种养家糊口的技能,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们用一份“匠心”精神,認真、执着地对待她们的工作,对待她们手中的“产品”。她们手中的“绝活”,是许多个不眠之夜、年复一年地坚持与钻研的成果。她们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精美绝伦的作品,她们身上体现的更是一种无比可贵的工匠精神。在追求速度、追求利益更大化的当下,她们对传统工艺的坚持、传承与发扬值得社会的肯定,她们的精神值得每一
我跟陈贺文结婚了。小姐妹调侃说我嫁给了“信用卡”。大家调侃的话里夹杂些许嘲讽的味道,因为谈恋爱时陈贺文送给我的定情礼物不是浪漫的玫瑰花,也不是象征爱情恒久的戒指,而是一张信用卡。陈贺文并不是大款,大家只是以此比喻嘲笑他不懂风情。于是,婚后我暗暗定下一个目标,决定对老公进行“情趣熏陶”——从生活细节着手,培养他的浪漫情调。  婚后第一个情人节的前一天,我循循善诱:“明天是什么日子啊?”老公看看手机,
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实验教材正由编者的案头进入课堂,接受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到底怎么样?当前的教学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了搞清这些问题,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我们坚持在学期末组织区域实验教材试用情况调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我们对一年级教材试用情况的调查感受。二年级的调查分别在三、四册期末进行,涉及257个实验班,回收书面问卷调查表514张。通过对调查表的阅读、统计和分析,初步明确了二年级教
编者按  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明确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以来,实施劳动教育不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更是体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靠谁培养人”等教育根本性问题的重要领域。因此,在新时代深入探索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具迫切性和针对性。  劳动教育不仅是助力和增强其他几育的路径和手段,更是育人目标的内在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独特性在于其
身为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科研负责人的费伦猛刚从学校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又在为下一次“教科研”讲座奔忙。近一年,费伦猛为辅导中小学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已进行近50场辅导讲座,面授培训5 100余人,远程培训21 000余人。  “小课题研究”这一诞生于中小学,以教师短期内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采用适宜方法进行实践改进的研究形式,因其非凡的意义广受中小学重视。当下,“小课题研究”的热度正在持
编者按:  “如何在21世纪培养教师”(How to Prepare Teachers in the 21st Century)是东西方教师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同样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和挑战。为了探讨未来教师教育的发展之路,促进教师教育领域学者及同仁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成功承办了第一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本刊特设专栏,推出了几篇关于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峰
《苏格拉底之死》这篇课文,节选自柏拉图对话录之一《斐多》(phaedo),用的是杨绛先生九旬之际由英文转译的译本。柏拉图的对话,多以主要对话人的名字作为篇名,斐多是众多追随苏格拉底的青年当中的一个,和朋友们陪伴老师到最后一刻。当一个叫伊奇的人向他打听苏氏赴死的详情时,斐多便讲述了他的老师饮鸩服刑当天,在雅典监狱里和一帮朋友的谈话,谈的是生与死的问题,主要谈灵魂。所以《斐多》的题记是“论灵魂”,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