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著有《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等论著多种。
最近,不少媒体报道了一些年轻人和他人沟通的意愿不足,能力低下,整天闭锁在家中,依赖网络,生活处于极度自我封闭的状况。这种生活其实就是整天闭锁在家中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对于外部的现实世界没有兴趣,对于恋爱婚姻态度冷淡,生活事业都受到限制。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和许多家庭的忧虑和关切。
当然,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今天社会生活越来越多样化,选择的空间也无限增大的时代,他人说三道四也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嫌。但一个人过度地孤僻,过度地缺少社会交往的兴趣,整天幽居家中,当然也还是一种问题。这里的情况可能多种多样,但从我在学校的观察所得,学生中间存在这种“交往”的意愿和能力低下的状况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是童年和少年时代家教甚严,父母极度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格外担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父母对于他们的生活常常干预过多,却又没有对他们的社交能力有所培养。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和外部世界的现实生活和其他同龄人之间相对隔绝,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和与他人相处的基本礼节和方式。而我们的学校生活也有很大的学业上的压力,使得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上的意愿和能力的培养并不被重视,也没有一套合适的方法。所以,有些年轻人一旦面对社会和他人,往往显得举止言行颇为唐突和不得体,对于“人情世故”往往茫然无知,使得周围的人觉得有些特别,会有“不合群”、“怪异”之嫌。这样的交往经验多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就会有遭到社会排斥的抱怨,也会觉得社交是一种严重的负担。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社交的障碍,以至厌恶和人来往。这种状况其实相当普遍,许多年轻人既不善于和长辈交往,也不适应和同代人交往,最后只有困居家中。当然现在有了网络,许多事情可以不需要和人“面对面”,自然就会让人变成“宅男宅女”。我觉得家长和学校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对于他们“沟通能力”培养的忽视,其实是这种自我封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年轻人正是由于缺少“沟通能力”,在沟通中屡遭失败,才产生了严重的“沟通意愿”的低下。
当然,过去我们的社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过于简单的观念,其实也对年轻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利。那时我们常常将一些礼节和沟通的技巧视为“旧社会”的遗留,也常常把一些正常的交往礼节和与人沟通的技巧视为“虚伪”。礼貌常常被看成“世故”,举止得体往往被视为“庸俗”,也有时会把粗鲁看成了率真,把幼稚视为真诚。这使得一些有用的交往基本礼节和技巧被视为糟粕。而在八十年代之后,社会开始强调个人能力的发挥,却又常常宣传许多被视为“怪人”的人其实是特立独行的天才,交往能力的低下其实是人具有其他方面巨大能力的证明。年轻人需要有真本事,不需要交往和所谓的“人情世故”。那些“拉关系”的俗人坏形象其实是深入人心的。这当然有当时的社会背景,“拉关系”的庸俗也确实是直到今天也应该抵制和警觉的。但正常的交往和庸俗的“拉关系”还是有区别的。过去我们往往并不认为人与人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需要学习和面对的,而是认为这种能力无关宏旨。
但在今天,人们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日常生活中,“沟通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或缺了。市场需要互相合作,和谐需要互相理解,而这些都需要具备“沟通能力”。今天其实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和人的沟通不仅需要真诚和坦率,而且也需要技巧和能力,两者其实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我们应该承认,“沟通能力”其实也是人的真本事的一部分。这需要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创造更好的条件,安排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和机会,让年轻人学会与人交往的本领,有更好的“沟通能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电影、大众文化和批评理论的教学与研究。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关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的研究,著有《在边缘处追索》《大转型》《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等论著多种。
最近,不少媒体报道了一些年轻人和他人沟通的意愿不足,能力低下,整天闭锁在家中,依赖网络,生活处于极度自我封闭的状况。这种生活其实就是整天闭锁在家中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对于外部的现实世界没有兴趣,对于恋爱婚姻态度冷淡,生活事业都受到限制。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和许多家庭的忧虑和关切。
当然,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在今天社会生活越来越多样化,选择的空间也无限增大的时代,他人说三道四也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嫌。但一个人过度地孤僻,过度地缺少社会交往的兴趣,整天幽居家中,当然也还是一种问题。这里的情况可能多种多样,但从我在学校的观察所得,学生中间存在这种“交往”的意愿和能力低下的状况不在少数。他们往往是童年和少年时代家教甚严,父母极度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格外担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所以,父母对于他们的生活常常干预过多,却又没有对他们的社交能力有所培养。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和外部世界的现实生活和其他同龄人之间相对隔绝,缺少正常的生活经验和与他人相处的基本礼节和方式。而我们的学校生活也有很大的学业上的压力,使得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上的意愿和能力的培养并不被重视,也没有一套合适的方法。所以,有些年轻人一旦面对社会和他人,往往显得举止言行颇为唐突和不得体,对于“人情世故”往往茫然无知,使得周围的人觉得有些特别,会有“不合群”、“怪异”之嫌。这样的交往经验多了,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就会有遭到社会排斥的抱怨,也会觉得社交是一种严重的负担。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社交的障碍,以至厌恶和人来往。这种状况其实相当普遍,许多年轻人既不善于和长辈交往,也不适应和同代人交往,最后只有困居家中。当然现在有了网络,许多事情可以不需要和人“面对面”,自然就会让人变成“宅男宅女”。我觉得家长和学校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对于他们“沟通能力”培养的忽视,其实是这种自我封闭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年轻人正是由于缺少“沟通能力”,在沟通中屡遭失败,才产生了严重的“沟通意愿”的低下。
当然,过去我们的社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过于简单的观念,其实也对年轻人“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利。那时我们常常将一些礼节和沟通的技巧视为“旧社会”的遗留,也常常把一些正常的交往礼节和与人沟通的技巧视为“虚伪”。礼貌常常被看成“世故”,举止得体往往被视为“庸俗”,也有时会把粗鲁看成了率真,把幼稚视为真诚。这使得一些有用的交往基本礼节和技巧被视为糟粕。而在八十年代之后,社会开始强调个人能力的发挥,却又常常宣传许多被视为“怪人”的人其实是特立独行的天才,交往能力的低下其实是人具有其他方面巨大能力的证明。年轻人需要有真本事,不需要交往和所谓的“人情世故”。那些“拉关系”的俗人坏形象其实是深入人心的。这当然有当时的社会背景,“拉关系”的庸俗也确实是直到今天也应该抵制和警觉的。但正常的交往和庸俗的“拉关系”还是有区别的。过去我们往往并不认为人与人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需要学习和面对的,而是认为这种能力无关宏旨。
但在今天,人们发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日常生活中,“沟通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或缺了。市场需要互相合作,和谐需要互相理解,而这些都需要具备“沟通能力”。今天其实我们需要认识到,人和人的沟通不仅需要真诚和坦率,而且也需要技巧和能力,两者其实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我们应该承认,“沟通能力”其实也是人的真本事的一部分。这需要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创造更好的条件,安排更多这方面的内容和机会,让年轻人学会与人交往的本领,有更好的“沟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