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使中国台湾地区的诗歌全面踏上现代化的追索之路,"超现实"诗风的崛起是其突出表现.论及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旅行与本土化实践,现有研究多着重于文字系统的作用与影响,作为重要传播媒介的视觉系统往往被忽视.在现代派提出"横的移植"之前,"超现实"艺术风格首先在美术领域大放异彩.诗坛与画坛的视觉文化实践互动密切,诗人的文学生产吸纳图像媒介的视觉修辞与美学观念,形成一股跨媒介的"超现实"诗风.这不仅凸显出台湾现代主义运动的跨媒介性,为解读诗歌的现代化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并且,"超现实"的跨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六十年来台湾社会思潮的演进和人文学术的进展(1950—2010)"(项目编号16ZDA1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使中国台湾地区的诗歌全面踏上现代化的追索之路,"超现实"诗风的崛起是其突出表现.论及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旅行与本土化实践,现有研究多着重于文字系统的作用与影响,作为重要传播媒介的视觉系统往往被忽视.在现代派提出"横的移植"之前,"超现实"艺术风格首先在美术领域大放异彩.诗坛与画坛的视觉文化实践互动密切,诗人的文学生产吸纳图像媒介的视觉修辞与美学观念,形成一股跨媒介的"超现实"诗风.这不仅凸显出台湾现代主义运动的跨媒介性,为解读诗歌的现代化提供一条崭新的路径;并且,"超现实"的跨媒介实践揭示了视觉修辞的抗争性,折射出五六十年代台湾诗人特殊的"情感结构".
其他文献
朱光潜论诗文,特重音节效果,其观点颇经变迁.他先是冶诗文于一炉,不久又分而治之,原因在于发觉旧诗音节的程式化必须单独解释.转变前,朱氏依赖桐城派文论、克罗齐美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立说.转变后,关于旧诗,他广泛征用实际创作经验、人类学、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以及冯特的民族心理学,为其音节程式论辩护;关于新诗,则受20世纪30年代后期、50年代后期两次格律讨论影响,对句内节奏单位给出不同思考.朱氏又借助私塾教法,提出在诵读层面,无论诗文,白话均较文言自由,更宜抒发个人情思,文白之别于是压倒诗文之辨,成为主导因素.由诗
关于《摩罗诗力说》等鲁迅早期文言作品,一些学者运用"材源考"的方式还原了其所依据的蓝本,认定其为"编译"性质.这种注重知识生产的实证研究自有学术价值,却不应因此忽略古文中"学问"与"文章"的纠缠,对文章脉络与文体的讲究.从文章学的角度考察《摩罗诗力说》一文,可知其主旨是在"纯文学"的视域下反思诗教传统,反对诗教主张的"温柔敦厚"与"征圣",既强调纯文学的"不用之用",又主张文学应具有启蒙主义的"教示"功能;在文体上,鲁迅采用了"说"的文体,运用史传笔法,文风纵横抑扬,详赡气盛,情文相生.鲁迅根据文章的立意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作家群开始了从故乡到祖国的流动旅程,故乡的沦亡激发了他们对祖国、民族的再发现.他们在创作的一系列作品中,描绘了祖国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发生现场,召唤出共同体得以产生的新时间和新空间,同时呈现出动员和团结民众为抗战服务的共情.东北作家的创作在读者心中制造出的感觉结构,通过与关内共时文坛的双向互动,促进了抗战时期国族认同的生成和散布,并以此重构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文学地图.
当代阐释理路可选取四种主要思路,不妨命名为小说家、哲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的阐释模式.在小说家,阐释尽可以海阔天空大胆假设,但是文本最初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不容忽视.在哲学家,具体来说是实用主义哲学家,认为意义原本就存在,严格运用某种方法可将之阐释出来,那是荒唐透顶.在批评家,不温不火的阐释呼应共识,然而平庸无奇,阐释一样需要想象,是以但凡有文本依据,所谓的"过度阐释"并不为过.在理论家,阐释本质上应是超越私人性质的"公共阐释",须具有"共通理性".凡是往事,皆为序章,一切阐释洞见,说到底是建立在百分之九十九的
布鲁姆诗学的中国接受具有四个方面内容,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表现出四种接受态度,体现为三个接受层面.布鲁姆诗学的中国境遇鲜明地呈现了外来理论中国旅行情状的复杂性.布鲁姆诗学中国旅行的过程是外来理论与接受主体的碰撞、冲击、排斥、调整与融合,经历了一个从传入到变化再到创新的过程,这是其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自我超越过程.布鲁姆诗学中国本土化必须在接受主体的批判精神视界中才可能完成,它必然是一个外来理论的祛魅过程.
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70年历程可以划分为起步期、发展期和爆发期三个阶段.当代文学海外传播中存在着“中国性”与“世界性”的矛盾,借助于“全球世界文学”与“\'世界中\'的中国文学”概念,可以展开关于当代文学海外传播“走出去”与“走回来”的理论辩证.“走回来”包括了走回当代文学本体、走向多元协商、走向民间交流和走向人机对话四个方面.通过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重新迂回进入自身,既可以彰显中国当代文学的独特价值,又可以寻求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对话融合的可能性,从而呈现“作为世界文学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经验和审
端木蕻良的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在家族史框架中呈述了近代东北移民农耕社会的兴亡史.端木将农业秩序与自然环境统合进"草原"这一单一能指,意在剖析封建土地制度宰制下东北社会停滞于前资本主义阶段的"原始"状况,由此讲述"新人"在历史羁绊中的艰难诞生.小说在"科尔沁旗草原"与"东北草原"之间建构的连贯性整体表述,根植于清中叶以降东北移垦所形塑的地缘关系,但端木对"草原"空间的无时间化书写抑制了这一地缘形势的完整呈现.进入20世纪后,铁路修筑引发的新移民开垦浪潮、殖民侵略与反侵略永久改变了东北"草原"的时空边界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塑造了王满银这一人物形象,他的“二流子”身份及其行为成为学术界集中批评的对象.但对此点的过度关注使王满银的“小生意人”身份背后蕴含的多重意义被忽略.王满银独特的贩卖生活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前后农村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个体农民与农村经济改革、乡土社会的道德秩序、社会主义文化传统和乡村市场兴衰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路遥通过塑造王满银的“次要人物”身份参与文本建构,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有益补充,为当下文学如何继承和突破当代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
桃太郎是全面抗战前中日两国重点关注的童话形象.日本建构的桃太郎形象始终围绕着"正义—桃太郎—日本"和"恶者—鬼—被征伐地区"的近代殖民文化逻辑展开.日本借助文人赴台宣讲、小学课本增列《桃太郎》、报刊宣传等方式,促成了桃太郎形象在中国台湾地区的普及、移植和变貌.但是,中国文人早已识破了日本对外殖民掠夺过程中以桃太郎为核心的"殖民合理化宣传"陷阱.如章太炎批判了此故事蕴含的侵略意念,启发了芥川龙之介改写桃太郎并揭露日本"桃太郎主义"中的伪善正义;连横追溯了桃太郎的汉文化传统、展现出浓厚的民族认同和家国情怀;杨
毛泽东关于乡村"政权""族权"和"神权"的论说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阐释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在现当代文学中历来被怀疑被批判的"族权"(宗法祠堂),在《白鹿原》中成为正面形象.小说中的"神权"也不仅体现为庙宇迷信,而可能包括某种知识教育信仰系统."政权""族权"和"神权"三种权力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历史走向是《白鹿原》重新书写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历史的关键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