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分数与除法》 说课设计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73-0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增强示范效果,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教师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和学习资源,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与除法》一课的教学设计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分数与除法》一课的说课设计谈一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
3.利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的意义。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笔者借助电子白板,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直观演示,并将教学流程分为以下3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启动问题研究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选择“商是整数的除法”来引入教学,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练习题,如下所示。
1.列式计算。
①把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②把1张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6÷3=2(张)
1÷2=0.5(张)
2.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3=0.33……≈0.3=(个)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3道除法算式,同时提问学生它们的商分别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教师小结:两个数相除,商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还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师导入新课教学。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评析: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教师为学生架梯登楼,在新知的生长点上设疑,创设了认知冲突情境,唤起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总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一)教学课文例1
1.在上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计算出了1÷3=(个),但学生不理解个是怎样得到的,因此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分一分,再引导学生用分数的意义来理解。比如,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的,得出1÷3=(个)。教师边讲解边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思考: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的,就是个。
1÷3=(个)
答:每人分得个。
评析: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并茂的优点,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表象,这样就把除法计算与分数联系起来了。
(二)教学课文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1.请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3÷4。
2.以4人一组为单位,拿出3个圆纸片表示3块月饼,请学生在组内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重点说一说分饼的思路。
评析:此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意义进行学具操作,经过分析推理和交流分月饼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里初步形成“3÷4=”的表象。
3.学生汇报,教师同时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种不同分法的过程。
①第一种分法是一块一块地分:把每一块饼看作单位“1”,先把每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这样一共就分成了12小块,再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3小块,每一小块是一块饼的,那么3小块拼起来就是这块饼的块。
②第二种分法是把3块饼重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饼的,3块饼的里面有3个块,拼起来就是一块饼的块。
教师小结: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用两种不同的分法,每人都分得块。
4.比较两种分法。
上述的两种分法不同,结果却相同,哪一种分法更简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得出第二种分法比较简便的结论。
评析:在学生操作学具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操作过程显示出来,展现了3÷4=的过程与结果。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增强了感知效果,有效地突破了学习难点,有助于表象的建立和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5.沟通联系,强化意义。
①教师:过去,我们把看作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通过今天的学习,得出了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可以看作是把“3”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既可以表示什么?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后,提问:在除法里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方法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2.用字母表示。板书:a÷b=
教师:在这里,分母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整数吗?为什么?(板书:b≠0)
评析: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及规律,学生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
3.比较区别。
分数与除法有联系,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呢?多媒体课件出示下表并引导学生填写。
评析:在联系中比较,在比较中深化,加深了学生对分数与除法本质特征的理解。
第三环节:巩固深入,拓展应用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完成《数学分层测试卡》第34页中的“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注:《数学分层测试卡》是笔者所在的学校运用的数学习题集)
(一)基本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商。
5÷8= 7÷9= 14÷39= 7÷2=
5÷72= 4÷5= 1÷10= 13÷4= 3÷14=
2.表示把7平均分成(),()份是。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cm=()dm 13分=()时
2g=()kg
(二)综合练习
1.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把3千克的苹果平均分成10份,每份重()千克。(要求填分数)
2.把20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到它的(),每人分到了()个苹果。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1. 1÷3=(个) 例2. 3÷4=(块)
被除数÷除数=
a÷b=(b≠0)
总评:以上3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了本课时在单元内容学习中的衔接,创设了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引导归纳、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学习重点,突破了学习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方法,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参与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全过程,达成了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以它独特的表现方式,独有的呈现特点,赋予知识声、形、色,化静为动,为学生呈现了论证的过程,并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注:本文获2012年度广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
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73-02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增强示范效果,提高师生互动的质量。教师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做到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和学习资源,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与除法》一课的教学设计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就《分数与除法》一课的说课设计谈一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认识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够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
3.利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的意义。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笔者借助电子白板,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问题情境,进行直观演示,并将教学流程分为以下3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启动问题研究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选择“商是整数的除法”来引入教学,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练习题,如下所示。
1.列式计算。
①把6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②把1张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6÷3=2(张)
1÷2=0.5(张)
2.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3=0.33……≈0.3=(个)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以上3道除法算式,同时提问学生它们的商分别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教师小结:两个数相除,商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还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师导入新课教学。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评析: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教师为学生架梯登楼,在新知的生长点上设疑,创设了认知冲突情境,唤起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总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一)教学课文例1
1.在上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计算出了1÷3=(个),但学生不理解个是怎样得到的,因此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分一分,再引导学生用分数的意义来理解。比如,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的,得出1÷3=(个)。教师边讲解边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思考: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个蛋糕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的,就是个。
1÷3=(个)
答:每人分得个。
评析:利用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并茂的优点,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表象,这样就把除法计算与分数联系起来了。
(二)教学课文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1.请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3÷4。
2.以4人一组为单位,拿出3个圆纸片表示3块月饼,请学生在组内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重点说一说分饼的思路。
评析:此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意义进行学具操作,经过分析推理和交流分月饼的方法,让学生在头脑里初步形成“3÷4=”的表象。
3.学生汇报,教师同时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两种不同分法的过程。
①第一种分法是一块一块地分:把每一块饼看作单位“1”,先把每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这样一共就分成了12小块,再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3小块,每一小块是一块饼的,那么3小块拼起来就是这块饼的块。
②第二种分法是把3块饼重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饼的,3块饼的里面有3个块,拼起来就是一块饼的块。
教师小结: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用两种不同的分法,每人都分得块。
4.比较两种分法。
上述的两种分法不同,结果却相同,哪一种分法更简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得出第二种分法比较简便的结论。
评析:在学生操作学具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操作过程显示出来,展现了3÷4=的过程与结果。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增强了感知效果,有效地突破了学习难点,有助于表象的建立和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5.沟通联系,强化意义。
①教师:过去,我们把看作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通过今天的学习,得出了还可以表示什么数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可以看作是把“3”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既可以表示什么?又可以表示什么?呢?
(三)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上面的等式后,提问:在除法里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方法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2.用字母表示。板书:a÷b=
教师:在这里,分母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整数吗?为什么?(板书:b≠0)
评析: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及规律,学生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
3.比较区别。
分数与除法有联系,但是它们之间也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呢?多媒体课件出示下表并引导学生填写。
评析:在联系中比较,在比较中深化,加深了学生对分数与除法本质特征的理解。
第三环节:巩固深入,拓展应用
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完成《数学分层测试卡》第34页中的“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注:《数学分层测试卡》是笔者所在的学校运用的数学习题集)
(一)基本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的商。
5÷8= 7÷9= 14÷39= 7÷2=
5÷72= 4÷5= 1÷10= 13÷4= 3÷14=
2.表示把7平均分成(),()份是。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3cm=()dm 13分=()时
2g=()kg
(二)综合练习
1.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米。把3千克的苹果平均分成10份,每份重()千克。(要求填分数)
2.把20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每个人分到它的(),每人分到了()个苹果。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1. 1÷3=(个) 例2. 3÷4=(块)
被除数÷除数=
a÷b=(b≠0)
总评:以上3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了本课时在单元内容学习中的衔接,创设了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引导归纳、小组合作等学习方法的运用,突出了学习重点,突破了学习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等方法,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参与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全过程,达成了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以它独特的表现方式,独有的呈现特点,赋予知识声、形、色,化静为动,为学生呈现了论证的过程,并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注:本文获2012年度广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