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推进国内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各中小学都在加快推进课程改革,旨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综合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都有了很大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正确指导学生的同时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提倡开放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这对有一定教龄的老教师来说是一个大的挑战。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3
引言
小学学习阶段,数学学科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数学教学备受关注。此种情况下,老师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满足学生心理年龄与特点发展,实际教学中,老师进行积极进行互动教学,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尽快融入课堂学习,对数学知识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以此提高学习积极性,将传统“要我学”转为现代的“我要学”,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往面临的问题
1.1师生关系不融洽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互动交往的基础,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师生间就无法有效进行互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往往比较严厉,且采取的是强制性的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绝对服从自己,而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容易让学生害怕教师、害怕课堂,不敢与教师互动。
1.2学生因素
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影响课堂师生互动效率。上文所述,学生学习能力弱,在课堂中完全依赖教师,就像吃饭一样,不但需要教师准备好食材,还要“嚼一嚼”,学生自主能力差;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只需要教师准备好食材,剩下的完全交由学生即可。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在课堂中更加依赖教师,所以师生互动的发起以教师单方面为主,学生很少或者几乎不发起互动。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往策略
2.1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需求
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自身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班级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合理制定教学策略,为班级学生提供更好地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如在讲解“时、分、秒”时,小学数学教师向班级学生询问对钟表的认知,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回答自身已知的钟表知识以及想要了解的钟表知识内容,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增加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块钟表作为教学道具,在向班级学生开展“时、分、秒”教学活动时,先让班级学生仔细观察钟表并且用语言去描述钟表运行的状态,教师再依据教学知识内容,向班级学生讲解钟表的秒针、分针、时针运行的特性,并且将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讲述给班级学生,向学生布置一定量的时、分、秒习题作业,使得班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学知识内容。
2.2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以具体目标为导向推进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涉及学生方方面面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谨记教学目标,并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切合实际,不能太远大也不能太保守,从而影响教学进程,适当的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发挥,实现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2.3结合学生互动考虑合理设计数学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设计是为备课服务的,因而备课时,老师要从学生角度考虑,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机会。因而,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这一因素,如何设计互动环节,利用提问或其它方法,这些在教学设计中都要得到体现。同时结合以往经验,判断该互動环节需要花费多长时间?需要几名学生参与?老师在课前要设计好这些内容,才能确保顺利开展课堂教学。课前,有充足时间进行备课,同时老师还要积极钻研互动教学环节,设计中要考虑学生学习需求,有效融合这些因素,同时为了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老师可提前准备好几套方案,便于教学中交换使用,以防发生意外,影响教学环节的衔接。
3.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实现有效互动的措施
3.1因材施教,开展针对性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的有效开展,必须依托教师对于学生个性的理解与学习情况的掌握,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开展针对性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关系,为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以及有效的课堂互动的进行提供帮助。
3.2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就必须结合小学生好玩的这一特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旧方法,改变理论说教的旧模式,要善于将数学知识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更好地与学生开展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让学生观看圆的轨迹,然后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圆的相关概念。由于多媒体呈现出来的知识具有动态效果,能够引起学生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与教师互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创新,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因而学生参与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此种情况下,老师要事先有效设计教学内容,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加强反思,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以互动学习模式,有效融合小组合作、情境创造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体验学习乐趣,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
参考文献
[1]顾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促进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22.
[2]余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63.
[3]刘敬文.解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91+98.
关键词:师生互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43
引言
小学学习阶段,数学学科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数学教学备受关注。此种情况下,老师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有效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满足学生心理年龄与特点发展,实际教学中,老师进行积极进行互动教学,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尽快融入课堂学习,对数学知识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以此提高学习积极性,将传统“要我学”转为现代的“我要学”,这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交往面临的问题
1.1师生关系不融洽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互动交往的基础,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师生间就无法有效进行互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学数学课堂依然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往往比较严厉,且采取的是强制性的教学手段,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绝对服从自己,而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容易让学生害怕教师、害怕课堂,不敢与教师互动。
1.2学生因素
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影响课堂师生互动效率。上文所述,学生学习能力弱,在课堂中完全依赖教师,就像吃饭一样,不但需要教师准备好食材,还要“嚼一嚼”,学生自主能力差;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只需要教师准备好食材,剩下的完全交由学生即可。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在课堂中更加依赖教师,所以师生互动的发起以教师单方面为主,学生很少或者几乎不发起互动。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交往策略
2.1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学生需求
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自身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班级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合理制定教学策略,为班级学生提供更好地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如在讲解“时、分、秒”时,小学数学教师向班级学生询问对钟表的认知,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回答自身已知的钟表知识以及想要了解的钟表知识内容,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策略,增加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块钟表作为教学道具,在向班级学生开展“时、分、秒”教学活动时,先让班级学生仔细观察钟表并且用语言去描述钟表运行的状态,教师再依据教学知识内容,向班级学生讲解钟表的秒针、分针、时针运行的特性,并且将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讲述给班级学生,向学生布置一定量的时、分、秒习题作业,使得班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教学知识内容。
2.2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以具体目标为导向推进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涉及学生方方面面能力的培养,包括知识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同学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谨记教学目标,并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此外,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切合实际,不能太远大也不能太保守,从而影响教学进程,适当的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发挥,实现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2.3结合学生互动考虑合理设计数学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设计是为备课服务的,因而备课时,老师要从学生角度考虑,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创造机会。因而,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这一因素,如何设计互动环节,利用提问或其它方法,这些在教学设计中都要得到体现。同时结合以往经验,判断该互動环节需要花费多长时间?需要几名学生参与?老师在课前要设计好这些内容,才能确保顺利开展课堂教学。课前,有充足时间进行备课,同时老师还要积极钻研互动教学环节,设计中要考虑学生学习需求,有效融合这些因素,同时为了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老师可提前准备好几套方案,便于教学中交换使用,以防发生意外,影响教学环节的衔接。
3.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实现有效互动的措施
3.1因材施教,开展针对性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互动的有效开展,必须依托教师对于学生个性的理解与学习情况的掌握,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开展针对性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关系,为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以及有效的课堂互动的进行提供帮助。
3.2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好玩,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就必须结合小学生好玩的这一特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进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旧方法,改变理论说教的旧模式,要善于将数学知识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更好地与学生开展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视频,让学生观看圆的轨迹,然后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圆的相关概念。由于多媒体呈现出来的知识具有动态效果,能够引起学生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与教师互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创新,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因而学生参与与互动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此种情况下,老师要事先有效设计教学内容,逐步完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加强反思,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以互动学习模式,有效融合小组合作、情境创造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体验学习乐趣,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
参考文献
[1]顾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促进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27):22.
[2]余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63.
[3]刘敬文.解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7):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