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四步法:想问、敢问、能问、会问。
关键词:提问意识;思维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61-1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习惯于那样平静地做听众,老师讲什么,他就记什么,更有甚者不听也不记,更别说让他自己提出问题来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会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由问获知。
例如,在教学《最可爱的人》这一节课时,我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及幻灯片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前进在白雪茫茫的鸭绿江上的恢弘气势,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学生都比较崇拜英雄,这样的氛围更能激起他们想了解英雄的兴趣,问题就自然而然有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赴朝鲜去抗击美国侵略者?”“有哪些战斗英雄呢?有哪些英勇事迹呢?”“为什么要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呢?”
学生们头脑中激荡起问题的浪花,就说明他们有了思维的碰撞。积极地思维,主动地学习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这样的课上起来就轻松愉快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根深蒂固了。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我们应当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还要会用微笑、注视、点头、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没了,自信心提高了,他们便敢于提出问题,以往“师问生答”的传统提问方式也就自然成为“生问生答”的开放性提问方式了。
例如,在教学“重庆谈判”这一节时,有学生提问:“老师,站在毛主席旁边的外国人是谁啊?”这个问题的提出似有“捣蛋”之嫌,因为这个问题教学大纲上不要求,也并非本课的重点。但我仍给以他真诚的微笑,并作出理答:“这是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进行国内和平谈判。”就这样,之后课上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参与的情绪越来越高,获取的知识也越来越全。
虽然有时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我从未浇灭他们的热情,而是肯定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三、指点迷津,使学生能问
在课堂学习中,有些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解,丧失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很想向老师提出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提问,也找不到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切入点。
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时,我让学生先阅读“法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那一段材料,并叫学生要注意材料的感情色彩以及国际背景。读完材料,学生似乎有些义愤填膺:“中国既然是战胜国,为什么拒绝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为什么将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为什么和平会议成了分赃会议?”也有学生想了解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有哪些参战国呢?”针对学生们的提问,我虽然不能一一作详细解答,但他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听老师分析一定比老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思考,最后老师解析效果好很多。
其实,在历史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就应该培养学生自己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自能读书”就是叶圣陶先生所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四、锻造能力,使学生会问
布鲁姆认为,提问有六个层次。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提问相当犀利,一针见血。有的学生则比较肤浅,甚至有的提问离题而不利于课堂的推进。因此,在教给一些方法后,使学生有了初步提问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出有深度、有质量、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齐读《七律 长征》,略加解释,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同学就产生疑惑了:“红军长征还经过了哪些地方?他们吃什么、住哪里呢?”对于他们的提问,我没有马上作出解答,而是把问题进一步深化:“是啊,红军长征要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为什么长征能取得胜利?这些都是本课所要阐述的。”同学们领悟到了更为深刻的问题,表达也更为合理,思维也向深度发展:“老师,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随着课文讲解的深入,学生对长征也了解更多,他们已沉浸在当时的那种艰苦历程中,有效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为什么要走这样的长征路线?为什么要召开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提问正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大纲要求的历史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阅读文字、解析图片的能力,使他们的提问更具深度与力度。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大焦点,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与问题同行,给学生创造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想问、敢问、能问、会问。
关键词:提问意识;思维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4-061-1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习惯于那样平静地做听众,老师讲什么,他就记什么,更有甚者不听也不记,更别说让他自己提出问题来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学生就会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由问获知。
例如,在教学《最可爱的人》这一节课时,我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及幻灯片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前进在白雪茫茫的鸭绿江上的恢弘气势,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学生都比较崇拜英雄,这样的氛围更能激起他们想了解英雄的兴趣,问题就自然而然有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要赴朝鲜去抗击美国侵略者?”“有哪些战斗英雄呢?有哪些英勇事迹呢?”“为什么要说他们是‘最可爱的人’呢?”
学生们头脑中激荡起问题的浪花,就说明他们有了思维的碰撞。积极地思维,主动地学习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这样的课上起来就轻松愉快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根深蒂固了。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
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我们应当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还要会用微笑、注视、点头、肯定的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在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没了,自信心提高了,他们便敢于提出问题,以往“师问生答”的传统提问方式也就自然成为“生问生答”的开放性提问方式了。
例如,在教学“重庆谈判”这一节时,有学生提问:“老师,站在毛主席旁边的外国人是谁啊?”这个问题的提出似有“捣蛋”之嫌,因为这个问题教学大纲上不要求,也并非本课的重点。但我仍给以他真诚的微笑,并作出理答:“这是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迎接毛泽东去重庆进行国内和平谈判。”就这样,之后课上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参与的情绪越来越高,获取的知识也越来越全。
虽然有时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我从未浇灭他们的热情,而是肯定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三、指点迷津,使学生能问
在课堂学习中,有些学生习惯于听教师讲解,丧失了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生很想向老师提出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提问,也找不到容易产生问题的地方。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切入点。
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时,我让学生先阅读“法国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那一段材料,并叫学生要注意材料的感情色彩以及国际背景。读完材料,学生似乎有些义愤填膺:“中国既然是战胜国,为什么拒绝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为什么将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日本?”“为什么和平会议成了分赃会议?”也有学生想了解历史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有哪些参战国呢?”针对学生们的提问,我虽然不能一一作详细解答,但他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听老师分析一定比老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思考,最后老师解析效果好很多。
其实,在历史课堂中要让学生积极思考,就应该培养学生自己阅读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自能读书”就是叶圣陶先生所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四、锻造能力,使学生会问
布鲁姆认为,提问有六个层次。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提问相当犀利,一针见血。有的学生则比较肤浅,甚至有的提问离题而不利于课堂的推进。因此,在教给一些方法后,使学生有了初步提问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提出有深度、有质量、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齐读《七律 长征》,略加解释,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同学就产生疑惑了:“红军长征还经过了哪些地方?他们吃什么、住哪里呢?”对于他们的提问,我没有马上作出解答,而是把问题进一步深化:“是啊,红军长征要经历怎样的艰难险阻呢?为什么长征能取得胜利?这些都是本课所要阐述的。”同学们领悟到了更为深刻的问题,表达也更为合理,思维也向深度发展:“老师,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呢?”随着课文讲解的深入,学生对长征也了解更多,他们已沉浸在当时的那种艰苦历程中,有效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为什么要走这样的长征路线?为什么要召开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提问正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大纲要求的历史知识,而且提高了他们阅读文字、解析图片的能力,使他们的提问更具深度与力度。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大焦点,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与问题同行,给学生创造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想问、敢问、能问、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