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拙作《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的几点说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0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教授:
  感謝您对拙文心平气和的批评,以及对这场批评所作的总结。感谢您不但为拙作,而且为我的信件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只有具有神圣使命感的人,才肯把宝贵的时间花费在这些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的事情上。所以,请相信我的感谢是真诚的。
  如我所声称,这场批评对我个人有好处,我希望对他人也有好处。希望它有助于营造严谨学风。尤其感谢您对拙文的一些内容提出的批评,当然有些批评意见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其中关于纳什均衡的批评尤其是需要商榷的。这些批评对深化文章所讨论的问题的研究,是大有好处的。
  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中能够阅读拙文,并就其中的内容问题提出疑问,我非常感激。我想学术进步就是在这些置疑中取得的。关于纳什均衡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冲突的问题,您说:“最近我接到一个朋友的来信,信中指出:大作最后(第13页倒数第2段)用纳什的所谓‘囚徒悖论’,其实完全是Robert Keohane在After Hegemony(此书有中译本)中的东西,但是您好像没有怎么弄懂原委,也未作注。Robert Keohane原本是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处于囚徒困境中的人会冲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合作,是有前提条件的,而您却在行文中把这一博弈分析当成是无前提条件的合作的理论。何况,‘这种分析中所含有的实证结构主义(本质上是机械唯物主义)的东西,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批过,法兰克福学派也对这种把意识定格为工具理性的东西进行过批判,国际政治中的批判理论也对此进行过批判,可以说根本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东西’。因此,这位朋友认为您在大作中把它用来佐证‘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世界秩序’分析,可能是南辕而北辙。”对这样的批评我当然不可能接受。不客气地说,可能您的那位朋友并不真正了解这一理论,也不了解拙作。(以下略去对杨文中有关“囚徒悖论”等问题的回答——编者)
  其他方面,我想谈的是:一些出版物的注释不允许用网址,这是确实的,而且我认为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与法规性问题未解决之前,作此要求是合理的。我不会自找麻烦,自我禁止使用网址来注释。对我的批评所涉及的有些注释,就因为是网址注释,同时也无法找到印刷晶出处而被删除了。由于本人网上搜索技术水平差,很多别人很容易搜索出来的我没有搜索出来。这方面还得学习。
  其次,我写的《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世界秩序》一文,不是对亨廷顿思想观点的研究,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产业结构的变迁角度来寻求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哲学解释。从数量上说,文中与亨廷顿有关的只有5行字;从内容上说,此篇所有论点都不是建立在亨廷顿的观点基础之上,也不是建立在对其反驳之上。直言之,即使通篇不提亨廷顿,文章的基本观点也照样能够正常论证、引申与陈述。亨廷顿的观点只是起衬托性作用。所以,写此篇不一定非要全面研究国内外关于亨廷顿的观点的各种讨论。而且我认为原始文件要好些,当然想不到会在注释上出错。
  学术严谨是重要的,但说到底只是手段。文章思想内容的实践意义与理论意义,是一切做学问者的最高目的。手段一旦脱离目的,最后必然走向反面,最终也不会被社会所接受。批评的目标应当主要针对那些为了个人名利而故意造假,或者整个心思花费在拉关系、搞炒作、经营名位的欺世盗名行为上,因为对当前学术发展的消极影响最大的是这种行为。 以上所述,不对之处,请指正。
  敬礼!
  鲁晶越
其他文献
皮后锋博士的《严复大传》(以下简称《大传》)一扫严复研究中的“左气”(“左”的思维方式)、“玄气”(无根的玄谈)和“俗气”(低水平重复),在福州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受到与会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作为学术界的同行,我在这里谈几点读后感,供读者朋友参考。  努力发掘史料,还严复本有之貌。以往的严复研究也比较注重史料,但就本人所阅读过的研究著述看,在史料处理上至少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懒于寻找、
期刊
鲁晶越教授呼吁学术批评要“实事求是”,对此笔者完全赞成。笔者与鲁教授的分歧在于,林猕先生的批评是不是“实事求是”?以下就鲁教授对笔者的答复《再论健康的“批评的基础”——就{应当如何对待学术批评)答田畔先生》,谈点看法,敬请批评指正。  一、伪注问题  鲁教授并不否认他的那条注释有误,但不承认是“伪注”:“我在感谢批评者指出错误的同时,反对批评者根据其想象力所做的判断——‘伪注’。什么叫‘伪注’?田
期刊
最近学术批评网对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的注释问题发表批评文章。此事我于2002年11月8日从《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给我的质询信中才得知,当时几乎绝不相信自己会弄错。然而当天反复核对,才知自己果然把刊名搞错了。由于这居然是自己“不经意”而犯的错误(这说明自己的学风不严谨已经到了“不经意”的程度),所以反应强烈。但现在仔细想来,这些批评对我是极其有益的。如果没有这些批评,我的一些做法将几成习惯,今后必然继
期刊
在美国的影坛上,摩尔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通过一系列记录大片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新出台的《华氏9.11》更像是系列采访的集合,通过对新闻采访素材和电视画面的剪裁,摩尔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布什内阁的政治主张。这样一部影片,在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放映,也费尽了周折。如果不是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金棕榈奖,电影的制片人恐怕还没有将它公开放映的勇气。  即使没有发生9.11事件,由鹰派代表人物执
期刊
金佛飞空,白马驮经。早期佛教从开始时的筚路蓝缕,历经昌盛时代的光耀辉赫和种种灭佛反佛的凄幽冷寂,于汉魏六朝之际构成中国文化史、宗教史上一幅蔚为大观的图景,尽管这段时期作为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历史起点,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但往往圃于宏观概括的成说,缺乏框架系统的突破与创新。王青先生的近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以下简称《信仰与神话》)的出版,不啻为近年来佛教史研究的一大突破。本书切人点新颖独
期刊
看到鲁晶越教授的“答谢”,很是有些佩服。能够在认为批评者“攻击”自己的情况下,很快转变态度,“真诚地感谢……这些批评”,“希望学界同仁以我为戒,共同营造严谨的学风”,的确要有点气度才行。——鲁教授为学界同仁作出了榜样!希望鲁教授不必计较批评者(包括笔者)的所谓“过激”言辞。请相信,批评者当时所针对的,是鲁教授不够严谨的学风与对待批评的态度,而不是他的“人身”或“人格”。  由于这次争论中,不止一位
期刊
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界,蒋庆先生以其独特的言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被一些人视为当代儒学发展中最值得重视的人物。最近,由其论文连缀而成的著作《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三联书店2003年版)被收入三联·哈佛燕京丛书出版了。通读这部著作之后,笔者产生了强烈的讨论和评价的愿望。这是因为一方面,这本著作确实提出了某些富有启发的观点;另一方面,这本著作也存在大量需要辨析的问题。而且,这本书的出版
期刊
按照是否“廉洁”和“勤政”的标准,我将领导干部大致分成四种:不寅不懒的,懒而不贪的,贪而不懒的,又懒又贪的,其中“不贪不懒”的干部,又可据其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分为两种:一是“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二是“做官当老爷;凡事我做主”。这?五种干部”,哪种算得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呢?显然,“又懒又贪”和“贪而不懒”与执政为民毫不沾边。那么,另三种干部是否做到了执政为民?这
期刊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这是对发展问题作出的新的重要论断。我认为,始终坚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思考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
期刊
(一)  那是“文革”期间,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简称学部)可称得上“文革”运动中的一大热点。大字报铺天盖地如潮涌来,令人应接不暇。在下干校之前的一段时期里,大字报纷纷论证读书要去滚泥巴的必要性。在这场舆论准备的工作之中,大字报争先恐后地都在引用一句名言借以自重。这句名言虽然不能说是“最高指示”,以免有大不敬之嫌,但至少作为“次高指示”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这句名言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