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dzn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塑造人培养人的事业。审美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表达美的一种教育活动。语文是一门综合文化素养课,它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在小学阶段,语文更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塑造学生过程中,它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实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作用
  (一)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审美是一种富于情感的活动,语文这门学科的情感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教材中的大部分作品都饱含着作者的强烈的感情,集中着各种形式的美。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时会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必然会产生愉悦心理。
  (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语文教学是 素质教育的基础,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始应从语文学习起步。"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学会并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在于它的育人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而审美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培养具有正确的审美观,不断提高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人成为具有素养和和谐发展的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
  语文教学是推动美育的重要力量,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首先,语文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恰当的教学形式,对小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资源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些在小学学过的文章,过了几十年以后还熟记于心,读起来琅琅上口,时时获得美的享受,就是因为它蕴含着美的魅力。语文教材是一座巨大的审美宝库,每篇课文都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审美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耕耘。
  1、美的语言
  汉语中的美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教材中,语言的运用更具典范性。小说、散文、诗歌、说明文、戏剧、相声、对联、歇后语等,不同的文体,语言各具特色。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国家,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即使一些很普通的词语,由于具体的语境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力。
  2、美的内容
  教材的文章所反映的内容可以说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有文化活动、历史事件、自然景观、介绍说明……。审美的内容主要有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对小学生来说,以描写山水风光、花鸟虫鱼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美是最直观的。
  3、美的心灵
  心灵美是指人内在的精神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展现了多少心灵美的光辉形象啊!胸襟宽广、藐视困难、关心体贴群众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维护尊严的少年哈默;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胆有识,能言善变的晏子;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勇敢机智的雨来;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盲童安静……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能够让他们以这些光辉形象为榜样,从这些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塑造自身的心灵。在生活中不断地追求真、善、美,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
  4、美的意境
  "意"即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凡是好的文学作品都有优美的意境,寄托着作者浓烈的情感,虽言尽而意无穷。小学生们最富于想象,教师们要抓住儿童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引导他们对文字所描绘的景物和感情加以体会、领悟,而且还要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创造渲染出文章氛围,让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美的意境中,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三)抓好学生的朗读和作文训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使课文中深邃的内涵像泉水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教师还要训练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美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不仅是感知教材的传统而有效的主要教学方法,而且也是文章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老师要求学生目视、口诵、耳闻、心想,美的内容、美的意境、美的想像一一在脑中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理解能力和对美的感知能力。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美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才是美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借助作文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这两种能力。首先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才能创造美。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平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接触大自然,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美的事物,美的生活,并将这些及时用美的语言写出来。其次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除了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外,还要观看一些有益的电视节目,如《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法制天地》等,通过具体的事例提高自己辨别是与非,美与丑的能力,才能更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最后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断拓宽审美领域,发现更多更深的美。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据有关报道:人们用文学符号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而从图像信号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内容的65%。在教学中运用幻灯、录音带、电视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文字作品变的具体直观、有声有色、生动形象,通过色彩、形态演化为形象美,图画美和动态美,给学生的视觉、听觉、知觉一种全新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审美感知力。比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仅仅从文字上去理解,学生很难把大典进行的顺序、当时的盛况记住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如果让他们观看电影《开国大典》,效果就大不相同。科学准确的讲解,生动形象的内容,感染力强的画面,毛泽东响亮的声音,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而且补充了文学无法传递的空白。这样学生理解记忆起来更容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红军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镜头,制成课件,配以歌曲《长征》。学生置身于这种课堂,没有学不好的道理。所以,影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语文课堂,大大丰富和拓宽了美育的内容和领域。
  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每一位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美的教育,努力培养小学生审美感知力,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做一个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
其他文献
只有保证了施工队伍的雄厚技术力量,才能快速而经济的在狭小的施工环境中完成市政排水管网的施工,保证能够尽快的恢复城市交通,方便城市居民。文章主要从前期准备工作,管网安装、
摘要: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有多方面,本文详细分析了其中三个方面:母语思维、畏难情绪和性格障碍。针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一是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和关爱学生,扫清学生的性格障碍;二是要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克服母语思维;三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课堂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消融学生的畏难情绪。这些措施既独立又相互关联,但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改变学
本文厘清了吟诵的概念,指出其与朗诵和歌唱的区别与联系,并对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运用吟诵教学的实践方式方法,进行反思和讨论。
建筑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对建筑结构的要求也越发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备愈来愈多的应用到工民建工程之中,这个是属于两种不同性质材料组合而得的复合型结构,容易因主客观的原
煤化工过程是将煤炭经过化学工艺转变成气体或者液体然后在进行深加工,最终转化成为化工或者能源类型的工业产品.这一类的产品主要包括焦化和煤气化,随着世界范围石油总储备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若正确把握了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英语教学应如何将情感教育落到实处呢?因为学生多数时间置身于课堂教学的小环境中,所以应该把课堂教学当作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突出交际能力,是贯彻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通过历史教学,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激发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让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本文结合工作实践,给出了关于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些创新性的建议。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合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在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情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阅读情感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祖父的园子》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鳞次栉比。温馨和谐、安全环保的居住环境是建筑师们不懈的追求,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为此,
近日,常于宋词间品芬芳。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生各有好。有说喜欢“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有言偏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有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熨心。  我便趁势对徒儿们道“苏先生,于世共历64载风雨,乃北宋时人,根本不可能认识我。而于文字里认识他的我,颇有点自作多情的意思愿意称他为‘苏兄’,更想说若真有穿越一说,我愿追随的,除五柳先生,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