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企业文化建设

来源 :领导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不管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核心和方法。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分支,同样也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为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指针,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和重要构成部分,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和精神支撑。一个企业能否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命运与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理论引进我国至今,我国许多企业形成了企业文化的知名品牌,进而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成绩可圈可点。在带来了自身管理绩效提升的同时,员工素质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文化巨大的软实力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被视为企业管理成熟的标志。虽然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应看到,目前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偏差,特别是有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不重视文化建设。有的把企业理念当做企业文化的全部,忽视制度文化建设;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则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使我们传统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优势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有的把企业文化仅仅理解为华丽的宣传,做面子上的工程,认为挂牌子、插旗子就是企业文化;有的纯粹是老总文化和领导文化,不被员工所认同。所有这些弊端,使得企业文化失去了题中应有之意,也使相当一部分人对企业文化的作用产生了怀疑。为此,我们务必要澄清和克服这些错误的理念和做法,使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为我们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指出了一条正确道路,那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持续、可协调的发展观,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成为企业发展软实力的支撑和动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立足于“以人为本”
   众所周知,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要求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中突出“人”的地位。它回答了我们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一切政策的依据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同样也是人,人就是企业的员工,是整个企业发展的决定力量。离开了人,企业就失去了主体因素。而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灌输教育,通过制度文化的激励和约束,“不断识别、激励、培养能够通过自我发展的员工,让他们对组织管理的依赖性越来越低,自我管理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并成为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的先行者和标杆”,使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发展者,成为企业发展的主体,最终成为企业发展成果的享受者。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的指导,指明了企业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炼企业理念,建设企业文化,都要自始至终关注企业员工的感受,把关爱员工、激励员工、塑造员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注重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把他们认同不认同、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前提和根本,作为检验企业文化成功与否的标准。唯其如此,企业文化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拥护和支持;也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不断创新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企业文化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这一点,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海尔17年来做的一件事就是创新。”他要求大家谨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原则,创新成了海尔造就“海尔文化”的关键。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自身发展情况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战略等也要随之而变,而不是墨守陈规,停滞不前。另外,信息时代各种新的观念、理论和价值观层出不穷,不断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员工思想动态化明显,一些年轻员工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思想更加多元化。如何让他们成为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的倡导者、执行者和体现者,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一个极为现实的课题。所以,就要求作为统领企业精神和灵魂的企业文化也要顺时而变,不断吸收先进的思想和理念,让企业文化更富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给员工以憧憬和力量,激发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能动创新的勇气与动力。这样,企业文化才会更有生命力。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全面、持续、可协调的发展原则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要统筹兼顾,坚持全面、持续、可协调发展。这对于企业文化同样适用,这也是由企业文化的内容所决定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物质文化,如厂容厂貌、产品等,这是最外层的,是能听得到、看得见的,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涉及制度文化,即我们的各种管理制度等,这是企业文化的内部约束体系,它是企业目标实现的组织保证。涉及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这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企业为达到总体目标而一贯倡导并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者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主要方面。一个企业要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具有其核心和灵魂,即先要树立起精神文化;为了保证精神文化的影响力与渗透力,还需建设制度文化;而正是有了精神文化的核心,加之制度文化的保证,再有物质文化的显现,那么,这个企业就必然会产生影响力强大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的三个层面要统筹兼顾,全面建设,不能偏废。同时,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认识角度,指明了企业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路子和方向。为此,我们务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要求、核心、实质贯彻到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把企业文化建设做实、做优、做强、做大,让它为企业的发展,最终为推动全社会的文化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责编/郭建民)
其他文献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肆虐一年多,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从 “金融海啸”演变为“全球性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诚然,这场危机所表现出来的很多“症状”同以往所发生的经济危机有相似的表象,世界各国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未超出以往。但今天所发生的危机仅仅是一场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吗?世界各国的救市举措,能够将世界从危机中真正解脱出来吗?恐怕事情并非如此简单,我们所面临的危机是一场成因更
1889年12月,美国海军学院院长阿尔弗莱德·塞耶·马汉(1840~1914)发表了《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首先提出海权论。马汉充分意识到地理环境对国家战略目标有严格的制约性:“如果一个国家所处位置,既不靠陆路去保卫自己,也不靠陆路去扩张领土,而完全把目标指向海洋,那么这个国家就比一个以大陆为界的国家具有更有利的地理位置。”他提出大国要建构海上交通线,“既要保护自己一方的交通线,又
中央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新闻宣传战线只有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到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才能明确新闻宣传工作的坐标,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进一步为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
南堡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1995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现隶属于唐山市曹妃甸新区,总面积412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辖一个镇十个行政村,一个街道办事处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30多年来,GDP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左右,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中国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如果不加以解
冀东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建材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是中国水泥行业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12家全国性大型水泥集团之一,拥有71家企业,
是的,默克尔又来了。  继今年2月份访华后,默克尔带领着迄今为止最庞大的访华团于8月份再一次来到了中国。如此高频的访问,引起了世人的关注。  再次访华寻帮助  2012年,欧洲仍被债务危机的阴云笼罩。作为欧元区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国,德国顺理成章地成为众人期盼的危机解决者。确实,为了维护欧元区的稳定,默克尔政府已经作出了3000亿欧元的出资承诺,但这并没有令法国等国满意,促使德国追加援助资金的话语仍是
邯郸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承担全市531个贫困村、97.11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主要通过扶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项目,增加收入;通过科技培训,增强贫困户脱贫能力;通过移民搬迁,改
今年春天,由于受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核电站泄漏事故影响,社会上曾流传过一股“海水被辐射,食盐被污染”谣言,于是乎,中国不少地方发生了食盐抢购狂潮,一度引起了社会恐慌。中国盐业总公司向全国发出紧急通知,媒体广泛宣传,地方政府快速反应,加强生产组织和市场管理,加大成品盐调拨力度,充实各级库存,打击哄抬盐价、囤积居奇的行为……经过一番折腾,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方才使得人们心态平和下来,回归到常态的
2009年我国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经过3年的努力,今年试点范围将达到农村人口的60%,部分省份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群众欢迎,基层政府积极,社会各界肯定,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农工程、民心工程,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但是,由于这项工作仍然处于起步试行阶段,在政策上、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譬如新农保的前期试点实行的是申报制,试点地区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