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苏轼的情感世界
在这篇赋里,苏轼的情感有几次变化,第一段可以看作苏轼情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月圆之夜,乘兴夜游,欣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如画美景;把酒临风,诵诗吟月,“如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可谓潇洒自如,好不惬意。这也是他暂时忘却了世事的羁绊,寄情山水、明月之间;他渴望超越世俗,幻想成仙来解脱自己。在这一部分中,喜是他的主要情绪表现。
但暂时的忘却并不等于永远的遗忘,当深藏于他心中的黯然情怀受到外物的触动时,悲的情感也就随之而来。听到客的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苏轼悲的、怨的是什么呢?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通过与客的一番对话,苏轼从侧面表达了自己的悲与怨:一是羡慕像曹操一样的英雄历史人物的功绩,但英雄也成为历史陈迹;感叹人生短暂、渺小,羡慕像长江一样长在;想泛舟江海、羽化成仙也都不可骤得。在这无限与有限的荒诞对比中,人生的悲剧感油然而生。当然,苏轼的悲怨之中对人生充满着浓重的虚无感。
但苏轼能超越自己的情感与精神困境:一是他得出了有限与无限、变与不变的相对性哲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把个体生命的有限、变化,放在自然、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为个体找到了永恒的价值,他的精神世界豁然开朗。二是他能任其自然、随缘自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最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则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深处得到解脱后的洞明状态,除却了精神重负以后的释然状态。这样,苏轼的情感就由悲而喜。所以,苏轼的情感经历了“喜——悲——喜”的发展过程,但这前后两次喜的情感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二、苏轼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时空观
苏轼对现实世界事物的不能忘情,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羡慕,表现了他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受到儒家积极用事思想的影响。苏轼纵酒放歌,寄情山水,随缘自适,羽化登仙,明显是道家的思想。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明显有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有关语句并吸收其思想的痕迹。在儒道两家的思想中,还杂有佛家“空”的观念。苏轼对历史及其人物及人生的虚无色彩很浓厚,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道家、佛家的作用,直接影响了苏轼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当然,其任其自然、随缘自适的佛道观念也使他摆脱了许多人生困境。
苏轼的时空观有超越前人的地方。孔子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从时空的发展的单向性方面来反观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道出了人生的悲剧性。但苏轼却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对时空、人生的认知比孔子的境界高了一筹,对相对和绝对有新的认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智无涯;以有涯逐无涯,则殆矣。苏轼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总之,苏轼的时空观,关于有限与无限、变与不变的观念,有儒道释的多重作用,有儒家的积极认识,有道家的“齐物”、相对主义,有佛家的“空”的观念,又似乎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
三、主客问答的文章结构形式
这篇赋以情感为主线,是“喜——悲——喜”的结构,不再赘述。这里着重说明一下主客体问答的结构形式。主客体的问答结构形式源于汉大赋,其中的客一般是虚构的。关于苏轼的这篇赋中的客,据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说确有其人,是与苏轼关系要好而且和苏轼同乡的一个道士,叫杨世昌。但从这篇赋的表达技巧和结构方式来看,这个客虚的成分依然很多。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另一个苏轼或苏轼思想或心理的另一面的体现,所以说主与客,其实是苏轼的一体两面,主的积极情绪,是苏轼能积极面对现实生活,乐观豪迈的情绪与心理的反映(尽管有虚无色彩);客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叹和一些美好事物难以得到的悲,其实是苏轼壮志未酬,对人生理想难以释怀的心理的一面,是他经历了“乌台诗案”的危险后,对人生变幻莫测、人事无常的一种切肤之痛。《前赤壁赋》的主客对答的结构方式,方便了苏轼的情感、思想的表达;主客问答结构法,总是以主的胜利而告终。主对客进行开导,最后“客喜而笑”,就说明了苏轼思想中的积极一面战胜了消极一面,理性战胜了感性,完成了自己的精神超越。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的乐观豪放的苏轼形象。
(作者单位:宁县一中)
在这篇赋里,苏轼的情感有几次变化,第一段可以看作苏轼情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月圆之夜,乘兴夜游,欣赏“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如画美景;把酒临风,诵诗吟月,“如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可谓潇洒自如,好不惬意。这也是他暂时忘却了世事的羁绊,寄情山水、明月之间;他渴望超越世俗,幻想成仙来解脱自己。在这一部分中,喜是他的主要情绪表现。
但暂时的忘却并不等于永远的遗忘,当深藏于他心中的黯然情怀受到外物的触动时,悲的情感也就随之而来。听到客的箫声,“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苏轼悲的、怨的是什么呢?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通过与客的一番对话,苏轼从侧面表达了自己的悲与怨:一是羡慕像曹操一样的英雄历史人物的功绩,但英雄也成为历史陈迹;感叹人生短暂、渺小,羡慕像长江一样长在;想泛舟江海、羽化成仙也都不可骤得。在这无限与有限的荒诞对比中,人生的悲剧感油然而生。当然,苏轼的悲怨之中对人生充满着浓重的虚无感。
但苏轼能超越自己的情感与精神困境:一是他得出了有限与无限、变与不变的相对性哲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他把个体生命的有限、变化,放在自然、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为个体找到了永恒的价值,他的精神世界豁然开朗。二是他能任其自然、随缘自适。“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最后“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则表现了苏轼的思想深处得到解脱后的洞明状态,除却了精神重负以后的释然状态。这样,苏轼的情感就由悲而喜。所以,苏轼的情感经历了“喜——悲——喜”的发展过程,但这前后两次喜的情感在本质上是不一样的,是螺旋上升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二、苏轼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时空观
苏轼对现实世界事物的不能忘情,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羡慕,表现了他价值取向和人生观受到儒家积极用事思想的影响。苏轼纵酒放歌,寄情山水,随缘自适,羽化登仙,明显是道家的思想。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明显有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有关语句并吸收其思想的痕迹。在儒道两家的思想中,还杂有佛家“空”的观念。苏轼对历史及其人物及人生的虚无色彩很浓厚,在很大程度上说是道家、佛家的作用,直接影响了苏轼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当然,其任其自然、随缘自适的佛道观念也使他摆脱了许多人生困境。
苏轼的时空观有超越前人的地方。孔子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从时空的发展的单向性方面来反观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道出了人生的悲剧性。但苏轼却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对时空、人生的认知比孔子的境界高了一筹,对相对和绝对有新的认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智无涯;以有涯逐无涯,则殆矣。苏轼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总之,苏轼的时空观,关于有限与无限、变与不变的观念,有儒道释的多重作用,有儒家的积极认识,有道家的“齐物”、相对主义,有佛家的“空”的观念,又似乎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
三、主客问答的文章结构形式
这篇赋以情感为主线,是“喜——悲——喜”的结构,不再赘述。这里着重说明一下主客体问答的结构形式。主客体的问答结构形式源于汉大赋,其中的客一般是虚构的。关于苏轼的这篇赋中的客,据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说确有其人,是与苏轼关系要好而且和苏轼同乡的一个道士,叫杨世昌。但从这篇赋的表达技巧和结构方式来看,这个客虚的成分依然很多。在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另一个苏轼或苏轼思想或心理的另一面的体现,所以说主与客,其实是苏轼的一体两面,主的积极情绪,是苏轼能积极面对现实生活,乐观豪迈的情绪与心理的反映(尽管有虚无色彩);客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人生短暂渺小的感叹和一些美好事物难以得到的悲,其实是苏轼壮志未酬,对人生理想难以释怀的心理的一面,是他经历了“乌台诗案”的危险后,对人生变幻莫测、人事无常的一种切肤之痛。《前赤壁赋》的主客对答的结构方式,方便了苏轼的情感、思想的表达;主客问答结构法,总是以主的胜利而告终。主对客进行开导,最后“客喜而笑”,就说明了苏轼思想中的积极一面战胜了消极一面,理性战胜了感性,完成了自己的精神超越。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我们总能看到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的乐观豪放的苏轼形象。
(作者单位:宁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