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选了大量文质兼美、思想性强的文章。这些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具体形象,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反映高尚的道学德情操。
这么多的好文章,我们在教学如何做到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让学生的精神领域受到有益的影响呢?如何做到“语文课程应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们觉得叶圣陶老先生作了相当精辟的阐述。如在《怎样教语文课》一文中他是这么说的:“我认为对语文教学来说,只有把文章讲透了,也就是‘文’‘道’兼顾了。那么怎样才算把文章讲透了呢?所谓讲透,就是让学生充分领会和消化文章的内容,变成他们自身的东西,化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叶老十分重视通过语文教育,丰富学生心灵,培养他们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吻合的。他还说,“所以欲求成功的教师,当从为儿童特设的境遇里,发展儿童的心灵,务使他们情绪丰富,思想绵密,能这么做,才是探源的办法。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使其恰当其思,明显有序,最后乃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从叶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语文教学要“发展儿童的心灵”,使他们“磨炼情思”“进于丰妙”,这是泉源,是根本。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在语文课上使学生“情绪丰富,思想绵密”,才能真正发展他们的语言,因为只有此时学生才有思维的内容,表达的欲望,才能最后“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
由此,在教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时,我以小英前后的变化为线索,再穿插提问:课文中一共提到了几次掌声,每次分别在什么时候?这几次掌声,给小英带来了什么?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投入地进行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自如、顺畅。以致在理解最后一小节我问学生“你在最需要掌声时,曾得到过类似给小英的掌声吗?你曾经送出过掌声吗?”学生滔滔不绝,说了自己得到的掌声和自己送出的掌声。下课时当我有意识地送出掌声,感谢学生和我一起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品尝到了上好课的喜悦。学生也送给了我掌声,感谢我又一次让他们明白了尊重、关爱和鼓励的重要。也许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中感受到了人性美,这一次的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当顾宇杰同学生病住院返回学校的第一天,当他跨进教室的门,班级的同学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感动了顾宇杰同学,也感动了他的家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好教材中人性美的力量。
当然,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道”不仅是指政治思想,而且包含了道德修养、学会做人、养成训练的丰富内容,而这些又自然是同具体的“文”,同人们的听、说、读、写、实践联系在一起。叶老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ZZ(Z〗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ZZ)〗良好的习惯养成过程,叶老是这么阐述的:“教给学生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的标准,不能不用语言讲明一些道理。教师不给讲明,学生就不明白这些道理,怎么能自觉实践呢?但是,决不能讲过就算,最要紧的还在随时考察学生是不是自觉实践了。给他们讲,目的就在要他们自觉地实践,要是他们不自觉地实践,那就等于没有讲,非重新考虑,另想办法不可。”由此,我也想到了教材的编排中确实是要求学生一次次地明白领悟,然后去实践,教师在其中起一个考察的作用,督促学生实践。三年级的教材中有《“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么一篇课文,四年级上册有《九色鹿》《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么两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九色鹿》是个人利益和规范、个人利益和道义之间的冲突,而《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个人生命安全和人民大众的幸福之间的冲突。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就经历一次上述的训练过程。试想多次训练后,学生在认识上螺旋式上升,学生的良好习惯会不养成吗?
(作者单位:苏州叶圣陶市实验小学)
这么多的好文章,我们在教学如何做到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让学生的精神领域受到有益的影响呢?如何做到“语文课程应重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们觉得叶圣陶老先生作了相当精辟的阐述。如在《怎样教语文课》一文中他是这么说的:“我认为对语文教学来说,只有把文章讲透了,也就是‘文’‘道’兼顾了。那么怎样才算把文章讲透了呢?所谓讲透,就是让学生充分领会和消化文章的内容,变成他们自身的东西,化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叶老十分重视通过语文教育,丰富学生心灵,培养他们丰富的人文精神,这也是与《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吻合的。他还说,“所以欲求成功的教师,当从为儿童特设的境遇里,发展儿童的心灵,务使他们情绪丰富,思想绵密,能这么做,才是探源的办法。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使其恰当其思,明显有序,最后乃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从叶老的论述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语文教学要“发展儿童的心灵”,使他们“磨炼情思”“进于丰妙”,这是泉源,是根本。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顺次而训练学童的语言。”这就告诉我们,只有在语文课上使学生“情绪丰富,思想绵密”,才能真正发展他们的语言,因为只有此时学生才有思维的内容,表达的欲望,才能最后“着力于记录写述等形式的方法”。
由此,在教三年级上册《掌声》一文时,我以小英前后的变化为线索,再穿插提问:课文中一共提到了几次掌声,每次分别在什么时候?这几次掌声,给小英带来了什么?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投入地进行学习,整个教学过程自如、顺畅。以致在理解最后一小节我问学生“你在最需要掌声时,曾得到过类似给小英的掌声吗?你曾经送出过掌声吗?”学生滔滔不绝,说了自己得到的掌声和自己送出的掌声。下课时当我有意识地送出掌声,感谢学生和我一起完成了教学任务,让我品尝到了上好课的喜悦。学生也送给了我掌声,感谢我又一次让他们明白了尊重、关爱和鼓励的重要。也许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中感受到了人性美,这一次的经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日子里,当顾宇杰同学生病住院返回学校的第一天,当他跨进教室的门,班级的同学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感动了顾宇杰同学,也感动了他的家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好教材中人性美的力量。
当然,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道”不仅是指政治思想,而且包含了道德修养、学会做人、养成训练的丰富内容,而这些又自然是同具体的“文”,同人们的听、说、读、写、实践联系在一起。叶老在《当前教育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说:〖ZZ(Z〗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ZZ)〗良好的习惯养成过程,叶老是这么阐述的:“教给学生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的标准,不能不用语言讲明一些道理。教师不给讲明,学生就不明白这些道理,怎么能自觉实践呢?但是,决不能讲过就算,最要紧的还在随时考察学生是不是自觉实践了。给他们讲,目的就在要他们自觉地实践,要是他们不自觉地实践,那就等于没有讲,非重新考虑,另想办法不可。”由此,我也想到了教材的编排中确实是要求学生一次次地明白领悟,然后去实践,教师在其中起一个考察的作用,督促学生实践。三年级的教材中有《“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么一篇课文,四年级上册有《九色鹿》《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么两篇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九色鹿》是个人利益和规范、个人利益和道义之间的冲突,而《普罗米修斯盗火》是个人生命安全和人民大众的幸福之间的冲突。学生学习这一类课文,就经历一次上述的训练过程。试想多次训练后,学生在认识上螺旋式上升,学生的良好习惯会不养成吗?
(作者单位:苏州叶圣陶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