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探讨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naix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比较基础的学科,语文学科能够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我国的人文性质。因此,在学习语文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小学生,更应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从而为学生学好语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一门将人文和素质共同结合在一起的学科。语文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中,人文素养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由于新课标的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一现象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及重要性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两点,第一点是对学生的人文知识进行培养,第二点是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人文知识的培养,教师应该通过对文学以及历史等知识的传授,实现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而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学生获得人文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小学教师在对语文进行教学过程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主体意识以及学生的思想观念这一方面。比如在《将相和》这篇语文课文中,主要能够体现出蔺相如对于国家的那种博大的胸怀心以及理想。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以及精神人格等,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还能够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具体可以体现在两点,第一点就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是各个学科中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语文不仅对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人文素养是语文学科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第二点就是可以树立学生的良好品质,自新课标改革以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崇尚以人为本,因为人文素养的培养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人文的关怀。由于小学生的学习正处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观念逐渐形成的阶段,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人格方面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
  (一)展现语文学科的教学优势
  语文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一定影响,同时对于人们的表达能力以及交际也有着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语文学科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语文的教学能够将一些思想观念和价值完完全全体现出来,能够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品德修养以及审美观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将语文学科自身存在的优势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多读书,积累更多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將生活与学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积极拓展资源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拥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着非常多、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出现,这些作品中不仅能够体现出我国民族的文化精髓,也将民族精神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比如在白居易的《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意思就是不管烈火怎样焚烧,只要春风一吹,便又是遍地的青草了,这句诗主要表现了野草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也告诉人们在遇到任何挫折的时不要放弃希望,要积极地面对生活。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度,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每一个阶段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提炼,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和接受知识。
  (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各个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对校园氛围进行加强,多增加一些人文方面的布置,让校园看起来更有文化气息。比如在校园中,相关人员可以适当地在教室或者是走廊布置一些名人字画,并且对这些作者进行详细介绍;也可以设置一个“读书角”让学生将自己的书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学生会受到一定的感染和熏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学习语文学科越来越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可以接受校园的教育,还能够接受来自社会方面的教育,在这种新的教学途径之下,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语
  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小学语文是语文素养非常重要的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对小学语文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培养人文素养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小学生智力以及品德等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炳燕.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读与写,2015(11).
  [2]赵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7(3).
  [3]王艳华.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6(11).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不太注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使学生在朗读中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影响了整个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此,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兴趣;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
【摘要】语文教学充满了生机,在新教育的引领下,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有着这样的定位:“生命应该受到最至高無上的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都应被珍视;尊重人格,崇尚个性,倡导学生的自由精神,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张扬体现师德本质意义的师爱。”在语言文字中我们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文化课程的重要构成之一,它不仅起到丰富学生文化知识的作用,更是对学生的自身素质培养起到了引导与塑造的作用。在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走好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是时代赋予的又一重大命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之道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是学生小学阶段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与改革,有利于提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三大主科之一,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然而当今在应试教育的强压下学生的任务繁重,课堂枯燥乏味只注重知识传授的结果而不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改后教育部颁发了许多在小学语文教
【摘要】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活动组织过程中从认知因素(包括情感、信心、理想、动机、兴趣、性格等)入手,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这一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注重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逐渐成为“情智双全”的小学生。语文学科,本身就蕴含了浓厚的情感因素,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工作,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当代小学生真正意识到对真、善、美良好品质的追求。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