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长教师协会是由家长代表、学校代表、社区代表等与学生成长的利益相关者组成,是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支持帮助家庭教育、协调家校关系的一个组织。家长教师协会与家长委员会的不同在于:第一,家长教师协会的人员构成除家长之外,还有教师和社区代表,而家长委员会只由家长组成。第二,因为有教师和社区代表的参与,家长教师协会在工作中比家长委员会更容易实现家校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家长教师协会最早于1897年在美国成立,此后,日本、加拿大、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相继成立。这一组织的使命是,授权给家长和社区为儿童代言,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变为现实。[1]这一宗旨与现代学校制度内涵一脉相承。现代学校制度中,学校不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组织,重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互动。
然而,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家长、社区人士对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参与严重不足是突出的问题。[2]本文以“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和运行机制”为题对北京市12个区72所学校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家长教师协会没有任何文化建设;内部机构建设过程不规范,工作制度不健全;其职能仅在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补充学校教育课程资源上有所发挥,很少触及学校内部管理、沟通家校关系等工作。
家长教师协会建设,其本质是构建一个新型的家校合作制度环境。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环境是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为人们所‘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3]显然,家长教师协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因此需要建设,取得其存在的合法性。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和探索家长教师协会建设。(见表1)
一、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文化建设—文化合法性机制
现代学校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个老师、学生、家长、社区共同认同的文化体系,以获取存在的合法性。新制度主义学派提出了组织的合法性机制,即“合法性是一种被感知到的、与相关法律和规则、规范相一致的状态,或者与文化—认知性制度相亲和的状态。”[4]据此将合法性分为: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文化—认知合法性。其中,文化—认知合法性是深层次的合法性,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起家校共同的愿景,让合作成为理所当然。
如果把学校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话,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文化就是学校文化中的亚文化。“要想有效把握学校组织中的亚文化,学校管理者就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学校中的亚文化的自我生成和发展,而应该采取一种主动介入、主动构建的态度,帮助在学校之中形成一些有益的亚文化。”[5]這样才能“增强这些亚文化群体对学校主流文化的认同,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价值体系。”[6]
(一)精神文化建设
随着家校矛盾的产生,学校就会陷入信任危机,其根源就在于学校没有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同。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家长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形成家校的共同愿景,明确“为了儿童”的协会宗旨是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科学路径。例如:A校的办学理念是尊重,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家长。家长教师协会的工作宗旨也明确提出要尊重家长的意见,保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畅通。B校家长教师协会的使命是缔造儿童美好的未来。家长教师协会致力于孩子的成长服务,以发现儿童,促其成长为理念。
(二)物质文化建设
家长教师协会的物质文化建设,如组织标识、会徽、家校合作报等,需要对接学校的物质文化,强化家长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如C校的文化是友善成长,协会的会歌就是:“友善路上,有你有我”。学校文化的标识是太阳花,班级家长教师协会会徽就是各种各样的太阳花。有的学校还设计了专门的服装,佩戴会徽,凡是家长委员进校工作都要穿上,展现组织的魅力,彰显文化内涵。
(三)公信力建设
这里的公信力指家长代表的公信力,是家长教师协会中的家长代表在家长群体和学校中有一定的认可度和专业度。公信力的获得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全体家长选举家长代表,二是家长代表的工作能力、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在自身能力建设环节详述)。
家长代表按照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家长自荐、推荐或选举等方式产生。会长的选择尤其重要,他是和学校沟通、维护家长权利、学生权益的重要人选,也是促进家校建立起教育合作关系的保证。家长代表一般具备以下条件:热心教育,有志愿精神、团队精神;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校,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能热心听取并积极向学校反映家长需求;有组织号召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时间参与。家长代表要定期换届,按照每3年(中学)、每2~3年(小学)换届的制度要求进行换届或者补充人员,保证家长的参与度。
二、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机构建设—规范规制合法性机制
家长教师协会组织机构建设包括组建原则、组建过程、组建程序、组织章程和制度、组织结构等多个环节,这些决定着组织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能否可持续发展。按照新制度主义理论,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机构建设属于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建设。
(一)建设组织机构
家长教师协会组织在发展初期,为了减少环境、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获得合法性的认可,其组织构成应与学校管理体系和内容相匹配。逐渐发展成熟后,再行完善。
学校管理一般分为三级,即班级、年级和校级,家长教师协会可以据此建立三级组织。协会设立家长大会和执行委员会。以校级家长教师协会为例,它的组织构成可以分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下分各部,各部设部长1名,委员根据学校的规模来确定,一般为2~3名。各个部门的设定由执行委员会商讨决定。
一是根据学校所处地域和家长状况而定。比如,地处农村的学校,家长参与意识不强,家庭教育问题突出,执行委员会可以主要以家庭教育部、教育活动部为主,侧重家长教师协会支持家庭教育。再如,学生家长知识文化层次较高,权利意识强,执行委员会可以设置为:家长学校管理促进部、学生安全教育促进部、学生生活健康促进部、学生素质拓展促进部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部。侧重家长教师协会参与学校教育管理。 二是根据学段而定。中学侧重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执行委员会可以成立沟通部、协调部、法律咨询部等。小学除家校沟通之外,还侧重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以及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和亲子活动,执行委员会可以成立活动部、宣传部、外联部等。
三是根据学生发展目标而定。比如,C小学的学生发展目标是:学会自理、学会关心、学会思考、喜欢健体、喜欢读书,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机构就设置为:自理工作部、关心工作部、思考工作部、健体工作部和读书工作部。
(二)注重组建程序
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注重过程,主张程序上的正义与合法。家长委员的产生和组织的结构与分工,它不仅是学校民主、开放办学的主要表征,更重要的是可以赢得家长和社区人员的信任,是使组织具有公信力的开始和基础。
家长教师协会的组建以自愿参与、尊重平等、民主协商为原则,组建程序分为:第一,在校内宣传、学习、了解家长教师协会。第二,引导家长学习和了解,并在全校家长中进行广泛宣传。第三,组建家长教师协会筹备委员会。由校级领导、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组成,通过召开会议,讨论家长教师协会的宗旨、组建的意义、会员权利和义务;草拟《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商定组建方案、组建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及日程安排;商讨并下发“致全校家长的一封信”;根据家长自荐结果推举候选人;全体家长投票,并根据投票的结果,共同商讨和确定执委会成员。第四,宣布成立家长教师协会,委员们确定分工,选举会长,筹委会自动解散。
(三)明确职责功能
家长教师协会的主要职责有: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家庭教育,沟通学校和家庭。家长教师协会可以充分调动全员力量,开展教育活动。活动是一个组织的活力和生命所在,参与学校管理,沟通学校和家庭是学校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家长教师协会的具体职责功能由家长和教师共同协商,在《家长教师协会章程》中体现,作为公约规范协会工作。如D小学《家长教师协会章程》中对协会职责的规定,第七条:成立家长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培训,引导家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实现科学育人。第八条:围绕学校工作,整合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展学生的培训交流,参与课程开发和社团建设。第九条:委员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家长的意见、要求,广泛地接受家长为学校各项建设所提出的建议方案,向学校反映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协调家校关系,促进家校相互了解和交流,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第十条:积极策划、组织和参与学校活动,协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果班级开展活动,需填写申报单上报校级家长教师协会,经批准后方可开展。第十一条: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和学校声誉,参与社会监督和学校管理工作。每学期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第十二条:委员不能以家长教师协会名义集资。
三、家长教师协会的自身能力建设—学习协调机制
按照组织社会学对于组织的分类,家长教师协会是合作型组织,它必须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才能履行职责。法兰西组织社会学派认为,合作型组织一定存在冲突,“是因为其涉及种种矛盾,并需要处理无处不在的权力交叉及摩擦[7]”,因此需要学习,“学习也是在提升自身处理矛盾、化解冲突、平衡权力的能力”[8]。家长教师协会要想建立起合法性,必须通过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参与学习,学会在矛盾冲突中解决问题。
(一)优化方法、完善制度的能力
家长教师协会是学校和家庭的中介与桥梁,在履行各项职责时,需要随时随地了解学校和家庭的需求、矛盾和问题,通过共同策划开展活动、召开会议等方式达成共识,让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健康。因此,工作方法主要通过沟通、对话、民主协商等方式。家长教师协会可以建立的工作制度有:培训制度、例会制度、议事制度、听课制度、巡视制度、办公制度、志愿者制度、宣传制度、评价制度、归档制度等。这些制度保证了家长教师协会的工作方式。如E学校在家长教师协会成立之初、换届之后,安排专业人员对家长委员进行相关培训,学习了解家校合作的最新政策、理念、他校的经验做法、家长教师协会的权利义务、家长委员的立场职责、工作方法等。校级家长教师协会编印了《锐观察·睿思考》手册,家长委员发现的学校管理问题,可记录在手册中,当天反馈给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领导,校领导会逐一回答或反馈、解决家长委员提出的问题。F学校探索出了《关于建立家长提案制度的管理办法》,该文件对提案的内容、流程、主体、要求和处理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工作和制度可以梳理家长的参与需求,保证家长理性参与。
(二)策划活动的能力
家长教师协会首先要参与学校常规的教育活动,每学期可以开展一次大的活动,若干小的活动,并增进组织成员之间的熟悉与理解,让协会运转起来。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活动的目的、活动流程、合作方式等,待参与能力提升之后,可以独立策划教育活动。如H学校家长教师协会运行4年之后,独自策划、实施了高一职业体验课程。准备阶段,校级协会执行委员会反复沟通职业体验的目的、意义、实施标准、安全管理等。达成共识后,协会会长带领各班协会家长代表,撰写职业体验项目方案,编制、发放学生职业体验意向书,并回收统计分析;各班会长发动本班家長提供职业体验岗位资源,各班学生自愿报名职业体验岗位,班主任协助统筹协调。该活动以家长代表为主导,教师加以辅助推进,最终家长为年级提供了30多个职业体验岗位,完成了学生的3天职业体验生活。
(三)沟通协调的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一般体现在家校彼此有疑问、有问题、有矛盾的时候。学校各级家长教师协会中家长代表要跟学校紧密联系,花一定的时间跟学校的管理者保持沟通,随时了解情况,防患于未然。各级家长教师协会起到上传下达、沟通反馈的职责。学校应过滤家校矛盾,引导家长需求和舆论导向,在校内协商解决。协调问题的解决路径是:班级家长教师协会解决,未果上报年级家长教师协会(没有年级直接上报校级),再未果上报校级家长教师协会。哪一级能够解决问题,就由哪一级组织负责反馈和解释。 家长教师协会在学生营养餐配餐选择、三好学生的评选、班主任的变换、校本课程的开发、校址变迁、合并学校等工作上发挥重要的参与决策和协调矛盾的作用。如C学校家长对学校工作不满,在班级微信群发牢骚,导致不良舆论蔓延。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家长教师协会分别建立了理事群和会员群,理事群是家长委员交流的平台,会长管理。会员群是全体会员交流的平台,用来发布信息,反馈信息,并协商制定了《某某小学公共平台运行办法》,强调“校园生活中出现学生个别问题、不明原委问题,用小窗和秘书长、班主任进行沟通。在没有弄清事情的真实性时,不作事态的扩散性交流。”再如Ⅰ学校在学生增加、教室不够用时,把四年级某班拆分,家长得知后极为不满。协会反馈家长意见后,召开了家长教师协会扩大会议,邀请学校的其他领导和任课教师参与,广泛征求意见,提出解决方案:一是召开新组建班级学生家长会,公开分班过程,介绍新任两位教师。二是设立家长开放周,让家长进课堂评教。三是再次召开新组建学生家长会,由两位教师介绍工作理念、新学期的工作计划、措施、目标等。四是采用自荐、互荐的方式成立班级家长教师协会。五是明确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凡是与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事情,协会有权全程参与。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是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建設过程,是学校、教师、家长不断接受和采纳对方对自己的、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赞许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建设“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的过程,即儿童的教育需要社会参与。
参考文献:
[1]National PTA.About PTA,Mission Statement[EB/OL].[2019-05-20].https://www.pta.org/home/About-National-Parent-Teacher-Association.
[2]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74-275.
[3][4]房敏,傅树京.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6):1-4.
[5][6]袁佳博.学习型组织文化构建—探索学校管理变革的新方向[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3):125-129.
[7][8]王瑞德.谁的利益·学习什么·何种权力—基于法兰西组织社会学派的家校合作审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3):22-25.
责任编辑︱张楚然
然而,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家长、社区人士对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参与严重不足是突出的问题。[2]本文以“家长教师协会的建立和运行机制”为题对北京市12个区72所学校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家长教师协会没有任何文化建设;内部机构建设过程不规范,工作制度不健全;其职能仅在参与学校教育活动、补充学校教育课程资源上有所发挥,很少触及学校内部管理、沟通家校关系等工作。
家长教师协会建设,其本质是构建一个新型的家校合作制度环境。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环境是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为人们所‘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3]显然,家长教师协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因此需要建设,取得其存在的合法性。本文以组织社会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和探索家长教师协会建设。(见表1)
一、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文化建设—文化合法性机制
现代学校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个老师、学生、家长、社区共同认同的文化体系,以获取存在的合法性。新制度主义学派提出了组织的合法性机制,即“合法性是一种被感知到的、与相关法律和规则、规范相一致的状态,或者与文化—认知性制度相亲和的状态。”[4]据此将合法性分为: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和文化—认知合法性。其中,文化—认知合法性是深层次的合法性,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文化建设就是要建立起家校共同的愿景,让合作成为理所当然。
如果把学校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话,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文化就是学校文化中的亚文化。“要想有效把握学校组织中的亚文化,学校管理者就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学校中的亚文化的自我生成和发展,而应该采取一种主动介入、主动构建的态度,帮助在学校之中形成一些有益的亚文化。”[5]這样才能“增强这些亚文化群体对学校主流文化的认同,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价值体系。”[6]
(一)精神文化建设
随着家校矛盾的产生,学校就会陷入信任危机,其根源就在于学校没有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同。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家长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形成家校的共同愿景,明确“为了儿童”的协会宗旨是解决当下教育问题的科学路径。例如:A校的办学理念是尊重,尊重学生,尊重教师,尊重家长。家长教师协会的工作宗旨也明确提出要尊重家长的意见,保证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渠道畅通。B校家长教师协会的使命是缔造儿童美好的未来。家长教师协会致力于孩子的成长服务,以发现儿童,促其成长为理念。
(二)物质文化建设
家长教师协会的物质文化建设,如组织标识、会徽、家校合作报等,需要对接学校的物质文化,强化家长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如C校的文化是友善成长,协会的会歌就是:“友善路上,有你有我”。学校文化的标识是太阳花,班级家长教师协会会徽就是各种各样的太阳花。有的学校还设计了专门的服装,佩戴会徽,凡是家长委员进校工作都要穿上,展现组织的魅力,彰显文化内涵。
(三)公信力建设
这里的公信力指家长代表的公信力,是家长教师协会中的家长代表在家长群体和学校中有一定的认可度和专业度。公信力的获得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全体家长选举家长代表,二是家长代表的工作能力、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在自身能力建设环节详述)。
家长代表按照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家长自荐、推荐或选举等方式产生。会长的选择尤其重要,他是和学校沟通、维护家长权利、学生权益的重要人选,也是促进家校建立起教育合作关系的保证。家长代表一般具备以下条件:热心教育,有志愿精神、团队精神;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校,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能热心听取并积极向学校反映家长需求;有组织号召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时间参与。家长代表要定期换届,按照每3年(中学)、每2~3年(小学)换届的制度要求进行换届或者补充人员,保证家长的参与度。
二、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机构建设—规范规制合法性机制
家长教师协会组织机构建设包括组建原则、组建过程、组建程序、组织章程和制度、组织结构等多个环节,这些决定着组织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能否可持续发展。按照新制度主义理论,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机构建设属于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建设。
(一)建设组织机构
家长教师协会组织在发展初期,为了减少环境、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冲击,获得合法性的认可,其组织构成应与学校管理体系和内容相匹配。逐渐发展成熟后,再行完善。
学校管理一般分为三级,即班级、年级和校级,家长教师协会可以据此建立三级组织。协会设立家长大会和执行委员会。以校级家长教师协会为例,它的组织构成可以分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下分各部,各部设部长1名,委员根据学校的规模来确定,一般为2~3名。各个部门的设定由执行委员会商讨决定。
一是根据学校所处地域和家长状况而定。比如,地处农村的学校,家长参与意识不强,家庭教育问题突出,执行委员会可以主要以家庭教育部、教育活动部为主,侧重家长教师协会支持家庭教育。再如,学生家长知识文化层次较高,权利意识强,执行委员会可以设置为:家长学校管理促进部、学生安全教育促进部、学生生活健康促进部、学生素质拓展促进部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部。侧重家长教师协会参与学校教育管理。 二是根据学段而定。中学侧重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执行委员会可以成立沟通部、协调部、法律咨询部等。小学除家校沟通之外,还侧重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以及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和亲子活动,执行委员会可以成立活动部、宣传部、外联部等。
三是根据学生发展目标而定。比如,C小学的学生发展目标是:学会自理、学会关心、学会思考、喜欢健体、喜欢读书,家长教师协会的组织机构就设置为:自理工作部、关心工作部、思考工作部、健体工作部和读书工作部。
(二)注重组建程序
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注重过程,主张程序上的正义与合法。家长委员的产生和组织的结构与分工,它不仅是学校民主、开放办学的主要表征,更重要的是可以赢得家长和社区人员的信任,是使组织具有公信力的开始和基础。
家长教师协会的组建以自愿参与、尊重平等、民主协商为原则,组建程序分为:第一,在校内宣传、学习、了解家长教师协会。第二,引导家长学习和了解,并在全校家长中进行广泛宣传。第三,组建家长教师协会筹备委员会。由校级领导、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组成,通过召开会议,讨论家长教师协会的宗旨、组建的意义、会员权利和义务;草拟《家长教师协会章程》;商定组建方案、组建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及日程安排;商讨并下发“致全校家长的一封信”;根据家长自荐结果推举候选人;全体家长投票,并根据投票的结果,共同商讨和确定执委会成员。第四,宣布成立家长教师协会,委员们确定分工,选举会长,筹委会自动解散。
(三)明确职责功能
家长教师协会的主要职责有: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参与学校管理,支持家庭教育,沟通学校和家庭。家长教师协会可以充分调动全员力量,开展教育活动。活动是一个组织的活力和生命所在,参与学校管理,沟通学校和家庭是学校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得以实现的基本方式。家长教师协会的具体职责功能由家长和教师共同协商,在《家长教师协会章程》中体现,作为公约规范协会工作。如D小学《家长教师协会章程》中对协会职责的规定,第七条:成立家长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培训,引导家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实现科学育人。第八条:围绕学校工作,整合家长资源和社区资源,开展学生的培训交流,参与课程开发和社团建设。第九条:委员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家长的意见、要求,广泛地接受家长为学校各项建设所提出的建议方案,向学校反映家长们所关注的问题。协调家校关系,促进家校相互了解和交流,起到桥梁纽带作用。第十条:积极策划、组织和参与学校活动,协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果班级开展活动,需填写申报单上报校级家长教师协会,经批准后方可开展。第十一条: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和学校声誉,参与社会监督和学校管理工作。每学期制订工作计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第十二条:委员不能以家长教师协会名义集资。
三、家长教师协会的自身能力建设—学习协调机制
按照组织社会学对于组织的分类,家长教师协会是合作型组织,它必须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合作才能履行职责。法兰西组织社会学派认为,合作型组织一定存在冲突,“是因为其涉及种种矛盾,并需要处理无处不在的权力交叉及摩擦[7]”,因此需要学习,“学习也是在提升自身处理矛盾、化解冲突、平衡权力的能力”[8]。家长教师协会要想建立起合法性,必须通过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通过参与学习,学会在矛盾冲突中解决问题。
(一)优化方法、完善制度的能力
家长教师协会是学校和家庭的中介与桥梁,在履行各项职责时,需要随时随地了解学校和家庭的需求、矛盾和问题,通过共同策划开展活动、召开会议等方式达成共识,让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健康。因此,工作方法主要通过沟通、对话、民主协商等方式。家长教师协会可以建立的工作制度有:培训制度、例会制度、议事制度、听课制度、巡视制度、办公制度、志愿者制度、宣传制度、评价制度、归档制度等。这些制度保证了家长教师协会的工作方式。如E学校在家长教师协会成立之初、换届之后,安排专业人员对家长委员进行相关培训,学习了解家校合作的最新政策、理念、他校的经验做法、家长教师协会的权利义务、家长委员的立场职责、工作方法等。校级家长教师协会编印了《锐观察·睿思考》手册,家长委员发现的学校管理问题,可记录在手册中,当天反馈给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领导,校领导会逐一回答或反馈、解决家长委员提出的问题。F学校探索出了《关于建立家长提案制度的管理办法》,该文件对提案的内容、流程、主体、要求和处理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工作和制度可以梳理家长的参与需求,保证家长理性参与。
(二)策划活动的能力
家长教师协会首先要参与学校常规的教育活动,每学期可以开展一次大的活动,若干小的活动,并增进组织成员之间的熟悉与理解,让协会运转起来。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活动的目的、活动流程、合作方式等,待参与能力提升之后,可以独立策划教育活动。如H学校家长教师协会运行4年之后,独自策划、实施了高一职业体验课程。准备阶段,校级协会执行委员会反复沟通职业体验的目的、意义、实施标准、安全管理等。达成共识后,协会会长带领各班协会家长代表,撰写职业体验项目方案,编制、发放学生职业体验意向书,并回收统计分析;各班会长发动本班家長提供职业体验岗位资源,各班学生自愿报名职业体验岗位,班主任协助统筹协调。该活动以家长代表为主导,教师加以辅助推进,最终家长为年级提供了30多个职业体验岗位,完成了学生的3天职业体验生活。
(三)沟通协调的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一般体现在家校彼此有疑问、有问题、有矛盾的时候。学校各级家长教师协会中家长代表要跟学校紧密联系,花一定的时间跟学校的管理者保持沟通,随时了解情况,防患于未然。各级家长教师协会起到上传下达、沟通反馈的职责。学校应过滤家校矛盾,引导家长需求和舆论导向,在校内协商解决。协调问题的解决路径是:班级家长教师协会解决,未果上报年级家长教师协会(没有年级直接上报校级),再未果上报校级家长教师协会。哪一级能够解决问题,就由哪一级组织负责反馈和解释。 家长教师协会在学生营养餐配餐选择、三好学生的评选、班主任的变换、校本课程的开发、校址变迁、合并学校等工作上发挥重要的参与决策和协调矛盾的作用。如C学校家长对学校工作不满,在班级微信群发牢骚,导致不良舆论蔓延。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家长教师协会分别建立了理事群和会员群,理事群是家长委员交流的平台,会长管理。会员群是全体会员交流的平台,用来发布信息,反馈信息,并协商制定了《某某小学公共平台运行办法》,强调“校园生活中出现学生个别问题、不明原委问题,用小窗和秘书长、班主任进行沟通。在没有弄清事情的真实性时,不作事态的扩散性交流。”再如Ⅰ学校在学生增加、教室不够用时,把四年级某班拆分,家长得知后极为不满。协会反馈家长意见后,召开了家长教师协会扩大会议,邀请学校的其他领导和任课教师参与,广泛征求意见,提出解决方案:一是召开新组建班级学生家长会,公开分班过程,介绍新任两位教师。二是设立家长开放周,让家长进课堂评教。三是再次召开新组建学生家长会,由两位教师介绍工作理念、新学期的工作计划、措施、目标等。四是采用自荐、互荐的方式成立班级家长教师协会。五是明确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凡是与学生利益直接相关的事情,协会有权全程参与。
组织社会学视角下的家长教师协会建设,是家校合作制度化的建設过程,是学校、教师、家长不断接受和采纳对方对自己的、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赞许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建设“广为接受的社会事实”的过程,即儿童的教育需要社会参与。
参考文献:
[1]National PTA.About PTA,Mission Statement[EB/OL].[2019-05-20].https://www.pta.org/home/About-National-Parent-Teacher-Association.
[2]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274-275.
[3][4]房敏,傅树京.新制度主义理论对学校组织发展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4(6):1-4.
[5][6]袁佳博.学习型组织文化构建—探索学校管理变革的新方向[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8(3):125-129.
[7][8]王瑞德.谁的利益·学习什么·何种权力—基于法兰西组织社会学派的家校合作审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3):22-25.
责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