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2年1月,福建省政府正式确立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福建将突出“海峡旅游”主题,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跨越发展为主线,推动福建旅游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发挥旅游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关键词】旅游业 主导产业 科学发展观
一、研究背景
2010年12月27日,福建省旅游局召开党组织会议,传达贯彻全省经济工作纲要,会议强调要实施品牌带动,创新项目带动,明确目标定位,进一步提升福建“海峡旅游”的品牌效应。2012年1月,《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颁发,把旅游业确立为带动国名经济发展的新型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福建将围绕“海峡旅游”主题,加大十大旅游精品项目的建设,开发具有生态、文化、滨海和红色四大特色优势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泉州、厦门、武夷山、福州为中心的旅游生态工业区,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预计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2600亿元,国内外旅游人数突破2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GDP比重10%以上。
该规划提出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推动福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该规划的实施需要创新发展重大旅游项目、发挥世界遗产地效应、促进旅游综合体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区域合作,以达到提升“海峡旅游”品牌知名度、实现旅游要素集约、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效应。同时要加强学习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的“三力”建设。
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福建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福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福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临近东南亚,与港澳台接壤。福建省海陆兼备的特点加强了它与海外的密切联系,并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作为沿海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有着相当便利的交通枢纽,目前已开辟70多条国内外航空航线,拥有4个国际机场,已经成为名不副实的旅游大省;作为沿海山区省份,福建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水文、生物、地质环境、文化古迹等,截止现在,福建已有9个国家级风景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条件较好,适宜旅游业的发展。此为,福建历史文化悠久,又有大批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区,以上这些适宜条件为福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升,我省的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1年,我省的入境游客人数已达到4274232人次,其中外国游客数1400156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63444万美元;国内游客数1359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62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最高的是福州市,依次为厦门市、泉州市,最低的为宁德市。
(二)旅游业对福建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接近完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同时旅游业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贡献作用。主要表现为优化产业机构、增加经济总量、缓解就业压力和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
1.优化产业结构。从产业共生的角度看,我国的各产业都处于生态工业园区内,旅游业也不例外。因此,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发挥作用。同时,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设施,因而也就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发展其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升级来更好的支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2011年,国内游客人均花费1002元,其中游客消费构成如下:长途交通占10.7%、住宿占23.6%、餐饮占13.9%、购物占17.5%,还有游览、娱乐、市区交通、邮电通信、和其他分部占6.0%、5.3%、2.1%、1.0%和2.1%。从数据可见,旅游业促进福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2.增加外汇收入,增加经济总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增加区域的经济收入和财政收入。统计年鉴显示,福建省2011年各设区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下:福州102854万美元、厦门129901万美元、莆田15659万美元、三明3402万美元、泉州79661万美元、漳州18781万美元、南平10464万美元、龙岩2229万美元、宁德493万美元;从数据中看出,厦门的外汇收入位居第一位,宁德的最低。同时分析福建省近十年旅游总收入,发现旅游业的总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增速稳中有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福建省地方财政收入,增加福建省的经济总量。
3.缓解就业压力。随着福建省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就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该行业的发展中,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缓解了就业压力。这不仅表现在旅游业自身,还存在于其他相关产业中。相关资料显示,近十年内,福建省旅游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在逐年上升,每年都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进入该行业。
三、福建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思路分析
(一)发展前景
随着福建省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多层次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了满足这种多样化的结构层次,福建省把旅游业进一步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合理的构想。
1.发展休闲式的生态化旅游业。休闲旅游是指注重旅游消费者的精神、文化和情感享受、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十二五”期间的旅游业则更加强调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融合,摆脱了过去传统的旅游方式,进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新动向。福建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森林资源,这些独特的天然优势促使本地的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朝着休闲式、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借此弥补单纯旅游产品的不足。 2.打造品牌旅游产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竞争更加趋向于品牌的竞争,旅游产业也不例外,因此打造品牌旅游产品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年来,福建省加大了品牌旅游营销力度,相继举办了武夷山山水茶国际旅游节、围绕“海峡旅游”品牌新推出的“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郑成功文化旅游节”、“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上渔村”等休闲旅游品牌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发展中,福建省致力于加快文化旅游精品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加强品牌带动,重点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福建省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3.构建知识性旅游体系。“十二五”要继续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理念,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福建省当前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旅游业方面,就要改变以往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体系,寻求更有效的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模式。福建省应该转变传统的旧式观念,着眼于旅游业的知识密集型特点,把知识密集型旅游业作为创意产业,发展高信息量、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旅游服务业。
(二)发展思路分析
从福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旅游业的发展对实现本省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发挥职能,为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对此提出以下的发展思路:
1.加强旅游宣传力度。为了进一步提升福建旅游业的知名度,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和广度,主要的途径有电视宣传、网络宣传、设置触摸屏宣传和走出去宣传等。另外,福建省要大力举办文化旅游活动,合理配置政府营销资源,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福建旅游文化宣传角度,让世界各国的人都能了解福建、关注福建,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福建旅游、观光,从而促进福建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2.营造品牌战略。任何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品牌产品的力量,旅游业更是如此。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景色四季如春,拥有大面积的海洋资源,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省政府需要借助独有的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旅游路线,如构建原生态旅游区,让游客亲身体验原生态自然景观;建立多元文化的艺术长廊,让更多的游客在旅游中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达到知识与精神愉悦的高度统一;构建农游一体的休闲度假区,让游客体验农家乐特色。此为还可以发展工业游、名山、明漂等特色品牌战略,努力发展让它们成为促进福建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3.策划旅游形象。策划本是针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而制定的,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引入策划可以更好的发展创新旅游业。具体而言,福建省政府和旅游规划中心需要研制并实施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制定并编制各类旅游业宣传资料,对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大力宣传;密切关注国内外旅游业市场的最新信息,预测并规划本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同时,明确旅游业发展线路、宣传口号和形象定位。
参考文献
[1]沈华玉.旅游业R&V模式:关键点、误区和启示[J].旅游学刊,2007(05):5-6.
[2]林长榕.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构想[J].开放潮,2002,(2):43~44.
[3]陈及霖.福建旅游地[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9. 399—408.
[4]蒋秀玉.我国旅游业引入外资新趋势[J].旅游管理,2002,(1):10-11.
[5]周加同.福建: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J].福建经济,2001,(4):16—17.
[6]沈华玉,倪外.酒店选择自建网络分销渠道的关键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7(02):71—78.
作者简介:李亚娟(1989-),女,汉族,宁夏隆德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旅游业 主导产业 科学发展观
一、研究背景
2010年12月27日,福建省旅游局召开党组织会议,传达贯彻全省经济工作纲要,会议强调要实施品牌带动,创新项目带动,明确目标定位,进一步提升福建“海峡旅游”的品牌效应。2012年1月,《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颁发,把旅游业确立为带动国名经济发展的新型主导产业。“十二五”期间,福建将围绕“海峡旅游”主题,加大十大旅游精品项目的建设,开发具有生态、文化、滨海和红色四大特色优势的旅游资源。形成以泉州、厦门、武夷山、福州为中心的旅游生态工业区,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预计到201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2600亿元,国内外旅游人数突破2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占全省GDP比重10%以上。
该规划提出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推动福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该规划的实施需要创新发展重大旅游项目、发挥世界遗产地效应、促进旅游综合体建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加强区域合作,以达到提升“海峡旅游”品牌知名度、实现旅游要素集约、构建旅游发展大格局、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效应。同时要加强学习力、执行力和创造力的“三力”建设。
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福建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福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福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临近东南亚,与港澳台接壤。福建省海陆兼备的特点加强了它与海外的密切联系,并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建作为沿海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有着相当便利的交通枢纽,目前已开辟70多条国内外航空航线,拥有4个国际机场,已经成为名不副实的旅游大省;作为沿海山区省份,福建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水文、生物、地质环境、文化古迹等,截止现在,福建已有9个国家级风景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福建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条件较好,适宜旅游业的发展。此为,福建历史文化悠久,又有大批高级别的自然保护区,以上这些适宜条件为福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升,我省的旅游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1年,我省的入境游客人数已达到4274232人次,其中外国游客数1400156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63444万美元;国内游客数1359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62亿元。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最高的是福州市,依次为厦门市、泉州市,最低的为宁德市。
(二)旅游业对福建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接近完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同时旅游业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尤为重要的贡献作用。主要表现为优化产业机构、增加经济总量、缓解就业压力和增加外汇收入等方面。
1.优化产业结构。从产业共生的角度看,我国的各产业都处于生态工业园区内,旅游业也不例外。因此,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发挥作用。同时,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设施,因而也就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发展其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业升级来更好的支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料显示,2011年,国内游客人均花费1002元,其中游客消费构成如下:长途交通占10.7%、住宿占23.6%、餐饮占13.9%、购物占17.5%,还有游览、娱乐、市区交通、邮电通信、和其他分部占6.0%、5.3%、2.1%、1.0%和2.1%。从数据可见,旅游业促进福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2.增加外汇收入,增加经济总量。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增加区域的经济收入和财政收入。统计年鉴显示,福建省2011年各设区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情况下:福州102854万美元、厦门129901万美元、莆田15659万美元、三明3402万美元、泉州79661万美元、漳州18781万美元、南平10464万美元、龙岩2229万美元、宁德493万美元;从数据中看出,厦门的外汇收入位居第一位,宁德的最低。同时分析福建省近十年旅游总收入,发现旅游业的总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增速稳中有升,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福建省地方财政收入,增加福建省的经济总量。
3.缓解就业压力。随着福建省旅游业规模的扩大,就需要吸纳更多的人才投身于该行业的发展中,从而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就业空间,缓解了就业压力。这不仅表现在旅游业自身,还存在于其他相关产业中。相关资料显示,近十年内,福建省旅游业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在逐年上升,每年都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进入该行业。
三、福建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及思路分析
(一)发展前景
随着福建省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多层次发展,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为了满足这种多样化的结构层次,福建省把旅游业进一步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了合理的构想。
1.发展休闲式的生态化旅游业。休闲旅游是指注重旅游消费者的精神、文化和情感享受、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十二五”期间的旅游业则更加强调与自然生态的和谐融合,摆脱了过去传统的旅游方式,进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新动向。福建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森林资源,这些独特的天然优势促使本地的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特别是朝着休闲式、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借此弥补单纯旅游产品的不足。 2.打造品牌旅游产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竞争更加趋向于品牌的竞争,旅游产业也不例外,因此打造品牌旅游产品对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年来,福建省加大了品牌旅游营销力度,相继举办了武夷山山水茶国际旅游节、围绕“海峡旅游”品牌新推出的“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郑成功文化旅游节”、“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上渔村”等休闲旅游品牌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今后的发展中,福建省致力于加快文化旅游精品和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加强品牌带动,重点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提升福建省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3.构建知识性旅游体系。“十二五”要继续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理念,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福建省当前的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旅游业方面,就要改变以往追求经济增长的单一体系,寻求更有效的刺激旅游业发展的模式。福建省应该转变传统的旧式观念,着眼于旅游业的知识密集型特点,把知识密集型旅游业作为创意产业,发展高信息量、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旅游服务业。
(二)发展思路分析
从福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预测,旅游业的发展对实现本省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发挥职能,为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对此提出以下的发展思路:
1.加强旅游宣传力度。为了进一步提升福建旅游业的知名度,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和广度,主要的途径有电视宣传、网络宣传、设置触摸屏宣传和走出去宣传等。另外,福建省要大力举办文化旅游活动,合理配置政府营销资源,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福建旅游文化宣传角度,让世界各国的人都能了解福建、关注福建,吸引国内外各界人士前来福建旅游、观光,从而促进福建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2.营造品牌战略。任何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品牌产品的力量,旅游业更是如此。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景色四季如春,拥有大面积的海洋资源,这些都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省政府需要借助独有的资源优势打造品牌旅游路线,如构建原生态旅游区,让游客亲身体验原生态自然景观;建立多元文化的艺术长廊,让更多的游客在旅游中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知识,达到知识与精神愉悦的高度统一;构建农游一体的休闲度假区,让游客体验农家乐特色。此为还可以发展工业游、名山、明漂等特色品牌战略,努力发展让它们成为促进福建旅游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3.策划旅游形象。策划本是针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而制定的,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中,引入策划可以更好的发展创新旅游业。具体而言,福建省政府和旅游规划中心需要研制并实施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制定并编制各类旅游业宣传资料,对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大力宣传;密切关注国内外旅游业市场的最新信息,预测并规划本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同时,明确旅游业发展线路、宣传口号和形象定位。
参考文献
[1]沈华玉.旅游业R&V模式:关键点、误区和启示[J].旅游学刊,2007(05):5-6.
[2]林长榕.建设旅游强省的若干构想[J].开放潮,2002,(2):43~44.
[3]陈及霖.福建旅游地[M].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9. 399—408.
[4]蒋秀玉.我国旅游业引入外资新趋势[J].旅游管理,2002,(1):10-11.
[5]周加同.福建: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J].福建经济,2001,(4):16—17.
[6]沈华玉,倪外.酒店选择自建网络分销渠道的关键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07(02):71—78.
作者简介:李亚娟(1989-),女,汉族,宁夏隆德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