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德育低效的问题一直令人困扰,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亟待抓紧解决,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围绕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确立科学的德育目标,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改革德育教学的方式,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改革德育工作管理方式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得到重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令人困惑的是,学校花在德育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同所收到的效果难成正比,即德育低效问题仍较突出,如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亟待我们抓紧解决的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围绕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确立科学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方向,是对儿童、青少年一代道德素质的总要求。中小学德育的对象是儿童、青少年,他们正处在从自发的道德水平向自觉的道德水平过渡时期,他们自觉的道德形成也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鉴于此,中小学德育的实践,必须围绕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要求,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由形象到抽象、由依赖到独立、由模仿到自主的成长规律,坚持从“小”入手,“由虚转实”,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在小学教育阶段,确立“养成教育”的目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懂礼貌、守纪律、爱祖国、爱人民、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学习、诚实守信,这些良好品质的学习和养成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备素质,也是他们将来成长与发展,形成正确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基础。在中学教育阶段,确立以“价值观”教育为中心目标。通过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价值标准看待社会与人生,正确对待生活与生命,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养成关心、关爱的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的生活,把学校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
中小学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青少年儿童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但是,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具有基础性作用,就个体的道德成长而言,道德品格的养成更需要从小打好基础。品德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受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和情感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于形成对某种社会认知的固定倾向。因此,从基础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良好道德情感形成和个体道德人格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三、中小学德育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来源于生活。所以,“基础教育关照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对儿童生活方式的建构,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2]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要以中小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发挥道德作为“善”的价值对中小学生生活的引导作用, 使他们过有道德的生活。“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3] 让中小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道德性, 经历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冲突, 建构和生成主体的德行。
四、改革德育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采取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德育教学中获得的仅仅是道德知识,而不是美德本身,学生沦为道德知识的“容器”,成为一个个“美德袋”。要改变这种把学生视为“美德袋”,强制他们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做法,必须彻底革除学校道德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建民主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如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对话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有研究认为,“当儿童在课堂教学中,对班级规范、学习主题等真正有发言权的时候,他们就能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并且感到他们对这个社会负有责任”。[4]因此,有效的道德教学必须建立在主动的、有意义的学生学习基础之上。而事实上,并非我们的所有教学都具有教育性,有学者曾经指出:“教育是应该包含有教导和学习的因素在内,但反过来说并不一定为真,亦即有教学的行为或活动,不见得就是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本身必须是包含一种价值的活动。”[5]中小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道德知识的教学,使儿童、青少年获得价值引导,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提高道德水平,这个过程必须由儿童、青少年作为主体的参与和介入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五、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德育教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所以,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师素质,是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根本保证。首先,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因为“德育的本质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把一定的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首要的教育活动……德育的实质是塑造人格。”[6]中小学德育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增强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热爱,同时,还要做到积极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技能,满足自己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其次,德育教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德育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自身的学习,而且需要向他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经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再次,加强中小学与高校及科研部门的联系,通过高校及科研部门专家的引领,培养广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开展中小学德育问题的行动研究,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六、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方式
在反思传统中小学德育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变革,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维护学校德育的权威性。因为只有“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这句人们所熟悉的话就会成为伪善的托词。”[7]中小学德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对当代学校德育改革问题形成科学的认识,正确地判断,落实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第二,理清思路,制定系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案。在具体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状态、问题、优势和潜力的基础上,征得广大教师特别是德育教师的广泛参与,制定并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有计划、分步骤的按要求贯彻实施,使中小学德育真正落到实处;第三,强化制度导向,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德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07.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3]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 11-16.
[4]张艳敏.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4,(10):37-40.
[5]陈迪臣.教育哲学[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0.223.
[6]储培君.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39.
[7]赵祥麟译.[美]杜威.学校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2.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实效性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得到重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令人困惑的是,学校花在德育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同所收到的效果难成正比,即德育低效问题仍较突出,如何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一个亟待我们抓紧解决的问题。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围绕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特点,确立科学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方向,是对儿童、青少年一代道德素质的总要求。中小学德育的对象是儿童、青少年,他们正处在从自发的道德水平向自觉的道德水平过渡时期,他们自觉的道德形成也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往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鉴于此,中小学德育的实践,必须围绕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要求,依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由形象到抽象、由依赖到独立、由模仿到自主的成长规律,坚持从“小”入手,“由虚转实”,把德育目标落到实处。在小学教育阶段,确立“养成教育”的目标,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懂礼貌、守纪律、爱祖国、爱人民、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学习、诚实守信,这些良好品质的学习和养成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备素质,也是他们将来成长与发展,形成正确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基础。在中学教育阶段,确立以“价值观”教育为中心目标。通过价值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价值标准看待社会与人生,正确对待生活与生命,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养成关心、关爱的情怀,学会过现代文明的生活,把学校德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确立道德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中的基础地位
中小学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任何一方面教育的缺失都会使青少年儿童的全面、持续发展受到限制和影响。但是,就道德、思想、政治、法制及心理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而言,道德具有基础性作用,就个体的道德成长而言,道德品格的养成更需要从小打好基础。品德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每个生命阶段道德品格的形式发展和实质发展具有不同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受神经系统发育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和情感正处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易于形成对某种社会认知的固定倾向。因此,从基础教育入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他们良好道德情感形成和个体道德人格完善是十分有益的。
三、中小学德育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1]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来源于生活。所以,“基础教育关照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注重生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对儿童生活方式的建构,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特征。”[2]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要以中小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性问题为切入点,发挥道德作为“善”的价值对中小学生生活的引导作用, 使他们过有道德的生活。“从现实生活出发,使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到道德法则对生活的重要性,认识到道德就在自己身边,是为保障自己生活服务的。”[3] 让中小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的道德性, 经历生活的道德要求和冲突, 建构和生成主体的德行。
四、改革德育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
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采取学科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德育教学中获得的仅仅是道德知识,而不是美德本身,学生沦为道德知识的“容器”,成为一个个“美德袋”。要改变这种把学生视为“美德袋”,强制他们去服从各种道德规范的做法,必须彻底革除学校道德教育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建民主互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如运用谈话法、讨论法、对话式教学、合作学习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有研究认为,“当儿童在课堂教学中,对班级规范、学习主题等真正有发言权的时候,他们就能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并且感到他们对这个社会负有责任”。[4]因此,有效的道德教学必须建立在主动的、有意义的学生学习基础之上。而事实上,并非我们的所有教学都具有教育性,有学者曾经指出:“教育是应该包含有教导和学习的因素在内,但反过来说并不一定为真,亦即有教学的行为或活动,不见得就是教育。这是因为教育本身必须是包含一种价值的活动。”[5]中小学德育的任务就是通过道德知识的教学,使儿童、青少年获得价值引导,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提高道德水平,这个过程必须由儿童、青少年作为主体的参与和介入才有可能得以实现。
五、进一步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
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德育教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所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所以,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师素质,是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的根本保证。首先,提高中小学德育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因为“德育的本质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把一定的社会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首要的教育活动……德育的实质是塑造人格。”[6]中小学德育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增强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和热爱,同时,还要做到积极学习,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改进教学技能,满足自己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其次,德育教师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德育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自身的学习,而且需要向他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经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再次,加强中小学与高校及科研部门的联系,通过高校及科研部门专家的引领,培养广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开展中小学德育问题的行动研究,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六、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管理方式
在反思传统中小学德育管理方式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变革,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维护学校德育的权威性。因为只有“使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这句人们所熟悉的话就会成为伪善的托词。”[7]中小学德育管理方式的改革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中小学德育管理工作者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对当代学校德育改革问题形成科学的认识,正确地判断,落实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第二,理清思路,制定系统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案。在具体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状态、问题、优势和潜力的基础上,征得广大教师特别是德育教师的广泛参与,制定并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有计划、分步骤的按要求贯彻实施,使中小学德育真正落到实处;第三,强化制度导向,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中小学德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德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207.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3]冯建军.儿童道德生活该如何加强[J].教育科学研究,2004. 11-16.
[4]张艳敏.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4,(10):37-40.
[5]陈迪臣.教育哲学[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0.223.
[6]储培君.德育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39.
[7]赵祥麟译.[美]杜威.学校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