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主要是激发创造力和获取创造力的表现能力的方法及手段。它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到让学生对这节美术课产生想学的兴趣,之后才可以一步一步的诱发学生的想象。大胆的,新颖的,不受限制的开动大脑,不能超之过急,才能有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当然最后的讲评拓展一定不能缺少,这能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为以后的课做好铺垫!
【关键词】初中美术;习惯;养成;创新思维
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较为严格的,不足之处也存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发现这里的弊端,从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美术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本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思维的教育。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教材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素和要求;教师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能力素养,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发现身边的事物,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的价值,不断进取。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人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认识兴趣,助推创新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这一情境,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和发现。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还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主动的学习情绪。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孩子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
本人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简化、夸张、添加、变形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把学生当成主体,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如课《奇特的视觉图形》放些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图片的不同之处,学会观察步骤,掌握观察的要领。从而使学生对这节课充满浓厚的兴趣。
二、诱发学生想象,铺垫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及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不同层面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有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学生作品更具有个性。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要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像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要设法为学生提供时间和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分析、自己发现,自由提问,质疑问难。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代替。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目的,而且优化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种习惯的养成在被吸引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要以欣赏者的角色,面带微笑,鼓励的眼神,用启发性的语言,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进而转化为对学生的支持和鼓励,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地去学,去思考,去发现。这样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强,挫折感少,就会逐步形成大家争想争画,勇于创新的良好课堂气氛。如《卡通》这节课,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目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图片的引用很重要,搞笑的,可爱的,有趣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变化,学生自主思考,原来是变形了,夸张了。那么在接下来的作画中学生就会把夸张,变形这些元素他想象的卡通形象中了。
三、训练发散性思维,学会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力,培养学生接受和运用知识的敏捷性、变通性、创造性,不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创新欲望的诱发及引导,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到实处。我们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
本人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开展“自主——创新”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绘画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探求新知,在应用中理解、巩固、掌握知识。教师在创造教学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有正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程度,由浅入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他们一把,甚至给他们动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他们,使他们有勇气画下去。还有的学生可以用鼓励的语言,例如“你画的不错,方法略注意一点就会更好”、“很好,继续这样画下去”、“构思不错,设计新颖”等,逐渐培养他们自信心。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以克服思维定势。
总之,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营造宽松的发展条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
参考文献:
[1](美)汉斯,著.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2]钱初熹.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J].艺术百家.2010(03).
【关键词】初中美术;习惯;养成;创新思维
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都是较为严格的,不足之处也存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发现这里的弊端,从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美术教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中本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思维的教育。
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教材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素和要求;教师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能力素养,使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发现身边的事物,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的价值,不断进取。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人主要分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认识兴趣,助推创新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这一情境,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认训活动。培养学生兴趣是推动这种复杂的认识活动的重要动力”。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总是心驰神往,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和发现。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备课和讲课时,不但要熟练地掌握教材,还要精心安排教学过程,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主动的学习情绪。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产生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从孩子的心理特征、知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画。
本人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多进行简化、夸张、添加、变形等练习,培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教会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将课本内容拓宽、画活。把学生当成主体,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如课《奇特的视觉图形》放些有趣的图片,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图片的不同之处,学会观察步骤,掌握观察的要领。从而使学生对这节课充满浓厚的兴趣。
二、诱发学生想象,铺垫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双翼。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及想象,从想象中进行创造性构思。教学指导时一方面要让每个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不同层面学生的表现状况,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使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高有自信心。特别强调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使学生作品更具有个性。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要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像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气氛,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在教学中,要设法为学生提供时间和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分析、自己发现,自由提问,质疑问难。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代替。这样,不仅实现了教学目的,而且优化了课堂气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种习惯的养成在被吸引以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要以欣赏者的角色,面带微笑,鼓励的眼神,用启发性的语言,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进而转化为对学生的支持和鼓励,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地去学,去思考,去发现。这样学生获得的成功感强,挫折感少,就会逐步形成大家争想争画,勇于创新的良好课堂气氛。如《卡通》这节课,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目就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图片的引用很重要,搞笑的,可爱的,有趣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变化,学生自主思考,原来是变形了,夸张了。那么在接下来的作画中学生就会把夸张,变形这些元素他想象的卡通形象中了。
三、训练发散性思维,学会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力,培养学生接受和运用知识的敏捷性、变通性、创造性,不断发展学生创造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地方,教师在教学意识上要重视创新欲望的诱发及引导,教学方法上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到实处。我们才能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
本人在教学中,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开展“自主——创新”学生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绘画实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调节到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学习中探求新知,在应用中理解、巩固、掌握知识。教师在创造教学内容安排上,必须具备有正确的有利于产生联想的指导理论和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充分活动。根据学生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程度,由浅入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对少数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帮他们一把,甚至给他们动几笔,在关键处提醒他们,使他们有勇气画下去。还有的学生可以用鼓励的语言,例如“你画的不错,方法略注意一点就会更好”、“很好,继续这样画下去”、“构思不错,设计新颖”等,逐渐培养他们自信心。注意经常向学生提供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以克服思维定势。
总之,要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能营造宽松的发展条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具有个性的表达方式。注意保护和发展每个人的独特性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不怕困难的工作精神。
参考文献:
[1](美)汉斯,著.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M].广西美术出版社,2009.
[2]钱初熹.以美术教育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J].艺术百家.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