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其中领导者的相关能力与素养是前提和关键。校长在教育技术方面的领导力是其教育技术素养在管理层面的一种提升与反映。
从校长信息素养到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信息素养作为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和特质一直未受到研究领域的关注。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关于信息素养的理解仁者见仁,对于不同的对象,其内涵不同。大部分研究都认为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构成。各个领域的研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普通公民、学生、教师等信息素养都具有其深刻的情境内涵。信息素养具有其公共特性,即使对于不同的人群应该有不同的内涵,但都认同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学校教师尤其是校长,其作用和影响尤为突出。关于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但这种经验型的研究并没有解释出校长信息素养的独特内涵。
为提高校长的教育技术管理与运作能力,在教育技术工作规范化专业标准方面,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针对不同层级的人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技术标准,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在面向学校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提出了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技术基本标准和为管理者准备的绩效指标。英国也在《校长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使用教育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是评价英国校长的重要指标。
教育管理学领域对于校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能力或者领导力研究领域,着眼于校长的管理能力。国内关于校长的教育领导力研究中认为,校长的教育领导力构成主要包含下面以下方面:文化——传递信念,潜移默化,使组织成员认同学校的使命,建立共同愿景。象征——以言行影响组织成员,认清工作的方向、价值。教育——诊断问题,设计教育活动。人际——提高士气,鼓励合作、参与决策。技术——计划、组织、协调、落实、评价。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内涵
领导力有两个取向的内涵,特质取向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具备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领导者。过程取向把领导力定义为某一个体影响带动一组个体实现某一个目标的过程。这两者内在统一于领导者的素质及其驱动的行动当中,而在各种领导素质当中影响校长教育信息化决策与行动的主要就是信息素养。
关于教育领导力的研究在我国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但是关于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却是相当薄弱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团队在《如何突破教育信息化应用瓶颈》一文中提出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四个方面的内涵,即包括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改革领导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领导能力和教育信息化规制建设能力四个方面;其团队还展开了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结构研究,从
关注校长及其领导集体出发,总结校长及其领导集体的领导力体现在决策、管理、服务、评价四个方面,并初步探究了学校领导者个人面向信息化的领导力结构,包括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化的管理水平等三个方面。祝智庭教授团队还展开了区域性的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活动,这些都为国内面向校长的信息素养及其领导力发展提供了不同层面的解释。
综合实证调查、信息素养研究、管理者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及国内外教育领导力研究的成果,我们把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看作个体信息素养特质驱动团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其维度体现在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整合与应用、信息技术规划与评估、信息伦理与规范五个维度,共同构成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内涵,驱动校长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的教育技术发展行动与决策。校长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进而影响到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决策与发展。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发展的新特质与使命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新特质。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作为领导力的一种延伸,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次上,也体现在领导集体层面上。“领导力是有层次的,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提升的”。而目前国内学校执行的是校长负责制,从上面的实证分析也可以看出,校长个体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驱动校长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的教育技术发展行动与决策。校长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进而影响到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决策与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在多变的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新的挑战,学校领导者需要以新的领导能力加以应对,这也意味着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下,学校领导力需要增加一系列新的要素:必须把教育技术意识、信息素养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规划、课程整合、教育技术评估等纳入学校管理与教学;必须考虑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必须对学校的教育技术规划和评估进行考量;必须对学校信息化投资进行系统思考;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必须将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衔接;必须将教师团队建设与学校竞争力提升联动起来。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的使命。学校是一个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组织。学校领导者面对着领导学校适应变革和引领变革的任务,需要考虑得更长远一些,要有长远规划的意识;需要理顺并了解学校所在的各种关系,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需要打破各种各样的界限,领导学校的人员为共同的目标努力;需要强调自己作为领导者在呈现学校发展愿景,提倡价值观,激发成员学习和工作动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有政治上的敏锐,能够应对不同文化引起的冲突;需要理解变革,并在变革中重构学校的一切,使之朝着有利于发展的方向前进。
校长领导力建设是应对学校变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变化,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学校在不断应对重大的战略性变革。战略性变革的根本不在于技术的转变,而是在于组织中人的转变,特别是领导的意识与促动。这需要领导力的提升来实现和执行。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变革,并进而通过引发变革从而实现发展,因此,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围绕着变革,通过塑造愿景,指出希望,激发动机,掌控变革,从而领导组织机构求得生存与发展。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从校长信息素养到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信息素养作为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和特质一直未受到研究领域的关注。信息素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关于信息素养的理解仁者见仁,对于不同的对象,其内涵不同。大部分研究都认为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三部分构成。各个领域的研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普通公民、学生、教师等信息素养都具有其深刻的情境内涵。信息素养具有其公共特性,即使对于不同的人群应该有不同的内涵,但都认同信息素养成为信息时代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对于学校教师尤其是校长,其作用和影响尤为突出。关于中小学校长的信息素养,相关研究并不多见。但这种经验型的研究并没有解释出校长信息素养的独特内涵。
为提高校长的教育技术管理与运作能力,在教育技术工作规范化专业标准方面,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针对不同层级的人制定了不同的教育技术标准,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在面向学校管理者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提出了学校管理者的教育技术基本标准和为管理者准备的绩效指标。英国也在《校长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使用教育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是评价英国校长的重要指标。
教育管理学领域对于校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领导能力或者领导力研究领域,着眼于校长的管理能力。国内关于校长的教育领导力研究中认为,校长的教育领导力构成主要包含下面以下方面:文化——传递信念,潜移默化,使组织成员认同学校的使命,建立共同愿景。象征——以言行影响组织成员,认清工作的方向、价值。教育——诊断问题,设计教育活动。人际——提高士气,鼓励合作、参与决策。技术——计划、组织、协调、落实、评价。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内涵
领导力有两个取向的内涵,特质取向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具备的一些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他们成为领导者。过程取向把领导力定义为某一个体影响带动一组个体实现某一个目标的过程。这两者内在统一于领导者的素质及其驱动的行动当中,而在各种领导素质当中影响校长教育信息化决策与行动的主要就是信息素养。
关于教育领导力的研究在我国已经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体系,但是关于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在国内学术界却是相当薄弱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祝智庭团队在《如何突破教育信息化应用瓶颈》一文中提出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四个方面的内涵,即包括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改革领导能力、教师专业发展领导能力和教育信息化规制建设能力四个方面;其团队还展开了面向信息化的学校领导力结构研究,从
关注校长及其领导集体出发,总结校长及其领导集体的领导力体现在决策、管理、服务、评价四个方面,并初步探究了学校领导者个人面向信息化的领导力结构,包括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理解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化的管理水平等三个方面。祝智庭教授团队还展开了区域性的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活动,这些都为国内面向校长的信息素养及其领导力发展提供了不同层面的解释。
综合实证调查、信息素养研究、管理者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及国内外教育领导力研究的成果,我们把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看作个体信息素养特质驱动团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其维度体现在信息技术意识与态度、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技术整合与应用、信息技术规划与评估、信息伦理与规范五个维度,共同构成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内涵,驱动校长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的教育技术发展行动与决策。校长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进而影响到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决策与发展。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发展的新特质与使命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新特质。需要指出的是,实际上作为领导力的一种延伸,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次上,也体现在领导集体层面上。“领导力是有层次的,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提升的”。而目前国内学校执行的是校长负责制,从上面的实证分析也可以看出,校长个体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到学校的发展,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驱动校长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军人物的教育技术发展行动与决策。校长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进而影响到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决策与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学校在多变的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新的挑战,学校领导者需要以新的领导能力加以应对,这也意味着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下,学校领导力需要增加一系列新的要素:必须把教育技术意识、信息素养教育、学校信息技术规划、课程整合、教育技术评估等纳入学校管理与教学;必须考虑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必须对学校的教育技术规划和评估进行考量;必须对学校信息化投资进行系统思考;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必须将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衔接;必须将教师团队建设与学校竞争力提升联动起来。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的使命。学校是一个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组织。学校领导者面对着领导学校适应变革和引领变革的任务,需要考虑得更长远一些,要有长远规划的意识;需要理顺并了解学校所在的各种关系,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需要打破各种各样的界限,领导学校的人员为共同的目标努力;需要强调自己作为领导者在呈现学校发展愿景,提倡价值观,激发成员学习和工作动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有政治上的敏锐,能够应对不同文化引起的冲突;需要理解变革,并在变革中重构学校的一切,使之朝着有利于发展的方向前进。
校长领导力建设是应对学校变革的重要内容。面对内外部形势的不断变化,面对生存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学校在不断应对重大的战略性变革。战略性变革的根本不在于技术的转变,而是在于组织中人的转变,特别是领导的意识与促动。这需要领导力的提升来实现和执行。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引起变革,并进而通过引发变革从而实现发展,因此,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围绕着变革,通过塑造愿景,指出希望,激发动机,掌控变革,从而领导组织机构求得生存与发展。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