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接到一个高中生的来信。
我是一名高中生,有一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一年了。在我考进重点高中的同时,我的奶奶患病了,是肝癌晚期。在去年11月11日去世了。我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我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是要死的。因为学习的缘故,父母不让我陪在奶奶身边,所以最后当我见到奶奶的时候,她已经无法说话了,我最终也没有看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我非常懊悔,非常难过。一度我在想,学习成绩有那么重要吗?以至于我连陪在奶奶身边都不让。有时候我觉得生活真的很无趣,我开始荒废学业。
然而伤痛总会被时间冲淡,我的成绩也回到原点,并有了提高。但心中的这个问题却转化成了另一个问题:我常常会有一些超出同龄人的想法。比如说,我常常会想,当一个人死的时候,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一定会很难过。我会越想越害怕,因为我知道我也是终究是要死的。
以前的我是一个非常开朗的人,非常幽默。现在只有和大家在一起时,我才是那一个我。而每当我一个人时,我就会很害怕。
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她信中所描述,事情最开始似乎是由奶奶的去世引起的。奶奶的死让她有一个发现:原来人会死的。这是一个情感的表达,来自她切身的经验和感受。说起来,在这之前,她也知道人会死,因为不关涉亲人,它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现在,它如此切近,在亲人身上发生了,让她有了这个真真切切的“发现”。
我不知道她后来有没有去参加奶奶的葬礼,以及有没有用自己的方式向奶奶表达她的哀伤。我关心这一点是因为,没有表达的哀伤之情会在一个人内心里逗留更久,以至于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让其不能接受亲人真的已经离去的事实,甚至会由此影响到自己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这就是她所说的“转移”—在她身上,引起了对“死亡”的恐惧与联想,想到每一个人最终都会被死亡带走,人生短暂,不过是过眼烟云。死亡是不是意味着永远失去?如果死亡最终会把人带走,我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这么认真,还要在人生过程中如此努力?这种困惑影响了她的生活,一度让她失掉了学习的动力。
其实,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基本恐惧,如果我们刻意回避它,可能会在暗中变成死亡焦虑。在我个人的经验里,从很年轻的时候起,死亡恐惧也时而会从深处浮现出来。就像她现在所经历的一样,其中有恐惧,也有对自我与人生价值的疑惑与探询。有哲学家说,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知道自己会死。但我们的文化常常回避死亡这个话题,因为害怕它,就极力回避它,以至于这种恐惧会转移成一种弥漫性的焦虑—我们感到恐惧,却不知道为什么恐惧,于是变得惶惶不可终日,便是焦虑。死亡焦虑是一种没有被觉察的无意识恐惧。西方有一种哲学叫存在主义,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死亡的直面与思考;甚至在存在主义看来,哲学就是学习死亡。但在我们古代,孔子不喜欢谈这个话题。因此有一个学生向他提出这个话题,他很不高兴,用责怪语气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其实,生与死不是分开的,死是生的一部分,人生本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去寻求意义。
发现死亡
举一个例子。中国有一位哲学家叫李泽厚,据他回忆,在读中学的时候,死亡问题一度成了他的困扰。他开始思考死亡,试图找到关于死亡的答案。他为此而困惑,有一段时间都无法上课,常常跑到学校周围的山坡上游逛,头脑里满是死亡的问题……当年这个在山头游逛,头脑里充满了死亡困惑的少年,后来成了一个哲学家。人是思考的动物,在思考中,人成了他自己。思考不仅指生,也包括死。
但是,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回避死亡这个话题。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都是如此。我们太多去看生的一面,却不去想死的一面,好像一思考“死”就是太消极太悲观,就是有问题的一样。在学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大概是“某某,我想对她说……”按老师的出题意图,这个“某某”可以指“春天”,“生活”,“老师”,“父母”等,但有一位同学写的作文是:“死亡,我想对她说……”老师大惊失色,赶忙把这个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他的父母听到这个也十分紧张,担心孩子的头脑是不是有问题。接下来是大家一顿苦劝。然而,这个同学不但没有问题,反而是一个很有思考和写作潜力的人。因此,从开篇同学信中我也发现,她对死亡与人生的思考,可能显示出她已经开始对生活有整体性探索和超越性思考,这不但不是问题,反而可能在她内心积累思想与精神的资源。
奶奶去世让她第一次看到了死亡,好像它的威力很大,相比之下,我们的生命则短暂而脆弱。是的,我们需要看到并且接受生命的有限,包括人生有各样的不测,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人生的本质。但是,我们同时又可以看到,生命也有很大的力量,生活中又充满了可能性,每一个人都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做得好,活得好,成长和成为自己,实现生命的价值。
与死亡和解
巴金也曾讲过幼年与死亡照面的一些故事:他小时候非常喜欢鸡,给它们都起了名字,常常跟它们一起玩耍,叫着每一只鸡的名字让它们排队……但有一天,他看到厨师把可爱的鸡杀掉了—他因此受到很深的刺激,开始思考死亡。多年后我们看到,在巴金的许多作品里,都涉及死亡主题,那些主人公们在寻找着各种超越死亡的方式。他本人也以最好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生”,因而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死”。在心理学上有一种人生发展理论,其中有一个说法我是十分相信的:那些在活着的时候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当死亡来临时,他们坦然无惧,因为他们的生活是圆满的。
接到她的来信的时候,我本人也在经历一个哀伤的过程—我的父亲在两年前去世了,这两年来,我时常梦见他,而且,每一个梦中的场景总是他的弥留之际。我知道,在我心里一直都放不下父亲,我的情感不能接受死亡把他带走的事实。因此,在我的梦中,父亲一直躺在病榻上—我不让父亲离去,把他强留在病榻上,以为还有机会可以挽回。而这背后,也有我深深的遗憾和愧疚—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外面求学和工作,父亲在遥远的老家,而我见到他的时间越来越少……而父亲在过去的生活中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情感内容,跟我的生命联为一体,我割舍不下。
我知道我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哀伤过程,用我的方式表达我的哀伤,通过回忆,通过写作,通过讲述,把最美好的记忆留下来。我想到有一位作家叫梅特林克,他在《青鸟》里说:我们的亲人并没有离去,他们只不过在一个地方,每当我们想起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回来了,跟我们在一起。终于,就在最近,我的另外一个梦中,我看到父亲的病榻空了……
因此,我想到给她提一个建议:找到她自己的方式去经历她的哀伤过程,如果她觉得合适,可以给奶奶写信,把她真实的想法,她的感情,她的遗憾,她的内疚……一一告诉她,她会明白,会理解,会依然爱她。
最后,我想对她说:“不要害怕!”这不是她的问题,反而可能是她生命中宝贵的资源。
我是一名高中生,有一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一年了。在我考进重点高中的同时,我的奶奶患病了,是肝癌晚期。在去年11月11日去世了。我也因此受到很大的打击。我发现原来每一个人都是要死的。因为学习的缘故,父母不让我陪在奶奶身边,所以最后当我见到奶奶的时候,她已经无法说话了,我最终也没有看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我非常懊悔,非常难过。一度我在想,学习成绩有那么重要吗?以至于我连陪在奶奶身边都不让。有时候我觉得生活真的很无趣,我开始荒废学业。
然而伤痛总会被时间冲淡,我的成绩也回到原点,并有了提高。但心中的这个问题却转化成了另一个问题:我常常会有一些超出同龄人的想法。比如说,我常常会想,当一个人死的时候,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一定会很难过。我会越想越害怕,因为我知道我也是终究是要死的。
以前的我是一个非常开朗的人,非常幽默。现在只有和大家在一起时,我才是那一个我。而每当我一个人时,我就会很害怕。
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她信中所描述,事情最开始似乎是由奶奶的去世引起的。奶奶的死让她有一个发现:原来人会死的。这是一个情感的表达,来自她切身的经验和感受。说起来,在这之前,她也知道人会死,因为不关涉亲人,它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现在,它如此切近,在亲人身上发生了,让她有了这个真真切切的“发现”。
我不知道她后来有没有去参加奶奶的葬礼,以及有没有用自己的方式向奶奶表达她的哀伤。我关心这一点是因为,没有表达的哀伤之情会在一个人内心里逗留更久,以至于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让其不能接受亲人真的已经离去的事实,甚至会由此影响到自己和生活的其他方面,这就是她所说的“转移”—在她身上,引起了对“死亡”的恐惧与联想,想到每一个人最终都会被死亡带走,人生短暂,不过是过眼烟云。死亡是不是意味着永远失去?如果死亡最终会把人带走,我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这么认真,还要在人生过程中如此努力?这种困惑影响了她的生活,一度让她失掉了学习的动力。
其实,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的基本恐惧,如果我们刻意回避它,可能会在暗中变成死亡焦虑。在我个人的经验里,从很年轻的时候起,死亡恐惧也时而会从深处浮现出来。就像她现在所经历的一样,其中有恐惧,也有对自我与人生价值的疑惑与探询。有哲学家说,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知道自己会死。但我们的文化常常回避死亡这个话题,因为害怕它,就极力回避它,以至于这种恐惧会转移成一种弥漫性的焦虑—我们感到恐惧,却不知道为什么恐惧,于是变得惶惶不可终日,便是焦虑。死亡焦虑是一种没有被觉察的无意识恐惧。西方有一种哲学叫存在主义,它的特点之一就是对死亡的直面与思考;甚至在存在主义看来,哲学就是学习死亡。但在我们古代,孔子不喜欢谈这个话题。因此有一个学生向他提出这个话题,他很不高兴,用责怪语气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其实,生与死不是分开的,死是生的一部分,人生本是在死亡的阴影下去寻求意义。
发现死亡
举一个例子。中国有一位哲学家叫李泽厚,据他回忆,在读中学的时候,死亡问题一度成了他的困扰。他开始思考死亡,试图找到关于死亡的答案。他为此而困惑,有一段时间都无法上课,常常跑到学校周围的山坡上游逛,头脑里满是死亡的问题……当年这个在山头游逛,头脑里充满了死亡困惑的少年,后来成了一个哲学家。人是思考的动物,在思考中,人成了他自己。思考不仅指生,也包括死。
但是,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回避死亡这个话题。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都是如此。我们太多去看生的一面,却不去想死的一面,好像一思考“死”就是太消极太悲观,就是有问题的一样。在学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大概是“某某,我想对她说……”按老师的出题意图,这个“某某”可以指“春天”,“生活”,“老师”,“父母”等,但有一位同学写的作文是:“死亡,我想对她说……”老师大惊失色,赶忙把这个学生的家长请到学校,他的父母听到这个也十分紧张,担心孩子的头脑是不是有问题。接下来是大家一顿苦劝。然而,这个同学不但没有问题,反而是一个很有思考和写作潜力的人。因此,从开篇同学信中我也发现,她对死亡与人生的思考,可能显示出她已经开始对生活有整体性探索和超越性思考,这不但不是问题,反而可能在她内心积累思想与精神的资源。
奶奶去世让她第一次看到了死亡,好像它的威力很大,相比之下,我们的生命则短暂而脆弱。是的,我们需要看到并且接受生命的有限,包括人生有各样的不测,这种不确定性也是人生的本质。但是,我们同时又可以看到,生命也有很大的力量,生活中又充满了可能性,每一个人都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做得好,活得好,成长和成为自己,实现生命的价值。
与死亡和解
巴金也曾讲过幼年与死亡照面的一些故事:他小时候非常喜欢鸡,给它们都起了名字,常常跟它们一起玩耍,叫着每一只鸡的名字让它们排队……但有一天,他看到厨师把可爱的鸡杀掉了—他因此受到很深的刺激,开始思考死亡。多年后我们看到,在巴金的许多作品里,都涉及死亡主题,那些主人公们在寻找着各种超越死亡的方式。他本人也以最好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生”,因而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死”。在心理学上有一种人生发展理论,其中有一个说法我是十分相信的:那些在活着的时候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当死亡来临时,他们坦然无惧,因为他们的生活是圆满的。
接到她的来信的时候,我本人也在经历一个哀伤的过程—我的父亲在两年前去世了,这两年来,我时常梦见他,而且,每一个梦中的场景总是他的弥留之际。我知道,在我心里一直都放不下父亲,我的情感不能接受死亡把他带走的事实。因此,在我的梦中,父亲一直躺在病榻上—我不让父亲离去,把他强留在病榻上,以为还有机会可以挽回。而这背后,也有我深深的遗憾和愧疚—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外面求学和工作,父亲在遥远的老家,而我见到他的时间越来越少……而父亲在过去的生活中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情感内容,跟我的生命联为一体,我割舍不下。
我知道我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哀伤过程,用我的方式表达我的哀伤,通过回忆,通过写作,通过讲述,把最美好的记忆留下来。我想到有一位作家叫梅特林克,他在《青鸟》里说:我们的亲人并没有离去,他们只不过在一个地方,每当我们想起他们的时候,他们就回来了,跟我们在一起。终于,就在最近,我的另外一个梦中,我看到父亲的病榻空了……
因此,我想到给她提一个建议:找到她自己的方式去经历她的哀伤过程,如果她觉得合适,可以给奶奶写信,把她真实的想法,她的感情,她的遗憾,她的内疚……一一告诉她,她会明白,会理解,会依然爱她。
最后,我想对她说:“不要害怕!”这不是她的问题,反而可能是她生命中宝贵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