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完善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tectivexi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显示,2016年中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是35000多人,比2010年下降了将近一半,在这个数据的背后,是整个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以及司法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探索。未成年人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后备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力量,因此在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当中特别增加了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确立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这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给他们提供了重新改正,回归社会的机会。但在当前司法实践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面临着着使用率低、实践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如何完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是当前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附条件不起诉;司法体系完善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8)14-0186-01
  作者简介:赵曼伊(1996-),女,汉族,河南师范大法学院,本科。
  未成年人处在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智力心理发育尚未完善,具有很大的动荡性,因此需要对未成年人犯罪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保护未成年犯罪人的诉讼权益。下面,将对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进行分析,找到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缺陷,结合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建议。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缺陷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多样化,常见为共同犯罪,但根据刑法分则条文的规定,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仅适用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在司法实践中,虽然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性质属于上述三种罪名,但仅适用于这三种罪似乎不尽合理。国家制定这一制度的本质是为了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对更多犯罪的未成年人作出不起诉的处理。然而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罪名的过于限制,使司法程序的适用陷入窘境。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没有明确动机,偶然性大,犯罪手段易转化为暴力犯罪,使适用该制度的难度加大。在刑罚幅度上,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要求是可能判处1年以下有期徒刑刑罚的案件,而现实中大部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法定刑期都在三年以下,暴力犯罪适用困难。因此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的刑罚条件过于严苛,不利于司法人员的具体适用。
  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诉讼经济原则和起诉便宜主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起诉,这就赋予了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还能起到分流部分案件,简化诉讼程序,节约诉讼资源,减轻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工作压力的作用,体现诉讼经济原则和起诉便宜主义。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来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是为了通过教育改变未成年人偏差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信心。
  (二)非刑罚化理论
  在人权观念不断提高、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将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相结合,是当今法律发展主流。非刑罚化,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以外的方法来实现教育感化的目的,它反应了刑法的理性和人道。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将处罚与保护相结合,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通过非刑罚的手段矫正他们偏差的认知和行为,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
  三、完善建议
  (一)建立以检察机关监督为主导,司法社工帮教为辅的考察帮教模式
  检察机关作为主导部门,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和司法社工合作,建立考察帮教模式。它通过教育,培育扶持司法社工,组织相关社区活动,加强未成年人再犯罪的预防。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核心是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司法制度问题,将社会工作与司法工作配套并行,可以更好地实现未成年人再犯罪的预防。“提前干预,以教代刑”应是司法工作者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坚持的原则。
  (二)适当拓宽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
  目前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诉制度仅适用于社会危害性较轻的刑事案件,但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该制度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己无法满足我国司法实践的需要。应适当拓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要求,并制定出量刑的细化标准。
  (三)成立专门的少年法庭
  对于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不能仅仅因为一个行为定一个罪,而是要给未成年人一个未来。设置帮教席和社会调查员,可以让未成年人感到一定的温暖和力量。由于未成年人案件处理比较复杂,后期还有监督考察的工作,因此就需要成立少年法庭,保证有充足的司法人员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案件。
  [ 参 考 文 献 ]
  [1]李明强.论不起诉的法律依据[M].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14.
  [2]郭少军.相对不起诉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法学,2012.7.
  [3]蒋华敏.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适用不起诉有关问题[J].法学论坛,2012(3).
  [4]马华锋.关于未成年人酌定不起诉[J].中外法学,2011(8).
其他文献
摘要:新《刑事诉讼法》中我国以物质赔偿为导向,将被害人的心里抚慰和社会关系的修复置之事外的刑事和解制度,在西方恢复性司法理念的考量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故本文旨在从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特殊性入手,指出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来进一步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恢复性司法;特殊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2018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指导案例第96号,也就是宋某军诉西安某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案,该案的判决是对《公司法》第74条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对有限责任公司章程规定的股权回购条款效力问题做出了回答,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以及抽逃出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股权转让;股权回购请求权;合理价格;抽逃出资  中图分类号:D923.6;D926.21
摘要:公务员录用制度完善与否与保障公民平等就业权、公务员系统的人才选拔情况密切相关。然而受社会风气、公务员职位供求不平衡、法律制度缺学历歧视等歧视现象层出不穷。为了消除歧视,保障公民的平等就业权,完善公务员录用制度,本文以学历歧视为例对公务员录用条件不平等进行分析和思考,并试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公务员考试;招录条件;学历歧视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
摘要: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数据规模呈级数倍增长,人类跨入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是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那么在大数据时代如何维护知识产权成了法律界当务之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的必要性,解读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的利益平衡原则、及时原则和谦抑性原则,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商业秘密;刑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服务合同内容是关于软件开发、技术开发以及相关服务咨询,软件委托开发合同作为服务合同项下的一类合同,受到关注的原因在于此类合同内容较为复杂,涉及的专业性质较强,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比较抽象,合同内容涉及知识产权的相关约定,因而案件审理难度比较大。本文旨在探讨对该类合同争议焦点进行有效的梳理,为高效解决当事人的纠纷提供参考。  关键词:软件开发委托;委托合同;APP类软件委托 
摘 要:因果关系对于侵权法的研究意义重大,中外学者们围绕此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诸多问题,但也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各种学说进行比较的前提下,试图说明哪种观点较为可取,并结合给定的案例说明之。本文除因果关系外,还附带谈到了侵权行为类型,但重心仍放在因果关系上。通过借鉴国外的因果关系理论,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侵权法;因果关
摘 要:近年来,随着传媒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媒体群体的广泛存在,越来越多的冤假错案被揭露出来展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就冤假错案而言,其成因及解决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历来也是司法机关所关注的重点问题。2017年7月10日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强调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全社会要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响应时代号召。因此在大数据强势崛起的时代,如何利
摘 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攻坚期,政府将非常规化治理纳入了合法性与有效性的范畴,但在非常规划治理中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本文通过探寻解决非常规化治理的过程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的理性路径,从而彰显国家治理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合法性;有效性;非常规化;治理  中圖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20-0137-01  作者简介:王汇闽(1987-
摘要:住房反向抵押对于我国老年人来说还属于一个新兴的词语,但在其他发达国家,却早已是趋于完善的一个体系。住房反向抵押可以让老年人在仍然居住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按月或按年拿到相应的费用,身后房产归相应的机构所有。这样可以减少子女的压力,也可以让老年人有相对舒适的晚年,这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但在我国农村地区却不能实施,其中有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很多政策的限制。  关键词:反向抵押;抵押贷款;以房养老
摘 要:《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股权转让做出了时间限制,但没有对违反该限制的股权转让的效力做出明确说明,导致实践中出现了双方在限售期内签订转让协议,在协议中约定待限售期满后再进行股权的实际转让的一种交易方式,这种转让协议的协议效力以及股权变动的效力如何,本文对此区分成转让协议和股权变动两个行为,结合其背后的法理、立法目的进行了相应分析。  关键词:股权转让;限售期;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