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针对语文素养,可以说是一个有著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包括正确理解能力和口头运用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其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指的就是语文能力,一个完整的语文素养包含了很多内容,如:语文知识、学习习惯以及人文素养和语言积累等。对于人的一生,这可以说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一个过程,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效果,同时对于与外界的沟通能力也有着一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语文能力与语言能力有着很大的不同点,语文能力可以说是语言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既是知识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对于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关键词:技工院校 课堂外 语文素养 提高方法
   语文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主要特点体现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随着《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大纲》的提出,其中明确指出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一个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并发展学生思维,通过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此来加强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奠定重要基础。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并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语文学科作为技工院校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是结合技工院校学生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所制定的,但是由于课程内容有限、课堂时间有限,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课堂上的学习,则很难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所以还需要注重与课堂外的相结合。
   一.加强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的培养
   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具有一定限制性,而在课堂外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例如:在生活中可以随处看到对联或广告和一些名言名句等,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所以说社会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作为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积累。俗话说:“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和动力。”如果学生一旦能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兴趣,那么将会把自身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其中,从而获得高效学习效果。因此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对语文有一个更好的学习,那么则必须要深入探究,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学生自信心,将学生自身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语文能力可以说是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与他人沟通的基础,所以语文能力又可以称之为一种生活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特点有一个正确认识,即:学习方法多样性和灵活性、学习内容广泛性等。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包含了语言知识在里面,而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学习,其学习途径有着很多种,如:看小说、看新闻、听广播或读报纸杂志等。如果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投入到日常生活中进行语文学习,那么则会实现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引导学生养成生活中自觉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乌申斯基作为俄国著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说是人在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一资本是不断增值的,而人在这一过程中所享受的就是资本所产生的利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巴金也曾经说过:“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可以说是成功教育的一种体现”。通过不断积累、长期训练,进而形成一种自动化心理和行为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则会终身受益。
   (一)注重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从《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明确提出:“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总量不可小于200万字”。但是要想达到这一标准要求,仅仅只是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因为毕竟课堂时间是有限制的,无法满足学生对阅读的实际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则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外阅读当中,将以往传统的“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成绩”的这一思想观念积极转变掉,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阅读书籍。与教材课文内容相比,课外书籍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表达手法和内容等都要相对更为丰富一些,让学生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之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更好发展。例如:教师在完成课程内容教学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作品。所谓的经典作品,指的就是无论在思想和文学方面,还是在艺术方面都有着较高价值,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或者,还可以让学生等车时或做完作业后看看一些小说或报纸,杂志等,长期以久,则会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慢慢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注重学生勤于思考这一良好习惯的培养
   我国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从中体现出思考的重要性。针对于思考,可以比喻成学习的一把钥匙,只有拥有了钥匙才能打开知识宝库。如果不经过思考,将知识硬塞到大脑当中,那么这就如同“囫囵吞枣”,必须要经过精细思考,才能够找到其中的精华,实现“知行合一”。除此之外,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避免不了会遇到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很容易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说,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辨别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当遇到一些问题时很难正确处理好。这时作为教师则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当遇到事情时多想想“为什么”这些社会经验和做人道理是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俗话说:“文以载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文章作为思想道德和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很多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其中都包含了思想、道德及情操在里面,当学生观看和思考后,势必会受到渲染,建立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思想。另外,作为教师还需要积极帮助和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分析问题,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进而树立好正确人生价值观念,避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必须要具有广度和深度的思想,才能实现学生语言内涵的丰富。
   (三)注重学生勤于积累良好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知识在于积累”。這对于语言来说也同样如此。针对于语言,简单来说指的就是将字或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将其组合到一起,进而形成一种表达一定意识的符号系统。要想将其思想有一个准确表达,那么不仅要有着足够的词汇积累,同时对于语法法则也要有一个灵活掌握。例如:可以要求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所看到的精彩文字或词汇记录下来,或者还可以每天写一篇日记,将生活和学习中所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这些都可以说是语言、素材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字典,当遇到陌生的字词时需要独立查字典进行解决,所以字典也可以说是学生的“老师”。
   三.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文知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语文课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工具性。通过语言的运用实现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并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而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广泛联系可以说是确保社会得以快速进步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前提。王夫之作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这一过程中,则必须要做到“教必著行”。简单来说就是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而是要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通过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这一理想教学目标效果。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说,其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做到灵活运用,这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来说也同样如此,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来与他人更好的沟通交流。其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以外,同时也离不开实践运用的知识,作为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大胆说、大胆写,这就是最为合理有效的一种实践方法。例如:多组织一些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等活动的开展,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同学和老师面前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大胆地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学生胆量和说话技巧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除此之外,作为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课外写作,如:给朋友、亲戚写书信。在当今社会时代和科学技术得以快速发展的这一背景下,电脑、电话等一些网络通信设备得到了出现和广泛应用,逐渐取代了书信。实际上,通过引导学生给亲戚朋友写信,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这主要是因为写信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内心所要表达的话语,而且还能够将学生的真实情感充分表达出来,所谓是一篇好文章。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向报社投稿,并鼓励学生要相信坚持投稿,必然会有一天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课堂外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发挥着如此重要作用,所以作为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借助课外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和兴趣,并帮助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语文学习习惯,鼓励学生积极运用语文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彭伟文.中职语文职业素养拓展模块课堂教学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16):242.
   [2]姜小利.试论如何利用课外阅读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J].魅力中国,2019(6):181-182.
   [3]郑宇.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探讨[J].商情,2020,(40):16.
   [4]钱和生,朱翠霞.中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5):103-108.
   [5]黄锦强.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20(24):178-179.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孕育了大量的网络新词语,对汉语语言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本文在深度剖析网络新词语的衍生动因的基础上,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出发将网络新词语做了大致的分类,对语言学中语言和语义的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最后结合网络时代特性、汉语言特点和和社会语言环境来探究网络新词语的语用价值和影响,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更好地发挥汉语网络用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 衍生动因 分
内容摘要:新形势下,社会就业压力空前加大。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制度,工科高校学生在专业技术学习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因为忽略文学素养的培养,继而出现了文学素养低,知识素质不均衡的结果。为了适应全球化竞争环境,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工科学生文学素养培养方法,让学生可以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工科高校学生 文学素养 培养 方法研究   随着科技在各领域的深入融合,社会对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力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处于一种缺乏陪伴的状态,因此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他们自主性的阅读有利于帮助他们疏解心情,缓解内心的痛苦。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农村留守的自主阅读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 自主阅读 问题 改进 新课程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处于一种缺乏陪伴的状态,因此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通
内容摘要: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知识文化的融会贯通,而阅读向来是能够增长知识阅历,培育良好性格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学扎实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也同样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应用技能,对于学生成长活动和学习发展将会有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阅读环节当中充分渗透作文练笔,以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借助对于优秀文物的阅读,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内容摘要:对外汉语课堂是汉语教师传播知识与文化的主要舞台,与国内的课堂教学相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更加复杂,在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中会因课堂内部或外部因素引发非预设性事件而使教学过程发生动态的变化,从课前准备、课上恰当应对和课后反思提升三方面更好地处理好课堂非预设性事件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 非预设性事件 对策   “未雨绸缪,防范为先”这句话对对外汉语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
内容摘要: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历来十分密切,教育交流也十分频繁,每年来广西留学地东盟学生众多。螺蛳粉作为广西地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在此,本文特意选取了“螺蛳粉”这一地域饮食文化符号,尝试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丰富语言课和文化课的内容和形式,并借助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促进广西和东盟国
内容摘要:全日制的教育硕士人才,对于国家的教育储备十分重要,他们在专业发展、实践研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很强,极大地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基础教育革新和发展。对于“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增强教育硕士的竞争力。   关键词:教育实践能力 语文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 东坡文学 惠州西湖   一直以来,改革课程内容都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语文科目的革新重心逐步从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是Kress和Van leeuwen在Hallidy的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视觉图像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三意义方面意义对电视广告的图像进行多模态分析。本文以芬必得电视公益广告之《光华学校篇》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此案例的语言、图像、声音等元素的分析,指出多模态非线性方式出现的广告语篇中多种符号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共建意义,为多角度阅读广告的意义提供启示。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我国民族优秀的情感经验以及美学精神,对于现代艺术来说,古代文学艺术中呈现出的最高成就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当中。经典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因此拥有无与伦比的教学价值。但是经典作品的阅读往往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本文主要针对于在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代文学 经典作品 阅读教学   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2016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较之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试题最大的特点是设置了一系列的情境:“美文栏目的推荐”指向名著导读,提升思维深刻性,培养审美情感;“图文并茂综合”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跨学科综合,渗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的开展”迁移到口语交际,发展思辨能力,贯彻表达交流共享的理念。这三类情境试题的设置聚焦课程标准要求,落实核心素养内容,对构建语文情境课堂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