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艺术的本体论

来源 :电影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关注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艺术创作,认为这些技术不仅为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新的艺术形式提供了可能,“交互艺术”就是其中之一.要系统地阐释交互艺术的相关问题,必须从其本体论研究入手.通过引入“类型-记号”的概念,对比包括音乐、电影、游戏、文学在内的多种艺术形式,进而对艺术的“交互性”做出界定与描述,既为解释艺术本质和欣赏艺术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同时也是对于艺术本身的一种规范.
其他文献
印度是全球不容忽视的重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却因其深远的历史因素和复杂的社会构成,至今仍存在种姓这一社会等级现象.印度共和国成立后,种姓制度被依法废止,但种姓因素依然沿袭进了当下社会肌理中,并顽强地发挥作用.宝莱坞被认为忽视了达利特人(即“贱民”),但印度电影人一直在以作品观照达利特人所遭受的前现代处境,虽然数量不多.这些影片用镜头语言对种姓问题加以批判,发挥着时代和国家的平衡器作用,在镜语中传递美学的正义,促进这一问题的改善.
电影批评场域具有明显的中介性和半自主性,容易受到政治场域、经济场域等外来力量的影响.与一般场域相比,电影批评场域更加倾向表现为一种话语关系网络.电影批评文本、批评主体、批评对象、传播媒介等各种力量,都可以通过构型的方式汇集在一起,形成独特的位置关系.对电影批评场域进行话语批评分析,不但廓清了电影批评场域的位置关系、资本转换原则、话语秩序变化规律等问题,还为电影批评研究提供了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方法和理路.
视频论文是数字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视频研究或视频写作形式,它由论文电影和录像艺术演化而来.目前已经成为当代电影分析、批评或学术思考的有力工具.本文一方面概述其简史和理论发展,澄清其“半技术”和“半学术”的当下特征及困境;另一方面切入其目前在电影领域的不同实践方向和实践案例,以探究这种新的电影写作类型是如何进行“视频化思考”的,并思考它作为一种自主性视频研究的未来前景.
艺术批评视域下的电影批评有四个维度:后叠型艺术批评、综合情境型艺术批评、媒材技术型艺术批评和大众明星型艺术批评.当前电影批评需要超离“纯”与“非纯”、理论与批评及电影批评与其他艺术门类批评等是非高下之争,以当前电影艺术品及其相关现象为中心,运用跨媒介、跨门类、跨学科和跨文化等综合手段,展开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梳理出对于把握当前时代境遇下社会、人生、文化等状况的有价值的和触及人们灵魂的问题,加以分析和评价,丰富对电影艺术品的体味.
献礼片作为主题性创作,已经成为年度最重要的电影现象.头部新主流电影、英雄模范题材电影、历史事件电影形成了三种主要形态;献礼片探索主题性创作与大众化表达的最大公约数,通过戏剧化、类型化、人物化、细节化等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资源整合方式、创作生产模式、营销推广体系;更好地让思想倾向从情节、场面和人物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避免历史质感被类型假定化、场景奇观化,是未来主题性创作面对的探索难题.
在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2010年前后以论坛与博客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网络影评生态中,一批影评人发挥共享、开放的互联网开源精神,营造了丰盈的迷影文化.这与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为主的作为内容生产与数字经济的当下网络影评形态有着根本的差异.对早期网络影评进行媒介考古会发现,大部分彼时的媒介物已经成为僵尸媒介、数字废墟,然而,恰恰是在过时与无用之中,常规的使用价值剥落,一种异质性的乌托邦被带入当下与未来.
中宣部在2021年8月31日追授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媒体融合时代,怎样让典型人物以更立体、更饱满的形象走进人们心灵,用典型人物的崇高精神引领时代正能量.本文结合“时代楷模”孙丽美的先进事迹报道,从用时代精神把脉典型人物、用真情实感激发心灵共振、用交互传播提升传播效果三个方面,探讨融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的实践价值.
《峰爆》把镜头对准了“铁路人”薪火相传的牺牲精神.在影片中,这一精神气节以一对父子的矛盾关系为抓手层层展开,进而将家国情怀寄寓于平凡人物的思想情感与日常实践中.“中国式救援”场景呈现,是其类型叙事的基本形式手段.影片的节奏控制以及富有电影工业美学意涵的场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水平.但作为新时代类型化的主旋律电影,《峰爆》的制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尤其表现在其影像叙事策略较为.单薄,“最后一分钟营救”场面有过度使用之嫌.
自年初以来,赵婷、朱利亚·迪库诺(Julia Ducournau)、奥黛丽·迪万等女性导演先后获得重要电影节奖的大奖,女性导演作品井喷式的爆发和她们获得的现象级成功,为2021年的世界电影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以男性为主导的主流电影行业正在遭遇危机,还是女性导演的成长正在改变主流电影行业?奥黛丽·迪万作为行业变革的亲历者以记者、作家、导演等多重身份讲述电影《正发生》的创作历程,以及文学与电影、美学与政治、艺术家与社会介入的关系.
《长津湖》在工业制作、艺术表达以及市场成绩层面可谓中国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通过访谈可见,《长津湖》主创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力求完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战争片制作;影片以坚韧不屈、保家卫国的价值信念,调动民族集体潜意识,反思战争之残酷与和平之可贵;在沉浸式、近身感的视觉张力中铺开英雄与战争大气磅礴的故事;在陈凯歌、徐克和林超贤三位导演博采众长的合作模式下,一部中国战争电影的创新之作得以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