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一个孩子成功成材的必备技能,提升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孩子的阅读能力十分重要。本文笔者通过与多位资深优秀教师的沟通,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方法;习惯;个性化
小学正是处于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学技能最旺盛的时期,小学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以及强劲的记忆力,因此在小学时期就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教育中,对于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说的最多的就是“多读书”。因而,每到寒暑假,学校除了正常的寒暑假作业外,通常还会给学生列一份长长的书单。但事实上,小学生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囫囵吞枣式地盲目阅读,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让他们对阅读充满抵触心理,这显然无益于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笔者通过与多位资深优秀教师的沟通,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提升孩子的閱读兴趣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氛围,家长也不能及时地提供有效的指导,所以他们的业余时间多看电视、玩游戏,并不喜欢看书,即便是迫于父母或者老师的压力读点书,也是不情不愿的,这样的阅读基本可以说是无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思考的阶段,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定期举办一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手抄报评选、话剧表演等;明确孩子的阅读目的,确立一个个的小目标,并在每个目标完成时,给予孩子适当的表扬,颁发一些小的奖品,让孩子阅读劲头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于一些教辅资料、中外名著,如果教师能够将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语调、准确的情感处理、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范读出来,就能够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自发地进行模仿学习。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方法
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无法领会书中的含义,这也是很多孩子不愿意读书的原因。不能准确地理解书中的含义,自然也就对其提不起阅读兴趣。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教师和家长在督促他们阅读时,要采用先扶后放、先易后难、先精读后略读等多种方式。在孩子最先开始阅读时,教师和家长要对孩子多加帮扶,给他们多做示范,适时地提醒、纠正他们的阅读错误,为他们选择简单易懂的阅读材料,比如一些朗朗上口的儿童诗、古今中外的传说、童话、民间小故事等,甚至是报纸上的短新闻都可以让孩子选择性地阅读,让他们的阅读面尽可能得广,不要集中于单一方面,让孩子感到阅读疲劳。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孩子自主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只有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解语言,在理解语言中积累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和积累语言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
1.语言内容的理解要达到读懂课文意思的目的,如果孩子不能自主理解课文的含义,可以查阅资料或者在家长及教师的讲解下理解课文意思,并逐步进行思考。
2.学会对语言词句的品味,提高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还在品味课文的过程就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词汇、语言的累积,孩子的阅读能力自然可以提升。
等到孩子的阅读能力逐渐提升以后,教师和家长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阅读的帮扶,减少对他们阅读的干预,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增加一些有难度的阅读材料,比如名人传记、历史故事等。对于精读与略读,精读是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略读则是为了快速捕捉一些信息。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到一定水平,就可以直接通过略读领悟文章信息,加大阅读量。
三、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虽然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已经很久了,但是孩子的作业仍然很多,再加上课下、周末还要去参加各种辅导班,大量的习题、练习占据了孩子绝大部分时间。兴趣有了,方法学会了,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坚持阅读,一切也不过是短期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阅读粗略,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将成为‘终身之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持之以恒的阅读,日积月累,才能起到发展智力、陶冶性情的效果。再者,很多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就只是“读”,这样未记忆并不深刻,为此教师和家长还要引导孩子采取认真的阅读态度,比如认真检索、遇见不认识的字自发的查字典、做读书笔记、发表议论、思考问题,能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旦开始阅读就专心致志,读完必有收获,长此以往才能学有所得。
四、进行个性化阅读
很多教师和家长将阅读定义为阅读课本,要求孩子结合一些教辅资料,不断地对课本加深理解,孩子的阅读面窄且容易对阅读产生厌恶感,限制孩子的思维,影响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深受小学生喜爱的、高质量且紧跟时代发展的课外书籍十分匮乏,市面上的课外书也是价格不菲。加上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往往以作文书、习题册为主,而孩子往往不愿意读这类书籍。
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和家长有针对性地给孩子选取阅读材料,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在如今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较深和家长依照孩子的兴趣为他们选择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的阅读材料,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阅读能动性,让孩子自主自发的阅读。无论他们理解的深浅,都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理解感悟,并予以表扬。当然,出于当今社会应试制度的考虑,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孩子推荐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让他们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设环境的美以及语言的魅力,让孩子在阅读中不自觉地提高阅读能力。
五、结语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与家长付出一定的心力才能完成。既需要提升学生对书籍的渴求、对阅读的兴趣,又需要为孩子选择健康有益的书籍,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方法,养成持久有效的阅读习惯。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与家长对孩子再好的叮嘱,都不如孩子提升阅读技巧,从书中自主学习得来的收获多。
参考文献:
[1]马秀华.读是基础写是延伸[A].国家教师科研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成果集(内蒙古卷),2010.
[2]陈秋花.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成果集(广东卷),2010,
[3]王小明.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杨克军,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方法;习惯;个性化
小学正是处于学生长身体、长知识、学技能最旺盛的时期,小学生具备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以及强劲的记忆力,因此在小学时期就给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教育中,对于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说的最多的就是“多读书”。因而,每到寒暑假,学校除了正常的寒暑假作业外,通常还会给学生列一份长长的书单。但事实上,小学生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囫囵吞枣式地盲目阅读,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让他们对阅读充满抵触心理,这显然无益于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笔者通过与多位资深优秀教师的沟通,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提升孩子的閱读兴趣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氛围,家长也不能及时地提供有效的指导,所以他们的业余时间多看电视、玩游戏,并不喜欢看书,即便是迫于父母或者老师的压力读点书,也是不情不愿的,这样的阅读基本可以说是无效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思考的阶段,教师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定期举办一些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手抄报评选、话剧表演等;明确孩子的阅读目的,确立一个个的小目标,并在每个目标完成时,给予孩子适当的表扬,颁发一些小的奖品,让孩子阅读劲头越来越多,兴趣越来越浓厚;对于一些教辅资料、中外名著,如果教师能够将文章的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语调、准确的情感处理、声情并茂地给孩子范读出来,就能够让学生对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自发地进行模仿学习。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方法
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无法领会书中的含义,这也是很多孩子不愿意读书的原因。不能准确地理解书中的含义,自然也就对其提不起阅读兴趣。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教师和家长在督促他们阅读时,要采用先扶后放、先易后难、先精读后略读等多种方式。在孩子最先开始阅读时,教师和家长要对孩子多加帮扶,给他们多做示范,适时地提醒、纠正他们的阅读错误,为他们选择简单易懂的阅读材料,比如一些朗朗上口的儿童诗、古今中外的传说、童话、民间小故事等,甚至是报纸上的短新闻都可以让孩子选择性地阅读,让他们的阅读面尽可能得广,不要集中于单一方面,让孩子感到阅读疲劳。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孩子自主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只有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解语言,在理解语言中积累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和积累语言要达到两个基本要求:
1.语言内容的理解要达到读懂课文意思的目的,如果孩子不能自主理解课文的含义,可以查阅资料或者在家长及教师的讲解下理解课文意思,并逐步进行思考。
2.学会对语言词句的品味,提高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还在品味课文的过程就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词汇、语言的累积,孩子的阅读能力自然可以提升。
等到孩子的阅读能力逐渐提升以后,教师和家长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阅读的帮扶,减少对他们阅读的干预,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增加一些有难度的阅读材料,比如名人传记、历史故事等。对于精读与略读,精读是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略读则是为了快速捕捉一些信息。如果孩子的阅读能力提升到一定水平,就可以直接通过略读领悟文章信息,加大阅读量。
三、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虽然我国实行素质教育已经很久了,但是孩子的作业仍然很多,再加上课下、周末还要去参加各种辅导班,大量的习题、练习占据了孩子绝大部分时间。兴趣有了,方法学会了,如果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坚持阅读,一切也不过是短期效果。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如果阅读粗略,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将成为‘终身之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持之以恒的阅读,日积月累,才能起到发展智力、陶冶性情的效果。再者,很多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就只是“读”,这样未记忆并不深刻,为此教师和家长还要引导孩子采取认真的阅读态度,比如认真检索、遇见不认识的字自发的查字典、做读书笔记、发表议论、思考问题,能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旦开始阅读就专心致志,读完必有收获,长此以往才能学有所得。
四、进行个性化阅读
很多教师和家长将阅读定义为阅读课本,要求孩子结合一些教辅资料,不断地对课本加深理解,孩子的阅读面窄且容易对阅读产生厌恶感,限制孩子的思维,影响阅读能力的提升。而且深受小学生喜爱的、高质量且紧跟时代发展的课外书籍十分匮乏,市面上的课外书也是价格不菲。加上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书籍的时候往往以作文书、习题册为主,而孩子往往不愿意读这类书籍。
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和家长有针对性地给孩子选取阅读材料,尊重孩子个体差异。在如今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较深和家长依照孩子的兴趣为他们选择或多或少,或浅或深的阅读材料,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阅读能动性,让孩子自主自发的阅读。无论他们理解的深浅,都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理解感悟,并予以表扬。当然,出于当今社会应试制度的考虑,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孩子推荐一些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让他们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设环境的美以及语言的魅力,让孩子在阅读中不自觉地提高阅读能力。
五、结语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与家长付出一定的心力才能完成。既需要提升学生对书籍的渴求、对阅读的兴趣,又需要为孩子选择健康有益的书籍,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方法,养成持久有效的阅读习惯。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与家长对孩子再好的叮嘱,都不如孩子提升阅读技巧,从书中自主学习得来的收获多。
参考文献:
[1]马秀华.读是基础写是延伸[A].国家教师科研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成果集(内蒙古卷),2010.
[2]陈秋花.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A].国家教师科研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成果集(广东卷),2010,
[3]王小明.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杨克军,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