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对英语次音节的划分影响着儿童英语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Aleck Shih-Wei Chen的文章Bodies and codas or core syllables plus appendices?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subsyllabic division preference,评价了该研究的优势与不足,认为该文在儿童对音节的划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且可以应用在英语语音教学方面。
关键词:音节结构;语音教学;音节习得]
一、文章概要
儿童对音节结构的理解影响着儿童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音节结构的划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儿童通过怎样划分次音节从而习得整个音节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早期有一些学者通过对英语为母语的对象做的实验,得出了节首-节韵假说(onset-rime hypothesis);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韩语为母语的对象做的实验,得出节体-节尾假说(body-coda hypothesis);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实验得出平坦假说(flat hypothesis),完全否定次音节的存在;还有一些学者得出中心音节假说(core syllable hypothesis)。为了研究母语为韩语的儿童习得外语(英语)时对音节划分的习惯,作者及其团队做了以下实验,结果支持了中心音节假说。
实验一的实验对象是46个来自8个不同班级的四年级学生。为了分别控制边缘性(marginality)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实验者设计了两个实验:音位删除(phoneme deletion)和音位孤立(phoneme)。为音位删除实验设计了四种元素类型:(C)CVC,CVC(C),C(C)VC,CV(C)C;为了控制语言语境复杂性,每个元素都是复杂音音尾;为音位孤立设计了四种:(C)VC,CV(C),(C)CVC,CVC(C);为了控制边缘性,每个目标音位都处于边缘位置。同时也控制了一些易影响的因素例如响度(sonority),全球相似性(global similarity),元音长度(vowel length)以及形态的影响,下面一一加以说明。
响度是声道共振的程度(例如滑音比鼻音更响)。响度对次音节的划分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结合两个音节时,如果是滑音对/arz/和/ild/则更易结合成/ard/而不是/ard/,如果是阻音对/ipt/和/uks/则更易结合成/ips/。响度被分为了三类加以控制:滑音,鼻音和阻音。因为音节音位制约(phonotactic constraint),音响控制只在紧贴音节核的单个辅音上实施。元音长度对音节划分也有影响,如当着重元音是长音时,在两个元音中间的辅音需放在第二个音节中,全球相似是指在两个单词或者两个相同结构的音节之间的音位特征的相似性。儿童更加倾向于用全球音位相似性,而不是音位意识(phonologic awareness),来解读音位。在这个实验中,通过匹配相似特征或者匹配目标音位的语言特征控制全球相似性对实验的影响。例如:在非词对(nonword pair)/(f)rep/和/per(f)/中,唯一的不同是位置(position),即元音前(prevocalic)和元音后(postvocalic)。
對这些影响因素控制以后,实验者做了两个实验:音位删除实验和音位孤立实验。音位删除实验包括32个元素(如(C)VC,CV(C)),这些元素显示了三个对象内因素:位置(position)(元音前,元音后),边缘性(边缘和非边缘),响度(滑音,母语中有的鼻音,母语中没有的鼻音,阻音)。实验由一段中文引导开始,实验对象被要求复读听到的非词,例如/kift/,然后回答实验者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发/f/这个音,这个单词该怎么读?”。音位孤立实验同样也包括32个元素,划分为三组:位置(position),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和响度(sonority)。
除了以上两种实验,实验者还用了三种非实验方法估测受试者的不同类型音位意识对实验的影响。这些非实验方法包括通过PPVT-Ⅲ测试听觉词汇(auditory vocabulary)能力,通过矩阵分析(Matrix Analogies Test)测试非词汇智力(nonverbal intelligence),通过词汇测验(the World Attack subtest of Woodcock-JohnsonⅢ)测试解码能力(decoding skill)。为了保证实验的客观性,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实验者测试了实验者自身的影响和受试内容(音位删除,音位孤立)顺序的影响,结果显示没有任何干扰。实验者对结果进行了预测,基于四种假说(平坦假说(flat theory),节首-节韵假说,节体-结尾假说和中心音节假说),对音节怎样进行次音节划分做了预测。实验的结果排除了前三种假说的可能性,得出结论:以中文为母语的的儿童在学习外语(英语)时,倾向于把音节当做中心音节(core syllable)加上附着音(appendices)的结合。
二、文章评论
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母语为汉语的儿童在习得外语(英语)的过程中是怎样划分次音节的。因为了解次音节的划分是帮助提高儿童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所以,该课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作者精心设计了几乎全新的实验方法实施在这个实验中,并且尽可能的通过科学计算和控制来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例如实验者自身和实验顺序)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样本的选择非常的广,包括46个来自8个不同班级的四年级学生。实验人员(教师,博士,研究生,本科生)都经过了专业培训,通过科学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果。该文中实验结果是非常具有可靠性的,在研究儿童划分次音节的倾向这方面,该文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文章的写作方面来说,文章使用文字严谨,专业术语和学术语言使用广泛,例如:onset-rime,phonetic deletion等等。文章内容的编排(背景介绍,实验,结论)使读者对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即使是初涉及这个领域的语言学学习者也能理解这篇文章。
但是,以笔者的愚见,该文章也存在不少缺陷。就实验来说,有的实验方法虽然有细小改动,但主要还是借鉴前人的实验方法,例如在音位意识的实验中照搬Helm的实验。尽管实验尽可能地排除干扰,但是还有一些因素没有考虑进去,例如受试者的方言是否对实验有影响呢。在理论创新方面,该文章知识对四种可能假设(平坦假说(flat hypothesis)),节首-节韵假说(onset-rime hypothesis),节体-节尾假说(body-coda hypothesis),中心音节假说(core syllable hypothesis))的证明,最终认为中心音节假说试用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英语)习得儿童’这一背景,在理论上创新性有待加强。
总的来说,这个研究还不具有决定性,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验来证明它的普适性,以及需要更好的试验方法和更大量的样本数据来加深我们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了解到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英语)习得儿童的次音节划分倾向之后,如何利用我们了解到的来提高儿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加深研究。
参考文献
[1]Aleck Shih-Wei Chen.‘Bodies and codas or core syllables plus appendices?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subsyllabic division preference’[J].Cognition,2011:338-362.
关键词:音节结构;语音教学;音节习得]
一、文章概要
儿童对音节结构的理解影响着儿童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音节结构的划分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对于儿童通过怎样划分次音节从而习得整个音节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早期有一些学者通过对英语为母语的对象做的实验,得出了节首-节韵假说(onset-rime hypothesis);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对韩语为母语的对象做的实验,得出节体-节尾假说(body-coda hypothesis);另外一些学者通过实验得出平坦假说(flat hypothesis),完全否定次音节的存在;还有一些学者得出中心音节假说(core syllable hypothesis)。为了研究母语为韩语的儿童习得外语(英语)时对音节划分的习惯,作者及其团队做了以下实验,结果支持了中心音节假说。
实验一的实验对象是46个来自8个不同班级的四年级学生。为了分别控制边缘性(marginality)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实验者设计了两个实验:音位删除(phoneme deletion)和音位孤立(phoneme)。为音位删除实验设计了四种元素类型:(C)CVC,CVC(C),C(C)VC,CV(C)C;为了控制语言语境复杂性,每个元素都是复杂音音尾;为音位孤立设计了四种:(C)VC,CV(C),(C)CVC,CVC(C);为了控制边缘性,每个目标音位都处于边缘位置。同时也控制了一些易影响的因素例如响度(sonority),全球相似性(global similarity),元音长度(vowel length)以及形态的影响,下面一一加以说明。
响度是声道共振的程度(例如滑音比鼻音更响)。响度对次音节的划分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结合两个音节时,如果是滑音对/arz/和/ild/则更易结合成/ard/而不是/ard/,如果是阻音对/ipt/和/uks/则更易结合成/ips/。响度被分为了三类加以控制:滑音,鼻音和阻音。因为音节音位制约(phonotactic constraint),音响控制只在紧贴音节核的单个辅音上实施。元音长度对音节划分也有影响,如当着重元音是长音时,在两个元音中间的辅音需放在第二个音节中,全球相似是指在两个单词或者两个相同结构的音节之间的音位特征的相似性。儿童更加倾向于用全球音位相似性,而不是音位意识(phonologic awareness),来解读音位。在这个实验中,通过匹配相似特征或者匹配目标音位的语言特征控制全球相似性对实验的影响。例如:在非词对(nonword pair)/(f)rep/和/per(f)/中,唯一的不同是位置(position),即元音前(prevocalic)和元音后(postvocalic)。
對这些影响因素控制以后,实验者做了两个实验:音位删除实验和音位孤立实验。音位删除实验包括32个元素(如(C)VC,CV(C)),这些元素显示了三个对象内因素:位置(position)(元音前,元音后),边缘性(边缘和非边缘),响度(滑音,母语中有的鼻音,母语中没有的鼻音,阻音)。实验由一段中文引导开始,实验对象被要求复读听到的非词,例如/kift/,然后回答实验者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发/f/这个音,这个单词该怎么读?”。音位孤立实验同样也包括32个元素,划分为三组:位置(position),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和响度(sonority)。
除了以上两种实验,实验者还用了三种非实验方法估测受试者的不同类型音位意识对实验的影响。这些非实验方法包括通过PPVT-Ⅲ测试听觉词汇(auditory vocabulary)能力,通过矩阵分析(Matrix Analogies Test)测试非词汇智力(nonverbal intelligence),通过词汇测验(the World Attack subtest of Woodcock-JohnsonⅢ)测试解码能力(decoding skill)。为了保证实验的客观性,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实验者测试了实验者自身的影响和受试内容(音位删除,音位孤立)顺序的影响,结果显示没有任何干扰。实验者对结果进行了预测,基于四种假说(平坦假说(flat theory),节首-节韵假说,节体-结尾假说和中心音节假说),对音节怎样进行次音节划分做了预测。实验的结果排除了前三种假说的可能性,得出结论:以中文为母语的的儿童在学习外语(英语)时,倾向于把音节当做中心音节(core syllable)加上附着音(appendices)的结合。
二、文章评论
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母语为汉语的儿童在习得外语(英语)的过程中是怎样划分次音节的。因为了解次音节的划分是帮助提高儿童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所以,该课题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作者精心设计了几乎全新的实验方法实施在这个实验中,并且尽可能的通过科学计算和控制来排除一切干扰因素(例如实验者自身和实验顺序)的影响,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样本的选择非常的广,包括46个来自8个不同班级的四年级学生。实验人员(教师,博士,研究生,本科生)都经过了专业培训,通过科学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果。该文中实验结果是非常具有可靠性的,在研究儿童划分次音节的倾向这方面,该文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就文章的写作方面来说,文章使用文字严谨,专业术语和学术语言使用广泛,例如:onset-rime,phonetic deletion等等。文章内容的编排(背景介绍,实验,结论)使读者对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即使是初涉及这个领域的语言学学习者也能理解这篇文章。
但是,以笔者的愚见,该文章也存在不少缺陷。就实验来说,有的实验方法虽然有细小改动,但主要还是借鉴前人的实验方法,例如在音位意识的实验中照搬Helm的实验。尽管实验尽可能地排除干扰,但是还有一些因素没有考虑进去,例如受试者的方言是否对实验有影响呢。在理论创新方面,该文章知识对四种可能假设(平坦假说(flat hypothesis)),节首-节韵假说(onset-rime hypothesis),节体-节尾假说(body-coda hypothesis),中心音节假说(core syllable hypothesis))的证明,最终认为中心音节假说试用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英语)习得儿童’这一背景,在理论上创新性有待加强。
总的来说,这个研究还不具有决定性,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验来证明它的普适性,以及需要更好的试验方法和更大量的样本数据来加深我们对这一领域的了解。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我们了解到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英语)习得儿童的次音节划分倾向之后,如何利用我们了解到的来提高儿童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加深研究。
参考文献
[1]Aleck Shih-Wei Chen.‘Bodies and codas or core syllables plus appendices?Evidence for a developmental theory of subsyllabic division preference’[J].Cognition,2011:33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