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实践探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a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深入中,老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养,明确教学任务的核心作用,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很多事物都有着无尽的好奇,容易引发疑问,这个时候老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能够深入课堂,提出自己的问题,老师从旁辅助,回答学生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意识,做出实践探讨,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2-0083-01
  问题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是体现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检验,一方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所以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的问题意思,主动的培养学生的好奇意识,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个为什么是这样’‘那个为什么是这样。’好奇是学生的本能,将这一本能成功的引导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作用。
  1.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在二十一世纪下,人本教育的核心思想得到全面提升。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动态是每个老师都应该重视的。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来自于学生们对于所接触事物不断的想象和好奇,因此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条件。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放下戒备,全身心的投入到老师的教学中,用轻松积极的心态去学习语文,不受思维的束缚,使之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无尽的想象和理解学习。问题的产生一定是对某一事物的不了解,所引发的疑问。所以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将老师看做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交流,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深入思考,从而提出他们的疑惑。宽松的氛围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不紧张,另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维不受任何的限制,更易提出创新性问题。众所周知,好奇是提问的基础,提问是创新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好奇意识就是从侧面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提出问题,健全三观,鼓励学生们不断创新。
  2.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提问
  (1)在课本中,引导学生提问
  语文课堂是一门十分灵活的课堂,它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语文课堂就不单是一门教授课本知识的课堂,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提问意识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表现。从课本的学习出发,衍生老师不同方向的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将课本教学,融入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中。
  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进行初步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将预习时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习印象,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带着目的性的上课,主动地去找出问题,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问题,老师应该给出回答,并且可以进一步的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2)合理运用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提问
  提问是一种习惯,老师不仅需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还应该将这种提问意识,融入学生的课外生活中,让学生能达到习惯思考的方式去学习。比如,老师在讲解一些卷子,阅读题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看一遍文章,并让他们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然后针对学生们的问题,老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一部分学生提问,让另一部分学生回答,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更活跃,而且能让学生对提问更有兴趣,也能锻炼学生去主动思考解答的能力。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每周设置一次问题课堂,让学生们将一周的问题累积,在问题课堂中提出来,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老师针对这些问题作出点评,让学生们更能在问题中找到重点,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并且培养学生的善问善答的能力。
  3.在课堂上创造情境,使学生‘想问’
  培养学生的好问能力,一定免不了对学生的情绪照顾,如何能让学生提出问题,是让学生能顺利提出疑问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还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让学生‘想提问’,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注意这一点,主动创造情境教学的部分。比如,在讲一些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有意略过关键部分的知识,给学生造成一个知识上的空缺,逻辑上不合理的点,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其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学生提问,老师则需要旁敲侧击一下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找到重点提出疑问,并且让学生更加有信心的学习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一举两得。让学生在提问中找到自信,在问问题过程中得到满足。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在这个实施关键问题模糊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课件中着重标注,避免学生找不到问题,而漏掉教学内容。
  4.结束语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是对核心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合理要求。增加了课堂乐趣,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是不可置疑的教学理念,是教学真正进步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郑玉青.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才智,2015(03):73-73
  [2]朱瑛.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
  [3]史慧荣.学患无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4):31-34
其他文献
摘要: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不论是那个阶段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可以说朗读对于语文的教学和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指导学生怎样去进行朗读以及默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具有深刻的道理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文章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更重要的是朗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多读几遍能够很好的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逐渐普及到各地中小学教育的课堂中。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优势,利用移动智能终端智能地进行教学和学习,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抓紧一切碎片化时间学习,最大化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提高物理成绩。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数字化教学;物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乳腺原发性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骨髓形态和免疫表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用户需求和信息服务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其不断更新信息服务理念与模式,开展更有效的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信息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心,语文教学应首先重视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师,应力求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文章从自主阅读、自主交流、巧妙引导等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对小学语文阅读有效课堂构建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构建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
摘 要:在小學体育教学中,足球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将足球项目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足球训练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在引入足球项目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实施教学,这样才能让体育教学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意义;引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放射性核素显像表现为“温结节”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ECT表现为“温结节”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判定结节良恶性,并与
摘要:数学是一门相对其他学科来说稍显抽象的学科,单纯的小学数学教学难以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体验,也难以通过日常的数学课堂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不能通过日常的学习掌握探索数学奥秘的方法。造成了部分学生由于不理解数学导致了成绩不理想的状况。其实数学这门学科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数学应该以数学文化的形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使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能够学到数学知识,更能体味到文化的感染。因此,教师应该积极的将数学文
目的:探讨TCF21与KISS-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相关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方法:实时PCR检测原发未转移肾癌和原发伴转移肾癌组织中TCF21和KISS-1的表达。应用RNA干扰技术沉
摘 要:教具是辅助教师教学或学生理解数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强化教具的多元应用,发挥其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如何创新应用教具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具;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081-01  在新课标下,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