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科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孩子真正喜欢这门学科,是教育者的追求。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科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69-001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作为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的基本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下就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1.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到处蕴涵着“自然是由物质组成的”、 “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等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这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极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发掘教材,按低、中、高年级三个层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在低年级段,通过教材提供的各种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水和空气,天气的阴晴雨雪,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界及其各种自然事物与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探索大自然的求知欲。
在中年级教学中,重点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要简单地把“运动”“变化”等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自然知识、感受自然世界的同时,更多地认识和关注自然界的变化,丰富感性认识,积累感性经验,促进科学自然观的逐步形成。
到了高年级,则重点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教育。在科学教材中,既有探索自然界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内容,也有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自然变化规律,并自然而然地明确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遵循自然界规律去开发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的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2.1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一起,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2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工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3.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研究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3.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3.3注入探究活力。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如对学生在探究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科学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069-001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作为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启蒙的基本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下就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1.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到处蕴涵着“自然是由物质组成的”、 “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等辩证唯物的科学自然观,这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科学自然观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极好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发掘教材,按低、中、高年级三个层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
在低年级段,通过教材提供的各种具体的自然事物和现象,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水和空气,天气的阴晴雨雪,太阳的东升西落等,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自然界及其各种自然事物与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科学、探索大自然的求知欲。
在中年级教学中,重点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在这个过程中,注意不要简单地把“运动”“变化”等概念硬“塞”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自然知识、感受自然世界的同时,更多地认识和关注自然界的变化,丰富感性认识,积累感性经验,促进科学自然观的逐步形成。
到了高年级,则重点向学生进行“自然界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教育。在科学教材中,既有探索自然界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内容,也有探索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规律的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和科学自然观的有机渗透,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自然变化规律,并自然而然地明确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遵循自然界规律去开发和保护自然环境的道理。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的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2.1从具体的认识活动来说,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一起,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2从基本的认识过程来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工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3.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研究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3.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3.3注入探究活力。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如对学生在探究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总之,小学科学课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要在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践、创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探索,不断地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心灵上播撒科学和创新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