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推荐我看《傅雷家书》。看后,我竟十分感动。感动的不是傅雷对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的高深造诣,而是对儿子的那种浓浓的浸透在字里行间、溢满页面的深沉父爱。
由此,我想起父亲的来信。父亲只是在扫盲班读过几个月夜校。他写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甚至经常出现错别字。但父亲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时时刻刻对我这个远方游子表达着他的关注。
十八岁那年的秋天,我考上了外省的一所名牌大学,远离了家乡和亲人。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每个月都能收到父亲的一两封亲笔来信。准确地说,大学期间读父亲的每一封来信,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可是参加工作后,伴随着时光的流逝,父亲的家书在我情感的天平上愈来愈轻了,愈来倾斜了,可不论我怎样淡薄这份亲情,父亲始终没有忘记给远方的儿子,遥寄一份至深的思念与牵挂。直到年纪大了,眼睛老花了,父亲的书信,仍然像雪片般飄落到我的面前。父亲一共给我写过多少封信,我已经无从统计。我只是依稀感受到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并未因为我的淡漠和疏远,而久远地被搁置在时光的沙滩上。
回忆起来,父亲的每封信都倾注了浓浓的父爱。他每次写信的纸张,都是从我们写剩的作业本上撕下来的,可我嫌父亲的字写得歪歪扭扭,错字连篇,所以看完后总是漫不经心地放进抽屉或塞到他人无法知晓的角落,从未细加保管。现在父亲人老眼花了,给我写的信也就愈来愈少了,我在惆怅中有了一种无名的失落感。
今夜,当冰凉的秋雨敲打着窗棂,难以入眠的我,是多少渴望重温一遍父亲的家书啊!我在想,倘若把父亲所有的家书保存完好,它们可是一笔可观的丰厚的精神财富。那里有父亲谆谆教诲与期待;有父亲对儿子的深深厚爱和长长的牵挂;有人性的美丽和普通人对亲情的理解……虽然,父亲的家书同流逝的岁月一样一去不再复返,但在我心灵的原野上,依然生长着父亲的教诲和希望。
(编辑 月诺)
由此,我想起父亲的来信。父亲只是在扫盲班读过几个月夜校。他写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甚至经常出现错别字。但父亲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时时刻刻对我这个远方游子表达着他的关注。
十八岁那年的秋天,我考上了外省的一所名牌大学,远离了家乡和亲人。也正是从那时起,我每个月都能收到父亲的一两封亲笔来信。准确地说,大学期间读父亲的每一封来信,都会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可是参加工作后,伴随着时光的流逝,父亲的家书在我情感的天平上愈来愈轻了,愈来倾斜了,可不论我怎样淡薄这份亲情,父亲始终没有忘记给远方的儿子,遥寄一份至深的思念与牵挂。直到年纪大了,眼睛老花了,父亲的书信,仍然像雪片般飄落到我的面前。父亲一共给我写过多少封信,我已经无从统计。我只是依稀感受到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并未因为我的淡漠和疏远,而久远地被搁置在时光的沙滩上。
回忆起来,父亲的每封信都倾注了浓浓的父爱。他每次写信的纸张,都是从我们写剩的作业本上撕下来的,可我嫌父亲的字写得歪歪扭扭,错字连篇,所以看完后总是漫不经心地放进抽屉或塞到他人无法知晓的角落,从未细加保管。现在父亲人老眼花了,给我写的信也就愈来愈少了,我在惆怅中有了一种无名的失落感。
今夜,当冰凉的秋雨敲打着窗棂,难以入眠的我,是多少渴望重温一遍父亲的家书啊!我在想,倘若把父亲所有的家书保存完好,它们可是一笔可观的丰厚的精神财富。那里有父亲谆谆教诲与期待;有父亲对儿子的深深厚爱和长长的牵挂;有人性的美丽和普通人对亲情的理解……虽然,父亲的家书同流逝的岁月一样一去不再复返,但在我心灵的原野上,依然生长着父亲的教诲和希望。
(编辑 月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