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颇为广大读者青睐,也常被各类教材及相关选本所收录。然而笔者在研读时发现一些教材及选本对其中一处文字讹误疏于补正,非常不利于读者的阅读与欣赏。
众所周知,《战国策》原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曾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后经西汉刘向整理,最终定名为《战国策》。东汉高诱曾为之作注。不过《战国策》原本流传到北宋时,其正文及注文都有散佚,曾巩曾为之校补。到了南宋以后,在曾巩校补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两种新本子:一是姚宏的续注本(简称“姚本”),一是鲍彪的新注本(简称“鲍本’’)。今本《战国策》多以这两个本子为底本,不过由于经历了很多次传抄和翻刻,其中难免存在一些文字错讹。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同样存在一些文字错讹,如“太后盛气而揖之”一句中的“揖”,实为“胥”字之误,这早已成为定论。而对于其中人名“触詟”应为“触龙”,清代训诂大师王念孙在其《读书杂志》中早有详尽的考证。王氏的考证证据充分、逻辑严密,本可视为定论,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出土文献加以佐证,以致其后一些《战国策》选本既未对“触詟”加以校正,又来在校注中加以说明。
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在《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古书屡经传抄刊刻,错误很多,有的经过改写删节,几乎面目全非。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除去传抄的古书以外,很少有这种问题。就是传抄的古书,通常也要比传世的本子近真。”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经文物考古研究小组整理,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其中恰好保存了一段与《触龙说赵太后》所记相同的史实,左师名字正作“触龙”,从而以出土的文献资料印证了王念孙的观点。
由于左师名字本为“触龙”,所以现今有关教材及选本大多作了相应处理,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2003年)在收录此文时直接将篇名写作《触龙说赵太后》,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亦然。其他一些教材及选本尽管依然将篇名写作《触詟说赵太后》,但大多都在注释中对其中人名讹误加以指明,倒也无可非议。
不过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由于《触龙说赵太后》这一篇名本身为后人所加(也有以《赵太后新用事》作为该文篇名的),那就说明刘向所辑《战国策》本身并无这一篇名,也就意味着“触詟”这一讹误的出现并非来自篇名,而只能来自正文。为此,笔者特意调查了《战国策》全书,发现除此篇正文“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提到“触考”这一人名之外,其他各处均未见提及,而往往以“左师”或“左师公”代之。可见相关文字讹误只能来自“左师触誓愿见太后”一句。
既然“触警”这一人名已被证明是“触龙”之误,那么是否意味着只需将“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中“营”字直接改为“龙”字就行了呢?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根据我们调查,此句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版本”。比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尽管已就《触詟说赵太后》这一篇名作了注释:“触詟(chu zhe4),赵国的左师(官名)。《史记·赵世家》、t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策》作‘触龙’。”但并未就“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加以说明:不过高中语文教材此句则直接写作“左师触龙愿见太后”。范祥雍先生《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此句作“左师触詟(龙言)愿见太后”,显然是将“詟”字校作“龙言”二字。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则直接写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缪文远先生选注《战国策》(中华书局2006年版)亦然。说到底,是“龙”字之后有无“言”字的问题。《战国策》此部分内容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所收录,现今一些《古文观止》译注本在此句中也同样存在上述情形。孰是孰非,显然应加以甄别。
我们认为,“龙”字后当有“言”字。理由大致有三:
第一,从语意角度来看,此处“言”字与上下语意甚为切合,显得不可或缺。首先,此处“言”字与上文赵太后“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之语前后呼应。赵太后舍不得儿子到齐国做人质,所以禁止大臣就此事“复言”,否则“必唾其面”。而触龙似不识趣,却仍然坚持“言”愿见赵太后(目的显然是来谈论此事)?其次,赵太后深知触龙此行的用意,并非像他所“言”的拜见那么简单,所以才会怒气冲冲地等待他,所以此处“言”字又与下文太后“盛气而胥之”互成因果,诚如王念孙《读书杂志》所云:“太后阐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
第二,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对《战国策》有所参考,其中《赵世家》同样记载了触龙说服赵太后这样一段史实,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第三,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这应该是最有力的证据。
那么古人在传抄或翻刻古本《战国策》时,为何会将“触龙言”误作“触誓”呢?我们认为其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古书自上而下书写,古人在传抄或翻刻时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将“龙言”二字看成“詟”字,所以王念孙《读书杂志》说:“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清代学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所谓“=字误为一字例”,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情形。退一步讲,假如此句中缺少“言”字,根本就不会存在将“触龙”误作“触誓”这一问题
“詟”字既然为“龙言”二字之误,那么《触龙说赵太后》中此句当以“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为是,相关教材及选本在以后修订时应该加以补正,以利于广大读者的阅读。
众所周知,《战国策》原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曾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后经西汉刘向整理,最终定名为《战国策》。东汉高诱曾为之作注。不过《战国策》原本流传到北宋时,其正文及注文都有散佚,曾巩曾为之校补。到了南宋以后,在曾巩校补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两种新本子:一是姚宏的续注本(简称“姚本”),一是鲍彪的新注本(简称“鲍本’’)。今本《战国策》多以这两个本子为底本,不过由于经历了很多次传抄和翻刻,其中难免存在一些文字错讹。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同样存在一些文字错讹,如“太后盛气而揖之”一句中的“揖”,实为“胥”字之误,这早已成为定论。而对于其中人名“触詟”应为“触龙”,清代训诂大师王念孙在其《读书杂志》中早有详尽的考证。王氏的考证证据充分、逻辑严密,本可视为定论,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出土文献加以佐证,以致其后一些《战国策》选本既未对“触詟”加以校正,又来在校注中加以说明。
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在《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古书屡经传抄刊刻,错误很多,有的经过改写删节,几乎面目全非。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除去传抄的古书以外,很少有这种问题。就是传抄的古书,通常也要比传世的本子近真。”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经文物考古研究小组整理,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其中恰好保存了一段与《触龙说赵太后》所记相同的史实,左师名字正作“触龙”,从而以出土的文献资料印证了王念孙的观点。
由于左师名字本为“触龙”,所以现今有关教材及选本大多作了相应处理,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2003年)在收录此文时直接将篇名写作《触龙说赵太后》,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亦然。其他一些教材及选本尽管依然将篇名写作《触詟说赵太后》,但大多都在注释中对其中人名讹误加以指明,倒也无可非议。
不过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由于《触龙说赵太后》这一篇名本身为后人所加(也有以《赵太后新用事》作为该文篇名的),那就说明刘向所辑《战国策》本身并无这一篇名,也就意味着“触詟”这一讹误的出现并非来自篇名,而只能来自正文。为此,笔者特意调查了《战国策》全书,发现除此篇正文“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提到“触考”这一人名之外,其他各处均未见提及,而往往以“左师”或“左师公”代之。可见相关文字讹误只能来自“左师触誓愿见太后”一句。
既然“触警”这一人名已被证明是“触龙”之误,那么是否意味着只需将“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中“营”字直接改为“龙”字就行了呢?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根据我们调查,此句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版本”。比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尽管已就《触詟说赵太后》这一篇名作了注释:“触詟(chu zhe4),赵国的左师(官名)。《史记·赵世家》、t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策》作‘触龙’。”但并未就“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加以说明:不过高中语文教材此句则直接写作“左师触龙愿见太后”。范祥雍先生《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此句作“左师触詟(龙言)愿见太后”,显然是将“詟”字校作“龙言”二字。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则直接写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缪文远先生选注《战国策》(中华书局2006年版)亦然。说到底,是“龙”字之后有无“言”字的问题。《战国策》此部分内容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所收录,现今一些《古文观止》译注本在此句中也同样存在上述情形。孰是孰非,显然应加以甄别。
我们认为,“龙”字后当有“言”字。理由大致有三:
第一,从语意角度来看,此处“言”字与上下语意甚为切合,显得不可或缺。首先,此处“言”字与上文赵太后“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之语前后呼应。赵太后舍不得儿子到齐国做人质,所以禁止大臣就此事“复言”,否则“必唾其面”。而触龙似不识趣,却仍然坚持“言”愿见赵太后(目的显然是来谈论此事)?其次,赵太后深知触龙此行的用意,并非像他所“言”的拜见那么简单,所以才会怒气冲冲地等待他,所以此处“言”字又与下文太后“盛气而胥之”互成因果,诚如王念孙《读书杂志》所云:“太后阐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
第二,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对《战国策》有所参考,其中《赵世家》同样记载了触龙说服赵太后这样一段史实,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第三,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这应该是最有力的证据。
那么古人在传抄或翻刻古本《战国策》时,为何会将“触龙言”误作“触誓”呢?我们认为其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古书自上而下书写,古人在传抄或翻刻时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将“龙言”二字看成“詟”字,所以王念孙《读书杂志》说:“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清代学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所谓“=字误为一字例”,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情形。退一步讲,假如此句中缺少“言”字,根本就不会存在将“触龙”误作“触誓”这一问题
“詟”字既然为“龙言”二字之误,那么《触龙说赵太后》中此句当以“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为是,相关教材及选本在以后修订时应该加以补正,以利于广大读者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