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詟”实为“龙言”二字之误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触龙说赵太后》是《战国策》中的名篇,颇为广大读者青睐,也常被各类教材及相关选本所收录。然而笔者在研读时发现一些教材及选本对其中一处文字讹误疏于补正,非常不利于读者的阅读与欣赏。
  众所周知,《战国策》原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曾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等不同名称,后经西汉刘向整理,最终定名为《战国策》。东汉高诱曾为之作注。不过《战国策》原本流传到北宋时,其正文及注文都有散佚,曾巩曾为之校补。到了南宋以后,在曾巩校补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两种新本子:一是姚宏的续注本(简称“姚本”),一是鲍彪的新注本(简称“鲍本’’)。今本《战国策》多以这两个本子为底本,不过由于经历了很多次传抄和翻刻,其中难免存在一些文字错讹。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同样存在一些文字错讹,如“太后盛气而揖之”一句中的“揖”,实为“胥”字之误,这早已成为定论。而对于其中人名“触詟”应为“触龙”,清代训诂大师王念孙在其《读书杂志》中早有详尽的考证。王氏的考证证据充分、逻辑严密,本可视为定论,但由于当时还没有出土文献加以佐证,以致其后一些《战国策》选本既未对“触詟”加以校正,又来在校注中加以说明。
  著名文字学家裘锡圭先生在《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语文》1979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古书屡经传抄刊刻,错误很多,有的经过改写删节,几乎面目全非。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除去传抄的古书以外,很少有这种问题。就是传抄的古书,通常也要比传世的本子近真。”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帛书,经文物考古研究小组整理,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其中恰好保存了一段与《触龙说赵太后》所记相同的史实,左师名字正作“触龙”,从而以出土的文献资料印证了王念孙的观点。
  由于左师名字本为“触龙”,所以现今有关教材及选本大多作了相应处理,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2003年)在收录此文时直接将篇名写作《触龙说赵太后》,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亦然。其他一些教材及选本尽管依然将篇名写作《触詟说赵太后》,但大多都在注释中对其中人名讹误加以指明,倒也无可非议。
  不过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由于《触龙说赵太后》这一篇名本身为后人所加(也有以《赵太后新用事》作为该文篇名的),那就说明刘向所辑《战国策》本身并无这一篇名,也就意味着“触詟”这一讹误的出现并非来自篇名,而只能来自正文。为此,笔者特意调查了《战国策》全书,发现除此篇正文“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提到“触考”这一人名之外,其他各处均未见提及,而往往以“左师”或“左师公”代之。可见相关文字讹误只能来自“左师触誓愿见太后”一句。
  既然“触警”这一人名已被证明是“触龙”之误,那么是否意味着只需将“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中“营”字直接改为“龙”字就行了呢?事情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根据我们调查,此句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版本”。比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尽管已就《触詟说赵太后》这一篇名作了注释:“触詟(chu zhe4),赵国的左师(官名)。《史记·赵世家》、t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策》作‘触龙’。”但并未就“左师触詟愿见太后”一句加以说明:不过高中语文教材此句则直接写作“左师触龙愿见太后”。范祥雍先生《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此句作“左师触詟(龙言)愿见太后”,显然是将“詟”字校作“龙言”二字。郭锡良先生主编《古代汉语》则直接写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缪文远先生选注《战国策》(中华书局2006年版)亦然。说到底,是“龙”字之后有无“言”字的问题。《战国策》此部分内容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所收录,现今一些《古文观止》译注本在此句中也同样存在上述情形。孰是孰非,显然应加以甄别。
  我们认为,“龙”字后当有“言”字。理由大致有三:
  第一,从语意角度来看,此处“言”字与上下语意甚为切合,显得不可或缺。首先,此处“言”字与上文赵太后“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之语前后呼应。赵太后舍不得儿子到齐国做人质,所以禁止大臣就此事“复言”,否则“必唾其面”。而触龙似不识趣,却仍然坚持“言”愿见赵太后(目的显然是来谈论此事)?其次,赵太后深知触龙此行的用意,并非像他所“言”的拜见那么简单,所以才会怒气冲冲地等待他,所以此处“言”字又与下文太后“盛气而胥之”互成因果,诚如王念孙《读书杂志》所云:“太后阐触龙愿见之言,故盛气以待之。若无‘言’字,则文义不明。”
  第二,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对《战国策》有所参考,其中《赵世家》同样记载了触龙说服赵太后这样一段史实,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
  第三,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这应该是最有力的证据。
  那么古人在传抄或翻刻古本《战国策》时,为何会将“触龙言”误作“触誓”呢?我们认为其原因并不复杂,因为古书自上而下书写,古人在传抄或翻刻时稍有不慎,就极有可能将“龙言”二字看成“詟”字,所以王念孙《读书杂志》说:“今本‘龙言’二字误合为‘詟’耳,”清代学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所谓“=字误为一字例”,说的其实就是这种情形。退一步讲,假如此句中缺少“言”字,根本就不会存在将“触龙”误作“触誓”这一问题
  “詟”字既然为“龙言”二字之误,那么《触龙说赵太后》中此句当以“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为是,相关教材及选本在以后修订时应该加以补正,以利于广大读者的阅读。
其他文献
王湾是唐玄宗时期的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共十首,以《次北固山下》一诗名震盛唐诗坛。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到了此诗在当时的影响:“(王湾)游吴中作《江南意》诗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这里的《江南意》就是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张说是开元时期的左丞相,他欣赏的是诗中的“海日”两句所展示的壮阔意境,此后,
李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问题。两年前他一次病重在306医院住院,有天晚上我在陪护,他半夜醒来忽然要跟我讨论“不同尺度下蒸腾和蒸散的问题”。  与李老师的结缘纯属意外之喜。之前在武汉读书的时候就早闻李老师的大名,没想到竟然有幸拜入他老人家的门下。这还得感谢我的另外一位导师曹春香研究员,通过她我才得以进入李老师的世界。入门的时候曹老师说:“成为李院士的弟子,既是你们一生的光环,同时也将给你们多一份压力
故事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教材中的故事不仅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一种符合孩子特性的教学载体,看似简单的讲故事其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小学品德课教学中,有效运用教材中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问题扫描:故事是这样讲述的  案例1.浙教版小学品德四年级上册《失败怕什么》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录音播放教材中的爱迪生6000多
小说的叙事视角是小说叙述者与他所讲的故事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作者讲述故事的一种策略,直接关系着作品意义的表达。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视角通常有两种:一是作者凌驾于小说中所有人物之上,以故事外讲述人的身份直接叙述故事,叙述者无处不在、无所不知;一是作者隐藏在小说中人物的背后,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视角叙述故事、展开故事情节。  《林黛玉进贾府》选择了初进贾府的黛玉的视角叙述故事,以她流动的视线,引领读者走到这个
在深入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之际,我看到余养健老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尝试——专题教学法,深受余老师的开拓精神鼓舞。余老师的教学探索,既有合理成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应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具体分析。    一、以变求新求活: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思路    1.思路之一——处理教材的内容  狭义的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教科书。各种版本的教材内容大致包括三类:以选文为载体的语言文字、文学、文化,表达与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短板和弱项在乡村。斩断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根本靠教育。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在教师,乡村教师振兴的关键在卓越教师。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核心和根本,乡村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乃至整个乡村社会的发展。提高乡村教师素质是新时代人才发展的战略要求,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这个周六的早晨,醍来已经六点多了,街上人多,不能跑步了。到了学校,打开电脑,忽然地就想起了我喜爱的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一条未选择的路》。  聪明的人总想事事兼顾,结果总在生活的表面漂浮,还被尼采讥笑为“从未活过”,像我这样比较笨拙的人,倒更信仰克尔凯郭尔的“非此即彼”,明白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被选择。无论你如何选择,都是“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新教育”或者“网师”,也是无数条林中小路之一
《汉书》中有言:“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素养”即为日常修习的涵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
余胜泉  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教育与泛在学习、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等。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应用,未来的教育将进入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全纳
教育观点:疑,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意思是不到他想尽力弄明白却又不能做到的时候,老师不要去引导他;不到他内心明白却又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的时候,老师先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用再反复这样了。孔子的这番话对后世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当我们在运用这句话指导教育实践时,往往容易忽视它的前提,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