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的积累不是无序的,教学生学会概括总结知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每个知识点有序地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每个章节结束时,总要引导学生把某个知识纳入结构中。这不仅是科学的认知过程,也是科学的记忆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习
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初中生物主要介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一些简单的生理生化特点。因此,如何突破这些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关键是认真研究学生,挖掘教材可以体现的教与学的规律,使学生掌握学习生物科学的钥匙,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归纳了以下四条基本做法。
一、层层推理,学会分折
科学理论往往是通过复杂的观察和实验过程而得出的。有的结论又往往是综合了多个实验的结论而得出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文化科学素质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科学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例如:在讲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我没有先给出标题,而是先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首先,在学生了解了遗传现象后,引导学生分析遗传的物质基础,因为生物体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分子数在前后代中保持一致,所以有人推测DNA与遗传有关。这个推测已得到了证实。通过学生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得到第一个结论:DNA是遗传物质。然后引导学生从烟草花叶病毒实验得到第二个结论:RNA也是遗传物质。两者都是遗传物质,谁起主要作用呢?最后,教师进一步点拨:科学家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由此可见,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正是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只是死记死背结论,实际上学生处于糊涂状态。只有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才能使学生对某一结论从言语上理解,发展为因果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在知识的层层推导中,学生学会了自己猎取知识、捕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巧用比喻,帮助迁移
生命现象非常复杂,有时甚至不太容易接受。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感兴趣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或恰当的比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能量代谢时,同学们事先已经了解到生物物体内与能量有关的物质有多种:如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储存能量的物质,蛋白质代谢也可以释放出能量,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必须转移到ATP中,由ATP分解释放出来才能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这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不都是能量吗?为什么还要转移到ATP中?这时我用一个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在游戏厅中,钱要换成牌,因为游戏机不能接受货币。同样道理,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只能接受ATP释放的能量,而不能接受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在人体内任何形式的能量必须转移到ATP中才能被利用。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记忆非常深刻。
三、辩证思考,分清主次
有些情况下,学生在认识中受到唯心主义思想桎梏或错误的习惯思维方式影响,不能正确分析一些生命现象。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就非常艰巨,要耐心说服引导,教会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思考问题,纠正错误的观点,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恰恰是生物教学中的学科德育任务。例如:在分析长颈鹿进化的原因时,学生往往认为是由于长颈鹿的祖先不断地去够树上的叶子,而使颈和前肢拉长了。这时,教师不用急于否定,而是肯定在一个世代中积极锻炼确定可使某些器官机能增强,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情况可以遗传吗?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后代一定身体强健吗?这样就使学生恍然大悟,在走出思维误区以后自然地导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路。那么,究竟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学生引向正确观点:长颈鹿祖先本身就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的颈和前肢短一些。由于生存斗争导致了自然选择,颈和前肢长一些的能够得着高处的叶子获得生存,颈和前肢短的由于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就这样,有利的变异被一代代地定向积累,进化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长颈鹿。用这种方法就可以使学生辨清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用进废退。
四、指导小结,学会记忆
知识的积累不是无序的,教学生学会概括总结知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每个知识点有序地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每个章节结束时,总要引导学生把某个知识纳入结构中。这不仅是科学的认知过程,也是科学的记忆方法。
总结概括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存储信息,即记忆方法。有些生理现象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十分琐碎,记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帮助同学们采用一些简单形象的口诀,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记亿。例如: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很繁琐,容易混淆,我帮助学生只用“二消,二现,一散乱”几个字便高度概括了前期的特征。中期为:“分水果,丝相连”。末期与前期相反为:“两现,两消,新壁现”。这样既简单,又形象,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责不是单向传授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因为学会学习才能自主地、主动地获得知识,才能形成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我们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单纯传授知识的弊端中走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学生成功地带入到21世纪。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习
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在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初中生物主要介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一些简单的生理生化特点。因此,如何突破这些重点、难点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生物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关键是认真研究学生,挖掘教材可以体现的教与学的规律,使学生掌握学习生物科学的钥匙,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实践中,我归纳了以下四条基本做法。
一、层层推理,学会分折
科学理论往往是通过复杂的观察和实验过程而得出的。有的结论又往往是综合了多个实验的结论而得出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文化科学素质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不仅加深了理解,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科学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例如:在讲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我没有先给出标题,而是先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首先,在学生了解了遗传现象后,引导学生分析遗传的物质基础,因为生物体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分子数在前后代中保持一致,所以有人推测DNA与遗传有关。这个推测已得到了证实。通过学生了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得到第一个结论:DNA是遗传物质。然后引导学生从烟草花叶病毒实验得到第二个结论:RNA也是遗传物质。两者都是遗传物质,谁起主要作用呢?最后,教师进一步点拨:科学家通过大量科学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了。由此可见,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正是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只是死记死背结论,实际上学生处于糊涂状态。只有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才能使学生对某一结论从言语上理解,发展为因果关系的理解。另一方面,在知识的层层推导中,学生学会了自己猎取知识、捕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巧用比喻,帮助迁移
生命现象非常复杂,有时甚至不太容易接受。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感兴趣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或恰当的比喻,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能量代谢时,同学们事先已经了解到生物物体内与能量有关的物质有多种:如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储存能量的物质,蛋白质代谢也可以释放出能量,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必须转移到ATP中,由ATP分解释放出来才能用于各种生命活动。这时学生往往会产生疑问:不都是能量吗?为什么还要转移到ATP中?这时我用一个形象的例子帮助学生解决疑问:在游戏厅中,钱要换成牌,因为游戏机不能接受货币。同样道理,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只能接受ATP释放的能量,而不能接受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在人体内任何形式的能量必须转移到ATP中才能被利用。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记忆非常深刻。
三、辩证思考,分清主次
有些情况下,学生在认识中受到唯心主义思想桎梏或错误的习惯思维方式影响,不能正确分析一些生命现象。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就非常艰巨,要耐心说服引导,教会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思考问题,纠正错误的观点,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恰恰是生物教学中的学科德育任务。例如:在分析长颈鹿进化的原因时,学生往往认为是由于长颈鹿的祖先不断地去够树上的叶子,而使颈和前肢拉长了。这时,教师不用急于否定,而是肯定在一个世代中积极锻炼确定可使某些器官机能增强,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情况可以遗传吗?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后代一定身体强健吗?这样就使学生恍然大悟,在走出思维误区以后自然地导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路。那么,究竟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学生引向正确观点:长颈鹿祖先本身就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颈和前肢长一些,有的颈和前肢短一些。由于生存斗争导致了自然选择,颈和前肢长一些的能够得着高处的叶子获得生存,颈和前肢短的由于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就这样,有利的变异被一代代地定向积累,进化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长颈鹿。用这种方法就可以使学生辨清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而不是用进废退。
四、指导小结,学会记忆
知识的积累不是无序的,教学生学会概括总结知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每个知识点有序地组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每个章节结束时,总要引导学生把某个知识纳入结构中。这不仅是科学的认知过程,也是科学的记忆方法。
总结概括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存储信息,即记忆方法。有些生理现象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十分琐碎,记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帮助同学们采用一些简单形象的口诀,化繁为简,便于学生记亿。例如: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很繁琐,容易混淆,我帮助学生只用“二消,二现,一散乱”几个字便高度概括了前期的特征。中期为:“分水果,丝相连”。末期与前期相反为:“两现,两消,新壁现”。这样既简单,又形象,受到学生的欢迎。
总之,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责不是单向传授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因为学会学习才能自主地、主动地获得知识,才能形成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我们教师必须从“应试教育”的单纯传授知识的弊端中走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把学生成功地带入到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