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感是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学生学习和计算不只是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及其关系表达和交流信息,用数的观点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联系生活,形成数感;创设情境,体验数感;实践操作,领悟数;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关键词: 数感 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 实践操作 解决问题
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丰富学生的数学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形成数感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形成数感。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张IC卡币重1克,一枚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牙刷、鸡蛋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通过让学生到教室里走走,到操场上跑跑、测则、量量,让学生感受5米、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带领学生春游、秋游时通过路标与行驶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等。这些数感的体验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创设情境,体验数感
小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周边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在教学《可爱的校园》时,课始,我从教材情境图导入,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各种动物和教室的各种摆设,学生不由自主地将生活与数学活动联系起来,说出一系列与数字有关的发现;再如我在教学《买铅笔》一课时,通过创设模拟表演“买铅笔”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观察,通过“摆一摆、拿一拿、算一算”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探索出好几种“十几减九”的算法。根据需要亲历购物情境,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能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欲望,也只有在自主的活动中,学生才能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将数学与生活自然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三、实践操作,领悟数感
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从“双基”变成“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就要求在小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学数学,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累活动经验。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和发展数感,课堂教学中应更多为学生设计多种有趣的动手实践活动。如我在三年级的《分一分(二)》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经历“操作水平→表象水平→符号水平”的数学化过程,整堂课的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通过“涂一涂、填一填、剪一剪、摆一摆、找一找、圈一圈、猜一猜、谈一谈”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整体“1”的理解,领悟数感。再如我在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活动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猜一猜、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活动,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进而自主探究出长方形的长、宽跟原来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经过了猜想、探索、验证、总结,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发生过程,经历了数学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学生在生动活泼、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感逐渐生成。
四、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运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选择什么算法解决,再算出具体的结果。同样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有些不同问题可能会有同一种解法。课堂上,可以为学生适当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有助于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例如春、秋季节组织学生郊游,这其中蕴含着购物、租车、买票等许多数学问题。如有男生15人,女生13人要求住宿舍,其中4人房80元;3人房66元。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租房?哪种方案最合算?于是种种方案应运而生,这些问题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的由来,从而增强数感。因此,良好的数感影响着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使其趋向于简洁便捷。鼓励学生找最佳方案,从交流中筛选优秀的方法,都对强化学生的数感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活教材,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
关键词: 数感 联系生活 创设情境 实践操作 解决问题
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丰富学生的数学数感。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联系生活,形成数感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形成数感。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张IC卡币重1克,一枚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一袋糖重1千克,肥皂、牙刷、鸡蛋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通过让学生到教室里走走,到操场上跑跑、测则、量量,让学生感受5米、50米、100米、500米的距离,带领学生春游、秋游时通过路标与行驶感受1千米、20千米的路程。在认识“0”时,启发学生自己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0”等。这些数感的体验都来自于生活实际,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数的含义,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创设情境,体验数感
小学生都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认识周边的事物,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在教学《可爱的校园》时,课始,我从教材情境图导入,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各种动物和教室的各种摆设,学生不由自主地将生活与数学活动联系起来,说出一系列与数字有关的发现;再如我在教学《买铅笔》一课时,通过创设模拟表演“买铅笔”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观察,通过“摆一摆、拿一拿、算一算”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的形成过程,探索出好几种“十几减九”的算法。根据需要亲历购物情境,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能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欲望,也只有在自主的活动中,学生才能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建构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将数学与生活自然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三、实践操作,领悟数感
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从“双基”变成“四基”,增加了基本活动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就要求在小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学数学,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累活动经验。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和发展数感,课堂教学中应更多为学生设计多种有趣的动手实践活动。如我在三年级的《分一分(二)》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经历“操作水平→表象水平→符号水平”的数学化过程,整堂课的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努力为学生创设条件,通过“涂一涂、填一填、剪一剪、摆一摆、找一找、圈一圈、猜一猜、谈一谈”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整体“1”的理解,领悟数感。再如我在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教学活动过程中,努力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猜一猜、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等活动,在动中学,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进而自主探究出长方形的长、宽跟原来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经过了猜想、探索、验证、总结,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发生过程,经历了数学思维逐渐形成的过程。学生在生动活泼、动手动脑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数感逐渐生成。
四、解决问题,强化数感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运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首先要想到用什么方法解决,选择什么算法解决,再算出具体的结果。同样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解决,有些不同问题可能会有同一种解法。课堂上,可以为学生适当提供一些开放性问题,有助于这种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例如春、秋季节组织学生郊游,这其中蕴含着购物、租车、买票等许多数学问题。如有男生15人,女生13人要求住宿舍,其中4人房80元;3人房66元。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租房?哪种方案最合算?于是种种方案应运而生,这些问题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结合实际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的由来,从而增强数感。因此,良好的数感影响着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使其趋向于简洁便捷。鼓励学生找最佳方案,从交流中筛选优秀的方法,都对强化学生的数感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用活教材,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境,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