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而打造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课改最基本的要求。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因为缺乏鲜活的教学素材,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本文阐述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身边的素材,让历史课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乡土素材 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
历史这门课有着很明显的“过去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很难再通过教材中几张影印的旧照片获得惊喜。他们需要更为直接、更为丰富多彩的素材。多感官刺激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等多种途径,感受鲜活生动的历史。而在偏远的农村中学,这些就变得可望而不可即。那么怎样丰富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着力发掘身边的历史素材,让学生触物生情,感受心灵穿越。
历史是昨天的今天,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一切,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已经随风而去,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些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1.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址。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地向前滚去,星移物换,沧海桑田。但是有些历史遗迹还是得以保留下来,教师如果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访这些历史遗迹,则教学效果一定很好。例如我所在的江苏省新沂市曾经是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之一,这次战役中“十人桥”战役中的一座石桥永久地保留了下来。我在教学“解放战争”这一课时,就组织学生参观“十人桥”战役遗址石桥,在桥上通过结合地图配以解说的形式,将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课后学生反馈说他们在桥上仿佛自己经历了那场战役,耳边似乎响起了枪炮声,开玩笑地说:“我穿越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邀请经历历史事件的老人,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
历史不仅被文字记录,深深地印记在经历者的脑海里。他们自身经历的讲述,就是一节完美的历史课。我在教授“日本侵华战争”这一课时,带领学生拜访了三位90多岁的老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学生眼睛里含着泪水,沉默而认真地听着,比哪一节都认真,没有刻意的背诵,但是记得比哪一节课都牢。经历者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经历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搜集老物品,倾听它们无声的倾诉。
一个时代避免地留下一些印记着那个时代的物品,通过收集这些物品,学生由物及事,触物生情,用心感受那个时代发生的一切。为了讲授我国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严重束缚我国经济发展,我特意收集了很多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票证,利用数字让学生感受落后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管理体制,导致我国生活必需品供应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还可以通过收集老钱币、老照片、老报纸等手段,用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我要了解过去,我要学习历史的主观需要。当然,身边的乡土素材,难免存在地域性和局限性。在使用身边这些素材的同时,要不断地拓展眼界,用多种手段丰富教学素材。
二、利用好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虚拟地经历历史事件。
多媒体技术因其在教学中的突出作用,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中学历史教学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接受知识。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的视听技术,让学生虚拟地经历历史,让历史教学变得具体化,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操作上,应做好以下两点。
1.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历史纪录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
许多优秀的纪实性的历史纪录片,运用情景再现的形式,真实地还原历史,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多重感官刺激,如同亲身经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其战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伤亡人数之多、破坏力之大,均为历史之最。我在教授这节内容时,没有依照学生先阅读教材再由教师提出重点、学生记忆的老模式,而是让学生观看纪录片《天启》,同时出示学习目标:①二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②二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③发生二战的历史原因;④二战的转折点;⑤二战的历史意义;⑥二战中的重大事件;⑦二战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和几个关键数字。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在看完后轻松地回答了这几个问题,教学非常成功。在后来的历史课中,学生纷纷提出要沿袭这节课的学习方式。视听教学,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所学知识,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效果显然易见。
2.观看优秀历史电影,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的熏陶。
在课堂上适当引进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还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在课堂中恰当地穿插历史影视资源,有利于学生客观地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学生通过欣赏历史影视中的场面,会对一些课本教材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产生深刻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首要的教学任务,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往往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发掘身边的乡土素材,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我们告别“一本书,一支笔,一个人”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
[2]吴海生.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1,16.
[3]郭琼.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
关键词: 历史教学 乡土素材 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
历史这门课有着很明显的“过去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生很难再通过教材中几张影印的旧照片获得惊喜。他们需要更为直接、更为丰富多彩的素材。多感官刺激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博物馆等多种途径,感受鲜活生动的历史。而在偏远的农村中学,这些就变得可望而不可即。那么怎样丰富农村中学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着力发掘身边的历史素材,让学生触物生情,感受心灵穿越。
历史是昨天的今天,是过去真实发生的一切,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已经随风而去,但是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这些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1.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址。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地向前滚去,星移物换,沧海桑田。但是有些历史遗迹还是得以保留下来,教师如果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访这些历史遗迹,则教学效果一定很好。例如我所在的江苏省新沂市曾经是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的主要战场之一,这次战役中“十人桥”战役中的一座石桥永久地保留了下来。我在教学“解放战争”这一课时,就组织学生参观“十人桥”战役遗址石桥,在桥上通过结合地图配以解说的形式,将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的发生、发展和结束完整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课后学生反馈说他们在桥上仿佛自己经历了那场战役,耳边似乎响起了枪炮声,开玩笑地说:“我穿越了。”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邀请经历历史事件的老人,听他们讲过去的事情。
历史不仅被文字记录,深深地印记在经历者的脑海里。他们自身经历的讲述,就是一节完美的历史课。我在教授“日本侵华战争”这一课时,带领学生拜访了三位90多岁的老人,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学生眼睛里含着泪水,沉默而认真地听着,比哪一节都认真,没有刻意的背诵,但是记得比哪一节课都牢。经历者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经历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搜集老物品,倾听它们无声的倾诉。
一个时代避免地留下一些印记着那个时代的物品,通过收集这些物品,学生由物及事,触物生情,用心感受那个时代发生的一切。为了讲授我国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严重束缚我国经济发展,我特意收集了很多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票证,利用数字让学生感受落后的经济体制和市场管理体制,导致我国生活必需品供应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还可以通过收集老钱币、老照片、老报纸等手段,用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我要了解过去,我要学习历史的主观需要。当然,身边的乡土素材,难免存在地域性和局限性。在使用身边这些素材的同时,要不断地拓展眼界,用多种手段丰富教学素材。
二、利用好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虚拟地经历历史事件。
多媒体技术因其在教学中的突出作用,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中学历史教学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接受知识。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的视听技术,让学生虚拟地经历历史,让历史教学变得具体化,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操作上,应做好以下两点。
1.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与历史纪录片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
许多优秀的纪实性的历史纪录片,运用情景再现的形式,真实地还原历史,将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多重感官刺激,如同亲身经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其战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伤亡人数之多、破坏力之大,均为历史之最。我在教授这节内容时,没有依照学生先阅读教材再由教师提出重点、学生记忆的老模式,而是让学生观看纪录片《天启》,同时出示学习目标:①二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②二战结束的时间和标志;③发生二战的历史原因;④二战的转折点;⑤二战的历史意义;⑥二战中的重大事件;⑦二战中的几个关键人物和几个关键数字。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学生在看完后轻松地回答了这几个问题,教学非常成功。在后来的历史课中,学生纷纷提出要沿袭这节课的学习方式。视听教学,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所学知识,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效果显然易见。
2.观看优秀历史电影,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美的熏陶。
在课堂上适当引进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内容,还可以生动地再现历史,在课堂中恰当地穿插历史影视资源,有利于学生客观地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学生通过欣赏历史影视中的场面,会对一些课本教材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产生深刻印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首要的教学任务,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往往苦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过发掘身边的乡土素材,并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让我们告别“一本书,一支笔,一个人”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历史课堂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
[2]吴海生.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青年文学家,2011,16.
[3]郭琼.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