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心理素质是个体拥有的、对职业活动起着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质与量的有机统一。本研究试图通过个体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高职艺术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以期为下一步的学生培养找准方向。
关键词:职业心理素质;高职艺术生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得到快速发展,但其学生培养质量却不尽乐观,当代高职生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早在2006年的教高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里,就提出了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国务院于2014年5月明确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就业能力显著增强。显然,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应该着力关注的问题,也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职业心理素质,正是职业能力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设置和学生素质培养中,突显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值得现代高职院校探讨的课题。
到底什么是职业心理素质,目前学术界有两大主要界定途径,一是从心理素质的角度,把职业心理素质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从职业素质的角度,把职业心理素质作为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在相关职业领域就表现为相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职业心理素质可以定义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在职业行为上的表现与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其职业生活的适应性程度。比如张大均、余林就认为,职业心理素质是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的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概括为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个体的职业意识,主要包括职业需要与动机、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成分;二是职业技能,包括知识系统和技能结构等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职业心理素质既包括与个体的个性倾向相关系的职业需要、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抱负水平、竞争意识、协作精神、职业习惯等心理品质,也包括直接影响劳动效率与成就水平的智能因素,如个体的知识、技能、技巧、智慧、能力等。因此,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因素的总和,它强调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数量。
综合如上两类观点,职业心理素质是个体拥有的、对职业活动起着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质与量的有机统一,首先它是特定职业对其从业人员都要求具备的心理品质,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心理素质特点与要求。另外,职业心理素质是个体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与职业相关的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本研究试图通过个体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高职艺术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以期为下一步的学生培养找准方向。
一、研究过程
1、个体访谈。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访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确定问卷设计的总体思路。
2、设计开放式问卷。以职业心理素质里的职业能力为主题,结合前期访谈内容,设计3份问卷。分别为学生卷、教师卷和用人单位卷。
3、通过问卷星施测。通过问卷星在线测评的方式,发放问卷。
4、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分析问卷结果,得出艺术类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主要内涵。
二、结果分析
1、学生问卷的结果
问卷共收到300余名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回复,其中男生占46%,女生占54%,涵盖了一至三年级,各专业的学生。
调查发现,学生们认为的与就业最相关的职业品质,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人际沟通能力、坚持度和语言表达能力。选择比例分别为85.38%、82.39%、80.73%。
他们认为自己的职业竞争的优势品质,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审美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表现力。选择比例分别为68.11%、62.13%、61.79%。
在主观题的回答中,学生们认为在大学教育中,有关职业心理素质的训练还有以下方面需要加强,高频词汇分别是能力、心理、人际沟通等。
2、教师问卷的结果
问卷共收到60余名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的回复,61.9%的教师为从教5年以上的教师,14.29%的为从教3—5年的教师,其余为从教1—3年教师。
他们认为与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最相关的职业品质,排前3的分别是审美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选择比例分别为85.71%、80.95%、71.43%。
和学生的回答一样,他们认为学生的职业竞争的优势品质最重要的是审美力,其次是人际沟通能力和表现力。选择比例分别为90.48%、76.19%、76.19%。
3、用人单位的问卷结果
问卷共收到30余家用人单位的回复,都是长期招生艺术类高职毕业生的单位。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三种职业心理素质的评价如下:
控制能力:比较具备45.45%,一般45.45%,十分具备9.01%
团队协作精神:很好27.27%,较好54.55%,一般18.18%
人际沟通能力:很强18.18%,较强36.36%,一般45.45%
这些单位在招聘艺术专业毕业生时所看重的职业素质,排名最高的是人际沟通能力和审美能力。选择都为72.73%。
而对于高校对艺术类专业高职生的培养应加强哪些方面的选择,全体都选择了适应能力的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人品与敬业精神的培养、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选择的人也占多数。适应能力的选择比例达到了100%。
三、思考与对策
1、在已有研究的分类中,将职业心理素质分成了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五个组成部分。分别从对职业岗位的认识、自身性格、道德水平、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而作为短期培养目标来说,除了职业岗位教育外,能力提升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
2、根据调查结果,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用人单位,都认为人际沟通能力是与其就业极其相关的职业心理素质,而学生和教师同时还提出审美力是艺术类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的职业竞争优势。因此,在学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時刻贯穿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高职艺术类学生来说,审美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3、在作者前期研究中,已证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高职艺术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有促进作用。可以尝试其他一些心理辅导方式,如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可以尝试融入艺术治疗方式的表达性艺术团体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4).
[2]曾勇.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关键词:职业心理素质;高职艺术生
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规模得到快速发展,但其学生培养质量却不尽乐观,当代高职生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早在2006年的教高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里,就提出了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国务院于2014年5月明确作出《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促进高质量就业能力显著增强。显然,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是现代职业教育应该着力关注的问题,也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职业心理素质,正是职业能力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在课程设置和学生素质培养中,突显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值得现代高职院校探讨的课题。
到底什么是职业心理素质,目前学术界有两大主要界定途径,一是从心理素质的角度,把职业心理素质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从职业素质的角度,把职业心理素质作为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在相关职业领域就表现为相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职业心理素质可以定义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在职业行为上的表现与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其职业生活的适应性程度。比如张大均、余林就认为,职业心理素质是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的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概括为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个体的职业意识,主要包括职业需要与动机、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成分;二是职业技能,包括知识系统和技能结构等组成部分。第二种观点认为,职业心理素质既包括与个体的个性倾向相关系的职业需要、职业兴趣、职业态度、职业道德、抱负水平、竞争意识、协作精神、职业习惯等心理品质,也包括直接影响劳动效率与成就水平的智能因素,如个体的知识、技能、技巧、智慧、能力等。因此,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心理因素的总和,它强调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数量。
综合如上两类观点,职业心理素质是个体拥有的、对职业活动起着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质与量的有机统一,首先它是特定职业对其从业人员都要求具备的心理品质,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心理素质特点与要求。另外,职业心理素质是个体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与职业相关的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本研究试图通过个体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高职艺术类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内涵,以期为下一步的学生培养找准方向。
一、研究过程
1、个体访谈。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访谈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确定问卷设计的总体思路。
2、设计开放式问卷。以职业心理素质里的职业能力为主题,结合前期访谈内容,设计3份问卷。分别为学生卷、教师卷和用人单位卷。
3、通过问卷星施测。通过问卷星在线测评的方式,发放问卷。
4、问卷结果统计分析。分析问卷结果,得出艺术类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的主要内涵。
二、结果分析
1、学生问卷的结果
问卷共收到300余名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回复,其中男生占46%,女生占54%,涵盖了一至三年级,各专业的学生。
调查发现,学生们认为的与就业最相关的职业品质,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人际沟通能力、坚持度和语言表达能力。选择比例分别为85.38%、82.39%、80.73%。
他们认为自己的职业竞争的优势品质,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审美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表现力。选择比例分别为68.11%、62.13%、61.79%。
在主观题的回答中,学生们认为在大学教育中,有关职业心理素质的训练还有以下方面需要加强,高频词汇分别是能力、心理、人际沟通等。
2、教师问卷的结果
问卷共收到60余名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的回复,61.9%的教师为从教5年以上的教师,14.29%的为从教3—5年的教师,其余为从教1—3年教师。
他们认为与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最相关的职业品质,排前3的分别是审美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选择比例分别为85.71%、80.95%、71.43%。
和学生的回答一样,他们认为学生的职业竞争的优势品质最重要的是审美力,其次是人际沟通能力和表现力。选择比例分别为90.48%、76.19%、76.19%。
3、用人单位的问卷结果
问卷共收到30余家用人单位的回复,都是长期招生艺术类高职毕业生的单位。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三种职业心理素质的评价如下:
控制能力:比较具备45.45%,一般45.45%,十分具备9.01%
团队协作精神:很好27.27%,较好54.55%,一般18.18%
人际沟通能力:很强18.18%,较强36.36%,一般45.45%
这些单位在招聘艺术专业毕业生时所看重的职业素质,排名最高的是人际沟通能力和审美能力。选择都为72.73%。
而对于高校对艺术类专业高职生的培养应加强哪些方面的选择,全体都选择了适应能力的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人品与敬业精神的培养、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选择的人也占多数。适应能力的选择比例达到了100%。
三、思考与对策
1、在已有研究的分类中,将职业心理素质分成了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五个组成部分。分别从对职业岗位的认识、自身性格、道德水平、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而作为短期培养目标来说,除了职业岗位教育外,能力提升是最具有可操作性的。
2、根据调查结果,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用人单位,都认为人际沟通能力是与其就业极其相关的职业心理素质,而学生和教师同时还提出审美力是艺术类高职学生应该具有的职业竞争优势。因此,在学生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時刻贯穿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高职艺术类学生来说,审美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3、在作者前期研究中,已证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升高职艺术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有促进作用。可以尝试其他一些心理辅导方式,如团体辅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可以尝试融入艺术治疗方式的表达性艺术团体辅导,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4).
[2]曾勇.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问卷的初步编制及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