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评教有效性的评价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o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评教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管理起到积极作用,是众多高校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其对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变教学方法的作用与教师对学生评教认可的程度有着极大相关性。本文选取塔里木大学为研究个案,对在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教师对学生评教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是较为认同的,但是对学生评教的能力和效果仍存在质疑。同时教师对评教方式、时间等有自己的看法。本文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优化评教方式、方法,提升学生评教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 学生评价教学 有效性 评价分析
  “学生评教”作为当下众多国内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更多的学校采用这一评价分值作为教师教学水平评判的重要标准。教师得到的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解释的分数,无法据此改进自己的教学或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1]。“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2]。在此之前教师对评教的重视程度与认可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师改进教学水平的动力和力度。本文选取塔里木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详细分析教师对本校学生评教工作的态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虽然认可了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的主体地位,并有74.4%的教师认为学生有能力判断教师的教学水平,能保持公正公平的心态评教,但是从调研数据看,仍然有24.3%的教师否认学生评教能力,说明学生虽然是评教主体,但是,由于评教过程中的个人情感因素、教学中的偶然实践等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科学合理地评教。
  2.2评教效果分析
  一定程度上,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分数高低能较准确反映教师教学水平高低。调查显示,56.4%的教师赞同教学评价分数准确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仍然有近50%的教师持反对态度,从年龄上看,大学生虽然已成年,但身心诸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这一点在他们评价相对成熟的教师时显得更突出[4]。通过访谈得知,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因为教师对其比较放任,或者考前透露题目,或者给学生暗示而给教师打高分。部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难免受到一些其他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对课程的兴趣,对教师的偏爱等。部分学生判断失真。不少学生只了解教师授课的表象,对教师讲授内容、难点、方法、目标等很难做出判断,于是随意打分。这些因素使学生评教产生一定的偏差[5],有可能使一些教学水平一般但由于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教师获得学生较高的评价。因此,认为教师教学评价分数高,但教学水平未必高。
  3.提高评教质量与教师积极性的建议   3.1正视学生评教中作用的同时,适当增加评教主体
  从营销角度来看,学生就是高校的消费者,教师是一线服务人员,教师应本着为了学生长远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生课堂教学需求偏好,安排和设计每堂课。民主哲学眼中,学生是具有生命权利和公民权利的社会一员,与教师地位平等,教育应像对待教师那样同等对待学生,在与学生对话协商中施教新知和方法[5]。结合以上两个角度,虽然对学生评教地位的认知略有区别,但均从根本上确认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根据学生个人分析能力、心智成长性等特点,可在评教过程中新增同行教师评价。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态度是其改进教学质量的心理基础,虽然大多数教师对学生评教工作持积极态度,也认为“生评教”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多数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积极主动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学生评教对教师切身利益的刺激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加大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的方式刺激教师改进教学,另一方面需要高校开展与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平台,从而建立科学和合理的奖励制度及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等[7]。
  参考文献:
  [1]郑东辉,叶盛楠.高校课堂教学评价现状与需求调查——基于浙江省N大学的报告.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8-65.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16.
  [3]魏宏聚,刘梦.高校“学生评教”研究述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01:62-66.
  [4]洪敏.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对昆山市若干中学的调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26-27.
  [5]董泽芳,申晓辉.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反思与价值重构.大学教育科学,2013(2):47-51.
  [6]王家云,方明宝,张敏.高校学生评教现状的调查研究——以H大学为例.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38-142.
  [7]吴钢,于光磊.各类高校学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高校教育管理,2012(01):80-90.
  基金项目:塔里木大学高教研究项目(TDGJ142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标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学生接触到的信息种类繁多,这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作文能够展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其思维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进而激发其想象力,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内心的情感得到抒发。本文就其重要意义进行说明,提出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培养;想象力  
摘 要: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宿舍智能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实践表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科研训练计划;创新实践;智能监控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人才。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简称SRTP,是以培养学生实践
摘 要: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我以“学生自主发展”教学理论为指导,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改变“重知轻能”,“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通过自主
摘 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之预案。课堂教学演绎的精彩与否与教学设计息息相关。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不断优化、完善是必不可少的。评价,是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价,好比优化教学设计的一面“镜子”。教师可以通过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使得教学设计趋于完美。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高中政治教学设计的评价策略。  
摘 要:《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挑挑拣拣,结果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关键词:最大的麦穗;收获;苏格拉底  《最大的麦穗》作为课题,其实另有深意,但是一开始,我们是很难发现的。阅读课文的过程其实就像是在探寻一个宝藏
摘要:生活中的废旧材料随处可见,通过人们利用智慧进行加工、改造、创新就可以重新为人们所用。将废旧材料进行利用应用到幼儿的户外体育游戏中,不仅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发挥材料的多功能性,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游戏方式,激发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儿童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得到成长和锻炼,提高幼儿的身体健康素质,提升幼儿户外体育游戏的有效性。  关键词:废旧材料;幼儿;户外体育游戏  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是幼儿
摘要:钱币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从一枚小小钱币的背后,能反映出一定程度的历史文化情况。压胜钱主要作为汉族民间的一种吉利品或避邪物,而不是作为拥有社会流通手段的货币。随着时代的发展,压胜钱有了不同的用途,样式也逐渐增加。本文将通过压胜钱了解当时当地的政治、民俗和文化情况,这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压胜钱;天府之国;历史文化  一、 绪论  压胜钱是主要作為一种用作吉利
摘要:一节课开始于铃声,一节课堂开始于文章导入,没有好的导入,就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只有讲究开讲,精心设计,才能把学生“导入”新的情景,迅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好的导入才让学生产生兴趣,跟随教师进入知识的殿堂,畅游文字的世界。本文以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例,来谈谈课堂导入的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课堂导入;技巧;运用  如何设计课堂导入来让课堂充满吸引力,让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魅力呢?我就自己设计的课程
摘 要:本文阐述了解决“复杂过程问题”对于高校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设计及作业等综合入手,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课程进行调整,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复杂工程问题;布鲁姆;软件  一、 “复杂工程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高等教育受“科学化”和“扩大招生”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复杂工程问题的出现
摘要: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教学改革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近几年在教育中反映出的问题,如何充分地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辅助手段,对课程进行讲解,成为首要问题,下面将以岳麓版《新航路的开辟》为例,进行以下介绍。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历史教学;应用  一、 利用新媒体技术导入教学内容  (一) 引导思维  利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