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4年10月10日,惊天动地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吹响了进军的号角,一次前所未闻的举国迁移在激烈悲壮的气氛中悄悄地开始了。这次伟大长征的第一步是如何迈出去的?本文要介绍的,就是鲜为人知的“长征第一山”、“长征第一桥”和“长征第一渡”。
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在江西瑞金市城西19公里处,有一座石灰岩山峰。此山高50余米,方圆20余亩。山石色泽如云,山麓绿树成荫,远远望去,犹如一颗巨大的绿色绣球。从山下到山上,有一条百余级迂回曲折的石砌小道。顶部平坦,建着一座青瓦黄墙古寺。寺门口有一对联:“云山日永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取这对联开头4字,横匾上写着“云山古寺”。这座古寺,建于1857年,距今已有150来年。古寺坐东北朝西南,面宽5间,正厅为佛殿,厅的左右各建横屋一栋,左右横屋有围墙连接,与厅堂构成三合院。古寺所在的这座小山就是素有“长征第一山”之称的云石山,它成为这一带方圆几十里地区的代名词。
1934年7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形势日趋危急。6、7月间,瑞金沙洲坝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连番轰炸,中央机关住所遭受破坏。为了疏散隐蔽,确保安全,中央决定党、政、军机关西迁至云石山;中共中央机关设在云石山马道口,中革军委机关设在云石山梅岗,苏维埃中央政府则选定在这座云山古寺及其附近的小村庄里。这样,苏区党政军中央机关处在南北方向一条线上,从南往北是中革军委、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之间相隔3—5华里。这是中央机关在瑞金的最后驻地。
云山古寺的左厢房住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右厢房住着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7月15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骑马从梅岗赶到古寺。这天,毛泽东与朱德共同签发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这是毛泽东住进古寺签发的第一份文件。毛泽东经常深入附近乡村调查研究和检查政府工作。在古寺后面,有一棵大樟树,树下有两只青石圆凳。空闲时,毛泽东和张闻天来到大樟树下,坐在青石圆凳上促膝交谈。云山古寺,为他们“交心”提供了一处好场所。正是这次交谈,使张闻天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他下决心从“左”倾错误的营垒中走出来,这可以说是后来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的前奏。
前线的战局越来越不利,东线和北线都被突破,西线也更加困难,突围转移迫在眉睫。毛泽东急急赶到马道口,向中央书记处要求到赣南省去视察。得到批准后,9月中旬,毛泽东带着秘书、医生和警卫班离开古寺,抵达赣南省苏所在地于都。而毛泽东的妻子、儿子继续留在了山上。
毛泽东离开了云山古寺,张闻天的工作更加忙碌,古寺山下的中央政府电话总机时时传来紧急电话。9月19日,张闻天签发了《中央人民委员会给各省、县苏维埃政府战区工作的指示信》。9月29日,张闻天撰写的《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一文,在《红色中华》报发表。这篇文章,被称为是中央主力红军转移突围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10月初,在于都视察的毛泽东接到中央“有特别任务”的秘密通知,要他立刻赶回瑞金。毛泽东骑马回到瑞金,先到梅岗中革军委驻地找到周恩来、朱德等,向他们报告了于都的敌情、地形等情况。然后,在云山古寺里签发了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共同签署的《为发展群众的游击战争告全苏区民众书》。这是毛泽东在瑞金签发的最后一份文件。接着,毛泽东在古寺里召开中央政府各部负责人会议(又称青山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吴黎平回忆说:
“毛泽东同志给大家宣布和说明了这一撤离苏区的决定,强调了两点:第一,革命是有前途的,要大家加强革命信心;第二,要把各部的善后工作做好,要使留下的同志能够更好地继续革命斗争,更好地联系群众。”这是毛泽东在瑞金召集的最后一次会议。
毛泽东与张闻天商量,转移时能同王稼祥编排在一起行军。张闻天很高兴。毛泽东当即赶到梅岗,向中革军委提出了这个意见。
云石山出现了少有的繁忙景象:红军部队的战马在乡村小道上来往穿梭,传达着一道道行动命令;在梅岗草坪上,一批又一批的队伍在进行最后的动员;云石山的大小村庄,拥挤着各种运粮队、挑伕和担架;数十支紧急动员小分队奔走乡村,墙上留下了“誓死保卫苏维埃”、“坚持游击战争,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等标语,沙石道路上留下了一连串西指的箭头。10月8日,中共中央在云石山马道口发布《军事与政治命令》。10月9日,中革军委在云石山梅岗作出《野战军10月10日至20日行动日程表》。同日,红军总政治部在梅岗发布《关于巩固部队,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加强政治军事训练及群众等工作的指令》。从10月7日起至10月9日,红一、三、八、九军团先后奉命将各自的防御阵地移交给留守的地方独立团(红五军团18日撤离防御阵地)。10月10日,中革军委发布突围出发的第5号命令。
按照5号命令的要求,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同周恩来、朱德、博古、李德等人编在军委第一纵队(即“红星纵队”)。10月10日晚,由苏区中央首脑机关组成的军委第一纵队在云石山马道口编队,军委第二纵队(即“红章纵队”)在云石山梅岗编队。17时许,出发的号令吹响,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这样悄悄地开始了。云石山,以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出发地载入史册。1996年11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到瑞金视察,在云石山,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感慨良多。那时,他是红三军团政治委员,长征前夕他曾来到云石山接受任务。在陪同人员的要求下,杨尚昆欣然题词:“长征第一山”。
长征第一桥——武阳桥
武阳桥地处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距市区15公里,为1934年10月红九军团长征出发时路过的第一座桥,被誉为“长征第一桥”。
武阳桥原为木板桥,由13个桥墩、20余块木板构架成,是连接武阳村绵江河两岸的交通要道。由于桥上没有护栏,行人走上去摇摇晃晃,担惊害怕。1988年,瑞金人民把木桥改建为混凝土双曲拱桥。桥身距原址约100米,长111.6米,宽6米,两侧镶着造型美观的护栏,尤如一条巨龙横跨在绵江河上。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副司令员———瑞金籍将军钟辉为长征第一桥题写了桥名。
长征第一桥是一座革命的桥,记载着多少革命的艰辛!
1930年夏,武阳区游击队负责人杨斗文、刘国兴带领暴动的农民和游击队员,扛着梭标,端上长矛,从武阳桥上杀进县城,活捉恶霸地主,第一次把红旗插在了桥头。此后,武阳工农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地建立了红色政权,并在多次的反“围剿”战斗中,不顾敌人阻拦、轰炸,一次次冲过此桥,送弹药、抬担架,支援红军战斗,为反“围剿”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33年春天,毛泽东带领一批红军战士来到武阳桥,在武阳村绵江两岸调查指导当地的春耕生产,亲自帮助两岸群众犁田插秧。由于武阳工农群众在春耕生产中的模范作用,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春耕生产动员大会,亲自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春耕模范”奖旗。如今,春耕生产动员大会会址依然默默地伫立在武阳桥头,见证着革命的发展历程。
1934年夏秋间,随着广昌保卫战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以王明、博古为首的左倾中央,不得不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正在福建闽西战斗的红九军团接到中革军委的命令后,于10月初从长汀出发,7日晚到达瑞金,8日拂晓到达武阳。由于人数众多,桥身单薄,部队通过武阳桥时,桥体摇晃厉害,战士们不得不分批分段过桥。过河火把的亮光与战士的咳嗽声引来了早起的群众。顿时,沿河两岸群众纷纷云集在武阳桥旁,把鸡蛋、米果、大豆、花生、草鞋、斗笠送到红军战士手上,有的还用松枝点火为红军照明。由于桥身摇晃厉害,部队过桥速度很慢,年轻力壮的小伙纷纷跳下河水,用身体顶着晃动的桥墩,保证红军顺利过桥。月光与火光交相辉映在绵江河上,永远地定格军民鱼水依依惜别情。此后,红九军团经会昌、过安远,追随红军主力艰难西去。
1996年,原国家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视察瑞金时,亲自前往长征第一桥———武阳桥视察。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杨尚昆亲笔挥毫题写“长征第一桥”。如今,长征第一桥沿河两岸人们,踏着烈士的血迹,在烈士走过的地方,开垦出成千上万亩的精品脐橙园。随着一车车黄灿灿的脐橙源源不断地通过长征第一桥,新世纪的长征路又从武阳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长征第一渡——东门渡口
东门渡口地处于都县城东门,为于都河沿岸最大的渡口。因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渡过的第一渡口,被誉为长征第一渡。长征第一渡所处的于都河,为赣江的主要支流即贡江。苏区时期,于都河河床很低,水流较深,常年可通过20吨以下的木船到邻近各县、赣州、南昌等地。东门渡口因江面宽阔,水位较浅,水流趋缓,且岸边长满松柏,一棵参天古樟伸出江面,仿佛一把天然巨伞。于都河成为于都城沿河两岸乃至赣南东部的交通要道。
按照中革军委5号命令的安排,苏区首脑机关从瑞金云石山长征出发后,于1934年10月14日到达于都城东门渡口,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第一个渡口。随后,红军一、三、五、八军团也分别从石城、兴国等地出发,到达于都河东岸集结休整。
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休整期间,苏区人民倾其所有,全力支援红军渡河。根据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的指示,中央苦力运输工会委员长王贤选与该会船排部的同志一起,组织苏区所有的船只集中于都,帮助红军架设浮桥。中共赣南省委、省政府,赣南军区集中全力,动员和组织于都河沿岸群众,协助红军在于都县城东门渡口、龙石嘴、赖公庙、龙门山、孟口等处,架设5座浮桥。为支援红军架桥,于都县城居民几乎把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甚至老人寿木,都捐献出来。于都人民组织大批慰劳队,带着鸡蛋、猪肉、草鞋等慰问品,热情慰问红军指战员。妇女们组织了许多洗衣队,帮助红军洗衣服。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浮桥架设工作从每天下午4时开始,下午8时架通。红军深夜渡河后次日凌晨又把浮桥拆除,不留痕迹。苏区般排工人们与红军工兵部队密切配合,每天都及时将浮桥架好,为红军夜渡于都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0月16日晚,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开始深夜渡河。军委纵队、红一军团、红三军团于16日晚渡河;中央纵队、红八军团于17日晚渡河;红五军团作为方面军后卫,推迟一天过河,于19日晚渡河。红九军团则经会昌至安远出发。至此,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八万六千余人全部渡过了于都河,踏上西去的征途。
渡河期间,数以万计的群众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渡口,为红军送行。有的给队伍送菜倒水,有的抢着为部队挑担子、背背包。不少妇女和老人则穿行在等候过河的队伍中间,送草鞋、送斗笠,往战士的怀里塞吃的东西,与红军战士握手告别,难分难舍,许多姑娘还深情地唱起了自己心爱的歌:“送红军到江边,江上穿呀穿梭忙,千里万里渡江去,千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红军,革命成功早回乡……”用歌声来表达与红军的依依惜别难舍情。
1996年,杨尚昆考察江西时亲自前往长征第一渡视察。站在长征第一渡口边,当年红军铁流般滚滚渡河的情景及催人泪下依依惜别的伤感歌声,仿佛又在他眼前浮现,杨尚昆感慨良多,指示一定要把长征渡口修建好,保护好。如今,长征第一渡早已被当地政府修建开发,作为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供游人参观学习。
长征第一山——云石山
在江西瑞金市城西19公里处,有一座石灰岩山峰。此山高50余米,方圆20余亩。山石色泽如云,山麓绿树成荫,远远望去,犹如一颗巨大的绿色绣球。从山下到山上,有一条百余级迂回曲折的石砌小道。顶部平坦,建着一座青瓦黄墙古寺。寺门口有一对联:“云山日永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取这对联开头4字,横匾上写着“云山古寺”。这座古寺,建于1857年,距今已有150来年。古寺坐东北朝西南,面宽5间,正厅为佛殿,厅的左右各建横屋一栋,左右横屋有围墙连接,与厅堂构成三合院。古寺所在的这座小山就是素有“长征第一山”之称的云石山,它成为这一带方圆几十里地区的代名词。
1934年7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形势日趋危急。6、7月间,瑞金沙洲坝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连番轰炸,中央机关住所遭受破坏。为了疏散隐蔽,确保安全,中央决定党、政、军机关西迁至云石山;中共中央机关设在云石山马道口,中革军委机关设在云石山梅岗,苏维埃中央政府则选定在这座云山古寺及其附近的小村庄里。这样,苏区党政军中央机关处在南北方向一条线上,从南往北是中革军委、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之间相隔3—5华里。这是中央机关在瑞金的最后驻地。
云山古寺的左厢房住的是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右厢房住着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7月15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骑马从梅岗赶到古寺。这天,毛泽东与朱德共同签发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这是毛泽东住进古寺签发的第一份文件。毛泽东经常深入附近乡村调查研究和检查政府工作。在古寺后面,有一棵大樟树,树下有两只青石圆凳。空闲时,毛泽东和张闻天来到大樟树下,坐在青石圆凳上促膝交谈。云山古寺,为他们“交心”提供了一处好场所。正是这次交谈,使张闻天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他下决心从“左”倾错误的营垒中走出来,这可以说是后来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的前奏。
前线的战局越来越不利,东线和北线都被突破,西线也更加困难,突围转移迫在眉睫。毛泽东急急赶到马道口,向中央书记处要求到赣南省去视察。得到批准后,9月中旬,毛泽东带着秘书、医生和警卫班离开古寺,抵达赣南省苏所在地于都。而毛泽东的妻子、儿子继续留在了山上。
毛泽东离开了云山古寺,张闻天的工作更加忙碌,古寺山下的中央政府电话总机时时传来紧急电话。9月19日,张闻天签发了《中央人民委员会给各省、县苏维埃政府战区工作的指示信》。9月29日,张闻天撰写的《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一文,在《红色中华》报发表。这篇文章,被称为是中央主力红军转移突围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10月初,在于都视察的毛泽东接到中央“有特别任务”的秘密通知,要他立刻赶回瑞金。毛泽东骑马回到瑞金,先到梅岗中革军委驻地找到周恩来、朱德等,向他们报告了于都的敌情、地形等情况。然后,在云山古寺里签发了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共同签署的《为发展群众的游击战争告全苏区民众书》。这是毛泽东在瑞金签发的最后一份文件。接着,毛泽东在古寺里召开中央政府各部负责人会议(又称青山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吴黎平回忆说:
“毛泽东同志给大家宣布和说明了这一撤离苏区的决定,强调了两点:第一,革命是有前途的,要大家加强革命信心;第二,要把各部的善后工作做好,要使留下的同志能够更好地继续革命斗争,更好地联系群众。”这是毛泽东在瑞金召集的最后一次会议。
毛泽东与张闻天商量,转移时能同王稼祥编排在一起行军。张闻天很高兴。毛泽东当即赶到梅岗,向中革军委提出了这个意见。
云石山出现了少有的繁忙景象:红军部队的战马在乡村小道上来往穿梭,传达着一道道行动命令;在梅岗草坪上,一批又一批的队伍在进行最后的动员;云石山的大小村庄,拥挤着各种运粮队、挑伕和担架;数十支紧急动员小分队奔走乡村,墙上留下了“誓死保卫苏维埃”、“坚持游击战争,粉碎敌人的大举进攻”等标语,沙石道路上留下了一连串西指的箭头。10月8日,中共中央在云石山马道口发布《军事与政治命令》。10月9日,中革军委在云石山梅岗作出《野战军10月10日至20日行动日程表》。同日,红军总政治部在梅岗发布《关于巩固部队,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加强政治军事训练及群众等工作的指令》。从10月7日起至10月9日,红一、三、八、九军团先后奉命将各自的防御阵地移交给留守的地方独立团(红五军团18日撤离防御阵地)。10月10日,中革军委发布突围出发的第5号命令。
按照5号命令的要求,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同周恩来、朱德、博古、李德等人编在军委第一纵队(即“红星纵队”)。10月10日晚,由苏区中央首脑机关组成的军委第一纵队在云石山马道口编队,军委第二纵队(即“红章纵队”)在云石山梅岗编队。17时许,出发的号令吹响,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这样悄悄地开始了。云石山,以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出发地载入史册。1996年11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到瑞金视察,在云石山,他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感慨良多。那时,他是红三军团政治委员,长征前夕他曾来到云石山接受任务。在陪同人员的要求下,杨尚昆欣然题词:“长征第一山”。
长征第一桥——武阳桥
武阳桥地处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距市区15公里,为1934年10月红九军团长征出发时路过的第一座桥,被誉为“长征第一桥”。
武阳桥原为木板桥,由13个桥墩、20余块木板构架成,是连接武阳村绵江河两岸的交通要道。由于桥上没有护栏,行人走上去摇摇晃晃,担惊害怕。1988年,瑞金人民把木桥改建为混凝土双曲拱桥。桥身距原址约100米,长111.6米,宽6米,两侧镶着造型美观的护栏,尤如一条巨龙横跨在绵江河上。原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副司令员———瑞金籍将军钟辉为长征第一桥题写了桥名。
长征第一桥是一座革命的桥,记载着多少革命的艰辛!
1930年夏,武阳区游击队负责人杨斗文、刘国兴带领暴动的农民和游击队员,扛着梭标,端上长矛,从武阳桥上杀进县城,活捉恶霸地主,第一次把红旗插在了桥头。此后,武阳工农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地建立了红色政权,并在多次的反“围剿”战斗中,不顾敌人阻拦、轰炸,一次次冲过此桥,送弹药、抬担架,支援红军战斗,为反“围剿”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33年春天,毛泽东带领一批红军战士来到武阳桥,在武阳村绵江两岸调查指导当地的春耕生产,亲自帮助两岸群众犁田插秧。由于武阳工农群众在春耕生产中的模范作用,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春耕生产动员大会,亲自授予武阳区和石水乡“春耕模范”奖旗。如今,春耕生产动员大会会址依然默默地伫立在武阳桥头,见证着革命的发展历程。
1934年夏秋间,随着广昌保卫战的失败,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以王明、博古为首的左倾中央,不得不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正在福建闽西战斗的红九军团接到中革军委的命令后,于10月初从长汀出发,7日晚到达瑞金,8日拂晓到达武阳。由于人数众多,桥身单薄,部队通过武阳桥时,桥体摇晃厉害,战士们不得不分批分段过桥。过河火把的亮光与战士的咳嗽声引来了早起的群众。顿时,沿河两岸群众纷纷云集在武阳桥旁,把鸡蛋、米果、大豆、花生、草鞋、斗笠送到红军战士手上,有的还用松枝点火为红军照明。由于桥身摇晃厉害,部队过桥速度很慢,年轻力壮的小伙纷纷跳下河水,用身体顶着晃动的桥墩,保证红军顺利过桥。月光与火光交相辉映在绵江河上,永远地定格军民鱼水依依惜别情。此后,红九军团经会昌、过安远,追随红军主力艰难西去。
1996年,原国家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视察瑞金时,亲自前往长征第一桥———武阳桥视察。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杨尚昆亲笔挥毫题写“长征第一桥”。如今,长征第一桥沿河两岸人们,踏着烈士的血迹,在烈士走过的地方,开垦出成千上万亩的精品脐橙园。随着一车车黄灿灿的脐橙源源不断地通过长征第一桥,新世纪的长征路又从武阳桥走向胜利,走向辉煌。
长征第一渡——东门渡口
东门渡口地处于都县城东门,为于都河沿岸最大的渡口。因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渡过的第一渡口,被誉为长征第一渡。长征第一渡所处的于都河,为赣江的主要支流即贡江。苏区时期,于都河河床很低,水流较深,常年可通过20吨以下的木船到邻近各县、赣州、南昌等地。东门渡口因江面宽阔,水位较浅,水流趋缓,且岸边长满松柏,一棵参天古樟伸出江面,仿佛一把天然巨伞。于都河成为于都城沿河两岸乃至赣南东部的交通要道。
按照中革军委5号命令的安排,苏区首脑机关从瑞金云石山长征出发后,于1934年10月14日到达于都城东门渡口,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第一个渡口。随后,红军一、三、五、八军团也分别从石城、兴国等地出发,到达于都河东岸集结休整。
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休整期间,苏区人民倾其所有,全力支援红军渡河。根据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的指示,中央苦力运输工会委员长王贤选与该会船排部的同志一起,组织苏区所有的船只集中于都,帮助红军架设浮桥。中共赣南省委、省政府,赣南军区集中全力,动员和组织于都河沿岸群众,协助红军在于都县城东门渡口、龙石嘴、赖公庙、龙门山、孟口等处,架设5座浮桥。为支援红军架桥,于都县城居民几乎把家中所有的门板、木料甚至老人寿木,都捐献出来。于都人民组织大批慰劳队,带着鸡蛋、猪肉、草鞋等慰问品,热情慰问红军指战员。妇女们组织了许多洗衣队,帮助红军洗衣服。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浮桥架设工作从每天下午4时开始,下午8时架通。红军深夜渡河后次日凌晨又把浮桥拆除,不留痕迹。苏区般排工人们与红军工兵部队密切配合,每天都及时将浮桥架好,为红军夜渡于都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0月16日晚,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开始深夜渡河。军委纵队、红一军团、红三军团于16日晚渡河;中央纵队、红八军团于17日晚渡河;红五军团作为方面军后卫,推迟一天过河,于19日晚渡河。红九军团则经会昌至安远出发。至此,中央苏区主力红军八万六千余人全部渡过了于都河,踏上西去的征途。
渡河期间,数以万计的群众从四面八方云集到渡口,为红军送行。有的给队伍送菜倒水,有的抢着为部队挑担子、背背包。不少妇女和老人则穿行在等候过河的队伍中间,送草鞋、送斗笠,往战士的怀里塞吃的东西,与红军战士握手告别,难分难舍,许多姑娘还深情地唱起了自己心爱的歌:“送红军到江边,江上穿呀穿梭忙,千里万里渡江去,千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红军,革命成功早回乡……”用歌声来表达与红军的依依惜别难舍情。
1996年,杨尚昆考察江西时亲自前往长征第一渡视察。站在长征第一渡口边,当年红军铁流般滚滚渡河的情景及催人泪下依依惜别的伤感歌声,仿佛又在他眼前浮现,杨尚昆感慨良多,指示一定要把长征渡口修建好,保护好。如今,长征第一渡早已被当地政府修建开发,作为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供游人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