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法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总结了当前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结合福建省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点,提出了福建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以及该专业向应用型人才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前言: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不同性质类型的地方高校要想谋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形成地域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符合当地文化的专业项目,并主动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前身,是在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实践基础上,于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始招生的。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以及对其顺应“一带一路”发展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以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闵文化特色定位,使其更好地为海峡西岸、“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服务。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契合点
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发布,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重庆 13 省市圈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省市,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省市[1]。2015年 3月28日,《愿景与行动》指出:“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战略需要的、知行合一的新型人才.”在此政策背景下就要求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应用型大学应该充分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的进行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发挥体育指导与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本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色,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将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的我国新地域经济综合体。随着海峡西岸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向休闲型生活方式转变,并且休闲运动逐渐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休闲运动的中心地位将会得以加强,人们的休闲运动观念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此领域专业人才需求日益高涨,具有休闲运动技能经验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3、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将福建省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归纳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是否能真正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专业技能过硬,社会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体育复合型应用人才。二是培养方案,有没有做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体育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调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结构和教学体系。三是课程体系,能否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四是培养效果,走进社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创业技能是否明显提高,受社会欢迎。福建省大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呈多元化,忽视了我省社会体育人才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和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致使专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个性特色。
4、福建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特色定位
人才培养规格从属于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层次、类型,也包含着特定专业的自身特性。各地区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水平及办学特色,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各不相同。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相比,福建师范大学在基本课程外还要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习现代企业管理、产品营销、品牌推广等;体育健身运动技术及练习方法;社会调查和基本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能够运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熟悉与闽文化有关的社会体育活动的方针政策,了解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前沿和社会需求,如与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紧密相关的“一带一路”背景发展形势。
5、创新优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创新优化是从高校专业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力求课程的最大社会价值,取得课程设置的最佳社会效果。福建师范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应做到在保持现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状态下,积极拓展课程空间、强化能力培养,开设出与实习环节相适应的课程在运动技能课学习的同时,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快速进入角色。
6、搭建适应“一带一路”发展趋势的特色教育平臺
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以及结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规格和模式的特色定位基础上,该专业应搭建教学与实习两大平台:
1) 教学平台。社会体育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性。教学内容上多开办专业性强的应用课程如《体育公共关系》、《体育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心理学》等课程。教学方法上,任课老师应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并根据课程内容与进程,适时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实习计划、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应突出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实习平台。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无疑是重要的、必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现培养目标要求,建立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尽量与福州市的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健身俱乐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在海峡西岸经济发达地区布点实习基地,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实习与就业奠定基础,也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平台,以适应海西经济发展趋势。
7、小结与建业
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最近几年开设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不断增加并且招生規模逐渐扩大,但办学条件和专业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尚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及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等都要和社会需求形成良性反馈,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论证,使得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对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要在学生实践反馈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立足于“以海西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抓住“一带一路”政策带来的机遇,以提高就业能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逐步走出一条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专业培养模式,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新一代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8、总结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类型及其地域、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的实际,突出加强专业课程设置和体系、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社会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基地、基础设施等特色建设.突出加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采取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使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学生就业创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承磊.“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体育文化融入路径探析—以河 洛体育文化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1)5-8.
[2] 新华网.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5-06-08).[2015-07-05].
[3] 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西安休育学院学报,2007.07.
【关键词】一带一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前言: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不同性质类型的地方高校要想谋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形成地域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符合当地文化的专业项目,并主动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即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前身,是在体育教育专业办学的实践基础上,于 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始招生的。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市场需求以及对其顺应“一带一路”发展背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论证,以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闵文化特色定位,使其更好地为海峡西岸、“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服务。
1、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契合点
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发布,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重庆 13 省市圈定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省市,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5省市为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省市[1]。2015年 3月28日,《愿景与行动》指出:“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战略需要的、知行合一的新型人才.”在此政策背景下就要求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应用型大学应该充分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的进行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人才.体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发挥体育指导与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突出本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特色,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将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2、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的我国新地域经济综合体。随着海峡西岸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向休闲型生活方式转变,并且休闲运动逐渐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休闲运动的中心地位将会得以加强,人们的休闲运动观念也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此领域专业人才需求日益高涨,具有休闲运动技能经验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3、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现将福建省部分地方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归纳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目标,是否能真正培养具有创业创新精神、专业技能过硬,社会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体育复合型应用人才。二是培养方案,有没有做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体育产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调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结构和教学体系。三是课程体系,能否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四是培养效果,走进社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创业技能是否明显提高,受社会欢迎。福建省大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呈多元化,忽视了我省社会体育人才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和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致使专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个性特色。
4、福建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特色定位
人才培养规格从属于人才培养目标,包含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层次、类型,也包含着特定专业的自身特性。各地区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和水平及办学特色,对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各不相同。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相比,福建师范大学在基本课程外还要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习现代企业管理、产品营销、品牌推广等;体育健身运动技术及练习方法;社会调查和基本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体育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能够运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熟悉与闽文化有关的社会体育活动的方针政策,了解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前沿和社会需求,如与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紧密相关的“一带一路”背景发展形势。
5、创新优化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创新优化是从高校专业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力求课程的最大社会价值,取得课程设置的最佳社会效果。福建师范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应做到在保持现有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状态下,积极拓展课程空间、强化能力培养,开设出与实习环节相适应的课程在运动技能课学习的同时,任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快速进入角色。
6、搭建适应“一带一路”发展趋势的特色教育平臺
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以及结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规格和模式的特色定位基础上,该专业应搭建教学与实习两大平台:
1) 教学平台。社会体育专业的许多课程都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操作性。教学内容上多开办专业性强的应用课程如《体育公共关系》、《体育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心理学》等课程。教学方法上,任课老师应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并根据课程内容与进程,适时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实习计划、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应突出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实习平台。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社会实践无疑是重要的、必要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现培养目标要求,建立专业实习基地,通过实习锻炼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尽量与福州市的户外运动有限公司、健身俱乐部、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在海峡西岸经济发达地区布点实习基地,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实习与就业奠定基础,也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平台,以适应海西经济发展趋势。
7、小结与建业
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最近几年开设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不断增加并且招生規模逐渐扩大,但办学条件和专业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尚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以及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等都要和社会需求形成良性反馈,并在实践中进一步论证,使得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对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要在学生实践反馈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立足于“以海西市场需求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抓住“一带一路”政策带来的机遇,以提高就业能力,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逐步走出一条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专业培养模式,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新一代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8、总结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类型及其地域、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的实际,突出加强专业课程设置和体系、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社会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基地、基础设施等特色建设.突出加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采取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使福建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学生就业创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承磊.“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体育文化融入路径探析—以河 洛体育文化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6(1)5-8.
[2] 新华网.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5-06-08).[2015-07-05].
[3] 陈章玉.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西安休育学院学报,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