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搭建平台,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一直是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学校以教师沙龙为载体,让教师教教师,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也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源头活水。本期我们刊发了一组介绍三门峡市阳光小学开展教师沙龙活动的文章,愿更多的教师带着思考,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
教师沙龙的“蝴蝶效应”
杨仲勋
团队是滋润教师成长的肥沃土壤,而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是这片土壤催开的迷人花朵、孕育的甜美果实。老教师手把手地相帮、学科教研组面对面地研讨,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拨正了航向、注入了营养。优秀的团队成就了教师个体,教师个体又组成了优秀的团队。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教师沙龙!
——摘自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教师曹娜娜的教育随笔
点燃思维的“导火索”
通过发展教师来成就学生、服务社会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追求。成立仅3年的三门峡市阳光小学,60余位专任教师中,除少数系从兄弟学校选调外,多数是面向社会公开考录的优秀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教师普遍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满腔的工作热情,但对教材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学生活动的把握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实际运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此,学校决定采取教师沙龙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讨,通过同伴互助推动团队共同进步。
一个好话题就是一根“导火索”,能迅速引燃教师的交流热情,而恰当的话题则决定着沙龙活动的成效。学期初,教科室面向全校教师有奖征集沙龙主题,教师结合教学困惑及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推荐。教科室汇总、遴选后,经学校业务领导小组审核确定,从而在程序上保证了主题的贴近性和针对性。
教师沙龙间周举行,如遇重大活动安排或突发事件,可以临时调整。活动时间多为周六上午9:00~11:00。每次教师沙龙提前两周即张贴活动海报,教师可根据工作安排及个人意愿确定是否报名参加。因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发言自是有备而来,有感而发。教师张小清对第23期沙龙活动“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印象颇深:当时气氛非常活跃,班主任畅谈了各自班级管理的典型案例、调整策略、取得成效及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则热情地出点子、支妙招……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团队的互助与合作,在这里彰显无遗。
沙龙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如何提高备课效率”“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构建高效课堂之我见”“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亮出你的小妙招”“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等话题,讨论激烈,碰撞颇多。
“煽风点火”的主持人
沙龙活动中,主持人不但要“穿针引线”,还要善于“煽风点火”。刚开始时,主持人主要从骨干教师中选聘,校级领导及中层业务负责人等也曾轮流担纲,示范引领。到后来则通过两种途径进行选拔:一是沙龙主题确定后,由教师个人以书面形式申报阐述竞选理由,包括对本主题的理解、主持优势、具体思路及独特做法等,教科室优中选优予以确定。二是通过无记名投票形式,评选出当期“沙龙之星”,除校长颁发荣誉证书、奖励教育教学书籍外,还可优先成为下期沙龙活动的主持人。
沙龙活动伊始,多是“场景式圆桌沙龙”。可惜因时间有限,部分教师来不及发言,活动已接近尾声。尤其是“关于问题学生教育策略”这一主题,真正切中了要害,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连着办了两期,教师们还是意犹未尽。学校就乘势开辟了“网络式笔谈沙龙”,使得教师沙龙不再受时空限制。而一些话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讨论,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家长参与,极大地丰富了沙龙活动的内容。
“担当主持人,教师的思维更为敏捷,语言愈加凝练,很多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历练中迅速成长起来。”副校长张丽丽介绍。现在,张小清、李芳芳、赵琳琳、郝囡囡、崔兰兰等年轻教师开始担任主持人。大家都将这当成一项殊荣,精心准备,甚至多次预演。为使活动能够别具一格,有的还将发言者的性格特点和教学风格总结、归纳,像“感动中国”颁奖词一样,在大家的议论和猜度中揭晓,使活动更有趣味性。
教师沙龙造就了“四大名嘴”——苏邦屯、柳宝珠、王菁、史海萍,他们以诙谐生动、妙趣横生的语言,牢牢抓住了与会者的注意力。教师沙龙也成就了“阳光三大才女”——张慧、曹娜娜、何玉清,不喜张扬的她们,把教学、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一起分享……
没有“麦霸”的对话
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零距离的平等对话是教师沙龙的最大特点。参加者自由围坐在一起,没有权威,没有“麦霸”,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
“能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聆听他人发言并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能够始终坚持不懈,具有极大的耐心和热情……”这是阳光小学《沙龙公约》中的一项内容。“在这里,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直抒胸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校长张随学说,“互动在沙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时而是针锋相对的辩论,时而是面红耳赤的争吵,时而是幽默诙谐的调侃,时而是心有灵犀的会心一笑,时而是茅塞顿开的欣喜若狂……”
像张校长所说的这样的“短兵相接、对面交锋”快乐畅意的氛围,记者在多次跟踪采访中感受颇深,同时也觉得在基层学校的业务活动中非常少见。在无拘无束的互动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得以迸发与生成,困难与疑惑也迎刃而解。“一期期教师沙龙犹如一场场及时雨,解决了青年教师教学当中的种种疑惑。”入职不到四年、一直坚持参加教师沙龙的李慧英说,“同伴互助是最方便、最适用、最经济、最常用的专业成长方式,也印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活教育十七条’中的‘教师教教师’原则。”
截至目前,教师沙龙已举办37期。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到课下如何辅导,从教师基本功到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到影响教师的100个好习惯,从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到“一个都不能放弃”……活动中表现突出者,校方都要郑重地赠送教育类书籍作为奖品。那些厚实的书籍,多是校长出差时在外地精心选购的。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一种惯性,不习惯于挑战自己、改变自己。还有部分教师已步入成长的“高原期”,如何在业务上进行突破和提升也是一个难题。这种状态下的课堂自然是“怠速”运转,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阳光小学教师沙龙提出,沙龙成员可提出所遇到的教学问题与困惑,然后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不要因惧怕问题低浅或担心他人嘲笑而甘心做“沉默的大多数”。
刚开始时,教师沙龙的参与者大约有二十人,且多数教师不知道如何发言。在张随学、张丽丽、苏邦屯等人的热情引导下,活动逐渐步入正轨。更让人欣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人数越来越多,其中经常参与的有四十余人。这背后,是教师对这一活动成效的普遍认同。冯芳芳、梁游游、刘姣、骆秋瑞、周艳等多位老师都在市级教学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柳宝珠、梁欣欣等人还在省级观摩课中获得了一等奖的荣誉。班级管理方面,也日渐呈现出亮点与特色。
每次沙龙活动,学校不仅全程录像,还精心做好过程记录。主持人负责内容整理,包括研讨的主要问题、解决策略、最后达成的共识、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科室则将教师发言、活动记录、活动情况总结等进一步整理后妥善保管。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每年都有新教师加入,这些翔实的资料就成为新教师最实用、最生动的教科书,让他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其实,阳光小学的教师沙龙更欢迎成员在任何时段自由进行学术交流,包括书籍交流(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问题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提出,交流解决对策、互谈教学感受)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沙龙倡导成员每月共读一本书,并结合自己的班级工作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期末要提交一份读后感或学习心得。现如今,学校也正在积极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
“自信地做人,投入地工作,体面地生活,把学习和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三门峡市阳光小学在坚持将培训作为最大福利,重视和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的同时,教师沙龙这种校本教研方式,业已彰显出了“蝴蝶效应”:既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潜能,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一大批优秀教师正成长起来,有的已成为区域教育有影响的教学骨干。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到该校视察后称赞:“阳光小学很阳光。”
以教师沙龙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张随学
校3年,5名青年教师在省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连续3年在市区15所小学小升初考试中成绩遥遥领先,而建校之初你们学校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难道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你们真有什么秘诀吗?”曾有不少校长这样问过我。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得益于我校3年来一直坚持举办的教师沙龙活动。
主题是教师沙龙的灵魂。我们的沙龙主题是在教师中征集产生的,比如:“如何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等。沙龙主题紧密结合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求新务实,既来自于教学实践又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
沙龙活动间周进行,周六上午9:00~11:00为固定的沙龙活动时间。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沙龙在形式上更为自由开放:参加沙龙的教师,自由围坐在一起,没有领导与教师的界限,少了平日的拘束,多了一份自由与随意。除了固定的沙龙活动室,有时我们也根据需要把教师带到校外,大家闲适地围坐在草坪上,一边享受美丽的大自然,一边就教学问题尽情畅谈。最初,我们仅仅是“场景式沙龙”,但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总让大家觉得意犹未尽,为满足大家的需要,我们在校园网上又开设了“网络式沙龙”,这样老师们就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继续通过网络开展研讨交流。沙龙活动吸引了很多外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他们自愿友情加盟。可以这样说,“网络式沙龙”实际上就是“场景式沙龙”的延续和补充,使研讨活动继续跟进、螺旋上升。
平等对话是沙龙活动最大的特点。这里没有权威,没有“麦霸”,这里不设樊篱、不置屏障,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自由与平等、开放与互动,沙龙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成为思想激荡的大磁场,成为教师快乐教研的诗意栖居地。在一次次无拘无束的互动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得以迸发、碰撞、生成,困难与疑惑迎刃而解。这种零距离的快速互动,让教师充分感受到思想短兵相接、对面交锋的快乐畅意,充分汲取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一种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
每次开展沙龙活动,我们不仅安排电教人员进行全程录像,而且安排有专门的记录员,详细记录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结束,主持人要把本次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包括沙龙中研讨的主要问题、教师们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最后达成的共识、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科室负责档案管理的老师要把教师的发言稿、记录员的活动记录、主持人的活动情况总结、沙龙活动的录像进行整理并妥善保管。一方面,这些档案资料真实记录了沙龙活动的情况,可以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这些翔实的资料成为以后新进门的年轻教师最实用、最生动的学习资料,他们在教学中将会遇到的很多困惑都能从中找到解决办法,可为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难免有问题、有困惑,个人钻研是个途径,举办教师沙龙,同行共同探讨切磋则是一条捷径。3年历练,形成了我校教师沙龙活动独有的特色: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沙龙活动互相交流、集体攻关,然后带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聚集体智慧,扬个人风采。”定期开展的沙龙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成为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沙龙活动的滋养下迅速成长起来。教师沙龙以“蝴蝶效应”的巨大连锁影响力充分彰显了教师团队的智慧与力量,日益成为我们阳光小学教研活动中的“一道大餐”。
(作者系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校长)
教师沙龙伴我诗意成长
柳宝珠
2009年建校初期,作为一名抽调的骨干教师走进阳光小学这座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校园后,我首先接触到的是“教师沙龙”这个新鲜而又陌生的名字。 随后的3年时间,每间隔一周,大家就在教师沙龙里围绕着教育教学中一个个充满挑战性的话题相互探讨、交流、辩论、支招。在这里思想与智慧碰撞,感悟与启迪交融,心灵与心灵沟通,自由与民主共存。主持人穿针引线,参与者慷慨陈词;骨干教师传经送宝,青年教师悉心聆听;校长、书记、老教师、新教师,轮流“坐庄”,围绕话题引导大家倾诉烦恼、分享经验。一个个严肃的话题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让每一位参与者内心都洋溢着收获所带来的喜悦感和充实感。教师沙龙所具有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参加。以至于每期沙龙,都会有一大批兄弟学校的教师慕名而来加入其中。
迄今为止,37期的教师沙龙缩短了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推动了老教师参加科研课改的积极性;除解决年轻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外,还涉及师德、素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推手,而我从中也受益匪浅。例如在“亮出你的小妙招”这期沙龙活动中,我就跟曹娜娜老师学会了她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摸索出来的做“预习卡”这个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我的课堂上,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和喜爱。从王菁老师那里学来了让声音听起来更圆润的发音技巧,正确的发音方法既保护了嗓子又让我语文课堂的朗读越来越精彩。从何玉清老师那里学来了书写一手漂亮汉字的秘诀……此外,推陈出新的活动方法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地把大家吸引住。击鼓传花、点兵点将、有奖竞猜、名嘴评比,这些令人喜闻乐见的游戏环节穿插在教科研讨论中进行,常常是笑声震天、欢声雷动。年轻教师借助教师沙龙快速的成长,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除了要做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还要做一个专业发展的领路人。因此,只能通过不断读书提升丰富自我,追赶年轻人成长的步伐。今年5月,我借助在沙龙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力量,荣获河南省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是教师沙龙帮助、激励我超越自己,展示风采,实现了职业梦想,我要真诚地对它说声:“谢谢你!”
教师沙龙,我成长的彩虹桥
李慧英
清楚地记得2009年那个暑假,我们通过公开招聘的50名青年教师满怀激情地来到新建的三门峡市阳光小学,而今已经3年。3年来,我不仅见证了三门峡市阳光小学的成长,更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从当初对教学工作的懵懂畏惧,到后来获得全市“画知识结构图”说课一等奖,再到上课游刃有余,这都得益于学校举办的教师沙龙活动。
登讲台之前,学校为了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但我总感觉专家离自己较远,难以达到那种高度。后来学校又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但限于师徒之间的交流,内容和思想都比较有限。而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要求使我们青年教师倍感责任与压力。如何开辟一些既能享受生活又能享受教育的途径,让教师成为最幸福的人?学校独辟蹊径举办了教师沙龙活动,每期确定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主题,学校领导亲自参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次次教师沙龙活动犹如一场场及时雨,解决了我们青年教师教学当中的种种困惑。在教师沙龙中,我们交流读书心得,谈育人的小窍门,谈课堂上的得与失,谈如何与家长沟通……3年30余期,教师沙龙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同伴是我专业成长中最基本的支持力量,同伴互助是最方便、最适用、最经济、最常用的专业成长方式。
教师沙龙,也仿佛让我回到了久违的学生时代,像个小学生一样充满活力地去学习。准备材料让我的发言更加胸有成竹,认真听讲让我的思维更活跃,记笔记查漏补缺让我的知识体系更完善,把沙龙上学到的东西用到教学中让我的课堂更精彩。教师沙龙,为我的成长架起了一座彩虹桥,让我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久久回味的一份情怀
张小清
2009年9月,我刚从大学毕业加入到阳光小学这个大家庭中,那时的我活力有余而经验不足、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面对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困难,我常常束手无策。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教师沙龙。
一、在倾听中成长
倾听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懂得倾听,有时比会说更重要。在教师沙龙中,老教师们都心甘情愿地为青年教师传经送宝,因此许多时候倾听也就成了我们快速成长的秘诀。如通过第5期 “如何提高备课效率”,我明白了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应该是备学生、备作业;通过第23期“问题学生教育策略”,我明白了所谓的问题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有许多闪光点,因此转化一个问题学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通过第31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明白了对学生的爱不是一味地溺爱和纵容,而应该是严厉与宽容的结合……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倾听中不断成长。
二、在探讨中成熟
教师沙龙不同于会议或讲座,是一种座谈,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探讨,共同进步。我印象中讨论最激烈的一次要数第23期“问题学生教育策略”。活动一开始,班主任们各自畅谈了自己班里的典型案例、调整策略、取得的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活动进行中,不断有热心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年轻教师出点子、支妙招。活动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们的情绪十分高涨,在激辩中学习到不少妙招。
就是在这一期期的座谈和一次次的探讨中,我不仅锻炼了胆量、开阔了视野,而且在处理教育教学问题上变得干练和成熟起来。
(本栏责编 流 水)
青年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帮助、搭建平台,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一直是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学校以教师沙龙为载体,让教师教教师,帮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也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源头活水。本期我们刊发了一组介绍三门峡市阳光小学开展教师沙龙活动的文章,愿更多的教师带着思考,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成长的道路。
教师沙龙的“蝴蝶效应”
杨仲勋
团队是滋润教师成长的肥沃土壤,而每一个优秀的教师都是这片土壤催开的迷人花朵、孕育的甜美果实。老教师手把手地相帮、学科教研组面对面地研讨,都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拨正了航向、注入了营养。优秀的团队成就了教师个体,教师个体又组成了优秀的团队。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教师沙龙!
——摘自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教师曹娜娜的教育随笔
点燃思维的“导火索”
通过发展教师来成就学生、服务社会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追求。成立仅3年的三门峡市阳光小学,60余位专任教师中,除少数系从兄弟学校选调外,多数是面向社会公开考录的优秀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教师普遍拥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功底和满腔的工作热情,但对教材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学生活动的把握能力和教育教学技能实际运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为此,学校决定采取教师沙龙的形式引导教师开展教学研讨,通过同伴互助推动团队共同进步。
一个好话题就是一根“导火索”,能迅速引燃教师的交流热情,而恰当的话题则决定着沙龙活动的成效。学期初,教科室面向全校教师有奖征集沙龙主题,教师结合教学困惑及教育热点问题进行推荐。教科室汇总、遴选后,经学校业务领导小组审核确定,从而在程序上保证了主题的贴近性和针对性。
教师沙龙间周举行,如遇重大活动安排或突发事件,可以临时调整。活动时间多为周六上午9:00~11:00。每次教师沙龙提前两周即张贴活动海报,教师可根据工作安排及个人意愿确定是否报名参加。因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发言自是有备而来,有感而发。教师张小清对第23期沙龙活动“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印象颇深:当时气氛非常活跃,班主任畅谈了各自班级管理的典型案例、调整策略、取得成效及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们则热情地出点子、支妙招……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团队的互助与合作,在这里彰显无遗。
沙龙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如何提高备课效率”“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构建高效课堂之我见”“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亮出你的小妙招”“与家长沟通的艺术”等话题,讨论激烈,碰撞颇多。
“煽风点火”的主持人
沙龙活动中,主持人不但要“穿针引线”,还要善于“煽风点火”。刚开始时,主持人主要从骨干教师中选聘,校级领导及中层业务负责人等也曾轮流担纲,示范引领。到后来则通过两种途径进行选拔:一是沙龙主题确定后,由教师个人以书面形式申报阐述竞选理由,包括对本主题的理解、主持优势、具体思路及独特做法等,教科室优中选优予以确定。二是通过无记名投票形式,评选出当期“沙龙之星”,除校长颁发荣誉证书、奖励教育教学书籍外,还可优先成为下期沙龙活动的主持人。
沙龙活动伊始,多是“场景式圆桌沙龙”。可惜因时间有限,部分教师来不及发言,活动已接近尾声。尤其是“关于问题学生教育策略”这一主题,真正切中了要害,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连着办了两期,教师们还是意犹未尽。学校就乘势开辟了“网络式笔谈沙龙”,使得教师沙龙不再受时空限制。而一些话题,如“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讨论,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家长参与,极大地丰富了沙龙活动的内容。
“担当主持人,教师的思维更为敏捷,语言愈加凝练,很多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历练中迅速成长起来。”副校长张丽丽介绍。现在,张小清、李芳芳、赵琳琳、郝囡囡、崔兰兰等年轻教师开始担任主持人。大家都将这当成一项殊荣,精心准备,甚至多次预演。为使活动能够别具一格,有的还将发言者的性格特点和教学风格总结、归纳,像“感动中国”颁奖词一样,在大家的议论和猜度中揭晓,使活动更有趣味性。
教师沙龙造就了“四大名嘴”——苏邦屯、柳宝珠、王菁、史海萍,他们以诙谐生动、妙趣横生的语言,牢牢抓住了与会者的注意力。教师沙龙也成就了“阳光三大才女”——张慧、曹娜娜、何玉清,不喜张扬的她们,把教学、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着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毫无保留地与大家一起分享……
没有“麦霸”的对话
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零距离的平等对话是教师沙龙的最大特点。参加者自由围坐在一起,没有权威,没有“麦霸”,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氛围。
“能以宽容和开放的态度聆听他人发言并实事求是地发表意见;能够始终坚持不懈,具有极大的耐心和热情……”这是阳光小学《沙龙公约》中的一项内容。“在这里,参与者可以各抒己见、直抒胸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校长张随学说,“互动在沙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时而是针锋相对的辩论,时而是面红耳赤的争吵,时而是幽默诙谐的调侃,时而是心有灵犀的会心一笑,时而是茅塞顿开的欣喜若狂……”
像张校长所说的这样的“短兵相接、对面交锋”快乐畅意的氛围,记者在多次跟踪采访中感受颇深,同时也觉得在基层学校的业务活动中非常少见。在无拘无束的互动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得以迸发与生成,困难与疑惑也迎刃而解。“一期期教师沙龙犹如一场场及时雨,解决了青年教师教学当中的种种疑惑。”入职不到四年、一直坚持参加教师沙龙的李慧英说,“同伴互助是最方便、最适用、最经济、最常用的专业成长方式,也印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活教育十七条’中的‘教师教教师’原则。”
截至目前,教师沙龙已举办37期。从课堂教学的细节到课下如何辅导,从教师基本功到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到影响教师的100个好习惯,从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到“一个都不能放弃”……活动中表现突出者,校方都要郑重地赠送教育类书籍作为奖品。那些厚实的书籍,多是校长出差时在外地精心选购的。 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一种惯性,不习惯于挑战自己、改变自己。还有部分教师已步入成长的“高原期”,如何在业务上进行突破和提升也是一个难题。这种状态下的课堂自然是“怠速”运转,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阳光小学教师沙龙提出,沙龙成员可提出所遇到的教学问题与困惑,然后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不要因惧怕问题低浅或担心他人嘲笑而甘心做“沉默的大多数”。
刚开始时,教师沙龙的参与者大约有二十人,且多数教师不知道如何发言。在张随学、张丽丽、苏邦屯等人的热情引导下,活动逐渐步入正轨。更让人欣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人数越来越多,其中经常参与的有四十余人。这背后,是教师对这一活动成效的普遍认同。冯芳芳、梁游游、刘姣、骆秋瑞、周艳等多位老师都在市级教学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柳宝珠、梁欣欣等人还在省级观摩课中获得了一等奖的荣誉。班级管理方面,也日渐呈现出亮点与特色。
每次沙龙活动,学校不仅全程录像,还精心做好过程记录。主持人负责内容整理,包括研讨的主要问题、解决策略、最后达成的共识、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科室则将教师发言、活动记录、活动情况总结等进一步整理后妥善保管。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每年都有新教师加入,这些翔实的资料就成为新教师最实用、最生动的教科书,让他们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其实,阳光小学的教师沙龙更欢迎成员在任何时段自由进行学术交流,包括书籍交流(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问题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可随时提出,交流解决对策、互谈教学感受)等,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沙龙倡导成员每月共读一本书,并结合自己的班级工作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期末要提交一份读后感或学习心得。现如今,学校也正在积极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
“自信地做人,投入地工作,体面地生活,把学习和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三门峡市阳光小学在坚持将培训作为最大福利,重视和组织教师外出学习的同时,教师沙龙这种校本教研方式,业已彰显出了“蝴蝶效应”:既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潜能,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一大批优秀教师正成长起来,有的已成为区域教育有影响的教学骨干。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笃运到该校视察后称赞:“阳光小学很阳光。”
以教师沙龙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张随学
校3年,5名青年教师在省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连续3年在市区15所小学小升初考试中成绩遥遥领先,而建校之初你们学校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还不足30岁。难道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面你们真有什么秘诀吗?”曾有不少校长这样问过我。如果真要说有什么秘诀,那就是得益于我校3年来一直坚持举办的教师沙龙活动。
主题是教师沙龙的灵魂。我们的沙龙主题是在教师中征集产生的,比如:“如何培养学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等。沙龙主题紧密结合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求新务实,既来自于教学实践又真正服务于教学实践。
沙龙活动间周进行,周六上午9:00~11:00为固定的沙龙活动时间。与其他教研活动相比,沙龙在形式上更为自由开放:参加沙龙的教师,自由围坐在一起,没有领导与教师的界限,少了平日的拘束,多了一份自由与随意。除了固定的沙龙活动室,有时我们也根据需要把教师带到校外,大家闲适地围坐在草坪上,一边享受美丽的大自然,一边就教学问题尽情畅谈。最初,我们仅仅是“场景式沙龙”,但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总让大家觉得意犹未尽,为满足大家的需要,我们在校园网上又开设了“网络式沙龙”,这样老师们就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继续通过网络开展研讨交流。沙龙活动吸引了很多外校教师和学生家长,他们自愿友情加盟。可以这样说,“网络式沙龙”实际上就是“场景式沙龙”的延续和补充,使研讨活动继续跟进、螺旋上升。
平等对话是沙龙活动最大的特点。这里没有权威,没有“麦霸”,这里不设樊篱、不置屏障,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自由与平等、开放与互动,沙龙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成为思想激荡的大磁场,成为教师快乐教研的诗意栖居地。在一次次无拘无束的互动交流中,智慧的火花得以迸发、碰撞、生成,困难与疑惑迎刃而解。这种零距离的快速互动,让教师充分感受到思想短兵相接、对面交锋的快乐畅意,充分汲取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到一种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
每次开展沙龙活动,我们不仅安排电教人员进行全程录像,而且安排有专门的记录员,详细记录活动的全过程。活动结束,主持人要把本次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整理,包括沙龙中研讨的主要问题、教师们提出的各种解决办法、最后达成的共识、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教科室负责档案管理的老师要把教师的发言稿、记录员的活动记录、主持人的活动情况总结、沙龙活动的录像进行整理并妥善保管。一方面,这些档案资料真实记录了沙龙活动的情况,可以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更好的借鉴作用;另一方面,这些翔实的资料成为以后新进门的年轻教师最实用、最生动的学习资料,他们在教学中将会遇到的很多困惑都能从中找到解决办法,可为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难免有问题、有困惑,个人钻研是个途径,举办教师沙龙,同行共同探讨切磋则是一条捷径。3年历练,形成了我校教师沙龙活动独有的特色: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沙龙活动互相交流、集体攻关,然后带着有效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聚集体智慧,扬个人风采。”定期开展的沙龙活动,促进了我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成为同伴互助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一大批青年教师在沙龙活动的滋养下迅速成长起来。教师沙龙以“蝴蝶效应”的巨大连锁影响力充分彰显了教师团队的智慧与力量,日益成为我们阳光小学教研活动中的“一道大餐”。
(作者系三门峡市阳光小学校长)
教师沙龙伴我诗意成长
柳宝珠
2009年建校初期,作为一名抽调的骨干教师走进阳光小学这座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校园后,我首先接触到的是“教师沙龙”这个新鲜而又陌生的名字。 随后的3年时间,每间隔一周,大家就在教师沙龙里围绕着教育教学中一个个充满挑战性的话题相互探讨、交流、辩论、支招。在这里思想与智慧碰撞,感悟与启迪交融,心灵与心灵沟通,自由与民主共存。主持人穿针引线,参与者慷慨陈词;骨干教师传经送宝,青年教师悉心聆听;校长、书记、老教师、新教师,轮流“坐庄”,围绕话题引导大家倾诉烦恼、分享经验。一个个严肃的话题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让每一位参与者内心都洋溢着收获所带来的喜悦感和充实感。教师沙龙所具有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参加。以至于每期沙龙,都会有一大批兄弟学校的教师慕名而来加入其中。
迄今为止,37期的教师沙龙缩短了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推动了老教师参加科研课改的积极性;除解决年轻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外,还涉及师德、素养、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内容,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推手,而我从中也受益匪浅。例如在“亮出你的小妙招”这期沙龙活动中,我就跟曹娜娜老师学会了她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摸索出来的做“预习卡”这个简便有效的学习方法,运用到我的课堂上,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得到了学生们的肯定和喜爱。从王菁老师那里学来了让声音听起来更圆润的发音技巧,正确的发音方法既保护了嗓子又让我语文课堂的朗读越来越精彩。从何玉清老师那里学来了书写一手漂亮汉字的秘诀……此外,推陈出新的活动方法就像一块磁石牢牢地把大家吸引住。击鼓传花、点兵点将、有奖竞猜、名嘴评比,这些令人喜闻乐见的游戏环节穿插在教科研讨论中进行,常常是笑声震天、欢声雷动。年轻教师借助教师沙龙快速的成长,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我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除了要做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还要做一个专业发展的领路人。因此,只能通过不断读书提升丰富自我,追赶年轻人成长的步伐。今年5月,我借助在沙龙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力量,荣获河南省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是教师沙龙帮助、激励我超越自己,展示风采,实现了职业梦想,我要真诚地对它说声:“谢谢你!”
教师沙龙,我成长的彩虹桥
李慧英
清楚地记得2009年那个暑假,我们通过公开招聘的50名青年教师满怀激情地来到新建的三门峡市阳光小学,而今已经3年。3年来,我不仅见证了三门峡市阳光小学的成长,更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从当初对教学工作的懵懂畏惧,到后来获得全市“画知识结构图”说课一等奖,再到上课游刃有余,这都得益于学校举办的教师沙龙活动。
登讲台之前,学校为了帮扶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但我总感觉专家离自己较远,难以达到那种高度。后来学校又举行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但限于师徒之间的交流,内容和思想都比较有限。而学生、家长和社会对优质教育日益增长的要求使我们青年教师倍感责任与压力。如何开辟一些既能享受生活又能享受教育的途径,让教师成为最幸福的人?学校独辟蹊径举办了教师沙龙活动,每期确定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主题,学校领导亲自参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次次教师沙龙活动犹如一场场及时雨,解决了我们青年教师教学当中的种种困惑。在教师沙龙中,我们交流读书心得,谈育人的小窍门,谈课堂上的得与失,谈如何与家长沟通……3年30余期,教师沙龙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同伴是我专业成长中最基本的支持力量,同伴互助是最方便、最适用、最经济、最常用的专业成长方式。
教师沙龙,也仿佛让我回到了久违的学生时代,像个小学生一样充满活力地去学习。准备材料让我的发言更加胸有成竹,认真听讲让我的思维更活跃,记笔记查漏补缺让我的知识体系更完善,把沙龙上学到的东西用到教学中让我的课堂更精彩。教师沙龙,为我的成长架起了一座彩虹桥,让我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从容。
久久回味的一份情怀
张小清
2009年9月,我刚从大学毕业加入到阳光小学这个大家庭中,那时的我活力有余而经验不足、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面对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困难,我常常束手无策。幸运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学校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教师沙龙。
一、在倾听中成长
倾听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艺术。懂得倾听,有时比会说更重要。在教师沙龙中,老教师们都心甘情愿地为青年教师传经送宝,因此许多时候倾听也就成了我们快速成长的秘诀。如通过第5期 “如何提高备课效率”,我明白了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应该是备学生、备作业;通过第23期“问题学生教育策略”,我明白了所谓的问题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也有许多闪光点,因此转化一个问题学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通过第31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我明白了对学生的爱不是一味地溺爱和纵容,而应该是严厉与宽容的结合……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倾听中不断成长。
二、在探讨中成熟
教师沙龙不同于会议或讲座,是一种座谈,大家围坐在一起互相探讨,共同进步。我印象中讨论最激烈的一次要数第23期“问题学生教育策略”。活动一开始,班主任们各自畅谈了自己班里的典型案例、调整策略、取得的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活动进行中,不断有热心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年轻教师出点子、支妙招。活动现场的气氛非常活跃,教师们的情绪十分高涨,在激辩中学习到不少妙招。
就是在这一期期的座谈和一次次的探讨中,我不仅锻炼了胆量、开阔了视野,而且在处理教育教学问题上变得干练和成熟起来。
(本栏责编 流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