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isha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科学家计划(ESP)是大数据时代科学整合的一种解决方案,该计划除了运用于校本选修课程和常态学科教学,还可以运用于科普。本文在总结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数码探科学”大赛案例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数字科学家计划在科普领域运用的新途径。
  【关键词】数字科学家;数码探科学;科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3-0017-02
  首届“数码探科学”大赛的概况
  1. 首届“数码探科学”大赛的由来
  数字科学家计划产生于北京师范大学项华副教授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在开始阶段探讨了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的建设,但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数字科学家计划已经不再局限于校本选修课程,开始运用到常规的物理课堂教学以及小学高年级的科学教学中。那么数字科学家计划能否运用于科普领域呢?这是课题组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2013年9月至12月,为贯彻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等五部委联合颁布的《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精神,落实东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学院工作,提升学生现代科学素养水平,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与数字科学家计划课题组联合举办了首届东城区小学生“数码探科学”大赛活动。参赛对象为500名东城区各学校选派上来的六年级学生。
  2. 大赛主题
  大赛主题为:“在探究与快乐之中播种未来科学家的种子”。
  3. 大赛内容
  (1)学生利用数码相机、计算机、Internet、iPad、手机等数码手段探究一个科学问题,其中包括:①探究与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②探究与解决课堂中的科学问题;③探究与解决生产中的科学问题。
  (2)探究成果以PPT或者DV的作品形式呈现。
  4. 大赛实施过程
  2013年9月27日,项华副教授在史家胡同小学礼堂进行了“数字科学家”课程和数据探究的综述讲座。他指出,数据探究作为一种出现在大数据时代并逐渐兴起的探究方式,不应该只是具有深厚技术基础的人的专利,也不应该因为仪器设备不够顶级专业,而远离普通人的视线。数据探究可以存在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由于数码工具愈发多样智能,可探究的事情会更加多样化和生活化,而探究的过程也会更简便。这一精彩演讲为接下来的数字科学家课程和“数码探科学”大赛拉开了序幕。
  在启动“数码探科学”大赛的同时,从2013年10月11日起,用连续10周周五的下午,在10所学校采用“竞赛驱动课程”的方式开展了数字科学家课程。
  整个大赛的启动、组织、评审是在严格的比赛章程中展开的。评审组专家在选题、数码技术应用和研究成果呈现形式等方面给予了专业的支持。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科技馆教师和项目组人员在大赛活动之中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对大赛中学生的表现给出了高度评价。
  优秀作品赏析
  本次大赛共收集作品217件,评出一等奖15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5项,优秀指导教师奖15人。获奖作品的水平较高,体现了数码探科学的核心价值。这可以从和平里一小六(2)班一等奖获得者任可晗同学的“顾家庄桥拥堵问题的研究”中窥见一斑。
  (1)问题提出:爸爸下班总是从东五环开车回来,但经常被堵在顾家庄桥前面。我希望爸爸早点回来,也希望让更多的爸爸下班能早点回家。
  (2)探究意义:让辛苦工作一天的爸爸早点回家。让更多的家长早点回家。 希望能减少交通拥堵,通过减少堵车,降低PM2.5排放。
  (3)探究过程:图1和图2简略地反映了数码探究的过程。
  图1 数码探究流程图 图2 用Google地图下载的卫星地图
  (4)得出结论:造成来广营桥与顾家庄桥之间经常性堵车的原因是三道交汇,大量汽车同时汇入五环主路,造成车间距变短,车速下降,形成流通瓶颈。
  (5)提出建议:在来广营桥东提前分流一部分去天通苑、北苑的车辆,提前为此区段留出空间;加宽车道,留出缓冲区。
  任可晗同学的课题源于生活,研究过程规范,数据采集采用亲身观察、因特网、北京市交通委网站的各时段路况图、Google地图。论证采用了多种手段:Google地图的实例、路况图实例、计算论证、动画演示论证。结论明确、建议合理,是典型的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探究活动。
  总 结
  (1)大赛理念新、有高度。“数码探究”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大数据时代必备的科学素质。
  (2)参赛学生喜欢“数码探科学”大赛。这可以从问卷调研情况中看到, 90%的学生和家人、朋友谈论过“数字科学家”课程;98%的学生喜欢用数码摄像头类的器材获取数码信息来进行探究学习;94%的学生有利用Scratch编程工具设计游戏的意向;97%的学生今后还希望参加类似的课程。
  (3)参赛选题广泛。这可以从下表一等奖作品的名称得到印证。
  (4)数据探究、实物实验探究、数学逻辑探究的手段有待拓展。有的选手能够将数码手段、实物模拟手段和数学推理结合起来,是一个可喜现象,但是这样的作品数量不够多。
  (5)有协同与交流。参赛作品有的是个人完成的,也有的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合作完成的,在完成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数据探究的重要能力——协作与沟通能力。
  (6)“数码探科学”作品的生动性有待加强。探索未知世界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往往是曲折的,饱含酸甜苦辣,那种愈挫愈勇的科学精神尤其可贵,但是能够体现这种曲折过程的作品数量不够多。
  总之,首届“数码探科学”大赛实践了数字科学家计划与科普结合的新途径,实现了大赛的预定目标——“在探究与快乐之中播种未来科学家的种子”。这类大赛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数字科学家计划:基于数据探究理论的物理选修课程建设与研究》(课题编号:DBB1007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 北京景山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
其他文献
学院密切联系产业、行业,加强与政府、企业、社区的合作,依托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过程,开展实践教学。坚持高端合作、互惠双赢的原则,合作内容广泛深入。先后与十余个街道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形成文科高职独有的校社合作“互益”机制。与北京市老龄委、北京青年报社、中软集团、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酷6网、百度等100余家优秀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内容包括学生实训实习、教师挂职锻炼、互聘专家、合作开发课程
当学生进入小学高段的学习,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好处于逻辑思维和零散问题的可逆运算认知阶段,他们开始对具体的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逻辑的推演。因此,这时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思维意识,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们管理自己的思维和运用思维的学习策略,对他们的思维成长助益良多。推近及远,对孩子进行思维的训练也会对他们的思考方式和深度有很大帮助。思维导图则是一种
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就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后,秉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只是它埋藏得很深”的理念,采取各种大胆举措充分尊重和发掘学生的潜能,收获了不凡的效果。但对于我们普通教师而言,“听”和“说”容易,践行却十分困难,甚至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不久前笔者参与的本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就发生了这样一幕——  质 疑  超(笔者姓名缩写):本期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文本信息加工》教学“项目实训”环
信息技术正在以排山倒海之势,打破原有的生活结构与方式,重新建立新的秩序。不管人们怎样认为,信息技术深度发展的社会将是每位学生未来面临的生活,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浸泡其中。就此而言,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教育的责任,决定着未来人才的质量。  是深度融合而不是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将两个与多个孤立的事物,人为地放在一起。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是从整合开始的。其中,我们经历了认识、尝试到习惯的过程。走到今天,
北京市朝阳区从2014年开始在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单片机机器人”内容。该机器人由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王立春老师主导开发,采用AT89S52芯片,主板上安排了4个8P插座(P0、P1、P2、P3),输入输出板上有8个LED灯、两个数码管、8个按钮和1个拨码开关。借助它开展算法和程序设计的教学,能使枯燥的算法原理讲解变得形象,也会使二进制、十六进制转化等计算机基础知识变得可视化。再配上马达、车轮
接触创客教育的几年,笔者一直坚持在网络平台上为学生们开展创客类的公益讲座。因为QQ群的方便,所以笔者选择了QQ群视频作为上课平台。笔者上课的内容是创客的启蒙软件“Scratch”,这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孩子开发的一款编程软件,传到中国已经有6~7年了,在全国各地创客老师的推广下已经逐渐普及。学生们非常喜欢,能够主动去学习,编出来的程序也非常不错。而让笔者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居然能够使用这款软件上课,
《工具箱的奥秘》一课是地图版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第二单元“用计算机画图”中的第六课,主要是通过修改、美化图画,让学生学会“用颜色填充”和“彩色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画图”软件中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直线、椭圆、多边形等),能用它们绘制一些简单的图形。因此,前一阶段的学习已为学生完成本课学习内容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工具箱的奥秘》一课中,我采用自主探究、
名师速写  胡兴松,先后执教过小学、中学和大学,但对中学教育情有独钟。1997年毅然走下大学讲坛,到深圳当了一名“孩子王”,先后被评为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全国思想政治优秀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获“感动深圳教育人物”提名奖。  胡兴松的最大特点是:做事执着,追求唯美;为人诚实,上善若水。最大嗜好是:买书、读书、教书、写书及上网,被儿女及夫人戏称为“书虫”和“网迷”。 
【摘 要】在信息技术越来越流行的今天,我们的课堂正一天天地成为一种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然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会对语文教学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若要发挥信息技术的有效性,必须做到适时、适度、合情、合理。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技术;适时;适度;合情;合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治理方式。互联网对教育变革也越来越凸显出巨大的影响力。如何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教学效益值得我们积极探索。现结合我校的在线教育探索思路与方式略谈一二。  【关键词】互联网 ;在线教育;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