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但是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而言,其教学目的还远未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学教育;教学问题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992-7711(2020)30-207-01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副课”,在中学生面临中考压力的初中三年教学中,其被重视程度远不如“语数外”等主课,而且其考核评价方式的相对轻松也造成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忽视,其教学目的还远未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该课程是为了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学习参加生活生活阶段的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社会时事、国情和国际道德与法治等多种内容而设计的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具备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成长为乐观向上的青少年。
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备受忽视
道德与法治课比起其他课程可以是说更加抽象和枯燥,很多版本的教材中主要以思想品德内容与法律道德内容为主,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七年级的教材虽然是以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但是这部分内容考查比例非常小,所以很多老师只要求学生阅读,不做课程计划,也不会进行教学实践。八九年级虽然作为中考考查范围,但中考开卷测评的方式让学生、教师和家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也重视不起来。整体而言目前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但是没有达到该课程应该有的教学目的,也就没有完成其应起到的作用——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
1.2.课堂内容无趣
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没有利用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去填充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引起共鸣,。教师在教学中将重心放在了知识点和考点上,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沉闷,自然就没有较好的学习成果。
1.3.教学模式落后
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中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感受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千篇一律,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信息化好像被隔离在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之外,这自然也无法吸引学生兴趣,而且道德与法治教师也一般会刻意避免在课堂上讨论时事社会热点,避免产生争论,这也让学生觉得道德与法治课内容陈旧。
2.如何解决现存问题
2.1 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求认真思考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打造道德与法治课堂气氛,从根本改变该课不受重视的思想,配合最新实施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践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还需求认真了解教材体系,而不是将精力集中在考试重点上,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和实际生活有着很强的联系性,教师要在课堂挖掘这个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共鸣。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师可以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中我国的表现和担当进行教学,也可以指定学生收集资料,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去理解为什么要与世界携手发展,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2与社会、家庭教育合作
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课程,德育是一个复杂立体的教育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和其他教育方面合作,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接收统一的信息,避免在他们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开展社会实践项目,让初中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项目;与贫困山区或者家庭学生建立互助关系;在学校开展一起进步项目,向有各种特长的学生学习,其学习内容可以拓展到各个方面,从文化课学习到生活技能到艺术才能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
引入社会资源,比如说与公安系统合作,展开普法课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中的第二框《预防犯罪》,完全可以接入公安系统中的普法教育课程,让更加有威慑性和权威性的警察同志进行普法,更加能深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2.3为课堂注入活力
道德与法治课堂沉闷是由于其内容大多抽象,是法律与道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多样的手段来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是初三学生认真思考自己未来,思考自己人生意义的契机,教师完全可以与初一开学课程联系起来,保留好当时课程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然后在初三本次课程中再次展现在学生眼前,请学生想一想,曾经的梦想是什么?目标是如何实现的?没有实现的原因?新的目标又是什么?引导他们立意高远,畅想未来。
3.总结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应该成为一门需要开卷考试的简单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努力去调整自己,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国家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的重要性,利用新技术为课堂注入活力,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完成其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苏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142-142.
[2]邓秀峰.初 中 政 治 教 学 模 式 创 新 的 研 究[J].成才之路 ,2012(29):62-62.
[3]阳熙.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
[2]肖钱芳.浅探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青春岁月,2014.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学教育;教学问题分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992-7711(2020)30-207-01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副课”,在中学生面临中考压力的初中三年教学中,其被重视程度远不如“语数外”等主课,而且其考核评价方式的相对轻松也造成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忽视,其教学目的还远未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该课程是为了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学习参加生活生活阶段的中学生在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社会时事、国情和国际道德与法治等多种内容而设计的综合性课程,其目的是为了让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具备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帮助他们成长为乐观向上的青少年。
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策略,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目前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备受忽视
道德与法治课比起其他课程可以是说更加抽象和枯燥,很多版本的教材中主要以思想品德内容与法律道德内容为主,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七年级的教材虽然是以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但是这部分内容考查比例非常小,所以很多老师只要求学生阅读,不做课程计划,也不会进行教学实践。八九年级虽然作为中考考查范围,但中考开卷测评的方式让学生、教师和家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也重视不起来。整体而言目前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但是没有达到该课程应该有的教学目的,也就没有完成其应起到的作用——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
1.2.课堂内容无趣
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离,没有利用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去填充教学内容,无法让学生引起共鸣,。教师在教学中将重心放在了知识点和考点上,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沉闷,自然就没有较好的学习成果。
1.3.教学模式落后
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中学生在其他课程中感受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千篇一律,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信息化好像被隔离在了道德与法治课堂之外,这自然也无法吸引学生兴趣,而且道德与法治教师也一般会刻意避免在课堂上讨论时事社会热点,避免产生争论,这也让学生觉得道德与法治课内容陈旧。
2.如何解决现存问题
2.1 营造课堂教学氛围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求认真思考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打造道德与法治课堂气氛,从根本改变该课不受重视的思想,配合最新实施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实践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还需求认真了解教材体系,而不是将精力集中在考试重点上,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和实际生活有着很强的联系性,教师要在课堂挖掘这个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共鸣。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教师可以结合2020年新冠疫情中我国的表现和担当进行教学,也可以指定学生收集资料,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去理解为什么要与世界携手发展,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2与社会、家庭教育合作
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课程,德育是一个复杂立体的教育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和其他教育方面合作,打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接收统一的信息,避免在他们树立三观的重要时期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开展社会实践项目,让初中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公益项目;与贫困山区或者家庭学生建立互助关系;在学校开展一起进步项目,向有各种特长的学生学习,其学习内容可以拓展到各个方面,从文化课学习到生活技能到艺术才能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
引入社会资源,比如说与公安系统合作,展开普法课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中的第二框《预防犯罪》,完全可以接入公安系统中的普法教育课程,让更加有威慑性和权威性的警察同志进行普法,更加能深化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2.3为课堂注入活力
道德与法治课堂沉闷是由于其内容大多抽象,是法律与道德。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多样的手段来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年》是初三学生认真思考自己未来,思考自己人生意义的契机,教师完全可以与初一开学课程联系起来,保留好当时课程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然后在初三本次课程中再次展现在学生眼前,请学生想一想,曾经的梦想是什么?目标是如何实现的?没有实现的原因?新的目标又是什么?引导他们立意高远,畅想未来。
3.总结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应该成为一门需要开卷考试的简单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努力去调整自己,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培养国家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的重要性,利用新技术为课堂注入活力,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配合,完成其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苏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142-142.
[2]邓秀峰.初 中 政 治 教 学 模 式 创 新 的 研 究[J].成才之路 ,2012(29):62-62.
[3]阳熙.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
[2]肖钱芳.浅探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J].青春岁月,2014.